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体系监测记录表
模板支撑体系监测记录表

变形(是、否)
J5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6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7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8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9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搭设负责人
质检员
监测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模板支撑体系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单位
mm
监测时间
搭设高度(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监测点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J1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2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3
沉降(mm)
偏移(mm)
变形(是、否)
J4
沉降(mm)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系统JGJ162-2008

(3)竖向模板和支架立柱支撑部分 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垫 板应有足够强度和支撑面积,且应 中心承载。基土应坚实,并有排水 措施。 *GB50666-2011 4.4.4-2应设置足 够强度和支撑面积的垫板。
1、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2、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 员; 3、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 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部安全员。 4、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 关人员。 5、鄂建办43号文明确规定 安全监管机 构有关负责人应参加
专家组审核内容: 1、专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 2、专项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 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3、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 场实际情况进行论证 。
六、固结点: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 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住的部位,按 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 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七、垂直度: GB50666-2011 4.4.7-8规定:支架立杆搭设的垂直度 偏差不应大于1/200。 4.4.8-8规定:立杆搭设的垂直度偏差 不宜大于1/200,且不宜大于100mm。
模板支撑系统
(JGJ162-2008)
秭归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2014.9
导言:
2013年,住建部通报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发 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共26起,死亡人数 共105人。其中模板坍塌事故共12起,占事故 发生起数46%,死亡人数共51人,占总死亡人 数的48%。模板支撑已成为房屋市政建设工程 的第一杀手。 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管理 措施,预防和杜绝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发 生。
高支模连续检测记录

高支模连续检测记录搭设过程中开始对模板及支撑体系进行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砼浇注过程中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砼浇筑注完成后到砼终凝完成,监测频率为两小时一次;混凝土终凝完成后结束监测。
监测表格如下:高支模监控记录汇总表工程名称中海尖岗山名苑二期施工单位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控部位监控时间序号监控内容预警值监测仪器监测结果1 架体立杆下端水平位移△1(mm)10mm 全站仪2 架体立杆上端竖向位移△2(mm)5mm 水准仪3 架体立杆上端水平位移△3(mm)5mm 全站仪4 架体挠曲变形△4(mm)10mm 水准仪监测示意图监控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说明:1、监测数据记录表详附表。
2、测点布设:沿建筑物纵向每10~15米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1个支架沉降观测点、1个挠度变形观测点。
3、监测频率:如架体基础为回填土等软弱地基则在搭设过程中就开始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如架体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则在混凝土浇筑前开始监测,砼浇注过程中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砼浇筑注完成后到砼终凝完成,监测频率为两小时一次;混凝土终凝完成后结束监测。
4、监测方式:支架沉降变形,预先在大截面梁跨中位置安装一根钢管,高度约1.5m米,将尺固定在立杆上作为观测数据读取值。
附表中海尖岗山名苑二期Ⅰ标段总承包工程高支模监测记录表时间天气天气天气天气天气天气天气天气监测值监测部位△1△2△3△4△1△2△3△4△1△2△3△4△1△2△3△4△1△2△3△4△1△2△3△4检测人:审核人:。
危大工程专项巡视检查记录表

危大工程专项巡视检查记录表一、工程基本信息工程名称:_____工程地点:_____建设单位:_____施工单位:_____监理单位:_____二、检查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三、检查人员_____、_____、_____四、危大工程概况1、深基坑工程基坑深度:_____m支护形式:_____周边环境:_____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模板类型:_____支撑高度:_____m搭设面积:_____㎡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起重设备型号:_____额定起重量:_____t安装位置:_____4、脚手架工程脚手架类型:_____搭设高度:_____m搭设面积:_____㎡5、拆除工程拆除对象:_____拆除面积:_____㎡6、暗挖工程暗挖长度:_____m地质条件:_____7、其他危大工程工程名称:_____工程特点:_____五、检查内容及结果1、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是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是/否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是/否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组织专家论证:是/否专家论证意见是否修改完善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是/否2、现场实施情况施工单位是否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是/否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在现场履职:是/否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施工过程中是否进行监测和安全巡视:是/否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及时整改:是/否3、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是否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否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否作业人员是否签字确认:是/否4、材料及构配件用于危大工程的材料及构配件是否进行检验:是/否检验结果是否合格:是/否材料及构配件的存放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是/否5、机械设备用于危大工程的机械设备是否进行验收:是/否验收结果是否合格:是/否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是/否6、防护设施危大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设置到位:是/否防护设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1、问题描述深基坑工程:_____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_____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_____脚手架工程:_____拆除工程:_____暗挖工程:_____其他危大工程:_____2、整改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施工单位应在_____天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监理单位。
模板支撑体系基础验收表

验收标准:模 板安装平整度
误差不超过 5mm,拼接缝 严密,无明显
缝隙
验收工具:直 尺、塞尺等
验收步骤:先 观察模板表面 平整度,再用 工具进行测量,
并记录数据
填写验收表格并签署意见
验收人员应按照模板支撑体系基础验收表的各项要求,认真填写验收表格, 确保填写内容准确无误。
填写完毕后,验收人员需在验收表格上签署意见,对模板支撑体系基础的 验收结果进行确认。
模板安装平整度 要求:模板安装 应保证表面平整, 无凹凸不平现象, 确保混凝土浇筑 后的外观质量。
模板拼接要求: 模板拼接处应紧 密,无缝隙,防 止混凝土浇筑时
漏浆。
尺寸要求:模板 安装时应严格按 照设计图纸要求 的尺寸进行安装, 确保结构尺寸的 准确性和施工安
全。
验收要求:模板 安装完成后,应 进行验收,检查 模板平整度、拼 接情况和尺寸是 否符合要求,确 保混凝土浇筑前
质量控制记录的保存和归 档
验收程序
现场检查支撑体系的搭设情况
检查支撑体系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检查支撑体系的搭设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检查支撑体系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稳定,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检查支撑体系的基础是否平整、坚实,防止因基础不牢固导致整体结构发生倾斜或坍塌。
预防安全事故的 发生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验收目的:确保 模板支撑体系符 合设计要求,提 高施工质量和安 全性能
验收内容:检查 模板支撑体系的 材料、结构、尺 寸、安装等是否 符合规范和设计 要求
验收标准:参照 相关规范和设计 要求,对模板支 撑体系的各项指 标进行评估和检 测
验收人员:由专 业技术人员或具 有相关经验的工 程师组成验收小 组,进行现场验 收并出具验收报 告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检查表

A:第三十五条
Λ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施工单位监测及巡视记录检查
现场监理管理
监理单位应当结合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对危大工程施工实施专项巡视检查。并抽查人员登记、带班、现场监督巡视情况,形成监理专报。
A-18
B-20八:第三十七条
A/B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监理细则、巡视记录、带班等材料检查
A-22
C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抢险恢复与后评估
危大工程应急抢险结束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制定工程恢复方案,并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后评估.
A-23
C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沟通处理建议:□口头报告监督组□报告监督组签发书面整改单口报告监督组签发书面停工单
注:本表一式三份,建交中心、第三方检查人员、项目部留存。
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
序
号
检查要素
检查内容
实施依据
要素重要度
是否存在问题
问题描述
检查方式
关键岗位
人员到岗
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每天在施工现场开展安全检查,现场监督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入项目安全管理档案。
0-4.2.1
B/C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现场检查
系统稳定性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0-4.2.2
B/C
口符合口不符合口不涉及
深基坑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检查人员: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宁东基地铝下游产业园三号路、四号路及园区断头路打通道路及现场形象进度深基坑开挖给排水项目一标段。
一、支护结构情况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围护体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二、施工工况1.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地表水、地下水排放是否正常,基坑降水等设施运转情况。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三、周边环境状况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四、监测设施状况1.基准点、监测点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4.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5.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陷。
6.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7.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8.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9.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10.未发现明显外观缺陷,存在以下外观缺陷。
11.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以下位置发现裂缝。
12.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以下位置发现变形。
13.查对监测报告,下列点位变形较大。
14.以下位置发现开裂、渗漏。
15.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16.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值班负责人:在深基坑土方开挖中,项目部应建立值班制度开展每天的基坑巡检,由值班负责人填写此表。
深基坑施工安全监控检查记录工程名称:宁东基地铝下游产业园三号路、四号路及园区断头路打通道路及给排水项目一标段。
安全监控内容中存在问题:1.临边防护。
2.基坑支护。
3.排水措施。
4.基坑荷载。
5.上下通道。
6.XXX开挖。
7.变形监测。
8.周围环境。
9.其他。
批准人:施工时间:施工班组负责人:支护类型:序号 1-9.施工内容:开挖深度:监控人员:XXX。
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

地市:序项目号□一深基坑□二超高大模板□三管桩表一: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工程名称:检查内容检查情况存在问题记录1建立登记备查制度□按规定建立□未建立2深基坑工程承发包□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一并发包情况□肢解发包3勘查、施工图文件的□按规定办理施工图审查情况□未办理4专项方案审批及专□程序手续齐全家论证情况□未论证或手续不全5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有预案且针对性强及应急抢救预案□无预案或无针对性□未发现隐患6现场施工情况□存在安全隐患1经审批的专项方案□按规定搭设前报备报备情况□未报备2劳务分包资质□有资质□无资质3架子工操作资格证□有书□无□支撑体系搭设有扭力扳手检查的记录4施工自查记录□无扭力扳手检查记录□有抽查数量记录5监理旁站检查□无抽查数量记录或抽查数量不足□按方案及有关规定搭设6现场搭设情况□未按方案搭设、存在安全隐患1进场检验及报验情□有分批检验、报验手续齐全况□未分批检验或报验手续不全□ 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2管桩外观质量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存在缺陷3□ 桩径(±5)符合要求桩径□ 桩径(±5)不符合要求4□ 管壁厚(-5)符合要求管壁厚□ 管壁厚(-5)不符合要求5□按设计要求施工桩尖质量□未按设计要求施工连接套筒规格、外观□1及型式检验报告进□进场检验及报验手续齐全场验收把关和报验□进场未检验或报验手续不全四钢筋机械情况连接接头□报验手续齐全2加工机械报验情况□未报验□抽检数量及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套筒及连接接头抽□抽检数量不足或试验结果不合格3检试验情况□ 复验数量及复验结果符合要求□ 复验数量及复验结果不符合要求□丝头加工及接头安装规范,有扭力扳手现场丝头加工及接拧紧检查记录4头安装质量□丝头加工及接头安装不规范,没有扭力扳手拧紧检查记录纵向受力钢筋的接□ 符合不应大于50%的规定。
550%的规定。
头面积百分率□ 不符合不应大于钢筋锥螺纹接头质□ 检查及记录符合要求6量检查□ 检查及记录不符合要求原材料及配合比试□按规定进行检试验,有试验配合比1□未按规定检试验或无配合比或使用未验情况经检验的原材料□□严格按配合比(调整要有依据)进行,五预拌砼站台原材料投放计2有投放料记录自拌砼量控制□投放料随意调整或无记录拌合物塌落度抽测□按规定进行3及砼试块留置情况□塌落度抽测次数或试块留置数量不足□六建筑节能4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有有效的上岗证情况□无上岗证或上岗证失效5自拌砼配合比控制□采取自动计量投放料□未采取自动计量投放料1建筑节能设计情况□设计指标、参数符合规范要求□未设计节能或指标不能满足要求2节能设计图审情况□按规定办理□未按规定办理3节能监督实施情况□按规定执行监督并有专项验收□未开展监督或未组织专项验收□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设计变更降低建筑节能效果□ 设计建筑节能的设计变更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