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合集下载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定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细则。

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确保食用油产品生产过程安全合规的重要证件。

审查细则的制定可以确保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过程有条不紊,推动食用油产品生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申请材料要求1.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生产企业的法定注册文件以及相关经营许可证明;2.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操作规范;3.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原料的来源及购买合同;4.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5.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测报告;6. 申请人应提供食用油产品的包装材料及标签样品。

三、审查程序1.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后,由相关部门进行初步审查,确保申请材料齐全;2. 初步审查合格的申请材料将进入技术评审阶段,相关专业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和核实;3. 技术评审合格后,申请人将接受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原料存储等;4. 现场检查合格后,将进行食品安全评估,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5. 审查委员会根据各项评估结果作出审批决定,并出具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

四、证件有效期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到期前,申请人需提前90天申请证件的续期,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审批程序。

五、证件变更和注销1. 申请人如需变更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上的信息,应在变更前30天提出申请;2. 申请人如不再从事食用油产品生产,应在停产前件注销手续;3. 需要注销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应提前60天申请注销,并进行相应的审核程序。

该审查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食用油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过程,确保食用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鼓励企业密切关注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持续提升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用油产品。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油脂制品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油脂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食用氢化油生产工艺流程动、植物油→精炼预处理→除氧脱水→氢化→过滤氢气、催化剂→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油脂、辅料→熔解混和→乳化→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 原料油脂、辅料、油溶性辅料调和→乳化→水溶性辅料→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3. 起酥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预混合→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 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急冷(或不急冷)→搅拌→包装→熟成(3) 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熔化、混合→乳化→喷雾干燥(或冷却)→包装4. 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的食用油脂→再精炼→代可可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食用氢化油①选取原料;②氢化过程; ③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①乳化程度;②巴氏杀菌;③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 ④熟成条件的控制3. 起酥油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②熟成条件的控制4. 代可可脂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②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用油生产许可证是指食用油企业在开展食用油生产经营活动之前,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申请获得的许可证。

申请获得食用油生产许可证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以确保食用油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一、申请材料准备:企业在向相关监管部门申请食用油生产许可证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食用油生产设备列表、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图、食用油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企业需要确保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通过审查。

二、车间设备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食用油生产车间及相关设备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车间的整体布局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有无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因素、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等。

如果发现问题,企业需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

三、工艺流程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提供的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食用油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等。

企业需要确保提供的工艺流程图真实、准确,并且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四、产品质量控制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产品质量的监测方法等。

监管部门会对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企业能够控制食用油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五、质量管理体系审查:监管部门将对申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的相关流程是否健全、是否有相应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工作等。

监管部门通过审查,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现场检查:监管部门还会进行现场检查,审核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

检查的内容包括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产品的存储条件等。

食用油、油脂与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油脂与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油脂及制品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倾析鲜果→清理→磨碎→融合初榨橄榄油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 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油脂精炼:脱酸,脱臭。

水代法制芝麻油:炒子温度、对浆搅油。

橄榄油:选取原料、低温冷压榨。

棕榈(仁)油:分提工艺。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酸值(酸价)超标;2. 过氧化值超标;3. 溶剂残留量超标;4. 加热试验项目不合格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油脂制品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油脂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食用氢化油生产工艺流程动、植物油→精炼预处理→除氧脱水→氢化→过滤氢气、催化剂→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油脂、辅料→熔解混和→乳化→巴氏杀菌→急冷(A 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 原料油脂、辅料、油溶性辅料调和→乳化→水溶性辅料→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3. 起酥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预混合→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 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急冷(或不急冷)→搅拌→包装→熟成(3) 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熔化、混合→乳化→喷雾干燥(或冷却)→包装4. 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的食用油脂→再精炼→代可可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食用氢化油①选取原料;②氢化过程; ③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①乳化程度;②巴氏杀菌;③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 ④熟成条件的控制3. 起酥油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②熟成条件的控制4. 代可可脂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 ②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解读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解读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细则汇编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细则5: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2)细则6: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6)细则7:食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 (10)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细则5: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植物油是以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红花籽、米糠、芝麻、棕榈果实、橄榄果实(仁)、椰子果实以及其他小品种植物油料(如:核桃、杏仁、葡萄籽等)制取的原油(毛油),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食用调和油)。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植物油。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制取原油⑴压榨法制油工艺流程:①以花生仁为例:清理→剥壳→破碎→轧胚→蒸炒→压榨→花生原油。

②以橄榄油为例(冷榨):低温冷压榨→离心分离离心倾析→离心分离⑵浸出法制油工艺流程:以大豆为例: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蒸发→汽提→大豆原油⑶水代法制油工艺流程:以芝麻为例:芝麻→筛选→漂洗→炒子→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芝麻油2. 油脂精炼化学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水化)→脱酸(碱炼)→脱色→脱臭→成品油(全精炼:一来说大豆油、棉籽油、花生油一、二级属于全精炼,三至四级属于全精炼、精炼程度越高的食用植物油越是澄清、透明,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不含任何杂质;全精炼植物油与半精炼植物油的区别就在于植物油的透明度。

)物理精炼工艺流程:原油→过滤→脱胶(酸化)→脱色→脱酸(水蒸气蒸馏)→脱臭→成品油3. 油脂的深加工工艺(包括油脂的氢化,酯交换,分提等)⑴棕榈(仁)油分提工艺流程①干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加热→冷却结晶→过滤→软脂、硬脂②溶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溶剂稀释→冷却结晶→分离→蒸发溶剂→软脂、硬脂③表面活性剂法分提工艺:棕榈(仁)油→棕仁软脂稀释棕仁油→冷冻→润湿硬脂晶体→离心分离→洗涤→干燥→软脂、硬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油脂制品是指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有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油脂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油脂制品[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 食用氢化油生产工艺流程动、植物油→精炼预处理→除氧脱水→氢化→过滤氢气、催化剂→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油脂、辅料→熔解混和→乳化→巴氏杀菌→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2)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3. 起酥油的生产工艺流程(1) 可塑性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预混合→急冷(A单元)→捏合(B单元)→包装→熟成充氮(2) 液体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急冷(或不急冷)→搅拌→包装→熟成(3) 粉末起酥油的生产工艺原料油脂、辅料→熔化、混合→乳化→喷雾干燥(或冷却)→包装4. 代可可脂的生产工艺流程氢化、酯交换或分提后的食用油脂→再精炼→代可可脂(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食用氢化油①选取原料;②氢化过程; ③后脱色、脱臭2. 人造奶油①乳化程度;②巴氏杀菌;③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④熟成条件的控制3. 起酥油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②熟成条件的控制4. 代可可脂①物料进出A、B单元时温度的控制(有氢化工艺的); ②分提工艺(有分提工艺的)(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催化剂使用不当引起金属元素超标;2. 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3. 酸价、过氧化值超标;4. 含水人造奶油微生物超标。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1. 引言食用油脂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确保食用油脂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设立了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本文将介绍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以便相关企业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提高生产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2. 申请资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企业可以申请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 -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企业; - 食用油脂加工企业; - 外销食用油脂制品企业。

3. 申请材料企业在申请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申请书; - 组织机构代码证; - 税务登记证; - 工商营业执照; - 食用油脂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聘任证明; - 食品卫生许可证; - 对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设备的说明。

4. 审查程序4.1 初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材料齐全并符合相关要求。

4.2 现场核查:对初审通过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重点关注食品生产设备的合规性、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4.3 样品检验:抽取企业生产的食用油脂制品样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4.4 综合评估:根据初审、现场核查和样品检验的结果,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符合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要求。

4.5 发证:对符合审查要求的企业颁发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

5. 审查标准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食品生产设备的合规性和卫生状况; - 生产车间的卫生条件;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情况; - 原材料的采购和储存管理; -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 产品包装和标签的合规性。

6. 监督检查获得食用油脂制品生产许可证后,企业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监督检查,确保持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监督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质量管理; - 原材料采购和储存管理; - 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控制; - 产品包装和标签的合规性;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低压湿法熔炼法:用底部设有蛇形带 孔蒸汽管的单层锅,加水,通入蒸汽,加 热65 ℃~75℃,保温约3h,盐析。
② 高压湿法熔炼法:用200 kPa~ 300kPa的蒸汽直接通入热压锅,加热熔 炼,其他条件同低压法。
19
2.食用动物油脂精炼工艺(同植物油 精炼)
净油→加温→脱胶→脱 酸→静置→洗涤→干燥 →脱色→脱臭→压滤→ 油速冷→成品包装
食用动物油脂有很好的起酥性, 作为起酥油广泛用于糕点、面包、 饼干等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猪油、 牛油、羊油单独或与植物油混合, 经分提、选择性氢化、酯交换工 艺,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代 可可脂等油脂深加工产品。
5
二、食用动物油脂 发证范围的确定及
申证单元的划分
2006版
6
二、食用动物油脂发证范围的 确定及申证, 产品质量优于湿法,但因受热不均匀 而有焦化现象。
①明火熔炼法 用普通铁锅在炉火上直接加热熔炼。
熔炼温度控制在85℃,不超过120℃, 在搅拌下使油脂析出。
16
1)干法熔炼
② 蒸汽熔炼法:
蒸汽通入带搅拌器的开口夹层釜的 夹层进行加热65℃~90℃,使胶原蛋 白熔化,油脂析出,停止加热和搅拌。 加入食盐水进行盐析,使油脂中水的 比重增加,加速水的下沉,同时可使 悬浮的胶体质点脱水、聚集、下沉, 达到除去杂质和水的目的。
20
(二)容易出现的 质量安全问题
2006版
21
1.关键控制环节
脱酸,脱臭。
22
2.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酸值(酸价)超标。 过氧化值超标。
23
四、食用动物油脂生 产企业必备条件审查
方法及要求
2006版
24
(一)生产资源提供
1.生产场所 原料库、成品库应有冷藏设施,其他要 求同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必备的生产设备 ⑴ 熔炼制取设备(需要熔炼时) ①绞碎设备;②熔炼设备(熔炼锅、夹 层锅、真空夹层锅);③其他必要的辅助 设备。
8
二、食用动物油脂发证范围的 确定及申证单元的划分
食用动物油脂除猪油、牛 油、羊油外,还有鸡油、 鸭油、鹅油等供食用的动 物油脂,其食品生产许可 证都按本细则规定执行。
9
三、食用动物油脂 生产加工工艺及容 易出现的质量安全
问题
2006版
10
(一)生产加工工艺
2006版
11
1.食用动物油脂制取工艺
17
1)干法熔炼
③ 真空熔炼法:蒸汽通入带搅 拌器的密闭夹层锅的夹层进行加 热,蒸汽压力180kPa~200kPa, 真空度达66.7 kPa~80 kPa,温 度维持在70℃。真空熔炼出的产 品质量较好。
18
2) 湿法熔炼
熔炼前向锅内加水,蒸汽直接通入锅 内加热。产品异味少、色泽白,但易造成 水解。
27
(三)采购质量控制
动物油脂原料应选用符合食用卫生 要求的动物体的板油、肥膘、内脏 脂肪和含有脂肪的组织及器官。 动物油脂来源于动物体的脂肪,其 体脂一般多贮存于皮下、腹膜下 (肾脏周围)、肠系膜、胃网膜、 心包膜、肌肉间。
28
(三)采购质量控制
内脏周围的脂肪习惯统称为内脏 脂肪; 皮下脂肪层也叫做膘(肥膘); 腹膜下脂肪俗称板油; 胃网膜脂肪俗称花油; 肠系膜脂肪俗称肠油。
3
一、食用动物油脂行业发展概况
动物油脂是指以构成动物有机体 的脂肪组织所提炼出的固态或半固 态脂类,主要供人类食用,是膳食 结构中脂肪营养素的重要来源,部 分被用作饲料、化工原料和其他特 殊工业用料。
食用动物油脂因含较高的饱和脂 肪酸,近年来,直接食用的人群大 大减少。
4
一、食用动物油脂行业发展概况
⑴ 原料预处理 原料→修整→粗切→洗涤→绞碎 首先选择适合的油脂原料,然后进 行修整,清除血块、肌肉、碎骨、筋 膜、淋巴等非脂肪组织,以免在熔炼 时产生焦糊味或产生动物胶而致油脂 乳化。
12
1.食用动物油脂制取工艺
将修整好的原料切成小块,然后 冲洗除去表面污物及异味,沥水, 可在10~15℃环境下操作,防止 原料变质,增加硬度利于绞碎。 用绞肉机绞碎原料,便于脂肪逸 出,缩短熔炼时间。
13
1.食用动物油脂制取工艺
⑵ 熔炼制取工艺流程 加料→熔炼→盐析→排油→澄清或压滤、
↓ 油渣
离心去杂→盐析→净油 ↓
沉淀油
14
1.食用动物油脂制取工艺
动物油脂的提取主要采用熔炼 法。将原料加热,从原料中熔出 油脂(提炼)的方法,叫熔炼法。 加热熔炼可以使蛋白变性,破坏 脂肪组织细胞,使脂肪流出。。 熔炼法根据加水与否分为干法熔 炼和湿法熔炼。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用 动物油脂是指由动物脂肪组织提 炼出的固态或半固态脂类,经过 加工制成的食用动物油脂。包括 食用猪油、食用牛油、食用羊油 等。其申证单元为1个,即食用 动物油脂。
7
二、食用动物油脂发证范围的 确定及申证单元的划分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 名称及申证单元,即食用动物油 脂(猪油、牛油、羊油等)。食 用动物油脂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 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203。
25
(一)生产资源提供
⑵ 油脂精炼设备(需要精炼时) ①过滤设备;②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 机);③碱炼设备(炼油锅,离心机);④ 脱色设备(脱色塔);⑤脱臭设备(脱臭 器);⑥包装设备;⑦其他必要的辅助设 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 要进行配置。
26
(二)技术文件管理
产品相关标准: GB 10146-2005《食用动物 油脂卫生标准》; GB/T 8937-1998《食用猪 油》; 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29
(三)采购质量控制
动物脂肪通过屠宰加工和分割肉加 工才能获得。 食用动物油脂的原料应该选择经过 检疫证实无疫病,并且肥度良好的 肉用动物的脂肪。 不符合食用卫生要求的原料用来加 工成工业用油脂。
食用动物油脂生 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宣贯教材
——食用油、油脂及
其制品专业技术委员会
2006版
1
一、食用动物油 脂行业发展概况
2006版
2
一、食用动物油脂行业发展概况
动物油脂在人类过着狩猎生活的年 代就被人类利用,最初与动物肉一 起食用。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火 的发现和应用,逐渐将生肉加工食 用,将动物脂肪分割下来,加热融 化,食之饱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及屠宰工艺的进步,动物脂肪作为 畜禽加工的副产物被充分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