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 第一、二章习题课

合集下载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化学热力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B 5.D 6.C 7.C 8.C 9. A 10. C 11. A 12.C (二)填空题1.40;2.等温、等容、不做非体积功,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3.>,<,=,> 4.增大、不变 5.不变 6.3.990 kJ·mol -1(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 (四)计算题1.解:(g)O N (l)H 2N 4242+O(l)4H (g)3N 22+(l)H N 42摩尔燃烧热为2.解:)mol ·(kJ 28.254166.963.502)84.285(401f B r --=-⨯--⨯+=∆=∆∑HH ν)mol ·(kJ 14.627211r-Θ-=∆=H Q pK1077.3109.9824.37333mr r ⨯=⨯--=∆∆=-S T 转)mol ·(kJ 78.34357.86)15.137(36.3941f B r --=---=∆=∆∑G ν)K ·mol ·(J 9.9865.21056.1975.191216.21311B r ---=--⨯+==∆∑νNO(g )CO(g )+(g)N 21(g)CO 22+)mol ·(kJ 24.37325.90)52.110(5.3931f B r --=----=∆=∆∑H ν此反应的 是较大的负值,且)(,)(-∆-∆S H 型反应,从热力学上看,在 T 转的温度以内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3.解:外压kPa 50e =p ,11p nRT V =,22p nRTV =,2e p p = 系统所做功:定温变化,0=∆U0=+=∆W Q U ,所以Q =1 247.1(J ) 定温过程pV =常数 ∆(pV )=0 所以 0)(=∆+∆=∆pV U H 4.解:查表知CaO(s) + SO 3(g) = CaSO 4(s)求得同理求得 因为 所以根据经验推断可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大学普通化学(第七版)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第五版第一章 习题答案 1. 答案(1-)(2-)(3+)(4-) 2. 答案(1c )(2d )(3a )(4d )(5abd )(6ad )(7d )(8d )3. 答案(1)燃烧前后系统的温度(2)水的质量和比热(3)弹式量热计热容4..答案:根据已知条件列式K C g K g J g mol g mol J b )35.29659.298](120918.4[5.0122100032261111-+⨯⋅⋅-=⨯⋅⋅⨯-----Cb=849J.mol-15.答案: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kJ mol kJ mol g g8.17%3028201808.311=⨯⋅⨯⋅--6. 答案:设计一个循环 3× )(2)(32s Fe s O Fe →×3→)(243s O Fe )(3s FeO ×2(-58.6)+2(38.1)+6pq =3(-27.6)17.166)1.38(2)6.58()6.27(3-⋅-=----=mol kJ q p7.答案:由已知可知 ΔH=39.2 kJ.mol-1 ΔH=ΔU+Δ(PV )=ΔU+P ΔVw ‘=-P ΔV= -1×R ×T = -8.314×351J = -2.9kJ ΔU=ΔH-P ΔV=39.2-2.9=36.3kJ8.下列以应(或过程)的qp 与qv 有区别吗? 简单说明。

(1)2.00mol NH4HS 的分解NH4HS(s) NH3(g)+H2S(g)(2)生成1.00mol 的HCl H2(g)+Cl2(g) 2HCl(g) (3)5.00 mol CO2(s)(干冰)的升华 CO2(s) CO2(g) (4)沉淀出2.00mol AgCl(s)AgNO3(aq)+NaCl(aq) AgCl(s)+NaNO3(aq)9.答案:ΔU-ΔH= -Δ(PV )=-ΔngRT (Δng 为反应发生变化时气体物质的量的变化) (1)ΔU-ΔH=-2×(2-0)×8.314×298.15/1000= - 9.9kJ (2)ΔU-ΔH=-2×(2-2)×R ×T= 0(3)ΔU-ΔH=-5×(1-0)×8.314×(273.15-78)/1000= -8.11kJ (4)ΔU-ΔH=-2×(0-0)×R ×T= 010.(1)4NH3(g)+3O2(g) = 2N2(g) +6H2O(l) 答案 -1530.5kJ.mol-1 (2)C2H2(g) + H2(g) = C2H4(g) 答案 -174.47kJ.mol-1 (3)NH3(g) +稀盐酸 答案 -86.32kJ.mol-1 写出离子反应式。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1-2在气体状态方程中
求用以 kJ/(kmol.K)表示时,R 等于多少?
1-3燃烧重油得到的燃烧气,经分析测知其中含8.5%CO2,7.5%O2,76%N2,8%H2O(体积百分数)。 试求温度为500℃,压强为1atm 时,该混合气体的密度。
1-4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100mmHg,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各为多少。(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40mmHg)
1-29用离心泵由真空度为48 kPa 的容器中输送液体,所选用泵的需要气蚀余量为49 kPa。该液体在输送温度 下的饱和蒸汽压为26.66 kPa,密度为900 kg/m3,吸入管道因阻力损失的压头为0.20[米液柱],试决定泵的安 装位置。若泵入口端容器改为敞口,该泵又应如何安装?
-3-
1-1解:质量:14.71 kg; 密度:1.36×104kg/m3; 压强:3.43×106Pa; 4.76×105Pa; 8.93×104Pa; 功率:7.46kW; 比热容:8.37×103J/(kg·K); 1.256×104J/(kg·K); 流量: 9m3/h; 表面张力:0.07 N/m; 49.05N/m。
1-1420 ℃的水以2.5m/s 的流速流经φ38mm×2.5mm 的水平管。此管以锥形管与另 一φ53mm×3mm 的水平 管相连,如右图所示。在锥形管两侧 A,B 处各插入一垂直玻璃管以 观察两截面的压强,若水流经 A,B 两 截面间的能量损失为1.5J/kg,
求两玻璃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面差(以 mm 计)。
1-4解:绝对压强=740-100=640 mmHg 由附录2查得1mmHg=133.32Pa 故640 mmHg=8.53×104 Pa 表压强=-真空度 故表压强=-100mmHg=-1.33×104 Pa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2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问题1.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δh,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凡δg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δg=0。

(√)kt??(ph2o/p?)4(ph2/p?)49.反应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3Fe(s)+4H2O(g)为10。

2No+O2反应速率方程→ 2no2是:v?kc2(no)?c(o2)。

(√),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气体系统通过路径1和路径2扩展到相同的最终状态,两个变化过程产生的体积功相等,没有非体积功,则两个过程(b)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不等于D。

上述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cucl2(s)+cu(s)→2cucl(s)δrhmθ(1)=170kj?mol-1cu(s)+cl2(g)→cucl2(s)δrhmθ(2)=-206kj?mol-1则δfhmθ(cucl,s)应为(d)kj.mol-1a、 36b.-36摄氏度。

18d.-十八3.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hmθ的是(b)a.ag(s)+1/2br2(g)→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2agbr( s)d.ag+(aq)+br-(aq)→agbr(s)在4.298k下,在下面对参考状态元素的描述中,正确的一个是(c)aδfhmθ≠0,δfgmθ=0,smθ=0b。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二版-河北师范大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聚集态习题答案1-1 实验室内某氦气钢瓶,内压为18 MPa ,放出部分氦气后,钢瓶减重500 kg ,瓶内氦气的压强为9.5 MPa 。

假定放出气体前后钢瓶的温度不变,钢瓶原储有氦气为多少(物质的量)?解:V 与T 一定时,n 与p 成正比,即: mol .0026410500MPa )5.918(MPa 183⨯=-总n 解得 mol 10645.25⨯=总n 1-2 273K和101 kPa 的1.00 dm 3干燥空气缓慢通过液态的二甲醚(CH 3OCH 3)。

假定(1)通过二甲醚后的空气被二甲醚饱和且液态二甲醚损失0.0335g ;(2)被二甲醚饱和的空气的总压强仍为101kPa 。

计算二甲醚在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空气的物质的量:mol 0445.0K273K mol dm 8.314kPa 1.00dm kPa 1011133=⨯⋅⋅⋅⨯==--空RT pV n 二甲醚的物质的量:mol 10283.7molg 0.46g 02335.041--二甲醚⨯=⋅==M m n 二甲醚的摩尔分数:0161.00445.010283.710283.744=+⨯⨯=+=--二甲醚空二甲醚二甲醚n n n x 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 1.626kPakPa 1010161.0=⨯=⋅=p x p 二甲醚二甲醚 1-3 在273.15 K 和1.01325×105 Pa 压力下,测得某气体的密度为1.340 g ·dm -3,在一实验中测得这种气体的组成是C 79.8%和H 20.2%。

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30.02(g·mol -1)每分子含碳原子:30.02×0.798/12.01=1.9953≈2每分子含氢原子:30.02×0.202/1.008=6.016≈6即分子式为:C 2H 61-4 在293 K 和9.33×104 Pa 条件下,在烧瓶中称量某物质的蒸气得到下列数据,烧瓶容积为2.93×10-4 m3,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为48.3690 g,烧瓶与该物质蒸气质量为48.5378 g,且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1. 简介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是有机化学的入门教材,适用于大学本科有机化学及相关专业课程。

本文档提供了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学生自学、互相交流等使用。

2. 内容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共包含20个章节,每章都有大量习题。

本文档包含了每章的几道典型的习题和各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有机化学概论1.1 习题1.请定义有机化学,并列举有机物的一些普遍属性。

2.请列举一些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3.对于下列分子,请回答它们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H2O–CO2–NH3–CH4–C2H5OH1.2 答案1.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反应的学科。

有机物普遍具有不稳定性、易燃性、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等一些特征。

2.有机物通常是碳氢化合物,而无机物则可以是任何其他化合物,如氧化物、氧化酸、金属等。

有机物通常具有复杂结构和多样性,而无机物则具有相对较简单的结构。

–无机物–无机物–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第二章烷烃2.1 习题1.请回答甲烷和乙烷分别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物理状态。

2.请列举正构烷和支链烷的区别。

3.请解释链取代和环取代有区别的原因。

2.2 答案–甲烷:CH4,结构式为:H-C-H,为气体状态。

–乙烷:C2H6,结构式为:H3C-CH3,为气体状态。

1.正构烷是指所有碳原子都是直线排列的链烷,而支链烷则是一条或多条分枝链加到主链上的烷的总称。

正构烷和支链烷的物理性质有所区别,如沸点、密度等。

2.环取代和链取代不同之处在于环取代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数目和位置的取代基,而链取代化合物的取代基数目和位置可以不同。

此外,链取代的化合物可以旋转其C-C单键,而环取代的化合物不能旋转,因此,它们的空间构型也不同。

3. 结论基础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接下来有机合成和生物化学等教学内容的基础。

习题练习对于巩固和理解知识非常重要,本文档提供的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习题及答案也将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习课后题答案

普通化学 马家举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习题4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3,2,2,1/2;(2)3,0,-1,1/2;(3)2,2,2,2;(2)当角量子数l 取0时,磁量子数m 不能取-1。

(3)当主量字数取2时,角量子数不能取2;自旋量子数不能取2,只能取+1/2或-1/2。

5写出原子序数为47的银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最外层电子的运动状态。

Ag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1 5,0,0,+1/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1) H 2S 分子的键角为920,而PCl 3的键角为1020。

(2) NF 3分子为三角锥形构型,而BF 3分子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1) H 2S 分子与H 2O 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在两个孤电子对的作用下,两个H-S键键角减小。

之所以键角小于H 2O 分子中两个H-O 键的键角104045’,是因为H-S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H 原子,两个H-S 键之间的斥力小,被压缩的程度更大。

PCl 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也是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同理Cl-P 键的成键电子对更靠近Cl 原子,所以两个P-Cl 键的键角小于NH 3分子中两个N-H 键的键角。

(2) NF3分子与NH 3分子一样中心原子采取sp 3不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三角锥形构型;BF 3分子中心原子B 采用sp 2等性杂化,使分子产生平面三角形构型。

7 为什么(1)室温下CH 4为气体,CCl 4为液体,而CI 4为其固体?(2)水的沸点高于H 2S ,而CH 4的沸点低于SiH 4?(1) 从CH 4→CCl 4→CI 4分子量增加,分子间色散力增大,而色散力在范德华力中占较大比例,即分子间力是增大的,而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2) H 2O 分子与H 2S 分子相比,水中H 2O 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虽然H 2O 分子间的色散力较小,氢键的存在却使沸点更高一些。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23章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23章

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题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 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D.以上选项均正确2. 已知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则Δf H mΘ(CuCl,s)应为( D )B. -36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A.Ag(s)+1/2Br2(g)→ 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 2AgBr(s)D.Ag+(aq)+Br-(aq)→ AgBr(s)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D.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5. 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A.ΔH>0, ΔS<0 ;B. ΔH>0,ΔS>0C.ΔH<0, ΔS<0 ;D.ΔH<0, ΔS>06. 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B )9 97. 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石墨)+ O2(g)= CO2(g); ΔrHm(1) = –393.5 kJ· mol–1 H2(g)+ (1/2) O2(g)=H2O(l);ΔrHm(2) = –285.8 kJ· mol–1 C2H6(g)+(7/2)O2(g)=2CO2(g)+3H2O(l);ΔrHm(3) = –1559.8 kJ· mol–1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
起什么作用?
答:
f Hm mol–1, , MgO = – 601.7 kJ·
–1 f H m, Al2 O3 = – 1675.69 kJ•mol
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产生千度以上的高 温,而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2,又加速镁、铝 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 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下的状态。 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Θ 时的状态。 纯液态(或纯固态)物质的标准态是指压力为pΘ下的纯液体 (或纯固体)的状态。 溶液的标准态选1 mol· L–1。 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 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 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最稳定单质的 f H m 和 f Gm 都为零,而S有绝对值,除完美晶体在
0K时的熵等于0外,其它条件下的熵(包括标准熵)皆不为零。但离
子的熵也是相对值,是以氢离子为相对标准(H+的 S m =0)。
(3)对于纯固、液、气态物质而言,100kPa、298K是其标准 态
对。虽然热力学标准态不指定温度,但是任何温度都有其对应的标准态。 答:
不用查表,计算由石墨和氢气化合生成1mol C2H6(g)反应的ΔrHm
答:
根据Hess定律 ΔrHm (C2H6) = 2ΔrHm(1) + 3ΔrHm(2) –ΔrHm (3) 所以ΔrHm (C2H6) = 2×(–393.5) + 3×(–285.8) – (–1559.8) = –84.6 kJ· mol–1
(6)化学反应进度可以度量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谓1mol 反应是指各物质按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关系进行的完全反应。
答:
对。
(7)K Θ与KC、KP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量纲不一定相同
答: 在数值上,KC与 K 的数值相等;当
值也相等。 但是当
0 K 与K 有量纲。 B时, C P
制取1 kg HNO3(g)时的反应热为
80% 15.9 1344.36 20% 15.9 1041.32 2.04 10 4 kJ kg 1
9.甘油三油酸脂是一种典型的脂肪,当它在人体内代谢
时发生下列反应 C57H104O6(s)+ 80 O2(g)= 57CO2(g)+52H2O(l)
Θ f Hm
/(kJ•mol–1) –218.97
0
0
– 285.83
Θ (2) r H m
= 0 + 9 ×(– 285.83 ) –0 – (–218.97) = -2353.5 kJ.· mol–1
Θ (1) r H m
>>
Θ (2) r H m
结论:完全燃烧放热量大。
第二章重要公式
习题课
第一章重要公式
状态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 等容反应热 等压反应热 焓及焓变 U 、H、S、G U = Q + W Qv =ΔU QP =ΔH H = U+ PV H = U + P V = U + ng RT 赫斯定律 热力学标准状态 H = H1+H2 P = 100 kPa C = 1 mol•dm-3
该反应的 r H m = –3.35×104 kJ· mol–1 ,问如以当代男大
学生平均每人每日耗能10125.3kJ,且以完全消耗这种脂肪来 计算,每天需消耗多少脂肪?
答:
每天消耗脂肪物质的量
n
10125.3
r Hm

10125.3 0.302(mol) 33500
该脂肪相对分子量为884; 每天消耗脂肪的质量为 0.30×884=267.0 (g)
qV 也是状态函数。
答:错,H是状态函数,但是焓变(ΔH)不是状态函数。qV= ΔH只是数值关系
Θ (2)单质的标准生成焓( f H m )和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变
Θ ( f Gm )都为零,因此标准熵( S )也为零
m
答: 错,因 H 和 G 的绝对值还无法得到,因此采用相对值,根据定义,
8.在用硝石制硝酸时,下列反应同时发生
(1)KNO3(s)+ H2SO4(l)= KHSO4(s)+ HNO3(g) (2)2KNO3(s)+ H2SO4(l)= K2SO4(s)+ 2HNO3(g) 制得的硝酸中80%是由反应(1)产生的,20%是由反应(2)产生 的。问在25℃制取1kg HNO3(g)时将放出多少热量?已知KNO3、
答:
r H m
B2H6(g) + 3O2(g) = B2O3(s) + 3H2O(g) 36.56 0 –1132.55 –241.82
f Hm /(kJ· mol–1)
= –1132.55+3×(–241.82) – 36.56 – 0 = – 1894.57 kJ· mol–1 SiH4(g) + 2O2(g) = SiO2(s) + 2H2O(g)
= 2×(–393.5) + (–241.82) – 226.7 – 0 r H m
= – 1255.5 kJ· mol–1
因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以熔化金属,所以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6.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称硼的氢化物(硼烷),硅的氢
Θ 化物(硅烷)是高能燃料 [已知B2H6(g)的 f H= 36.56 m Θ kJ· mol–1;B2O3(s)的 f H m =–1132.55 kJ· mol–1;SiH4(g) Θ Θ –1;SiO (s)的 H 的 34.31 kJ· mol = – = H f m 2 f m 910.7kJ· mol–1 ]。
答:
葡萄糖相对分子量为180;一匙葡萄糖(3.8g)的物质的量为 3.8 / 180 = 0.021(mol) 一匙葡萄糖被氧化放出的热量为:
0.021 Δr H m = 0.021 ×2820 = 59.2 kJ
可获得的肌肉活动能量 59.2×40% = 23.7 kJ
11.辛烷是汽油的主要成分,根据附录的有关数据计算
H ( 生成物 ) - H f m(反应物) f m
Θ (1) r H m = 8 ×( – 393.5) + 9× (285.83) – 0 – (–218.97) = –5105.41 kJ· mol–1
C8H18(l)+(9/2)O2(g)= 8C (s) + 9H2O(l)
(4)H、S、G都与温度有关,但ΔH、ΔS、ΔG都与温度关系 不大。
答: 错,一般认为反应的ΔH,ΔS 与温度关系不大,但ΔG =ΔH–TΔS,所
以ΔG与温度关系较大。
Θ (5)等温等压条件下,用 r Gm 就可以判断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
方向。
Θ G >0 或 <0 )判断反应方向,而不是用 答:错,等温等压条件下用 r G( m r m
lnK = — rGm(T) /RT G(T) = RT lnJ/K θ(T ) (T) K 1 1 H ln θ 2 = ( ) K (T1) R T1 T2
第二章习题解答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因为
所以
qV = ΔH ,而ΔH与变化途径无关,H是状态函数,
的标准生成焓变分别为218.97 kJ.mol–1、0、–393.5 kJ.mol–1、0、 –285.83 kJ.mol–1 C8H18(l)+(25/2)O2(g)= 8CO2 (g) + 9H2O( l )
Θ f Hm
/(kJ•mol–1)–218.97
0
– 393.5
– 285.83
= r H m
Θ f H m
/(kJ•mol–1)– 469.63
813.99
–1437.79
135.6
Θ (2) = [–1437.79) + 2× (135.6)] – [2× (–469.63) + 813.99]= –1041.32 kJ· mol–1 r H m
HNO3的相对分子量为63, 1 kg HNO3的物质的量n =1000/63=15.9mol
第一章习题解答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QV
r H m (T )
Θ (T ) r H m
Θ (T ) f H m

答:Q
V
:等容反应热
:温度T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值等于等压反应热) r H m (T )
Θ (T :标准条件下,温度 T时反应的摩尔焓变 r H m )
Θ (T: f H m ) 标准条件下,温度T时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0.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为
C6H12O6(s)+ 6O2(g)= 6CO2(g)+ 6H2O(l)
Θ 该反应的 r H m = –2820 kJ· mol–1 ,当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时
,上述反应热的约40%可用于肌肉活动的能量。试计算一匙葡 萄糖(以3.8g计)在人体内氧化时,可获得的肌肉活动能量。
H2SO4、KHSO4、HNO3(g)、K2SO4的标准生成焓依次为– 494.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