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新大学化学1--3章答案

1.2 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题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θ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44(/)(/)H OTHp pKp pθθθ=。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22OcNOkcv⋅=,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D.以上选项均正确2. 已知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则Δf H mΘ(CuCl,s)应为(D )KJ.mol-1A.36B. -36C.18D.-18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A.Ag(s)+1/2Br2(g)→ 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 2AgBr(s)D.Ag+(aq)+Br-(aq)→ AgBr(s)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D.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5. 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A.ΔH>0, ΔS<0 ;B. ΔH>0, ΔS>0C.ΔH<0, ΔS<0 ;D.ΔH<0, ΔS>06.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B )A.16B.9C.1/9D.16/97.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1.66×10-4。
《有机化学》练习册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有机化学课程练习册第一章绪论一、是非题1.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3.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也称为功能团。
〔〕4.sp3杂化轨道的形状是四面体形。
〔〕5.sp杂化轨道的形状是直线形。
〔〕6.sp2杂化轨道的形状是平面三角形。
〔〕7.化合物CH3-CH=CH2中双键的稳定性大于单键。
〔〕二、选择题1. 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时产生〔〕A. 自由基B. 正离子C. 负离子D. 产生自由基和正碳离子2. 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异裂时产生〔〕A. 自由基B. 产生自由基和负碳离子C. 正碳离子或负碳离子D. 产生自由基和正碳离子三、填空题1. 以下化合物中的主要官能团2. 按共价键断裂方法不同,有机反响分为和两种类型。
3. 游离基反响中,反响物的共价键发生裂;离子型反响中,反响物的共价键发生裂。
第二章链烃一、是非题2. 甲烷与氯气光照下的反响属于游离基取代反响。
〔〕3. 乙烷只有交叉式和重叠式两种构象异构体。
〔〕4. 碳碳双键中的两条共价键都是 键。
〔〕CH 3CHCH 2CHCH 3CH 3CH 3 CH 3C CH 3CH CH 2C CH 5. 烯烃加溴的反响属于亲电加成反响。
〔 〕 6. 共轭体系就是 π-π 共轭体系。
〔 〕 二、选择题的一氯代产物有 〔 〕1. A. 1种 B.2种 C.3种 D.4种2. 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化合物 〔 〕3. 既有sp 3杂化碳原子,又有sp 2杂化碳原子的化合物是 〔 〕A. CH 3CH 2CH 3B. CH 3C ≡CHC. CH 2=CH 2D. CH 3CH=CH 24. 室温下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 CH 3CH 2CH 3B. CH 3C ≡CHC. CH 3CH=CH 2D. CH 3CH=CHCH 35. 烯烃与溴水加成反响可产生的现象是 〔 〕A. 沉淀B. 气泡C. 褪色D. 无变化6. 在2-甲基戊烷分子中,叔碳原子的编号为 〔 〕A. 1B. 2C. 3D. 4三、填空题1. 烯烃的官能团为 ,炔烃的官能团为 。
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答案

化学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A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A二、非选择题19.【答案】(1)偏低(2)偏低(3)无影响20.【答案】(1)10.6(2)托盘天平、砝码、药匙(“砝码”不填也正确)(3)搅拌、加热 (4)用玻璃棒引流 (5)加蒸馏水至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刻度线1cm ~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不是。
因为该同学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1.【答案】 (1)量筒 烧杯 玻璃棒 5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2)D 、A 、E 、F 、D 、C 、B (3)①13.6 ②15 偏低 ③防止暴沸,迅速散热 低 ④静置冷却 高 偏低 ⑤偏高 偏低22.【答案】 (1)过滤 (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3)猜想Ⅰ: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或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稀硝酸(或稀盐酸) 猜想Ⅱ不成立 猜想Ⅲ:滴入BaCl 2[或Ba(OH)2、或Ba(NO 3)2]溶液和稀HNO 3 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 323.【答案】 (1)m M (2)2mN A M (3)22.4m M(4)m m +1000×100% 1000ρm M (m +1000)(5)m M V。
天津科技大学有机化学练习册答案

COOH Br
NO2
COOH
CH3
CH3 Br2 Fe Br
(2)
NO2
CH3
COOH KMnO4 CH3 H+ 浓 HNO3 浓 H2SO4 O2N COOH
COOH
(3) (2)
COOH
22
6.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3
CH3 CH3
(4)>(2)>(3)>(1)
3
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最稳定构象。
(1)反-1-乙基-3-叔丁基环己烷
C2H5 C(CH3)3
(2)顺-4-异丙基-1-氯环己烷
C(CH3)3
或
C2H5
CH(CH3)2 Cl
(3)1,1,3-三甲基环己烷 CH3
Cl
或
CH(CH3)2
CH3
或
CH3 CH3
( 4)
1,5-二甲基-1-环戊烯
9
2. 完成下列反应式。
(1)CH3CH2CH CH2
H2SO4 H2SO4
KMnO4 / H+
CH3CH2CHCH3 OSO3H
H2O
CH3CH2CHCH3 OH
O + CH3COOH
( 2)
CH CH3
KMnO4 冷、碱
CH-CH3 HO OH
( 3)
(1) O3 (2) Zn, H2O
Fe
Cl
Cl
CH2
3.(1)③>④>②>① 间二甲苯 > 对二甲苯 > 甲苯 > 苯 (2)④>②>③>① 对二甲苯>甲苯>对甲苯甲酸>对苯二甲酸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全解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全解(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5?崇州市校级模拟)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2.(2015?衡阳校级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水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一一区别的一组是()A.Na2O2 Al2(SO4)3 MgCl2 K2CO3B.BaCl2 Na2SO4 (NH4)SO4 KOHC.AgNO3 NaCl KCl CuCl2D.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3.(2015?扬州模拟)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C.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瓶中4.(2015?枣庄校级模拟)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5.(2015?衡阳县校级模拟)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分液漏斗分离汽油和植物油6.(2015?嘉兴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超分辨屏荧光显微镜的科学家,他们使光学显微镜分屏率提高到纳米尺度.利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胶体中的胶粒B.人体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成各种氨基酸,经过不断的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除体外C.臭氧是一种有鱼腥味、氧化性极强的淡蓝色气体,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D.我国油品从国四汽油升级到国v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7.(2015秋?小店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仪器的识别中错误的是()A.三脚架 B.蒸发皿 C.坩埚钳 D.泥三角8.(2015秋?东莞校级月考)下列各组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燃烧匙、集气瓶B.蒸发皿、试管C.坩埚、烧杯D.烧瓶、烧杯9.(2015春?松滋市校级月考)下列相关实验的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B.制硝基苯时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液中C.实验室制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液中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10.(2015秋?小店区校级月考)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燃烧匙、蒸发皿B.圆底烧瓶、坩埚C.量筒、容量瓶D.试管、锥形瓶11.(2014?罗定市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左右摆动手腕振荡试管B.在做蒸馏实验时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C.如果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D.用石蕊或酚酞试纸进行气体验满时,最好先用蒸馏水湿润12.(2014?文登市二模)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液时的分液漏斗的下端与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均要贴紧烧杯内壁,其原因相同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在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时均要用到玻璃棒C.浓硫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均应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以防腐蚀皮肤D.不用其它试剂,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即可鉴别出NaHCO3、Ba(OH)2、稀H2SO4三种溶液13.(2014?徐汇区一模)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表.则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1溶解性乙二醇C2H4O2﹣198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290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分液B.蒸馏C.冷却至0℃后过滤D.加水萃取14.(2014?罗定市校级模拟)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 SiO2Fe2O3盐酸过滤B CO2CO O2点燃C FeCl2溶液FeCl3Cu分液D CH3CH2OH H2O Na蒸馏A.A B.B C.C D.D15.(2014?江苏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图1装置可以用于除去溶解在CCl4中的Br2B.实验室用图2装置检验制得的乙烯中是否混有SO2和CO2C.用图3装置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D.实验室常用图4装置制取少量氯气16.(2014秋?铜仁地区校级期中)装运浓硫酸的储运罐应贴的标志是()A.B.C.D.17.(2014秋?德宏州校级期中)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A.B.C.D.18.(2014秋?桂林校级期中)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A.B.C.D.19.(2014秋?北京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B C D乙醇天然气浓硫酸氢氧化钠A.A B.B C.C D.D20.(2014秋?宁远县校级期中)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腐蚀品 B.爆炸品 C.有毒气体D.易燃液体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2015?玉山县校级模拟)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已知:HCl的沸点是﹣℃,HF的沸点是℃.(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溶液冲洗.(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22.(2015?赤峰二模)欲将某铜矿加工厂产生的含铜酸性污水(如表﹣1所示)处理成达标水,并回收某些金属化合物,设计如下工艺流程:相关信息:①含铜酸性污水主要污染物离子(见表﹣1)l离子 H+Cu2+Fe3+Fe2+浓度/(mol?L﹣1)②国家规定含铜污水排放标准为:pH=7;c(Cu2+)≤×10﹣7mol?L﹣1;铁元素含量低于×10﹣5mol?L﹣1.③FeS能溶于pH<4的酸性溶液.④25℃时,某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见表﹣2)物质 Fe(OH)3 Fe(OH)2Cu(OH)2FeS CuSK sp×10﹣22×10﹣16×10﹣20×10﹣12×10﹣26请回答:(1)该含铜酸性污水的pH= .(2)步骤Ⅰ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步骤Ⅱ中,调节溶液的pH=4的目的为.(4)有人认为,步骤Ⅱ中只需加入Ca(OH)2调节溶液的pH=7,即可将污水处理成符合标准的达标水,该观点(填“合理”或“不合理”),试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5)步骤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不选用易溶的Na2S 作沉淀剂的,其原因可能为.(6)上述整个处理工艺中,可以回收的金属化合物有(填化学式).23.(2015?吉林模拟)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以+2、+3和+6价为常见价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铬和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已知Na2Cr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查阅资料得知:①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CrO42﹣②常温下,Ksp[Cr(OH)3]=×10﹣31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铬,写出以Cr2O3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金属铬的化学方程式.(2)酸化滤液D时,不选用盐酸的原因是.(3)固体E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根据图2分析操作a为、.(4)已知含+6价铬的污水会污染环境.电镀厂产生的镀铜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处理该废水常用还原沉淀法,具体流程如图3:①Cr(OH)3的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能过高,是因为;②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a2S2O3溶液的是(填选项序号);A.FeSO4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D.Na2SO3溶液③调整溶液的pH=5时,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溶液中的Cr3+是否沉淀完全;④上述流程中,每消耗转移﹣,则加入Na2S2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2015?衡阳校级模拟)有一个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洗pH 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时(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2)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3)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是,原因是.25.(2015?江西模拟)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 MgO).某天然水中c(Ca2+)=×10﹣3mol/L,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2)如图1为某饮用水厂用天然水制备纯净水(去离子水)的工艺流程图:活性炭的作用是;A和B中放置的物质是;O3消毒的优点是(3)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配离子M(CN)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I.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Ⅱ.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ll.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2CN﹣═[Ag(CN)2]﹣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②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图2所示,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的目的是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其原因是③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L﹣1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6.(2015?南昌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Na2SO3固体隔绝空气加强热至600℃以上,冷却后,经称量,固体物质保持原质量,取少量加热后固体溶于水,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甲同学根据实验提供信息分析,认为加强热后固体仍为Na2SO3,你认为甲同学分析的依据是:;(2)乙同学用实验室常用试剂盒仪器用实验方法推翻了甲同学的分析结论.①写出Na2SO3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简述乙同学的实验设计:.27.(2012秋?西城区校级期中)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滤液中的SO42﹣的方法是.(2)试剂I的化学式为,加入试剂I后,①对应的实验操作是,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4)试剂Ⅲ的名称是,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溶解后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溶液,与?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反应,三次反应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该产品的纯度为.28.(2012秋?雁塔区校级期中)用于提纯或分离物质的方法有: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 C、蒸发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G、渗析等,请将提纯或分离的序号填在后面横线上.(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2)精制Fe(OH)3胶体(含有NaCl溶液)(3)分离相溶的CCl4(沸点为℃)和甲苯(℃)的混合物(4)从碘水里提取碘.29.(2012秋?合浦县期中)食盐水中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较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0.(2012秋?上城区期中)请选用适当的试剂和分离装置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所选的试剂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试剂:a.水 b.NaOH溶液 c.溴的CCl4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e.新制CaO f.饱和NaCl溶液 g.浓溴水分离方法:A.分液 B.过滤 C.洗气 D.蒸馏混合物需加入的试剂分离方法1、苯(苯酚)2、乙醇(水)3、乙酸乙酯(乙酸)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及答案(中档难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B 2.C 3.B 4.D 5.D 6.B 7.B 8.B 9.C 10.C 11.C 12.A 13.B 14.A 15.A 16.A 17.C 18.A 19.D 20.D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反应物溶剂SiO2+4HF═SiF4↑+2H2ONaHCO3PF5+4H2O═H3PO4+5HF过滤冷凝22.12Fe2++ClO-+2H+=2Fe3++Cl-+H2O使沉淀完全,防止沉淀,防止FeS溶解不合理pH=7时溶液中c(Cu2+)==×10-6mol?L-1,大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c (Cu2+)≤×10-7mol?L-1Cu2++FeS=CuS+Fe2+Na2S价格高且引入过多杂质离子Fe(OH)3、CuS 23.Cr2O3+2Al2Cr+Al2O3盐酸中的Cl-会被氧化,产生Cl2蒸发结晶趁热过滤pH过高Cr(OH)3会与过量的NaOH反应Dc(Cr3+)?(10-9)3=×10-31,解之得c(Cr3+)=×10-4>10-5,所以没有沉淀完全3S2O32-+4Cr2O72-+26H+═6SO42-+8Cr3++13H2O 24.错误的该学生测得的pH值是稀释后的pH值不一定盐酸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继续电离出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变化比盐酸小,误差小25.O2CO2或氮气10°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杂质及有色物质(或去除水中的异味)离子交换树脂反应产物无毒无害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充分吸收HCN,防止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防止倒吸26.①固体质量不变②溶液呈碱性,可能是SO32-水解4Na2SO3Na2S+3Na2SO4强热后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证明Na2SO3强热分解生成硫化物27.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SO42-,反之则无BaCl2过滤Ba2++SO42-=BaSO4↓;,Ba2++CO32-=BaCO3↓K2CO3除去多余的Ba2+盐酸2H++CO32-=H2O+CO2↑94% 28.FGEA 29.③②①⑤④30.11。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教学内容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1.系统(体系)被划定的研究对象。
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只有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6*.途径完成某过程的路径。
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完整版)大学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1、在标准态的规定中,下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标准压力PӨ=100.00KPaB、T=298.15KC、bӨ=1.00mol·kg-1D、纯固体或纯液体处于标准压力。
2、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反应式中能表示CO2的Δf H mӨ(298.15K)的反应式为( )A、C(金刚石)+ O2(g)= CO2(g)B、C(石墨)+O2(g)= CO2(g)C、CO(g)+1/2O2(g)= CO2(g)D、CO2(g)=CO(g)+1/2O2(g)3、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热效应:4Fe2O3(s)+Fe(s)=3Fe3O4(s), Δr H mӨ=-74 kJ·mol-14Fe(s)+3O2(g)=2Fe2O3(s), Δr H mӨ=-1664kJ·mol-1则可计算出Fe3O4(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 )4、等压过程,高温非自发,低温自发的条件是( )5、等温条件下,某反应Δr G mӨ=10kJ·mol-1,这表示该反应在标准状态下( )A、自发进行B、非自发进行C、自发与否,需具体分析6、汽车尾气中的CO,可用加入催化剂催化其热分解的方法消除。
已知热分解反应CO(g)= C(s)+O2(g)的Δr H mӨ=110.5kJ·mol-1,Δr S mӨ=-0.089kJ·mol-1·K-1这一方法正确与否?解释其原因:7、(1)U,S,H,G均为( )(2)Δr H m>0为( )(3)Δr G m <0为( )(4)KӨ为( )8、反应的Δr H mӨ <0,温度升高时(T2>T1)则平衡常数( )当Δr H mӨ>0,温度升高时则( )9、碳燃烧反应为基元反应,其方程式为C(s)+O2 (g)→CO2 (g)则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A、υ=kc(C)c(CO2)B、υ=kc(O2)c(CO2)C、υ=kc(CO2)D、υ=kc(O2)10、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度,主要因为( )A、增加了分子总数B、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降低了活化能D、促进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11、已测得高温时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CO2→2CO的活化能为167kJ·mol-1。
【9A文】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普通化学(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习题P50-52) 16解(1)H 2O(l)==H 2O(g)∆f H θm /kJ ⋅mol -1-285.83-241.82S θm /J ⋅mol -1⋅k -169.91188.83∆r H θm (298k)=[-241.82-(-285.83)]kJ ⋅mol -1=44.01kJ ⋅mol -1 ∆r S θm (298k)=(188.83-69.91)J ⋅mol -1⋅k -1=118.92J ⋅mol -1⋅k-1 (2)∵是等温等压变化∴Q p =∆r H θm (298k)⨯N=44.01kJ ⋅mol -1⨯2mol=88.02kJ W=-P ⋅∆V=-nRT=-2⨯8.315J ⋅k -1⋅mol -1⨯298k=-4955.7J =-4.956kJ(或-4.96kJ)∴∆U=Q p +W=88.02kJ -4.96kJ=83.06kJ17解(1)N 2(g )+2O 2(g )==2NO 2(g)∆f H θm /kJ ⋅mol -10033.2S θm /J ⋅mol -1⋅k -1191.6205.14240.1∴∆r H θm (298k)=33.2kJ ⋅mol -1⨯2=66.4kJ ⋅mol -1∆r S θm (298k)=(240.1J ⋅mol -1⋅k -1)⨯2-(205.14J ⋅mol -1⋅k -1)⨯2-191.6J ⋅mol -1⋅k -1 =-121.68J ⋅mol -1⋅k -1(2)3Fe(s)+4H 2O(l)==Fe 3O 4(s )+4H 2(g)∆f H θm /kJ ⋅mol -10-285.83-1118.40S θm /J ⋅mol -1⋅k -127.369.91146.4130.68∴∆r H θm (298k)=[-1118.4-(-285.83⨯4)]kJ ⋅mol -1=24.92kJ ⋅mol-1 ∆r S θm (298k)=[(130.68⨯4+146.4)-(27.3⨯3+69.91⨯4)]J ⋅mol -1⋅k -1 =(669.12-361.54)J ⋅mol -1⋅k -1=307.58J ⋅mol -1⋅k -118. 解:2Fe 2O 3(s)+3C(s,石墨)==4Fe(s)+3CO 2(g)∆f H θm (298k)/kJ ⋅mol -1-824.2S θm (298k)/J ⋅mol -1⋅k -187.45.7427.3 ∆f G θm (298k)/kJ ⋅mol -1-742.2∵∆r G θm =∆r H θm -T •∆r S θm∴301.32kJ ⋅mol -1=467.87kJ ⋅mol -1-298k •∆r S θm∴∆r S θm =558.89J ⋅mol -1⋅k-1 ∴∆r S θm =3S θm (CO 2(g)298k)+27.3J ⋅mol -1⋅k -1⨯4-87.4J ⋅mol -1⋅k -1⨯2-5.74J ⋅mol -1⋅k -1⨯3∴S θm (CO 2(g)298k)=1/3(558.89+192.02-109.2)J ⋅mol -1⋅k -1=213.90J ⋅mol -1⋅k -1∆f H θm (298k,C(s,石墨))=0∆f G θm (298k,C(s,石墨))=0 ∆f H θm (298k,Fe(s))=0∆f G θm (298k,Fe(s))=0 ∆r H θm =3∆f H θm (298k,CO 2(g))-2∆f H θm (298k,Fe 2O 3(s))⇒467.87kJ ⋅mol -1=3∆f H θm (298k,CO 2(g))-2⨯(-824.2kJ ⋅mol -1) ∴∆f H θm (298k,CO 2(g))=1/3(467.87-1648.4)kJ ⋅mol -1=-393.51kJ ⋅mol-1 同理∆r G θm =3∆f G θm (298k,CO 2(g))-2∆f G θm (298k,Fe 2O 3(s))⇒301.32kJ ⋅mol -1=3∆f G θm (298k,CO 2(g))-2⨯(-742.2kJ ⋅mol -1) ∴∆f G θm (298k,CO 2(g))=1/3(301.32-1484.4)kJ ⋅mol -1=-394.36kJ ⋅mol-1 19.解6CO 2(g)+6H 2O (l )==C 6H 12O 6(s)+6O 2(g )∆f G θm (298k)/kJ ⋅mol -1-394.36-237.18902.90∴∆r G θm (298k)=[902.9-(-237.18⨯6)-(-394.36⨯6)]kJ ⋅mol -1=4692.14kJ ⋅mol -1>0所以这个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热化学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比热容和热容的单位相同。
2.石墨或金刚石在氧中完全燃烧,在相同条件下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
3.巳知热化学方程式为:UF6(l)=UF6(g)在一定条件下∆H=30.1KJ⋅mol-1,则蒸发1molUF6(1), 必定放出30.1kJ的热量。
4.在定温定压下,下列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产生的热量,其值相同。
H2(g)+1/2O2(g)=H2O(l)2H2(g)+O2(g)=2H2O(l)5.反应的ΔH就是反应的热效应。
6.对于反应:C(石墨)+ O2(g) = CO2(g)在弹式量热计中测定其等容热效应与等压热效应的数值相等。
7.在理想气体方程式PV=nRT中,除R常数外,都可以作状态函数。
8.在定压下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
9.巳知某反应aA(g) + bB(g) = dD(g) + gG(g) 当Δν=(d+g)-(a+b)=0 时,该反应的q v=q p10.由于H是状态函数,定压下△H= q p,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11.q v与q p之间的换算仅适用于气相反应,不适用于有凝聚相参与的反应。
12.纯净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298.15K)等于零。
13.在化学热力学中所谓标准条件是指:各气体物质的分压均为标准压力pθ,溶液中溶质浓度均为标准浓度cθ,温度为298.15K。
14.热和功是统系和环境交换或传递的能量,受过程的制约,不是系统自身的性质,所以不是状态函数。
15.对于反应:N2H4(l) + O2(g) =N2(g) + 2H2O(l)在弹式量热计中进行,其热效应q v=q p。
16.在不作非体积功条件下,对于⊿υ≠0的化学反应,其体积功的绝对值小于5kL.mol-1时,则反应的焓变可以近似地等于定容热效应值。
17.在标准条件下,反应H2 (g)+Br(g)→2HBr(g)的焓变△Hθ (298.15K),等于HBr(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298.15K)。
18.石墨是碳的稳定单质,因此,石墨的焓为零。
19.对于在恒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当Δv g>0时,可以说体系向环境作了膨胀功。
20.因为,MgCO3的热分解反应的△r Hθm(298.15K)=100.59kJ.mol-1,故MgCO3的△f Hθm(298.15K)=-100.59 kJ.mol-1。
二、选择题(填写正确答案A、B或……)1.下列物理量是状态函数的是:A.功(W) B.热量(q)C.内能(U) D.焓((H)2. 在标准条件下,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代表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A.C(金刚石)+O2(g)=CO2(g)B.C(石墨) + O2 (g) = CO2(g)C.CO(g) + !/2 O2(g) = CO2(g)D.CO2(g)=CO(g)+1/2O2(g)3.石墨和金刚石的△f Hθm(298.15K)分别为0和1.9kJ·mol-1。
在标准条件下由C(石墨)→C(金刚石)其焓变△Hθ应为(kJ·mol-1)A.1.9 B. –1.9C. >1 .9D. <1.94.在标准条件下进度为1mol时,甲烷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 H4(g)+2O2(g) = CO2(g)+2H2O(g)B.CH4(l)+2O2(g)=CO2(g)+2H2O(g)C.CH4(g)+3/2O2(g) = CO(g)+2H2O(l)D.C H4(g)+2O2(g) = CO2(g)+2H2O(l)5.通常以氧弹精确测定反应热的精确实验,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A.ΔH B. PΔVC. q pD. q v6. 使可燃品(重量为1.000g),在弹式量热器内完全燃烧,测定其反应热,还必须应当知道:A.升高的温度(ΔT) B.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 钢弹的热容D.以上各条7.葡萄糖C6H12O6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l),q P=-2820kJ.mol-1当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时,上述反应约30%的能量可用作肌肉的活动能力。
试估计一食匙葡萄糖(4.0g)在人体内氧化时,可获得的肌肉活动的能量为(kJ):A. – 4.7B. 4.7C. – 19D. 198. 在25℃的条件下,下列反应或过程中q v=q p的是:A.NH4HS(s) = NH3(g) + H2S(g)B.H2(g) + Cl2(g) = 2HCl(g)C.Ag+(aq) + Cl-(aq) = AgCl(s)D.H2O(l) = H2O(g)9.由弹式量热计测得反应N2H4(l)+O2(g)=N2(g)+2H2O(l)的定容热效应为q v(q v=∆U)则该反应的△H应为:A.△H=△U B. △H=△U+RTC. △H=△U-RTD.△H=△U+2RT10. 反应:2H2O(g)=2H2(g)+O2(g)的△Hθm(298.15K)=483.6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H2(g)+O2(g)=2H2O(g) △Hθm(298.15K)=+483.6 kJ.mol-1B.2H2(g)+O2(g)=2H2O(l) △Hθm(298.15K)=-483.6 kJ.mol-1C.H2(g)+1/2O2(g)=H2O(g) △Hθm(298.15K)=+241.8 kJ.mol-1D.H2(g)+1/2O2(g)=H2O(g) △Hθm(298.15K)=-241.8 kJ.mol-111. 下列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的是:A. O3 B.I2(g)C. I2(s)D. 红磷12. 巳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 + O2(g) = CO2(g) q p= -393.5kJ.mol-1H2(g) +1/2 O2(g) = H2O(l) q p= -285.8kJ.mol-1C2H6(g) + 7/2 O2(g) = 2CO2(g)+3H2O(l) q p= -1559.9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和数据求出反应2C(石墨)+3H2(g)=C2H6(g)的反应热q p/(kJ.mol-1)为:A. 84.5B. -84.5C. 440.3D. – 440.313.计算下列反应的△Hθm(298.15K)/(kJ.mol-1)为:3Fe(s) + 4H2O(g) = Fe3O4(s) + 4H2(g)△f Hθm(298.15K)/(kJ.mol-1) 0 -241.8 -1118.4 0A.-24.8 B.-151.2C.24.8 D.151.214.已知反应:B2H6(g) + 3O2(g) = B2O3(s) + 3H2O(g)△f Hθm(298.15K)/(kJ.mol-1) 31.5 0 -1276.8 -241.8则该反应的△Hθm(298.15K)/(kJ.mol-1)为:A.-1487.1 B.-1550.1C.-2033.7 D.-1970.715.已知反应:Cu2+(aq) + Zn(s)= Cu(s) + Zn2+(aq)△f Hθm(298.15K)/(kJ.mol-1) 64.4 0 0 -152.4则该反应的△Hθm(298.15K)/(kJ.mol-1)为:A.-216.8 B.-88.0C.-433.6 D.-176.016.已知反应:2H+(aq)+CO2+3(aq)=CO2(g)+H2O(l)△f Hθm(298.15K)/(kJ.mol-1) 0 -677.1 -393.5 -285.8则该反应的△Hθm(298.15K)/(kJ.mol-1)为:A.2.2 B.-2.2C.1356.4 D.-1356.417.已知反应:C2H6(g)+7/2O2(g)=2CO2(g)+3H2O(g)△f Hθm(298.15K)/(kJ.mol-1) -84.6 0 -393.5 -241.8则该反应的△Hθm(298.15K)/(kJ.mol-1)为:A.1427.8 B.550.7C.-1427.8 D.-550.718.25℃时在弹式量热计内使 1.0000g正辛烷C8H18(l)按下式C8H18(l)+25/2O2(g)=8CO2(g)+9H2O(l)完全燃烧,放出47.79kJ的热,计算1mol正辛烷完全燃烧的△U298/(kJ.mol-1)为:(H、C原子量为:1.0079、12.011)A.–5448.06,B.+5448.06,C.–5459.05,D.+5459.05,19. 巳知下述反应,焓变为:△Hθm(298.15K) =-316.97 kJ.mol-1N2O(g) + 3H2(g) = N2H4(l) + H2O(l)△f Hθm(298.15K)/(kJ.mol-1) 0 50.63 –285.83则反应物N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A.81.77B.-81.77C.19.49D.-552.1720. 在25℃和1.01325×105Pa条件下,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表示(CH3OH)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298.15K)/(kJ.mol-1)?A. CO(g)+2H2(g)=CH3OH(l)B. C(g)+4H(g)+O(g)=CH3OH(l)C. C(石墨)+H2O(g)+H2(g)=CH3OH(l)D. C(石墨)+2H2(g)+1/2O2(g)=CH3OH(l)E. C(石墨)+2H2(g)+O(g)=CH3OH(l)21. 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f Hθm(298.15K)等于零的是:A. Br2(g)B. N(g)C. CO(g)D. Ne(g)22. 反应Ca(s)+1/2O2(g)=CaO(s),其标准摩尔焓变等于-635.5kJ/mol。
多少克的钙与氧反应,在标准条件下放出1000kJ的热量(钙的原子量为40.08)。
A. 65.55gB. 63.07gC. 62.94gD. 40.08g23.巳知弹式量热计的热容是2.47kJ/K。
燃烧0.105g的乙烯(C2H4)样品,量热计升温2.14℃,如果燃烧1molC2H4,定容反应热是:A. –50.3kJB. –1.41×103kJC. –503kJD. –1.41×102kJ24. 巳知反应:3H2(g)+N2(g)=2NH3(g),△Hθm(298.15K)=-92.22 kJ.mol-1N2(g)+O2(g)=2NO(g), △Hθm(298.15K)=+180.5kJ.mol-1 那么,对于反应:3H2(g)+2NO(g)=2NH3(g)+O2(g)的焓变是:A. –272.7B. 272.7C. –82.28D. 82.2825.CO2(g)的标准生成焓△f Hθm(298.15K)/(kJ.mol-1)应当:A.等于0B.等于反应:C(石墨)+O2(g)=CO2(g)的标准摩尔焓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