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 云南
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论文

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论文第一篇:有关云南旅游文化论文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摘要]本文叙述了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构成及优势作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一、前言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
全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
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和村舍建筑等等,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民俗旅游资源特征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类。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的文化现象,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除了作为文化现象而具有科学、史学、文学、美学、和艺术等特征外,从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的角度看,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第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群体性。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了旅游对于地理现象的影响和地理现象对于旅游发展的制约。
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对于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破坏和文化冲击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旅游地理理论研究得到解决。
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旅游景区开发。
景区开发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定位过程。
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景区的自然和文化特质、旅游目标、旅游者的需求等等。
因此,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需要具备系统性和综合性。
通过对旅游景区开发的研究,可以使其规划和建设更加科学和有效。
旅游资源整合和利用也是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旅游资源整合和利用可使旅游产品更为多样化和丰富,同时还能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旅游资源整合和利用中,需要对旅游活动所涉及到的空间、时间、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
进一步扩大旅游资源整合的范围,可以整合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资源,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互惠互利的发展。
旅游区域竞争也是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
旅游业的地域性竞争已成为了旅游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旅游区域竞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竞争形态,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例如旅游目标市场和客源地的区域特点、旅游业投资的巨额资金、旅游业的组织形式、政府宏观管理等。
通过对旅游区域竞争的研究,可以帮助旅游业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的需求和特征,从而制定更为精细、有针对性的竞争战略。
针对旅游地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
例如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整理相关资料,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能力等。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
只有政府、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旅游地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旅游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论云南旅游资源和特点5篇范文

论云南旅游资源和特点5篇范文第一篇:论云南旅游资源和特点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2007-02-05 14:14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发布时间: 2003-9-2作者: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
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1、多样性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
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 云南

《旅游地理概述》课课程论文题目: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院系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班级:时尚设计103学生姓名:顾佳敏学号: ***********2012 年5 月01 日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形成各种植物、花卉的大量分布,使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
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形成云南野生动物堪称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下面就几个比较有知名度的景点简要介绍一下1、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
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
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乘飞机50分钟可达。
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
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摘要】云南作为中国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
本文从云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地理位置等多方面探讨了其旅游资源优势及相应的开发对策,同时强调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在文章提出了充分利用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
通过开发利用云南的丰富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性、市场潜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开发对策、可持续发展、宣传推广、发展战略。
1. 引言1.1 云南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云南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
这里群山环抱,湖泊星罗棋布,瀑布飞流直下,森林葱郁茂盛,形成了壮美的自然景观。
比如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丽江的玉龙雪山、大理的洱海、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等,各具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云南的民族风情也是其独特之处。
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如纳西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服饰、习俗、民间艺术等,展现出多样化和包容性。
游客在云南可以体验不同民族的风情和民俗,感受他们的热情和友善,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风光壮美,民族风情浓厚,文化遗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
这些优势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需要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利用,让更多的人领略云南的魅力,促进云南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云南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云南旅游市场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水之间,自然风光优美绚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从雪山高原到热带雨林,从湖泊草原到峡谷溪流,云南的自然景观多样化,各具特色,足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探险和体验。
云南石林景区研究报告论文

云南石林景区研究报告论文云南石林景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一处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云南石林景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本篇论文将对云南石林景区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特色和发展。
云南石林景区拥有丰富的石林地貌,这是由于几千年来地质运动和水力作用造成的。
在景区内,可以看到大量的石柱、石笋和石瀑布,形态各异,壮观美丽。
同时,石林景区还有一些石林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赏内容。
此外,云南石林景区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石林彝族自治县是彝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彝族文化在云南石林景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传承。
在景区内有一些彝族村落,游客可以体验彝族的生活和风俗。
此外,云南石林景区还举办一些彝族传统文化活动,如彝族歌舞表演和手工艺品展览等,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彝族文化。
云南石林景区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景区位置较远,并没有较为便捷的交通工具直接到达,给游客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其次,由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和破坏景区设施,导致景区环境的恶化。
最后,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感较差。
为了更好地发展云南石林景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景区交通的建设,修建更多的道路和公共交通工具,提高游客的便利度。
其次,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监管,提高游客的文明意识。
最后,增加景区的服务设施和活动内容,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总的来说,云南石林景区具有丰富的石林地貌和文化资源,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景区交通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设施和活动内容,可以更好地发展云南石林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云贵高原摘要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川、湘、鄂边境,其相关延伸部份更甚至包括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掸邦高原和泰国北部。
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
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
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起相同纬度省城为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有“四季如春”的美名。
关键词熔岩地貌 剪纸 黄果树瀑布正文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
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关山险峻。
尤其是贵州高原,实际上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
人们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崎岖不平的高原地形。
1.自然1.1地貌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
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
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高原面保存良好。
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
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
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
如以昆明为中心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
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本文认真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思路。
认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评价体系、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强化实践教学,才能保证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充实,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对象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壮大,教学效果总体得到了提升。
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素质教育时代如何吸收其它学科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是关系到我国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大事,因此有必要把课程教学创新作为持续性的课题,把握创新重点,采取创新举措,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教学改革的策略1.1明确教学内容的主体脉络,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
旅游地理学是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等专业中不可替代的必修课程,为使其永葆青春活力,对其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21世纪旅游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综合性为基础,以应用性为动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旅游行为地理的教学。
既要加强以中国为区域整体的旅游资源与环境、区域旅游合作及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也要加强各旅游大区、旅游省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产品与旅游开发规划及各地方性旅游区的建设的教学。
要注重实践教学,具体教学中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开展实地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融人到旅游景观当中。
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能够发现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和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地理概述》课
课程论文
题目: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院系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班级:时尚设计103
学生姓名:顾佳敏学号: ***********
2012 年5 月01 日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形成各种植物、花卉的大量分布,使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
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形成云南野生动物堪称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下面就几个比较有知名度的景点简要介绍一下
1、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
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
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乘飞机50分钟可达。
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
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
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
外桃源。
而迪庆却惟妙惟肖的拥有着詹姆斯·希尔顿书中描写的一切,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是迪庆中甸的藏语,为“心中的日月”之意,它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尚的境界。
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
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
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不必到西藏就可领略藏族风情”。
迪庆不仅有西藏高原雪山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
2、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
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
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3、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Jade Dragon Snow Mountain)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
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
玉龙雪山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气势磅礴,玲珑秀丽,随着时令和阴晴的变化,有时云蒸霞蔚、玉龙时隐时现;有时碧空如水,群峰晶莹耀眼;有时云带束腰,云中雪峰皎洁,云下岗峦碧翠;有时霞光辉映,雪峰如披红纱,娇艳无比。
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
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
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
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
玉龙雪山凭其迷人的景观、神秘的传说和至今尚是无人征服的处女峰而令人心驰神往。
大面积的雪海是优良的天然滑雪场。
据专家考察论证认为:这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滑雪场,也是最温暖的滑雪场。
为方便游客这里还建有中国海拔最高的旅游客运索道。
通过方便的设施可以带你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
4、腾冲地热火山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国陲,与缅甸接壤,面积129.9平方公里。
地势属横断山南段偏西部分。
东部高黎贡山和西北部姐妹山形成天然屏障,向西南急骤降低,呈长马蹄状盆地。
境内分布着气泉、热泉、温泉80多处,以及90多座火山锥,为我国第二大热气田。
温泉,最著名的是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高温沸泉。
旅游至此,繁忙中泡一下温泉是多么惬意的一件美事啊!!!
硫磺塘位于腾冲县城西南16公里的一个山坳平台的中央。
圆形水池直径3米左右,深1米多,池底无处不冒气喷水,水温达96℃。
整个水池白浪翻滚,
热气腾腾,一片热雾缭绕
黄瓜箐热气沟位于硫磺塘以南2公里处这里因火山喷分的熔岩沿澡堂河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俗称“火山蛇”。
河谷高温沸泉水温达95℃,气沟之中有蛤蟆口喷泉,狮子头热泉,加上河床上喷涌的大量热气、热泉,团团浪花从河谷冉冉升起,白雾迷茫,煞是好看,在冬春两季,河水流量小,小河水温一般在40℃左右,到处可以洗澡,可谓名副其实的澡塘河。
位于高黎贡山山麓的腾冲,是著名的地热之乡,大面积的热海、热田景观奇特,类型多样,热泉对多种疾病有疗效。
火山群规模大,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怪石林立,浮石、火山蛋、火山熔洞典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自然博物馆”。
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人赞誉高黎贡山是“植物王国的大花园”、“横断山中百花园。
”不管怎么说,高黎贡山是我国杜鹃花、山茶和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杜鹃为四大高山名花之首,这里的“杜鹃王”更是稀世珍宝。
有一棵被命名为大树杜鹃的杜鹃王,树围2.6米,树高25米,树龄280多年。
人文景观有侨民居和辛亥革命元老李根源故居、哲学家艾思奇故居等。
参考文献
《云南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景点介绍》
《初体验之云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