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工艺设计计算(含所有处理构筑物)
A2O工艺设计计算

TN TN 。
-TN eTN。
100%二30^ 100^51.5%30.9A2/O工艺生化池设计一、设计最大流量Q max=73500m3/d=3062.5 m3/h=0.850 m3/s二、进出水水质要求表1 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程度CODCr BOD5 TN SS 磷酸盐(以P计)进水水质(mg/L)350 270 30.9 300 5.4出水水质(mg/L)50 10 15 10 1处理程度(% 86% 96% 51% 97% 81%三、设计参数计算①.B0D5污泥负荷N=0.14kgBOD5/(kgMLSS • d)②■回流污泥浓度X R=10 000mg/L③■污泥回流比R=50%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浓度)R 0 5x=CX十下1000^3333-3mg/L⑤.TN去除率⑥.内回流倍数R 05150.1062 =106.2%1 - 1-0.515四、A2/O曝气池计算①.反应池容积Q *S0 NX 735002700.14=42525.4m3: 42526m3②.反应水力总停留时间V 42526t 0.58d =13.92h 14hQ 73500③.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 1: 4厌氧池停留时间t = 1 14 二2.33h,池容V = 1 42526 二7087.7m3;6 61 1缺氧池停留时间t 14二2.33h,池容V 42526二7087.7m3;6 6好氧池停留时间t 14 = 9.34h,池容V 42526二28350.6m36 6④.校核氮磷负荷好氧段TN负荷为:册=爵器=0.024kgTN/kgMLSS d厌氧段TP负荷为:牛乎=錚為=0'017kgTN/k9MLSS d①剩余污泥量:.X ,(kg/d)X =FX P s式中:P X-Y Q S o - S e - K d V X vF S =(TSS-TSS e) Q 50%取污泥增值系数丫=0.5,污泥自身氧化率K d =0.05,代入公式得:P X=0.5 73500 0.3 -0.01 - 0.05 0.42526 3.3 0.75=5395kg/dP s N0.3 -0.1 73500 50% =10657.5kg/d则:X 二P x R =5395 10657.5 = 16052.5kg/d4A =4 0.425=0.74mQ sW (1-P) 100%10=2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P=99.2%则剩余污泥量为:2006.6kg/d = 83.6m 3/h (1 -0.992) 1000 ⑤ .反应池主要尺寸反应池总容积:V=42526 m 3设反应池2组,单组池容积:V 单=^21263m 32有效水深5m ,则:S 单=V 单/5=4252.6m 2取超高为1.0m,则反应池总高H =5.0 • 1.0 = 6.0m 生化池廊道设置:设厌氧池1廊道,缺氧池1廊道,好氧池4廊道,共6条廊道。
A2O工艺计算

单侧供气 (向单侧 廊道供 气)
流速v=
流量Qs单 =0.5Gsmax/3= 158.5062 (m3/h)=
10 m/s;
0.044029 (m3/s)
0.074892 (m)
取支管管径为 DN 60 mm
双侧供气 (向两侧 廊道供 气)
流速v=
流量Qs双 =Gsmax/3= 317.0123 (m3/h)=
符合要 <0.05 求
符合要 <0.06 求
mg/l mg/l
2500 mm
0.08 (m2) 0.14 (m2)
(kgO2/d )
m,氧转 移效率 EA=
计算温度T 20% =
25 ℃。
1.02 ×105 Pa mg/l.
0.2 m;
4.5 m; 0.4 m; 0.5 m;
h·个)时,曝气器氧利用率EA=20%,服务面积
孔口流速
V=
0.6 m/s
4、出水堰 及出水井 按矩形堰 流量公式 计算:
孔口过水
断面积A = 0.0694444 (m2)
孔口尺寸
取为 0.4
m×
0.2
m=
进水井平
面尺寸取
为1m×
2.5m
式中
Q3=(1+R+R 内)*Q/n= 0.0729167 (m3/s)
b—堰宽,
b=
2.5 m;
H—堰上水头,
=
150 (m3/h)
设混合液回流
泵房 1 座
每座泵房内设 3 台潜污泵
2
用
1
单泵流量QR单 =0.5QR=
75 (m3/h)
水泵扬程
污泥回流总管 设计流量Q污回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一、工艺流程二、主要设计参数三、设计计算A2/O工艺计算项目设计流量(m3/d)COD (mg/l)BOD5 S0(mg/l)TSS(mg/l)VSS(mg/l)进水40000320160150105出水602020(活性污泥法)(1)判断是否可采用A2O法(用污泥负荷法)COD/TN=9.142857143>8TP/BOD5=0.025<0.06符合要求(2) 有关设计参数0.132、回流污泥浓度X R=66003、污泥回流比R=1004、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RX R/(1+R)33005、混合液回流比R内TN去除率ηtx=(TN0-TN e)/TN0×100%=57混合液回流比R内=ηTN/(1-ηTN)×100%=133取R内=200(3)反应池容积V,m3V=QS0/NX=14918.41m3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t=V/Q=0.37(d)=8.88(h)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3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厌= 1.78(h)池容V厌=2983.7(m3)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缺= 1.78(h)池容V缺=2983.7(m3)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好= 5.33(h)池容V好=8951(m3)(4)校核氮磷负荷,kgTN/(kgMLSS·d)好氧段总氮负荷=Q·TN0/(XV好)=0.0473961[kgTN/(kgMLSS·d)]厌氧段总磷负荷=Q·T P0/(XV厌)=0.0162499[kgTP/(kgMLSS·d)] (5)剩余污泥量△X,kg/d△X=P x+P sP x=YQ(S0-S e)-k d VX R1、BOD5污泥负荷N=Ps=(TSS-TSS c)*50%取污泥增殖系数Y=0.6污泥自氧化率k d=0.05将各值代入:P x=1637kg/dPs=2600kg/d△X=4237kg/d(6)碱度校核每氧化1mgNH3-N需消耗碱度7.14mg;每还原1mgNO3--N产生碱度3.57mg;去除1mgBOD5产生碱度剩余碱度SΔLK1=进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去除BOD5产生碱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12.40%计,则: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202.98kg/d即,进水总氮中有 5.07mg/l用于合成。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7)反
应池主要
尺寸
反应池总 容积V=
14918.41
m3
设反应池
2
组,单组池容V单=
7459.205有效水深h=4 Nhomakorabeam;
单组有效 面积S单=
1864.80125 m2
廊道式推流式反应
采用
5
池,廊道宽b=
单组反应
池长度L=
S单/B=
50
(m)
校核:
b/h=
1.9
(满足b/h=1~2)
L/b=
6.7
(满足L/B=5~10)
COD/TN= 9.142857143
>
TP/BOD5= 符合要求
0.025
<
8 0.06
(2) 有关 设计参数
1、BOD5污泥负荷N=
2、回流污 泥浓度XR= 3、污泥回 流比R=
4、混合液 悬浮固体 浓度 X=RXR/(1+R ) 5、混合液 回流比R内
TN去除率 ηtx=(TN0TNe)/TN0× 100%=
混合液回流比R
内=
200 %
混合液回流量 QR=R内Q=
=
80000 m3/d 3333.333333 (m3/h)
设混合液回流
泵房
2
座
每座泵房内设
3
台潜污泵
2
单泵流量QR单=
833.3333333 (m3/h)
(2)混合液
回流管。
回流混合
液由出水
井重力流
至混合流
液回流泵
房,经潜
污泵提升
后送至缺
氧段首端
QR=
设回流污 泥泵房1 座,内设3 台潜污泵 (2用1 备);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一、工艺流程二、主要设计参数三、设计计算A2/O工艺计算项目设计流量(m3/d)COD (mg/l)BOD5 S0(mg/l)TSS(mg/l)VSS(mg/l)进水40000320160150105出水602020(活性污泥法)(1)判断是否可采用A2O法(用污泥负荷法)COD/TN=9.142857143>8TP/BOD5=0.025<0.06符合要求(2) 有关设计参数0.132、回流污泥浓度X R=66003、污泥回流比R=1004、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RX R/(1+R)33005、混合液回流比R内TN去除率ηtx=(TN0-TN e)/TN0×100%=57混合液回流比R内=ηTN/(1-ηTN)×100%=133取R内=200(3)反应池容积V,m3V=QS0/NX=14918.41m3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t=V/Q=0.37(d)=8.88(h)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3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厌= 1.78(h)池容V厌=2983.7(m3)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缺= 1.78(h)池容V缺=2983.7(m3)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t好= 5.33(h)池容V好=8951(m3)(4)校核氮磷负荷,kgTN/(kgMLSS·d)好氧段总氮负荷=Q·TN0/(XV好)=0.0473961[kgTN/(kgMLSS·d)]厌氧段总磷负荷=Q·T P0/(XV厌)=0.0162499[kgTP/(kgMLSS·d)] (5)剩余污泥量△X,kg/d△X=P x+P sP x=YQ(S0-S e)-k d VX R1、BOD5污泥负荷N=Ps=(TSS-TSS c)*50%取污泥增殖系数Y=0.6污泥自氧化率k d=0.05将各值代入:P x=1637kg/dPs=2600kg/d△X=4237kg/d(6)碱度校核每氧化1mgNH3-N需消耗碱度7.14mg;每还原1mgNO3--N产生碱度3.57mg;去除1mgBOD5产生碱度剩余碱度SΔLK1=进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去除BOD5产生碱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12.40%计,则: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202.98kg/d即,进水总氮中有 5.07mg/l用于合成。
A2O工艺计算

页脚内容12.5.1 设计流量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流量以最高日平均流量计。
取日变化系数为1.2。
Q=1.2×18000=21600m 3/d=900m 3/h=0.25m 3/s 。
2.5.2 反应池进水水质本设计中进水中BOD 5较小,则可不设初沉池。
所以进水中 S 0=150mg/L ,X 0=200mg/L ,N=40mg/L 2.5.2 确定设计污泥龄需要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e e O N S S N N ---=005.0 ()151015005.040---==18mg/L 式中,O N ---需要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mg/L ; N ---进水中TN 浓度,mg/L ; 0S ---进水BOD 浓度,mg/L ; e S ---出水BOD 浓度,mg/L ; e N ---出水TN 浓度,mg/L 。
反硝化速率12.015018===e O de S N K 。
查相关表格,有3.0==c cdDVV θθ;取硝化泥龄d c 110=θ式中,cd θ---缺氧污泥龄,d ; c θ---总污泥龄,d 。
页脚内容2则:系统总污泥龄为:d ccdc c 7.153.011110=-=-=θθθθ 缺氧污泥龄为:d cd c cd 7.4117.15=-=-=θθθ 2.5.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151********.17.1517.01072.17.1575.017.02.011502006.075.09.0 kgBOD kgSS /16.1=式中,K ---结合我国情况的修正系数,9.0=K ; 0X ---进水悬浮固体浓度,mg/L ;T ---设计水温,与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A2O工艺计算书

A2O工艺计算书一、概述A2O 工艺(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通过在不同的反应区域创造不同的环境条件,使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
本计算书将对 A2O 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工艺设备的尺寸和运行参数。
二、设计基础数据1、设计处理水量:_____m³/d2、进水水质:COD(化学需氧量):_____mg/LBOD₅(五日生化需氧量):_____mg/LTN(总氮):_____mg/LTP(总磷):_____mg/LNH₃N(氨氮):_____mg/L3、出水水质要求:COD:_____mg/LBOD₅:_____mg/LTN:_____mg/LTP:_____mg/LNH₃N:_____mg/L三、反应池容积计算1、厌氧池容积(V₁)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₁)一般取 1 2 h,本次设计取 15 h。
V₁= Q × HRT₁其中,Q 为设计处理水量。
计算可得:V₁=_____m³2、缺氧池容积(V₂)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₂)一般取 2 4 h,本次设计取 3 h。
V₂= Q × HRT₂计算可得:V₂=_____m³3、好氧池容积(V₃)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HRT₃)一般取 4 8 h,本次设计取 6 h。
V₃= Q × HRT₃计算可得:V₃=_____m³四、污泥负荷计算1、好氧池污泥负荷(Ns)Ns =(L₀ Le)× Q /(XV₃)其中,L₀为进水 BOD₅浓度,Le 为出水 BOD₅浓度,X 为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一般取 2500 4000 mg/L,本次设计取 3000 mg/L。
计算可得:Ns =_____kg BOD₅/(kg MLSS·d)2、校核污泥龄(θc)θc = 1 / Ns计算可得:θc =_____d五、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计算1、好氧池 MLSS(X)X =R × ρ × 10³ / SVI其中,R 为污泥回流比,一般取 50% 100%,本次设计取 70%;ρ 为回流污泥浓度,一般取 8000 12000 mg/L,本次设计取 10000 mg/L;SVI(污泥体积指数)一般取 70 150 mL/g,本次设计取 100 mL/g。
A2O工艺设计计算

取出水管管径 DN1200mm
4
六、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1. 需氧量计算
碳化需氧量:
D1
Q S0 Se 1 e 0.23 5
硝化需氧量:
1. 42 PX
73500 0.27 0.1 1 e 0.23 5
1.42 5395 19122.74kgO2 / d
D2 4.6Q N0 Ne 4.6 12.4% PX
则: X PX Ps 5395 10657.5 16052.5kg / d
2
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 P=99.2% 则剩余污泥量为:
W Qs
16052 .5
2006.6kg / d 83.6m3 / h
(1 P) 100% (1 0.992) 1000
⑤ . 反应池主要尺寸
反应池总容积: V=42526 m3
④ . 校核氮磷负荷
1 42526 6 1
42526 6 4
42526 6
7087.7m3 ; 7087.7m3 ; 28350.6m3 。
好氧段 TN负荷为: Q TN 0 73500 30.9 0.024kgTN / kgMLSS d X V 3 3333 28350.6
厌氧段 TP 负荷为: Q TP0 73500 5.4 0.017kgTN / kgMLSS d X V1 3333 7087.7
p (h1 h2 h3 h4 h) 9.81 (0.2 4.3 0.4 0.5) 9.81 53.0kPa 式中 h1 h2 0.2m — —供风管到沿程与局部 阻力之和
h3 4.3m ——曝气器淹没水头
h4 0.4m — —曝气器阻力 h 0.5m — —富裕水头
6
4. 曝气器数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气次数 换气量 风机数量 单台风量 3 3 次/hr 台 Q(m /hr) Q(m /hr) 20 17160.0 4 4290 BDW4-87-11型,P=0.8kw
2.01 m /d = 3015 kg/d 3 L / d = 近期平均沉砂量: 1500 1.5 m /d = 2250 kg/d 按每日洗砂12次计算(2hr一次) 12 次 每次最大洗砂量: 113750 L/次 每次洗砂洗砂时间: 1.5 hr 5400 s 处理量: 选2台砂水分离机,单台处理能力: 21.06 L/s 选300型螺旋砂水分离机2台,单台能力5~15L/s,电机功率P=0.37kw
10.53 L/s
沉砂池出水堰计算
堰宽 b(mm) 堰高 P(mm) 流量系数 m 过堰流量 m3/s 堰上水头 H(mm) 计算流量 m3/s 自由跌落 (mm) 局部损失 (m)
2000
280
0.478
0.775
320
0.767
80
0.40
洗砂车间鼓风机选型 单池气提所需风量Q= 3.0 m3/min 所需风压Pn= 7.0 kPa 鼓风机选型: BH80型,Q=3.51m3/min,P=5.2kw,2台 洗砂车间屋顶风机选型 车间L= 9.9 m 车间W= 7.5 m 车间H= 4.5 m 40 次 m3/h 按每小时换气40次计算Q= 13365 屋顶风机数量N= 2 台 单台气量Q1= 6682.5 m3/h 设备选型: 北京鼓风机厂WT4-85-11型,普通型离心式屋顶通风机,Q=6687m3/h,静压353Pa,功率P=1.5kw 噪音75dB 砂水分离间尺寸
grit
设计平均流量 Q= 一期平均流量 Q= 100000 m3/d = 1.157 m3/s 50000 m3/d = 0.579 m3/s 变化系数 Kz= 变化系数 Kz= 1.3 1.34 峰值流量 Q= 一期峰值流量 Q= 130000 m3/d = 1.505 m3/s 67000 m3/d = 0.775 m3/s 沉砂池个数N 2 个 单池流量Q'= 67000 m3/d = 0.775 m3/s 选用直径D=4870mm旋流沉砂池二座 b= 0.005 m 设备选型: HF型回转式细格栅2台,栅条间隙b=5mm,(进水渠道2条) S= 0.005 m 细格栅安装角度60度,栅条厚度5mm 进水渠道计算: 选取过栅流速V= (设计规范0.6~1.0m/s) 0.85 m/s 设计进水渠道内流速V'= (设计规范0.4~0.9m/s) 0.6 m/s 设计栅前水深h= 1.4 m (1)按手册公式计算栅条间隙数,确定进水渠道宽度 (2)按进水渠道内流速确定进水渠道宽度 栅条间隙数 n= 设计流速时所需断面 A= 121.286 取 n= 125 个 1.29 m2 S ( n 1 ) + b n = m 进水渠道宽度B= 1.245 设计流速时所需渠宽 B'= 0.92 m 栅条间隙数 n= 185 取 n= 185 个 进水渠道宽度B= 1.85 m 取设计进水渠道宽度 B= 1.60 m 校核设计水深时进水渠道内栅前流速 V= 0.346 m/s 沉砂池出水井出水干管计算: 设计出水干管管径 D = 流速校核: 设计平均流量 V= 峰值流量 V = 一期平均流量 V= 一期峰值流量 V= 1.819 m/s 2.365 m/s 0.910 m/s 1.219 m/s 排砂量计算: 单位沉砂量: 远期最大沉砂量: 远期平均沉砂量: 近期最大沉砂量:
900
mm
0.9
m
0.03 3900 3000 2010
L/m3污水,含水率60%,容重 L/d = 3.9 m3/d = L/d = L/d = 3 m /d =
3 3
1500 5850 4500
kg/m3 kg/d kg/d
砂水混合物量: 砂水混合物量: 砂水混合物量: 砂水混合物量:
1365000 L/d 1050000 L/d 703500 L/d 525000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