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课文优秀教案_课文《争论的故事》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争论情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两个同学因为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论,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尊重彼此,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故事中的争论情节。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讨论争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3. 角色扮演: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其他组员观摩并提出建议。

4. 分享与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学会尊重他人,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分享与交流等环节的表达能力。

3. 学生价值观:评估学生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争论的故事》2. 分组讨论表格3. 角色扮演道具4. 教学PPT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好故事文本,打印并分发给每个学生。

2. 准备分组讨论表格,以便学生在讨论时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3. 根据故事内容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如衣物、道具等,以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体验。

4. 制作教学PPT,包含故事梗概、讨论问题、教学目标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展示。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课文《我是什么》。

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不同状态下的水,包括雨、雪、冰、云等,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同时培养孩子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水的三态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展示不同状态的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结合课文内容,以雨、雪、冰、云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水的三态变化。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水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六、板书设计主题:《我是什么》板书:水雨雪冰云三态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

(2)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答案:(1)图略。

(2)例文: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有着三种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课文中,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分别是雨、雪、冰、云。

这些变化让水变得更加神奇和有趣。

固态的水有冰和雪,它们在低温下形成,晶莹剔透,美丽动人。

液态的水是我们最常见的,如雨、河水等,它们有着流动的特性,滋润着大地。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5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5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5篇)《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1、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含去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第二课时一、讲述故事,领悟道理1、出示词语①指名认读②开火车读不以为然烟熏火燎皮香肉嫩争论不休两全其美无影无踪2、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学生准备②学生上台讲故事③师生根据要求共同评价3、老师注意到刚才同学们用到了这几个词,你能说说“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的意思吗?4、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嘛!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自然段,要求读出争论的语气。

①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读②请四人读③评价5、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像得更具体些,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大家来练一练。

①指了四人上台练习其他同学小组分角色练习 1表演2评价6、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故事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呢?①指了谈谈自己的感想②大家真聪明,有这么多的想法,作者都已经把这些想法写到书中去了。

出示文中同学们的话,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7、(1)指令四人读这四句话(2)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话,相相提问,加深理解①“笨”在哪里?②什么时机?③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去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

(3)再读同学们的话,谈谈自己对“做事要抓住时机”的认识。

8、引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①赞许是什么意思?②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二、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练笔生活中,你也有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吗?(讲清题目、经过、结果、注意表达时的语气)仿写一个对话片断教后记:教学本课时,反复练读兄弟俩的话,谈谈争论语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强化学生感受。

让学生谈听了这个故事的体会,在反复读议中透彻理解同学们的感想,使大家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抓住机会,要珍惜时间,要先做起来再说。

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一】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

板书:争论,读题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故事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谁争论?为什么争论?怎么争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3、赶快读读故事就知道了。

二、了解大意1、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哪几节讲的是这个关于争论的故事。

2、出示故事内容,请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两遍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

3、交流故事大意你解决了哪个问题了?(1)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在争论;(板:哥哥、弟弟)(2)为大雁射下来怎么吃争论(很饿);(板:吃大雁)(3)哥哥说煮着吃,弟弟说烤来吃;(板:煮、烤)观察图,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4)争论不休后请过路老人评理,老人说了个两全齐美(什么是两全齐美)的方法后兄弟俩都很满意,(板:老人、半煮半烤)(5)结果发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三、朗读演练1、故事的大意我们知道了,如果请你来讲这个故事,你认为要讲好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说好什么地方呢?2、那就请你们好好读读争论的话,琢磨一下,哥哥弟弟以及老人的话该怎么读?你除了自己体会,还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3、你琢磨出了谁的语气?你能读好谁的话呢?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1)出示第二节的对话。

a、指名读,生说出哪一句就显示那一句,说说怎么读,再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然后再朗读,生练读,再指名读后齐读(不以为然什么意思?怎么读?很不服气是怎样的表情?怎么读?可以适当地加上动作表演读。

)b、观察图,说说兄弟俩的.表情动作。

c、你能为兄弟俩配音吗?(指名表演朗读对话)(2)出示老人的话。

心平气和,声音嘶哑。

3、小组演练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分成四人小组,先分一下角色,然后排练一下这个故事,注意各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语调。

(生排练,师巡视指导。

)4、指名小组表演。

(1)表演中指导两点:a(兄弟俩对话完后,)是不是争论到这里就完了?不争论了?那么“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怎样才算是争论不休?b最后看到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后有什么表情动作?(2)师生共同评论演技a说说优点,他们表演的好吗?哪些地方好啊?b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3)再指名小组表演四、谈感受1、故事表演完了,我们也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结果,兄弟俩有没有吃到大雁?(板:0 擦掉大雁)(板书:的故事)不知同学们听了这个争论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2、交流各自的感想。

《争论的故事》教案15篇

《争论的故事》教案15篇

《争论的故事》教案15篇《争论的故事》教案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论的故事。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导入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盛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学生读题)《争论的故事》,你们能来讲讲这个故事吗?二、学习讲述《争论的故事》(一)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

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相机板书有关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3导: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指名说说词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争论的故事》。

2导: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

要求: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三、感悟故事道理1师:同学们讲的真不错!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兄弟俩“笨”在哪里?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第11小节。

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四、总结课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4篇)《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争论的__。

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3、过渡: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故事中谁和谁争论?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争论的结果又怎样?)二、初读指导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烤鸭评理剖开可惜真笨浪费关键原谅烟熏火燎(2)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评议读的是否正确。

4、理解课文的脉络。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听了故事后的感想?5、告诉学生:第2~5自然段是盛老师讲的故事内容,因此第2~4自然段的末尾,不加下引号,只在故事结束的第5自然段末尾加下引号。

三、精读训练1、自由读课文第1~5自然段。

明确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中带点的字,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讨论交流(1)故事中谁和谁为了什么是争论起来了?他们是怎样争论的?(请两位同学读读兄弟俩的对话)(2)理解“不以为然”。

(出示:不以为然1、对2、如此这样3、然而)谁能找到“然”字的解释?(3)指导朗读兄弟俩的对话。

看插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气。

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出示:“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指导要领:第二句要突出哥哥不以为然的语气,第三局要突出弟弟不服气的语气)指名读、分角色读)(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我是什么》的优秀教案设计篇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知道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14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具准备CAI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1、同学们爱看《西游记》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呀?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会喜欢72变化的孙悟空)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像孙悟空一样,也会多种变化的新朋友,大家欢迎吗?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什么也没有)老师故作惊讶:咦,新朋友怎么不肯出来了?2、播放声音:同学们,我要跟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如果你们能猜出我是谁,我就出来和大家认识。

3、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4、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出这位新朋友是什么了吗?(板书:14我是什么)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乐闯三关,学习字词1、同学们真聪明,猜对啦!瞧,新朋友出来啦(课件出现水池里水滴娃娃的卡通形象)同学们,请跟水娃娃打个招呼!2、水娃娃说:同学们好!大家想要和我交朋友,还得通过以下三关呢!3、第一关:我会读。

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请同学们跟字宝宝打声招呼(自己练习读一读)。

(2)你发现哪些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呢?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争论的故事》的教案

《争论的故事》的教案

《争论的故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人物的争论原因及解决方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争论的起因。

2. 故事情节梳理: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物争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 生字词学习:列出故事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探讨如何解决争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主题讨论的开展。

2. 教学难点:(1)故事中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

3.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人物的争论过程。

4. 小组竞赛:设立竞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故事背景介绍。

2. 故事情节梳理。

3. 生字词学习。

4. 主题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争论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争论过程。

3. 小组竞赛:讨论如何解决争论,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与反思: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什么课文优秀教案_课文《争论的故事》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有条理地口述课文中的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中所蕴涵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你能用听写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吗?要求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也可以出示填空: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看到大雁想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他俩找到了一个的办法,可大雁。


(一)(1)学生准备(不会讲的同学看书默读)
(2)请学生上讲台讲争论的故事
(3)共同评价
(二)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再讲故事,讲出争论语气。

(1)四人小组准备
(2)请同学讲
(3)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三)结合板书:两全其美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无影无踪烟熏火燎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四)如果再配上适当的动作就更好了。

大家练习后,请同学表演。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自由读一读剩下的部分
2、讨论: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谈谈你的体会。

3、指导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相机提问:
(1)兄弟俩真笨笨在哪里?
(2)他们没有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时机?
(3)为什么说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
(4)与其这样毫无意义地争论下去,还不如怎样做?
4、再读同学们的话,品位品位,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谈自己对抓住时机的认识)
5、引导读: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赞许是什么意思
(2)盛老师为什么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三、总结课文,布置练笔
1、总结课文
(1)师生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

(2)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练笔
(1)实际生活中,也有人和你争论吗?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表达的语气。

(2)作业:认真练习朗读课文,注意提示语,并仿写一个片段。

如:《课堂上的一次争论》、《饭桌上的对话》。

板书设计:
17
争论的故事

兄弟俩
争论不休
盛老师

同学们
各抒己见

赞许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