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世界测试题-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第1、2、3、4、5各章测试题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卷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请在下列数据中选择你可能的一步的长()A.50毫米B.50厘米C.50分米D.50米2.当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为直角时,这个时刻可能是()A.9:00 B.12:15 C.6:45 D.3:303.刘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的一部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测量数学专著,使中国的测量学达到了世界的巅峰.这部著作是()A.《周髀算经》B.《九章算术》C.《孙子算经》D.《海岛算经》4.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认识和使用数学,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者顺序,产生了整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相信“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数仅仅因为它的寓意,就可以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正是由于这种美感,才使人们在各种场合有选择性的使用数.一个数字既表示万物之始,又表示一个整体,这个数字是()A.10 B.100 C.1 D.-15.俗话说“春捂秋冻”,嘉琪每天晚上都会关注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一天,在看过天气预报之后,嘉琪说:“明天的气温是今天的两倍.”请问明天嘉琪应该()A.多穿一些B.少穿一些C.不用调整D.都有可能6.要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的面值为1元、5元的人民币,则换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7.我市某中学为便于管理,决定给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如果编号2203231表示“2022年入学的3班23号学生,是位男生”,那么2022年入学的10班20号女生同学的编号为()A.2201202 B.1021201 C.2210202 D.22102018.如图,两只蚂蚁以相同的速度沿两条不同的路径,同时从A出发爬到B,则()A.甲和乙同时到B.甲比乙先到C.乙比甲先到D.无法确定9.希望中学七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阳光公园义务植树,已知在每小时内,5个女生种3棵树,3个男生种5棵树,各班学生人数如图所示,则植树最多的班级是()A.七(1)班B.七(2)班C.七(3)班D.七(4)班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是超市“飘柔”洗发水的价格标签,一服务员不小心将墨水滴在标签上使得原价看不清楚,请你帮忙算一算,该洗发水的原价为 ______ 元.11.在市“非常宝贝”电视大奖赛中,评分办法采用现场打分,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数.已知10位评委给某位小选手的打分如下:9.4,9.4,9.3,8.7,9.5,9.4,9.3,9.6,则这位小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______ .12.把1~9这9个数填入3×3方格中,使其任意一行,任意一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数之和都相等,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九宫格”.它源于我国古代的“洛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如图是仅可以看到部分数值的“九宫格”,则其中x-y的值为 ______ .x5 y813.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熟悉该班的同学,安排每两位同学之间互相问好1次,已知该班共有41位同学,则一共互相问好 ______ 次.三、解答题14.把棱长为1cm的若干个小正方体摆放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然后在露出的表面上涂上颜色(不含底面)(1)该几何体中有 ______ 小正方体?(2)其中两面被涂到的有 ______ 个小正方体;没被涂到的有 ______ 个小正方体;(3)求出涂上颜色部分的总面积.15.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数阵,请猜想第10行的第1个数是什么.16.《算学启蒙》中有一道题,原文是: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译文为: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17.如图是一张靶纸,靶纸上的1,3,5,7,9表示射中该靶区的分数.甲说:我打了6枪,每枪都中靶得分,共得了27分.乙说:我打了3枪,每枪都中靶得分,共得了27分.已知甲、乙两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说假话的是谁?请说明理由.18.某校校长计划在国庆假期期间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外出旅游,甲、乙两家旅行社分别给出如下两种优惠方案.甲旅行社的方案:如果校长买一张票,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方案:包括校长在内的全部人员按票价的6折优惠.(即按票价的60%收费)现在全票价为240元,共有5名市级“三好学生”.(1)请计算说明哪家旅行社更优惠.(2)如果是一位校长,两名学生,那么选择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请说明理由.。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试卷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计40分) 1.(4分)李伟家客厅长6m ,宽4.8m ,计划在地面上铺方砖,要求地面上都是整块方砖,你会选择( ) A .边长50cm 的方砖 B .边长60cm 的方砖 C .边长100cm 的方砖 D .以上都不对 2.(4分)在下列数据中,你的步长可能为( ) A .50毫米 B .50厘米 C .50分米 D .50米 3.(4分)数学很多的知识都是以发明者的名字命名的,如韦达定理、杨辉三角、费马点等,你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哪一位法国的数学家创立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吗?( ) A .迪卡尔 B .欧几里得 C .欧拉 D .丢番图 4.(4分)从A 地到B 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 地直接到B 地,第二条从A 地经过C ,D 到B 地,两条路相比( ). A .第一条比第二条短 B .第一条比第二条长 C .同样长 D .无法比较 5.(4分)一个数加上7,减去5,然后除以2得2,则这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6.(4分)如图中三个小圆周长之和与大圆周长比较,较长的是( ) A .三个小圆周长之和 B .大圆周长7.(4分)小明是七年级的一名学生,他的身高可能是( ) A .165mm B .165cm C .165dm D .165m 8.(4分)如图,甲、乙、丙玩跷跷板(支点在中点处),则甲、乙、丙三人体重最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9.(4分)如图,1祚是指拇指和食指在平面上伸直时两指尖之间的距离,则以下估计正确的是( )A .课本的宽度约为6祚B .课桌的高度约为6祚C .黑板的宽度约为6祚D .字典的厚度约为6祚10.(4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 )A .教室地面的面积B .黑板面的面积C .课桌面的面积D .铅笔盒盒面的面积二、填空题(计40分)11.(4分)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下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mg .12.(4分)43吨=________ 千克,54m 2=________ dm 2 .13.(4分)现代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如:有一位数学家的关于完整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这是以________的姓氏命名的;另一位数学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为“苏氏锥面”,这是以________的姓氏命名的.14.(4分)“五一”期间,小明全家登山旅游,走一条12千米的山路,又沿原路返回,上山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的时候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他们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_____千米.15.(4分)A,B两数的平均数是16,B,C两数的平均数是21,那么C-A=__________.16.(4分)表2、表3是从表1中截取的一部分,则a+b=表1表2表317.(4分)我们每天都与时间打交道,根据钟表就能知道具体时间了,时针1个小时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18.(4分)蜗牛从树根沿着树干往上爬,白天爬上4m ,夜间滑下3m ,那么高10m 的树,蜗牛爬到树顶要的天数是________.19.(4分)按规律填空.(1)1,3,5,7,9,__________;(2)2,5,8,11,14,__________;(3)112,123,134,145,__________; (4)124,139,1416,1525,__________;(5)2,6,15,31,56,__________.20.(4分)测量1张纸大约有多厚,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A .直接用三角尺测量1张纸的厚度;B .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2张纸的厚度;C .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50张纸的厚度;D .先用三角尺测量同类型的100000张纸的厚度你认为最合理且可行的观点是_____.三、解答题(计40分)21.(10分)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22.(10分)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冯说:“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14,再加上班上学生的14,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冯班上有多少学23.(10分)在14×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求图中阴影图形的面积. 24.(10分)一种圆筒状包装的保鲜膜,如图所示,其规格为20cm×60m ,经测量这筒保鲜膜的内径Ф1,外径Ф2的长分别为3.2cm 、4.0cm ,则这种保鲜膜的厚度约为多少厘米?(取3.14)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先换算单位,长6m=600cm,宽4.8m=480cm,再找到600、480的公约数即可作出选择.【详解】6m=600cm,宽4.8m=480cm,600=2×2×2×3×5×5;480=2×2×2×2×2×3×5;故选项中只有60是600、480的约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密铺,求两个数的公约数,将6m,4.8m进行适当的单位换算是解本题的关键.2.B【解析】【分析】根据自己平时步伐的长度可很快选出50厘米.【详解】用排除法,A太短,还没脚长;C为五米,比两条腿还长;D就更长了,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学常识,也是生活常识,注意选项中的单位.3.A【解析】【分析】根据实际选择对应科学家--迪卡尔.【详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法国的数学家迪卡尔创立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故选:A【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数学常识.解题关键点:了解数学家的成就.4.C【解析】【分析】由图可得,大圆的直径为3个小圆直径的和,根据周长C=πd求出半圆的周长,然后对两个路径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可以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推理.第一条路线长12ABπ,第二条路线长12ACπ+1 2CDπ+12BDπ=1()2AC CD BDπ++=12ABπ,∴两条路同样长,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比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5.B【解析】【分析】从后向前来推算即可求出这个数.【详解】解:2×2+5-7=2,即这个数是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思想,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6.C【解析】【分析】如图,设大圆的直径为d,三个小圆的直径依次为d',d″,d‴,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即可解答.如图,设大圆的直径为d,三个小圆的直径依次为d',d″,d‴,则大圆周长为πd;三个小圆周长之和为πd'+πd″+πd‴=π(d'+d″+d‴).因为d=d'+d″+d‴,所以三个小圆周长之和与大圆周长一样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之间的大小比较,解决本题关键是表示出四个圆的周长,再利用乘法分配律的解决.7.B【解析】【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以及长度的度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165mm,人的身高不可能这么矮,故A 不符合实际;B、165cm,符合实际;C、165dm就是16.5m,人的身高不可能这么高,故C不符合实际;D、165m,人的身高不可能这么高,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相关数据有所了解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分析】由平衡可知甲比乙重,丙比甲重,从而可得出答案.解:由题图可知,甲比乙重,丙比甲重,所以丙最重.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两个图得出甲乙丙之间的重量关系,属于基础题.9.C【解析】【分析】1祚是指拇指和食指在平面上伸直时两指尖之间的距离,正常人一祚大约是20cm左右,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祚是指拇指和食指在平面上伸直时两指尖之间的距离,正常人一祚大约是20cm左右,A. 课本的宽度约为6祚,不符合实际,故A选项错误;B. 课桌的高度约为6祚,太高了,不符合实际,故B选项错误;C. 黑板的宽度约为6祚,符合实际;D. 字典的厚度约为6祚,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数学,估计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联系生活实际.10.C【解析】解:44万平方米的百万分之一是0.44平方米,大约相当于课桌面的面积,故选C. 11.20;45【解析】【分析】根据60≤2次服用的剂量≤90,60≤3次服用的剂量≤90,列出两个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再求出解集的并集即可.【详解】设一次服用的剂量为xmg,根据题意得:60≤2x≤90或60≤3x≤90,解得:30≤x≤45或20≤x≤30.则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20~45mg.故答案为:20,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得到不同次数服用剂量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750;80【解析】【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m2=100dm2作答.【详解】吨1000千克=750千克;m2100dm2=80dm2.【点睛】本题考查了吨与千克,m2与dm2之间的换算关系,熟记它们的换算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华罗庚;苏步青【解析】【分析】根据数学常识直接得出答案即可.【详解】根据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苏氏锥面”.故答案为:华罗庚,苏步青.【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学常识,正确记忆这两位数学家是解题的关键.14.3.【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小明上山时间为:12÷2=6小时,下山时间:12÷6=2小时,即一共用了6+2=8小时,上下山的总路程是12×2=24千米,根据“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总时间=往返的平均速度”解答即可.【详解】(12+12)÷(12÷2+12÷6)=24÷8=3(千米/小时).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要注意求平均速度不能用“速度和÷2”,因为这是求速度的平均值.15.10【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A、B两数的和,B、C两数的和,再用C-A=(B+C)-(A+B)即可得出C−A的值.【详解】解:A,B两数的平均数是16,所以A+B=32;B,C两数的平均数是21,所以B+C=42,所以C-A=(B+C)-(A+B)=42-3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根据平均数的概念得到A+B和B+C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C−A=(B+C)−(A+B).16.56【解析】解:表2中,∵15是5的3倍,24是6的4倍,∴a是7的4倍是28,表3中,∵16是2的8倍,24是3的8倍,∴b是4的7倍是28,∴a+b=56.故答案为:56.17.30°【解析】【分析】钟表表盘共360°,被分成12大格,每一个大格是360°÷12=30°,据此即可得答案. 【详解】1小时时针转动一大格,故转过的角度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钟表表盘与角度相关的特征.钟表表盘被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5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60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6°.分针转动一圈,时间为60分钟,则时针转1大格,即时针转动30°.18.7【解析】【分析】规定向上爬为正,则向下滑为负,计算出实际每天向上爬的米数,根据实际可知实际每天向上爬4-3=1米,每天爬1米,要爬的米数是(10-4),因为最后一天爬4米就到了树顶,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详解】向上爬为正,则向下滑为负,(10-4)÷(4-3)+1=6+1=7(天),答:它从树根爬上树顶,需7天.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注意实际每天爬1米的天数是10-4=6米,最后一天爬4米就到了树顶.19.11,17,156,1636,92.【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数据可知,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2;(2)根据题中数据可知,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3;(3)整数部分第几个数为几,分数部分分子为1,分母为n+1;(4)整数部分为n+1,分数部分分子为1,分母为(n+1)2;(5)第n个数比第n−1个数多n2.【详解】解:(1)1,3,5,7,9,11;(2)2,5,8,11,14,17;(3)112,123,134,145,156;(4)124,139,1416,1525,1636;(5)2,6,15,31,56,9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第(3)(4)题应从整数部分,分子,分母分别考虑得到规律.20.C【解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本题实际情况,得出结果.【详解】A、一张纸的厚度不易测出,错误;B、2张纸的厚度不易测出,错误;C、正确;D、100 000张数据太大,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累积估计.解题关键点:选取的样本的数量应适中.21.[5-(1÷5)]×5【解析】【分析】先算1÷5=15,再算124555-=,最后用245245⨯=,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通过分析可得,[5-(1÷5)]×5=2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要求的得数为24,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2.36【解析】【分析】利用已知表示出人数的和=100,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设现在班上学生人数是x人,根据题意可得:(1+1+12+14)x+1=100,解得:x=36,故答案为:3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正确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3.面积和为35.5.【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得,图中阴影正好拼成35个完整的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即可解答.【详解】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阴影正好拼成35个完整的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和为1×1×35+12×1×1=35.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格点的运算,观察图形得到图中阴影正好拼成35个完整的小正方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7.536×10-4cm【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再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即可得到结果.这筒保鲜膜的厚度为d==0.4cm这筒保鲜膜大约有层∴保鲜膜的厚度大约为cm.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记数法的应用点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其中,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华师大七年级上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测试.doc

初一数学测试(五)(§1.1~§1.122001、10、11)班级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4|-4的值为 ( ) A 、8 B 、-8 C 、4 D 、02.)49(944-⨯÷-的值为 ( )A 、4B 、-4C 、481D 、-4813.若a×b=0,则 ( ) A 、a=0 B 、b=0 C 、a=0且b=0 D 、a 、b 中至少有一个是04.若a 是有理数,则下列语句中:①-a 是负数;②2a 是正数;③a 的倒数是a1;④a 的绝对值是a 。
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式子不相等的是 ( ) A 、[(-7)×(-3)]×(-5)与(-7)×[(-3)×(-5)]B 、(-9)×[2+(-6)]与(-9)×2+(-9)×(-6)C 、(-36)÷[(-9)+6]与 (-36)÷(-9)+(-36)÷6D 、[-57-(-102)]÷(-3)与(-57)÷(-3)+102÷(-3) 6.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3223= B 、332)2(-=- C 、22)3(3-=- D 、2223)23(⨯-=⨯-7.若|-x|=|-5|,那么x 的值 ( ) A 、5 B 、-5 C 、±5 D 、不能确定8.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 A 、a+b=0 B 、22b a = C 、33b a = D 、|a|=|b|9.下列各式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2mB 、2)1(+mC 、2)1(-mD 、2m10.已知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 · · · ·所示,且|a|=|b|,|d|>|c|>|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a+b=0 B 、d >c >b >a C 、d+c >0 D 、b+c >0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11.零除以任何数都等于零 ( ) 12.若a 、b 为有理数,且ac ,b ≠0,则a+b ≠0 ( )13.2)1.0(->43->3)2(- ( )14.若a 不是正有理数,则|a|>a 必成立 ( ) 15.只有1和-1的倒数与其本身相等 (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16.213-的相反数是 ;倒数是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2

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检测题〔本检测题总分值: 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1.正常人行走时的步长大约是〔〕A.0.5 cmB.5 mC.50 cmD.50 m2.“井底之蛙〞要爬出来, 他每小时爬上5米, 休息一小时又滑下3米, 假设井深11米, 那么它爬出井来需要〔〕小时.A.5B.6C.7D.83.小彬从家里步行到学校需100步, 他到学校的距离可能是〔〕A.250 mB.200 mC.150 mD.50 m4.足球的外表是由什么图形缝制而成的〔〕5.七年级〔1〕班的四位同学参加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 大家猜想谁得第几名时, 明明说: “甲得第一, 乙得第二〞;文文说: “甲得第二, 丁得第四〞;凡凡说: “丙得第二, 丁得第三〞.名次公布后, 他们每人只猜对一半, 那么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甲、丁、乙、丙D.甲、丙、丁、乙6.某街道分布示意图如下图, 一个居民从A处前往B处, 假设规定只能走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方向, 这样该居民共有可选择的不同路线条数是〔〕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 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封面是长方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如图, 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按一样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 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A.蓝色、绿色、黑色B.绿色、蓝色、黑色C.绿色、黑色、蓝色D.蓝色、黑色、绿色9.如图, 是老年活动中心门口放着的一个招牌, 这个招牌是由三个特大号的骰子摞在一起而成的.每个骰子的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到6.其中可看见7个面, 其余11个面是看不见的, 那么看不见的面上的点数总和是〔〕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 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平方厘米, 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 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 …, 那么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第10题图二、填空题〔每题3分, 共18分〕11.观察以下数字的填写规律,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1, 1, 2, 3, 5, 8, 13, , ….12.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那么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场,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数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1,第2位同学报+1,第3位同学报+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 .13.红、蓝双方之间进展一场篮球比赛.假设红队一分钟投进8个球, 蓝队一分钟投进6个球, 他们一起投了8分钟之后, 蓝队提高命中率一分钟投进10个球, 红队由于体力不支, 减少投球个数, 一分钟只投进6个球, 当红队和蓝队投进的个数一样时, 还需要分钟.14.在如下图的2×2方格图案中有_____个正方形;3×3方格图案中有______个正方形;4×4方格图案中有______个正方形.15.春秋时代, 人们用算筹摆放图形, 来表示1.2.3.4.5.6.7, 你认为他们会用______图来表示“8〞, 用______图来表示“9〞.搭正方形, 搭1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根, 搭2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_根, 搭3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_根, 搭1 000个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根.第16题图三、解答题〔共52分〕17.〔5分〕妈妈让小英给客人烧水沏茶, 洗烧水壶要用1分钟, 烧开水要用15分钟, 洗茶壶要用1分钟, 洗茶杯要用1分钟, 拿茶叶要用2分钟, 你认为她怎样安排工作顺序, 才能使所花时间最短?这个最短时间是几分钟?18.〔5分〕某汽车站有三条路线通往不同的地方, 第一条路线每隔15分钟发车一次, 第二条路线每隔20分钟发车一次, 第三条路线每隔50分钟发车一次, 三条路线的汽车在同一时间发车后, 试问至少再经过多长时间又同时发车?19.〔5分〕如下图, 图〔1〕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图〔2〕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请你数一数.20.〔5分〕由8根火柴棒搭成1个正方形〔如图〕, 你能移动火柴棒〔不减少火柴棒总数〕, 使得新图形的面积为这个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吗?21.〔5分〕用标有1克, 2克, 6克的砝码各一个, 在一架无刻度的天平上称量重物.如果天平两端均可放置砝码, 那么可以称出的不同克数的重量共有多少种?22.〔5分〕仔细观察以下两组算式, 你能根据每组前三个算式的结果, 不计算直接写出其余各个算式的答案吗?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23.〔6分〕将一些数排列成〔2〕数81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3〕数100所在的行和列分别是多少?24.〔8分〕小明步行过一座桥, 上桥时的速度是4千米/时, 下桥时的速度是6千米/时, 上桥和下桥的路程相等, 中间没有停顿, 那么小明步行过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5.〔8分〕现要在一块空地上种7棵树, 使其中的每三棵树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要求, 你觉得可否实现, 假设可以实现, 请你设计一下种树的位置图?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 正常人的步长一般为50 cm.应选C.2.A 解析:可以把井底的蛙每小时爬行的高度看作2米, 那么〔11-3〕÷2=4〔小时〕, 即4小时爬行8米, 最后的3米爬出井来, 所以共需要5小时爬出井来.应选A.3.D 解析: 0.5×100=50(m).应选D.5.B 解析: 因为他们每人只猜对一半,假设先假设明明说“甲得第一〞是正确的, 由此推导:明明: 甲得第一→文文: 丁得第四→凡凡: 丙得第二→乙得第三, 成立;假设假设明明说“乙得第二〞是正确的, 由此推导:明明: 乙得第二→文文: 丁得第四→凡凡: 丙得第二, 矛盾.所以甲、乙、丙、丁的名次顺序为甲、丙、乙、丁, 应选B.6.D 解析:如图, 可选择的不同路线条数有:A→C→D→G→H→B;A→C→D→G→N→B;A→C→F→G→H→B;A→C→F→G→N→B;A→C→F→M→N→B;A→E→F→G→H→B;A→E→F→G→N→B;A→E→F→M→N→B.共有8条不同路线.7.C 解析: 教科书是立体图形, 所以①不对, ②③都是正确的, 应选C.8.B 解析:分析可知黄色的对面是绿色, 白色的对面是蓝色, 红色的对面是黑色.9.C 解析:看不见的11个面上的点数之和为21×3-(1+2+3+5+4+6+3)=39.10.B 解析: ∵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 2=1×2〔cm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 8=22×2〔cm2〕,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 18=32×2〔cm2〕,…∴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 102×2=200〔cm2〕.应选B.11.21 解析: 分析可知从第3个数起后一个数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12.21 解析:11113421 1111221 123202320⎛⎫⎛⎫⎛⎫⎛⎫++++=⨯⨯⨯⨯=⎪⎪⎪ ⎪⎝⎭⎝⎭⎝⎭⎝⎭.13.4 解析: 原来红队一分钟比蓝队多投进2个球, 一共投了8分钟, 也就是16个球.后来蓝队反超红队, 每分钟比红队多投4个球, 那么16个球要4分钟才能追上.14.5;14;30 解析: 在2×2方格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 不要无视最大的那一个正方形;在3×3方格图案中有9个小的正方形、4个较大一点的正方形和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所以共有9+4+1=14〔个〕正方形;同理可知在4×4方格图案中有16+9+4+1=30〔个〕正方形.15.16.4 7 10 3 00117.解: 先洗烧水壶, 再烧开水, 并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洗茶壶, 洗茶杯, 拿茶叶,这样才能使所花时间最短, 最短时间是16分钟.18.解:因为15、20和50的最小公倍数为150,所以至少再经过150分钟三条路线的汽车又同时发车.19.解: 〔1〕有35个正方形.〔2〕有14个三角形.20.解: 答案不唯一, 如下图.21.解: ①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 另一端不放砝码时, 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1克, 2克, 6克;②当天平的一端放2个砝码, 另一端不放砝码时, 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3克, 7克, 8克;③当天平的一端放3个砝码时, 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9克;④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 另一端也放1个砝码时, 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1克, 4克, 5克;⑤当天平的一端放1个砝码, 另一端放2个砝码时, 可以称量重物的克数有3克, 5克, 7克.去掉重复的克数后, 可称重物的克数共有9种.22.解:观察左、右两列算式可以发现, 所得结果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之和为9, 且个位数字从上往下逐渐递减, 故其余各算式的结果依次为:23.分析: 观察可知第1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第2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第3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第4列的数从上往下依次为.解: 〔1〕第10行第2列的数是.〔2〕由于81只能是9的平方, 所以数81在第9行第1列. 〔3〕由于所以数100在第10行第1列; 由于所以数100在第25行第2列; 由于所以数100在第20行第3列; 由于所以数100在第46行第4列.故数100在第10行第1列, 第25行第2列, 第20行第3列, 第46行第4列.24.解:设上桥用 小时,下桥用 小时,由路程相等得4 =6 ,即 ,那么总路程=4 +6 ,总时间= + ,所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4 +6 〕÷〔 + 〕=12 =4.8〔千米∕时〕. 25.解: 可以实现.设计图仅供参考.••• •• •• 第25题答。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正常成年人行走时的步长大约是()A.0.5 cm B.50 cm C.5 m D.50 m2.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1级台阶,小明家住6楼,那么到小明家共需走的台阶数是() A.126级B.105级C.147级D.84级3.下列木棍的长度中,最接近9厘米的是()A.10厘米B.9.9厘米C.9.6厘米D.8.6厘米4.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A.一支粉笔的直径B.课桌的长度C.黑板的宽度D.数学课本的宽度5.在一个正方形的池塘旁,每边要栽5棵树,且每个角要栽1棵,共要栽() A.20棵B.16棵C.14棵D.18棵6.某商品打八折后的售价为160元,则该商品的原价为( )A.200元B.240元C.220元D.260元7.根据下表中的规律,表中第二行从左到右的空格中依次填空的数是()A.100,001 B.011,100 C.011,101 D.101,110 8.若长方形的长增加10%,宽减少10%,则周长、面积的变化为() A.周长增加,面积减少B.周长不变,面积不变C.周长减少,面积增加D.周长减少,面积减少8.用三张扑克牌:黑桃2、黑桃5、黑桃7,可以排成不同的三位数的个数为() A.1 B.2 C.7 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的图形,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11.如果一些体积为1 cm3的小正方体恰好可以组成体积为1 m3的大正方体,那么把所有这些小正方体一个接一个向上叠起来,大概有多高呢?以下物体的高度与它最接近的是() A.学校教学楼高度B.南阳市最高建筑高度C.南阳市最高的山峰高度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12.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成都开出,双数表示开往成都,根据以上规定,从涪陵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谐号”的车次号可能是()A.96 B.118 C.335 D.97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一座房子的图片,其中的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14.用数字填空:______丝不苟、_____袖清风、______顾茅庐、______里之行,始于足下.15.如图所示,图中共有_______个三角形.16.猜谜语:0 1 2 5 6 7 8 9。
(精练)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含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2和3,那么它的周长为()A.8B.7C.8或7D.以上都不对2、在阳光照射下的升旗广场的旗杆从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的影子长的变化规律为()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影子长度不变D.影子长短变化无规律3、估计我国人口的百万分之一是()A.辽宁省人数B.丹东市人数C.某中学学生数D.我班人数4、公元820年左右,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曾写过一本名叫《对消与还原》的书,重点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本书对后来数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的“还原”指的是解方程的哪个步骤?()A.去分母B.移项C.合并同类项D.系数化为15、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大约相当于()A.教室地面的面积B.黑板面的面积C.课桌面的面积D.铅笔盒盒面的面积6、下列关于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0是最小的有理数B.0的倒数是0C.相反数是它自身的只有0 D.绝对值等于自身的数只有07、有15瓶饮料,其中一瓶比其它饮料更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次,才能保证找到该次品.A.5B.4C.3D.28、在有理数中,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这个数本身,这种数的个数为()A.1B.2C.3D.49、把夏禹时代的“洛书”用现代数学符号翻译出来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其实际数学意义就是它的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均相等,则幻方中a的值是()A.6B.12C.18D.2410、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数,c是最小的正整数,则a+b+c等于()A.2B.﹣2C.0D.﹣611、一个鸡蛋约重()A.20gB.60gC.200gD.1kg12、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占地面积约为418公顷(1公顷=104平方米),它的百分之一相当于()的面积.A.我们的教室B.我们的黑板C.我们的课桌D.我们的数学课本13、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其万分之一的大小接近于()A.两间教室的面积B.一张课桌的面积C.一个足球场地的面积 D.一本课本的面积14、鄞州区有两大美丽的公园,分别是鄞州公园和鄞州湿地公园,两大公园的占地面积约达800000平方米,若按比例尺1:2000缩小后的面积大约相当于()A.一个篮球场的面积B.一个乒乓球台的面积C.《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D.《宁波日报》一个版面的面积15、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当四边形形状改变时,发生变化的是( )A.四边形的边长B.四边形的周长C.四边形的某些角的大小D.四边形的内角和16、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下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mg.17、某人身份证号码是******************,则他出生于________月.18、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为________,倒数等于本身的数为________ .19、小明的妈妈为了奖励小明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给小明新买了一个文具盆,你估计这个文具盒的厚度为3__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20、趣味猜谜:“两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________21、生活中常见的数字:(1)邮政编码是________ 位数,你家所在地的邮编是________ ,你家所在地的长途区号是________ ;(2)报警电话是________ ,火警电话是________ ,120是________ 电话,121是________电话.22、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最小的非负数是________.23、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如果要测量﹣50℃左右的气温,应使用________温度计.24、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比其相反数小的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2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2DE.若△DEF的面积为a,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用a的代数式表示).26、如图,在△ABC中,AB=8cm,BC=16cm,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 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经几秒钟△PBQ与△ABC相似?试说明理由.27、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余下的是淡水,其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大约有105万亿吨,约占淡水总量的,其余淡水资源集中在两极冰川中,难以利用.目前,世界上近20%的人缺少饮用水,我国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人均可用淡水量比世界人均可用淡水量少25%.(1)世界上可用淡水量占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几;(2)世界上只有百分之几的人口不缺饮用水;(3)我国人均可用淡水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可用淡水量的百分之几;(4)世界上的水资源总储量大约为多少万亿吨.28、一种圆筒状包装的保鲜膜,如图所示,其规格为20cm×60m,经测量这筒保鲜膜的内径Ф1,外径Ф2的长分别为3.2cm、4.0cm,则这种保鲜膜的厚度约为多少厘米?(π取3.14)29、12人乘车去某地,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一种车可乘8人,另一种车可乘4人.(1)请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2)如果第一种车的租金是300元/天,第二种车的租金是200元/天,那么采用哪种方案费用最少?30、(1)请你测量一册七年级数学课本的厚度,然后判断100万册这样的课本叠在一起,有多高?(2)如果你班的教室面积为80㎡,教室高为4m,估计你的教室能否装下100万册这样数学课本?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C4、B5、C6、C7、C8、C9、C10、C11、B12、A13、A14、D15、C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7、28、30、。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 单元测试【含答案】

7.如果 a,b 是任意两个不等于零的数,定义运算○+ 如下(其
余符号意义如常):a○+ b= a2 ,那么[(1○+ 2)○+ 3]+[1○+(2○+ b
3)]的值是________. 8.右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 x 的值是 3,y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1.某学生在暑假期间观察了 x 天的天气情况,其结果是:①共有 7•天上午是晴天;②共
有 5 天下午是晴天;③共下了 8 次雨;④下午下雨的那天,上午是晴天.则 x=( ).
A.8
B.9
C.10
D.11
12.把 14 个棱长为 1 的正方体在地面上堆叠如图所示的立体,•然后将露出的表面部分涂
0 3 → 4 7 → 8 11 „
↓↑
↓↑ ↓ ↑
1→2
5→6
9 → 10
根据规律,从 2004 到 2006,箭头方向依次应为( ).
A.↑ → B.→ ↑ C.↓ → D.→ ↓
17.现有 A,B,C,D,E 五名同学,他们分别是来自一中、二中、三中的学生.已知:•
①每所学校至少有他们中的一名学生;②在二中的晚会上,A,B,E•作为被邀请的客
(1)16x+192=1988,x=112 1 ,∴不可能. 4
(2)16x+192=1991,x=112 7 ,∴不可能. 16
(3)16x+192=2000,x=113,∴可能,最小数为 113,最大数为 137. (4)16x+192=2080,x=118,∴可能,最小数为 118,最大数为 142.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华师大新版七年级上学期《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给出“弦图”这位数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祖冲之C.赵爽D.华罗庚2.如图,一扎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其总厚度接近1cm,则这扎人民币大约有()A.1000元B.10000元C.10万元D.50万元3.如图是2017年绍兴国际马拉松比赛途中其中两名运动员的英姿,请您观察图片,判断在正常比赛途中运动员跨一步的长度约为()A.150mm B.300mm C.1000mm D.2000mm 4.我国古代有一部数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专著.该书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所撰,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都是利用测量的方法来计算高、深,广、远问题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测量海岛的高、远问题的.它是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这部著作的名称是()A..《五经算术》B.《孙子算经》C.《海岛算经》D.《元单算米》5.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家是()A.笛卡尔B.刘徽C.阿基米德D.祖冲之6.28cm接近于()A.一张纸的厚度B.姚明的身高C.三层楼的高度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7.“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是()A.《九章算术》B.《几何原本》C.《海岛算经》D.《周髀算经》8.谜语:干活两腿脚,一腿勤,一腿懒,一脚站,一脚转.打一数学学习用具,谜底为()A.量角器B.直尺C.三角板D.圆规9.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由我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刘徽完成了《九章算术注》十卷,《重差》为第一卷,它是我国学者编撰的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该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求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这本书的名称是()A.《海岛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D.《五经算术》10.下列木棍的长度中,最接近9厘米的是()A.10厘米B.9.9厘米C.9.6厘米D.8.6厘米二.填空题(共6小题)11.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12.表2、表3是从表1中截取的一部分,则a+b=表1表2表313.一辆自行车,前胎行驶6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后胎行驶4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若在行驶中合理交换前后胎,则最多可以行驶km.14.一般来说,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50微米,那么一百万张这样的纸叠起来的高度约是米.15.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下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mg.16.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如果要测量﹣50℃左右的气温,应使用温度计.华师大新版七年级上学期《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给出“弦图”这位数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B.祖冲之C.赵爽D.华罗庚【分析】观察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发现它验证了勾股定理.【解答】解: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它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勾股定理.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学常识,熟练准确的识别“弦图”及其提出者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图,一扎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其总厚度接近1cm,则这扎人民币大约有()A.1000元B.10000元C.10万元D.50万元【分析】直接利用一张100元人民币的厚度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的厚度约为0.95mm,∴总厚度接近1cm,则这扎人民币大约有10000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常识,正确记忆一张100元人民币的厚度是解题关键.3.如图是2017年绍兴国际马拉松比赛途中其中两名运动员的英姿,请您观察图片,判断在正常比赛途中运动员跨一步的长度约为()A.150mm B.300mm C.1000mm D.2000mm【分析】根据运动员跨一步的长度约为1m,进而利用单位换算解答即可.【解答】解:在正常比赛途中运动员跨一步的长度约为1m=1000m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数学常识问题,关键是根据运动员跨一步的长度约为1m解答.4.我国古代有一部数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专著.该书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所撰,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都是利用测量的方法来计算高、深,广、远问题的,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测量海岛的高、远问题的.它是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地图学的数学基础.这部著作的名称是()A..《五经算术》B.《孙子算经》C.《海岛算经》D.《元单算米》【分析】结合《九章算术注》相关知识直接回答得出答案.【解答】解:《九章算术注》十卷,《重差》为第一卷,它是我国学者编撰的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该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求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这本书的名称是《海岛算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常识,正确掌握《九章算术注》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5.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家是()A.笛卡尔B.刘徽C.阿基米德D.祖冲之【分析】直接利用数学常识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家是笛卡尔.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常识,正确记忆相关科学家是解题关键.6.28cm接近于()A.一张纸的厚度B.姚明的身高C.三层楼的高度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分析】28cm=256cm.结合事实作出判断.【解答】解:∵28cm=256cm.∴28cm接近于姚明的身高.故选:B.【点评】考查了数学常识,此类问题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常识要了解.比如给出一个物体的高度要会选择它合适的单位长度等等.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留意身边的小知识.7.“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是()A.《九章算术》B.《几何原本》C.《海岛算经》D.《周髀算经》【分析】根据数学常识逐一判别即可得.【解答】解:A、《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作者已不可考,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B、《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C、《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编撰的最早一部测量数学著作,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所撰;D、《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算经的十书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常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古代在数学领域的成就.8.谜语:干活两腿脚,一腿勤,一腿懒,一脚站,一脚转.打一数学学习用具,谜底为()A.量角器B.直尺C.三角板D.圆规【分析】利用圆规的特点直接得到答案即可.【解答】解:圆规有两只脚,一铁脚固定,另一脚旋转,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数学知识,稍有点数学常识的同学就会做出正确的回答,难度不大.9.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由我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刘徽完成了《九章算术注》十卷,《重差》为第一卷,它是我国学者编撰的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该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求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这本书的名称是()A.《海岛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D.《五经算术》【分析】结合《九章算术注》相关知识直接回答得出答案.【解答】解:《九章算术注》十卷,《重差》为第一卷,它是我国学者编撰的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该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求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这本书的名称是《海岛算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常识,正确掌握《九章算术注》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下列木棍的长度中,最接近9厘米的是()A.10厘米B.9.9厘米C.9.6厘米D.8.6厘米【分析】结合选项可知:要考虑9是一个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9最大是9.4,“五入”得到的9最小是8.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方法一:“四舍”得到的9最大是9.4,“五入”得到的9最小是8.5,故在各选项中,最接近9厘米的是8.6厘米.故选:D.方法二:∵9﹣8.6=0.4,9.6=9=0.6,9.9﹣9=0.9,10﹣9=1,∴差值最小的是8.6,即8.6cm最接近9厘米.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常识,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二.填空题(共6小题)11.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美,尝到了获得数学知识的愉快和欢乐,从而逐步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树立明确的目标;因此,在生活中,应善于管理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陶冶自己的情操..【分析】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感受上解答.【解答】解: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美,尝到了获得数学知识的愉快和欢乐,从而逐步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树立明确的目标;因此,在生活中,应善于管理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陶冶自己的情操.故答案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与美,尝到了获得数学知识的愉快和欢乐,从而逐步形成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树立明确的目标;因此,在生活中,应善于管理自己,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陶冶自己的情操.【点评】该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体会.12.表2、表3是从表1中截取的一部分,则a+b=58或56表1表2表3【分析】根据表1中数据规律可知:横排中1,2,3,4…对应的竖排中数据都是第1个数的倍数,由上往下依次是1倍,2倍,3倍…,由此求得a、b的数值,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表2中,∵15是5的3倍,24是6的4倍,∴a是5的6倍是30,或a是7的4倍是28,表3中,∵16是2的8倍,24是3的8倍,∴b是4的7倍是28,∴a+b=30+28=58或a+b=28+28=56.故答案为:58或56.【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表中数字的排列规律,得出运算的方法解决问题.13.一辆自行车,前胎行驶6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后胎行驶4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若在行驶中合理交换前后胎,则最多可以行驶4800km.【分析】前轮位置每千米磨损1/6000,后轮位置每千米磨损1/4000,若在行驶中合理交换前后胎,得(1/6000+1/4000)÷2=1/4800即交换前后两个车胎的平均磨损率为1/4800,即共行驶4800千米,两个轮胎同时损坏,最多可以行驶4800千米.【解答】解:∵前胎行驶6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后胎行驶4000km就不能继续使用,∴前轮位置每千米磨损1/6000,后轮位置每千米磨损1/4000,∵若在行驶中合理交换前后胎,尽量满足前后轮同时损坏,即两个轮胎在前后位置行驶的千米数完全一致,∴(1/6000+1/4000)÷2=1/4800,∴交换前后两个车胎的平均磨损率为1/4800,即共行驶4800千米,两个轮胎同时损坏,∴最多可以行驶4800千米.故答案为4800.【点评】本题实际是一个工程问题的变型,考查了基本的计算能力,要注意分析,并引起注意.14.一般来说,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50微米,那么一百万张这样的纸叠起来的高度约是50米.【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可得答案.【解答】解:50×1000000=50000000微米,50000000微米=50米.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学常识,先算出纸的厚度,再把微米换算成米.15.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贴有如下的标签,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20~45mg.【分析】根据60≤2次服用的剂量≤90,60≤3次服用的剂量≤90,列出两个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再求出解集的并集即可.【解答】解:设一次服用的剂量为xmg,根据题意得;60≤2x≤90或60≤3x≤90,解得30≤x≤45或20≤x≤30,则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剂量范围是:20~45mg.故答案为:20,45.【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得到不同次数服用剂量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如果要测量﹣50℃左右的气温,应使用酒精温度计.【分析】根据水银与酒精的凝固点与﹣50℃比较,然后即可进行选择.【解答】解: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分别是﹣38.87℃、﹣117.3℃,气温是﹣50℃时,水银已经凝固,而酒精不凝固,所以,应使用酒精温度计.故答案为:酒精.【点评】本题是对数学常识的考查,明确水银与酒精的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数学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下列算式中没有反映出简便运算的是( ).
(A)19+199+1999=20+200+2000-3
(B)6000÷8÷125=6000÷(8×125)
(C)85
7
+4.9+1
2
7
+5.1=(8
5
7
+1
2
7
)+(4.9+5.1)
(D)8×240÷24=1920÷24
2. 在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是( ).
(1) (2) (3) (4)
(A) (1)与(4) (B) (1)与(3)
(C) (2)与(3) (D) (1)与(2)、(3)
3. a、b、c表示三个不大于9,且互不相等的整数,已知a+b+c=11,那么,用这三个数字排成的
三位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
(A) 821 (B) 920 (C) 876 (D) 830
4. 如下图所示,表示的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指出,在这一天
中最高气温与达到最高气温的时刻分别是( ).
t(时)
(A)12℃,12时(B)4℃,2时(C)10℃,12时(D)2℃,4时
5. 如果a、b分别表示两个不相等的数,并且a+b=7,a×b=6,那么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
(A) a=2,b=5
(B) a=1,b=6
(C) a=2,b=3
(D) a=3,b=4
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 观察下列算式规律并填空:
1×4+2=6=2×3,2×5+2=12=3×4,3×6+2=20=4×5,
A×B+2=30=5×6.
那么A=_____,B=______.
2. 已知绿豆发芽后,重量可增加6.5倍,那么20千克的绿豆发芽后的重量是_______千克.
3. 猜谜语:暗中谋划害人:_______.(谜底与数学知识有关)
4. 某班同学到郊外一个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每人3元,午餐每人5元,租车共花费200元,全班
48名同学平均每人花多少钱?
5. 有一列数,前五个依次是
12345
,,,,
23456
,这列数的第十个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如下图,有a、b、c三条线,从a开始,按箭头方向从1起依次在三条直线上写数,
请问:(1)40在哪条线上?
(2)b线上第8个数与c线上第4个数的和是哪一条线上的第几个数?
1
2
5
8
4
7
3
6
9
c b
a
1
2
走进数学世界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D
2. D
3. B
4. C
5. B
二、填空题 (每小题8分,共40分)
1. A=4,B=7
2. 150
3. 计算
4. 3+5+200÷48=12.17(元)
5.
1011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1)a 线;(2)23+12=35,为b 线上第12个数.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