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 认识内能 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课件

课堂小结
一、内能 1.定义 2.相关因素:温度、质量、状态、体积等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随堂训练
1.判断题 (1)热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热量就是功。( × ) (2)用热水袋取暖过程中只发生能量转移。 ( √ ) (3)分子的动能就是物体的内能。( × )
随堂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后面只能接“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内能只能“具有内能、改变内能、内能增加(减少)”
4.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
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不一定改变。
经验告诉我们,等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充分燃烧,煤放 出的热量要比柴多得多。我们用热值这个概念来表示燃料放 出热量的本领。
讲授新课
1.热值
(1)定义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作这
种燃料的热值。
(2)物理意义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单位 国际单位:焦每千克;符号:J/kg。 气体燃料的单位:焦每立方米;符号:J/m3。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炽热的钨丝温度高达2500℃, 它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多
液态空气的温度为-2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温时少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多; 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讲授新课
二 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列情况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用钻头在金属块上钻孔时,钻 头和金属块会发热
讲授新课
二 探究水吸热与温度、质量的关系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12.1认识内能课件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12.1认识内能课件

具有
势能 。
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 势 能。
物体动能
物体势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类 比 法
将未知事物跟已知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推知未知事物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一、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方法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搓手时手 变热了
滑下时摩 擦发烫了 内能增加了
钻木取火
方法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导
热传递
热对流 热辐射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小 结
改 实质 变 做功 内 1、 能 的 方 热传递 实质 式

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内能的转移
2、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C.丙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D.乙、丙杯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思 考 1、它们有内能吗?
炽热的铁水
冰冷的冰块
一切物体不管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思考
2、内能是不是机械能?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人用力钻木,会使物 体的温度升高,这是 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 物体内能的?
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它 们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这 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改变物 体内能的?
2、单位:焦耳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温度
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 动能就越大,内能越大。 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等因素有关
典型例题:
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判断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甲杯中水的内能最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 同步练习(教师版)

2022-2023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2.1认识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2八下·合江期末)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答案】B【知识点】机械能及其转化;内能的概念【解析】【解答】A.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A不符合题意;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B符合题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具有内能,C不符合题意;D.机械能和内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2.(2022八下·房山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C.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答案】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解析】【解答】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大,B符合题意;C.将冰块放入热饮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不符合题意;D.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3.(2022·黔东南)今年端午节期间,热爱家务劳动的小红与妈妈一起在家包粽子、煮粽子,做出来的粽子非常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B.煮粽子时,锅的上方“白气”腾腾,“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煮粽子时,香气满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煮熟的粽子出锅后,由于温度较低所以粽子没有内能【答案】C【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内能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煮粽子时,粽子吸收水的热量即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A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C.煮粽子时,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D不符合题意。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 认识内能(含答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1 认识内能(含答案)

12.1 认识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3.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B.食品放入冰箱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D.反复弯折铁丝4.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钻木取火改变内能的方式同对手“哈气”改变内能的方式相同B.乙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丙图:水沸腾后橡皮塞被弹出过程中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D.丁图:冰山的温度低于0℃,所以冰山没有内能5.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

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B.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C.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活塞被向上顶起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6.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高,说明它含有的热量多B.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做功的缘故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甲物体传递了内能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C.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二、多选题10.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B.热量都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把热汤倒入碗中,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D.冰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三、填空题12.用锯条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使锯条内能改变的,使锯条改变内能的另一方式是____________。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1认识内能说课稿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2.1认识内能说课稿

认识内能讲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剖析: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观点;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达。

本节内容是在前方学习机械能观点及其转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加抽象的内能观点,认识内能的转变及其作用,这些内容是解说很多常有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学习本章后边热量、比热容、热机等内容必不行少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全章拥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二)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认识内能的观点,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绘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知道做功和热传达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2.过程与方法(1)经过机械能认识内能,领悟此中的类比方法。

(2)经历用做功和热传达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实验和实例,养成联系实质学习物理的习惯。

(三)教课重点与难点重点:内能的观点是全章以致整个热学的基础;经过温度高低来判断一个物体内能的多少,在后边学习中会常常用到;改变内能的方法,特别是经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剖析很多常有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照。

所以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内能观点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课重点:学生活动要充足,教师总结要精练。

(五)教课准备:挂图、多媒体、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二、说教法:本节知识点均属“认识”“认识”“初步认识”的层次,考虑到乡村初中的学生刚才接触热学知识,内能热量等观点都比较抽象,所以教课时从平时生活现象下手,采纳“类比”“联想”等方法引入观点,不追求观点过分严实的表述。

教课时不比让学存亡记硬背这些观点的文字表述,而要着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有关现象进行归纳归纳,从而形成观点。

详细教法安排以下:本节课我第一经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根源问题引入新课,而后经过与机械能的类比,成立内能的观点,再联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经过学生活动展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九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沪科版)

13.6 探究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压
13.4 探究 串、并联电 路中的电流
13.5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压
13.1 从闪 电谈起
13.2 电路 的组成和连
接方式
13.3 怎样 认识和测量
电流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探究欧 姆定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14.2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二章 内能与 热机
12.1 认识内能 12.2 热量和热值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第十五章 电能与 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 15.2 认识电功率 15.3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15.4 探究焦耳定律
感谢聆听
九年级物理上 册(沪科粤教 版)(沪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02.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03.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04.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05.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01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第十一章 机械功 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1认识内能》导学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12.1认识内能》导学案

《12.1认识内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机械能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

2.经历用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和实例,养成联系实际学习物理的习惯。

二、课前练习:1.物体由于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理学中把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和统称为机械能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A.物体是由大量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力和力)D.分子间存在三、学习新课:(一)阅读课本P22----P23,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填空:(1)课本图12-1(a)展示的运动的篮球具有能,物体内部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_____ _.课本图12-1(b)展示的是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能,图12-1(c)展示的是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能,那么物体内部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势能?_____ __(2)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

(3)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的高低,都具有内能”?(4)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二)完成分组实验,回答问题1、给你一根铁丝,想一想增大它的内能,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说一说,做一做?由实验表明:改变内能的方式有___ _____和____ ____。

2、阅读课本P23—P24,完成下列问题(1)用钻头在金属块上钻孔时,钻头和金属块会发热,这是通过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在橙汁中放入冰块,温度会发生变化,即内能发生变化,这是通过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12.1 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器材准备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 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列举实例,强化应用。

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1)都需要燃烧燃料;(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思考:(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3)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典例解读 1.(多选)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解析】从内能概念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质量决定)、分子动能大小(温度决定)及分子势能(体积决定)三个因素决定,其中质量越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时,物体的内能会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的内能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空气的内能?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当瓶塞跳飞出物时,体是对瓶内外水蒸界气做对_功瓶__塞_,_做功,
瓶内水蒸气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
冷 是就,观液察化到“(雾填”物这态内种变现化能象名减。称)少成小液滴,于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属性,这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量。
物体内部所有的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炽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很剧烈,
它一具有切内物能体;冰,山不上论冰冷温的度冰高块,低虽然 温则运度动很,低所,都以但具它其有具内有部内内的能能分。。子一仍切在物做质无内规
•对同一种物质,体积发生变化,分子间
距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 也会发生变化,故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
•当内物能也质跟的着变状化 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也
会发生变化,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也会 变化,所以分子间势能发生变化,内能也变化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 物体温度 • 物体质量 • 物体体积 • 物质状态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B、在石头上摩擦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做功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F、放在手中捂
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 热传递
• 热传递:温度不同的两个 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 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 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 传递。
改变物体的内能
方式
热 传 递
做功
(机械功)
内能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化 能的种类 如何量度改
是否改变 变了多少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___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____。
不变 内能的 转移
传递热量 的多少
对物体做功, 内能_____;
改变 机械能与内
物体对外做功, 能相互转化
内能_____。
做功的 多少
练习
通过做功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做功
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能的转化关系: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 能 与分子
势 能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A.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 过程叫做热传递。
B.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 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少。
向低温物体传递 3、热传递的过程实质: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 做功 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
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钻木取火 天冷了,搓搓手。 哟!屁股真烫呀!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 (1)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棉花燃烧起来 ?
(2)物体燃烧的条件是温度 升高 ,达到着火点(燃点)? (3)迅速向下压活塞,空气的内能 增大 ,
12.1认识内能
复习回顾
• 1、什么是扩散现象? 两种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
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 则运动。
3、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 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因此分子无规
则运动又称为分子热运动。
这组事物具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运动着的
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那么一切物质都具有内能
同一灯泡在不发光和 发光两种情况下,内 能是否相同?
等量热水和冷 水的内能,内 能是否相同?
温度较低 温度较高
哪种情况下内能比较大?为什么?
1.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反之,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温度越高
温度较低,内能较小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 1、下列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 体的内能的?
•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了。 • 阳光下的冰块很快就熔化了。 • 用热水袋暖手。 • 反复弯折的铁丝变热了。
2、如图(a)所示(,a古)人用力钻木,使物(体b)温度升高,
实例分析
1、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2、做功过程中,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3、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物理与生活
(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 升高 ,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
摩擦生热
(2)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 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 升高 ,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 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a)
热传导
(b)
热对流
(c)
热辐射
※ 热传递 实例分析 将铁丝放在热水中
注意: 1、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热水传:递放方出向热:量内,能内不能是从减内少能多。的
3、热传递的条件:物是体物向内体能之少间的有物体温传度递差。
2、热热传传递递方向实:质内:能不从是高传温递物温体度
结论: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多。
★★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 越大,内能越大。
★★★物体的温度、质量、体 积和状态均不同,是无法比较 内能大小。
三、改变内能的方法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改变物体温度的方法有哪些呢?
想想做做
这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 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较高,内能较大
分子动能越大
等量热水的内能 比冷水的内能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一桶20℃的水
一杯75℃的水
一杯75℃的水比一桶20℃的
水的内能大吗?为什么?
想一想:
物体的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 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物体内部
分子数目越多,所以分子动能和势能的 总和也会越大,即内能也大。
运动着的篮球具有 动 能。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动能
共同点:互相吸. 引
自由下落的石块和地球互
相吸引具有 势 能 。
互相吸引的分子
具有 势 能。
共同点:互相排. 斥
被压缩的弹簧因各部分
互相排斥具有势 能。
互相排斥的分子
具有势 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将未知事物跟已知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推知未知事物也可能有某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