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荀 子

卷三十二 荀 子
卷三十二 荀 子

卷三十二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先秦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荀子生当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前夕。此时封建制在各诸侯国已经确立,结束分裂,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的条件已经成熟。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提出了对百家学说进行批判综合的任务。荀子顺应历史潮流,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教育、军事等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荀子在战国末期就名声显赫,他的两个学生韩非、李斯对秦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汉代以后,经学兴起,儒家经典《易》、《诗》、《礼》、《乐》、《春秋》均为荀子所传。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汉唐思想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汉桓谭的形神关系理论和王充反对鬼神迷信的思想及其唯物主义自然观,都是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刘禹锡也深受荀子影响。柳宗元的《天说》、《天对》发挥了荀子“天道自然”、“明天人之分”的思想。刘禹锡则借用荀子《天论》的题目写了《天论》一文,发展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著名学说。

荀学历史命运的转折始自中唐时期的韩愈。韩愈著《原道》为儒家争道统,把荀子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在《读荀子》一文中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小疵”,开此后抑苟褒孟之先河。宋代理学的代表程颢、程颐不遗余力地攻击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朱熹亦贬斥荀子的性恶论和重法思想,视荀子为“异端”,甚至把秦朝“焚书坑儒”也归罪于荀子。明代以后对荀子的评价开始发生变化,归有光认为“荀卿独能明仲尼之道,与孟子并驰”,李贽视荀子为“德业名巨”。至清代考据学兴起,学者抛弃宋儒的观点,开始重视荀子,出现了一批研究与注释《荀子》的著作。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对荀子的评价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机械唯物论的同时,注意吸收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以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对照,提出“尚力为天行”、“争天而胜天”的思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则认为荀子的“正名”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相媲美。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中也有激烈抨击荀子的,其中以谭嗣同为代表。谭嗣同反对封建专制,却撇开孔、孟和封建制度本身,把封建专制的罪恶都算在荀子头上,认为“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仁学》)民国以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冲破儒家中心的樊篱,开始从学术角度研究荀子。在资产阶级学者中研究荀子的代表人物是胡适、梁启超和冯友兰。胡适认为《天论》、《解蔽》、《正名》、《性恶》四篇是荀子的精华所在。荀子的天论与培根的“戡天主义”相似。梁启超认为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学大师,性善论和性恶论殊途同归。冯友兰则认为“荀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如

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

近代马克思主义者对荀子的思想均相当重视并给予中肯的评价。其中以郭沫若、吕振羽为代表。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中认为“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他对荀子的自然观和否定天生圣哲的思想也作了积极评价。吕振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为荀子的思想表现了由早期封建制到专制主义封建制的过渡的特征。并认为荀子思想和社会意识的一大转换点,是人类意识认识自己力量的一大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40多年,荀子的研究空前繁荣,学术界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荀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有关荀子的研究论文350篇,论著8部,有20多种思想史、哲学史著作均列有荀子专章。有关荀子及与荀子有关的学术讨论会举办过5次。荀子两次任兰陵令和从事著述的终老之地苍山县成立了荀子研究会。上述有关荀子的研究著作中以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史新编》(第二册)为代表。这些著作对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高度评价。侯外庐认为荀子是后期儒家的伟大代表,荀子在思想史上不仅有功于诸经,而且有功于诸子思想的综合。荀子“正名”思想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任继愈认为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地主阶级集大成的思想家,他通过对先秦各家各派的政治、哲学学术思想的批判总结,完成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和进步的政治学说。荀子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为封建制度提供了完整的礼治理论。荀子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对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唯物主义传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冯友兰认为荀子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中包括自然、社会、认识论和逻辑学各方面的唯物主义的理论,他是先秦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其他研究荀子的论著中还涉及到荀子学派归属和经济管理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问题。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正常的学术研究中断,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中荀子被视为法家的代表,其思想受到严重歪曲。

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但由于他的许多进步思想不符合封建专制主义的要求,中唐以后又屡遭贬斥,因而有关荀子的遗址遗存存留很少。第一章主要经历

第一节生卒时间

荀子,姓荀名况,时人尊号为卿。战国时期赵国(今山西省临漪县)人。胡元仪《郇卿别传》云:荀子为周郇伯公孙之后,故又氏孙,称孙卿子。《后汉书·荀淑传》称淑为荀卿第十一世孙。对于其生卒时间,由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无确切年代记载,生平不可详考,均以约数代之,常见者有“约公元前313年至前230年”、“约前313年至前238年”、“约前325年至前238年”等。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荀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16年,卒于公元前230年。

第二节稷下游学

齐宣王十九年(前301)稷下学宫始置列大夫,招徕四方贤士。荀子少年聪慧,求学若渴,初抵稷下,应劭有“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之载。而立之年的荀子进谏齐相,齐相不听,加之齐国国势日渐衰微,列大夫纷纷散去,荀子于齐滑王十六年(前285)怏怏离齐,南游楚国。荀子此次游齐,凡16载。

燕灭齐后,齐襄王五年(前279)田单大败燕军,收复都城临淄,襄王重整稷下,稷下学风再度兴起,荀子重游齐国。此时,老一代学者大都作古,荀子在学术上的成就日益超拔,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

荀子除在齐国讲学外,也曾回到赵国,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兵事。荀子还西入秦“观国之光”,《荀子·强国篇》详细地记述入秦的所见所闻。荀子经秦相范雎的引见,拜会了秦昭襄王,劝说秦国实行儒家的仁政王道思想,力陈“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儒效》)的观点。秦国不重视儒学,荀子重返齐国。齐王建嗣位后国事混乱不堪,权落君王后之手。荀子因上书语涉君王后,受到群小的攻击,于公元前255年接受楚国春申君黄歇的聘请,任楚国兰陵县令。

第三节县令生涯

相传,公元前255年荀子在赴兰陵途中,看到因灾荒饥民乞讨、老稚不能相顾的情景,甚是怜民。到任后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实行新政,治水一方。不足半载,遭谗毁去赵国。荀子居赵7年,他与临武君在孝成王面前议兵,将天下兵争形势归结为“兵不血刃”。其“凝士以礼”、为“义”而战等“仁战”思想已不合时宜。公元前247年在楚国春申君的再次固请下,复任兰陵县令。

荀子复任兰陵县令17年,继续推行新政。他制定吏法,督县衙内官吏各司其职。他考察兰陵的地理、环境、民情,沿泇北行,寻其源头抱犊崮。翌年春日测量渠道路线,冬时征调徭役修堤梁、开水渠,形成千亩良田灌溉区。他薄赋税、轻徭役,以政裕民,使兰陵仓禀实,府库满。他明礼义严法度,隆礼尊贤,理民施政,使兰陵民风更加淳朴。他建学室,设杏坛,开办讲学处,为兰陵培育人才,兖州的毛亨等慕名前来求学。他清正廉洁,节用裕民,使兰陵政通人和,成为楚国之楷模。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被杀,荀子受株连入狱,放出后免官。晚年居住兰陵孙楼村,著书立说,课子讲学,直至逝世。第二章《荀子》及其版本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其著作起初盖单篇流传,至西汉成帝时,经刘向整理校定编次,始汇集成书,刘向《孙卿叙录》言:“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二篇,以相校除复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刘向《书录正文》,未言卷数及分卷之事。至唐代杨惊为之作注,把32篇分为20篇。改孙卿为荀卿,改称《荀子》。杨惊的《荀子》注,向称多明古义,亦异于无稽之言,颇受后人欢迎。以后历代版本,皆源于此。

《荀子》一书,经后人考证,大部分出自荀子手笔,有小部分是由他的学生记录整理而成,另一部分可能为秦汉之际或汉初的儒者杂录而成。梁启超对

《荀子》作过考证,他说:“今案读全书,其中大部分固可推定为卿自著,然如《儒效篇》、《议兵篇》、《强国篇》,皆称‘孙卿子’,似出门弟子记录。内中如《尧问篇》末一段,纯属批评荀子之语,其为他人所述尤为显然。又《大略》以下六篇,杨惊已指为荀卿弟子所记卿语及杂录传记。然则非全书悉出卿手盖甚明。”又说:“《宥坐》以下五篇,文义肤浅;《大略篇》虽,间有精语,然皆片断。故此六篇宜认为汉儒所杂录,非《荀子》之旧。”梁启超还认为,《荀子》中同大小戴两《礼记》相同的文字,“皆当认为《礼记》采《荀子》,不能谓《荀子》袭《礼记》。(《荀卿及<荀子>》,见《古史辨》第四册)

《荀子》屡经刊刻,版本殊多。历代版本不下百种,互有短长。高正著有《荀子版本流源考》,把《荀子》版本归纳为18个系统,52种。汉代,荀子的著作被传抄者达300余篇。西汉刘向校定《孙卿书》32篇,乃《荀子》成书之始。其后,有人将32篇分为12卷,12卷本遂取代32篇未分卷本。唐杨惊据12卷本《孙卿新书》作注,分为20卷,并改书名为《荀子》。杨注《荀子》写本系统在流传中似分化出至少两种文字颇有出入之写本。其一乃北宋熙宁监本之祖本,其二乃南宋二浙西蜀本与监刻《四子纂图互注》本之祖本。熙宁本的翻刻本有台州本、浙北本、朝鲜古刊本。三本均有影抄本或摹抄本,台州本又有《古逸丛书》影刻本。监刻《四子纂图互注》本的翻刻本盖有龚士卨《五子纂图互注》本、纂图分门类题注本、删“纂图互注”巾箱本、建安书坊《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四子》本等,龚氏《音点大字荀子句解》盖亦由之出。其后,坊间合龚氏《五子》与建安《四子》,又增入《列子》,刊为《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六子》,此书元、明翻刻本较多。许本又有芸窓窗书院、耶山精舍翻刻本。明谢汝韶据元翻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正文刊成白文《二十家子书》本。清崇文书局又刊有《子书百家》本。南宋钱佃本以熙宁监本为底本,取二浙西蜀诸本参校刊成。钱本又有摹抄本。明世德堂本盖取元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与钱佃本合校而成。世德堂本的翻刻本众多,明虞九章、王震亨订正本、《四库全书》本等均由之出。明吴勉学《二十子全书》本乃取世德堂本正文刊成。明季若干评注本正文亦多据世德堂本。清卢文弨、谢墉取摹抄浙北本、元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世德堂本、虞王订正本等合校而成谢刻本。日本久保爱《荀子增注》乃以日本平安书林翻刻世德堂本为底本,以台州本、元纂图互注重言重意本、谢刻本等参校而刊成。清光绪年间,王先谦《荀子集解》则以谢刻本为底本,参校台州本、虞王订正本而刊成。

诸刊本中,以熙宁系统本刊刻最精,误文亦较少。熙宁系统现存最古者为南宋浙北翻刻本,版本价值最高者为《古逸丛书》影刻台州本。另纂图分门类题注本、删“纂图互注”巾箱本版本价值亦极高。纂图互注系统本虽刊刻欠精,然正因其未经校改,故亦多有可补熙宁系统本误夺缺失之处。该系统现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赵子惠旧藏元刻明印本乃此系统之重要版本,其中补足递修本夺文多处,然亦增若干误字,其后翻刻者多以此为据。南宋钱佃本为最早之合校本。世德堂本乃以纂图互注系统本与钱佃本合校之重要版本,其刊刻尚佳,然误字亦多。其后,谢刻本、《荀子增注》本、《荀子集解》本更取诸本合校。

合校本之流弊乃取舍未精,谬从误文。《荀子集解》收集资料丰富,于当时堪称完备。嗣后,为《荀子》作注者,多取《集解》作为底本,而其他版本则流传日鲜。《集解》不主一本,取舍之间终显杂乱,与现存善本佳刻对勘,不免相形见绌。统观现存《荀子》版本,此书之校勘似宜取《古逸丛书》影刻南宋台州本为底本,而以南宋浙北刻本、南宋刊删“纂图互注”巾箱本,南宋刘旦校刻纂图分门类题注巾箱本及南宋坊刻元明递修本为主要参校本。得此5本,有校勘价值的《荀子》异文资料则已略近完备,其余诸本文字,纵有可取者亦甚少。

据《荀子》各版本的刊刻时代及书目著录,可推知其流传概况。北宋熙宁以前,《荀子》无刊本,藉写本以流传。熙宁监本流传于北宋熙宁元年以后至南宋前期。南宋前期又有二浙西蜀本、闽本等坊间俗本流传。台州本、钱佃本流传于南宋淳熙八年以后,光宗以后有纂图分门类题注本流传,宁宗以后又有浙北本流传。南宋中期又流传监刻《四子纂图互注》本、坊刻删“纂图互注”巾箱本、龚士卨《五子纂图互注》本、《音点大字荀子句解》本等。南宋后期历元代直至明初,纂图互注重言重意诸本大行。明中期以后世德堂本及其诸翻刻本大行,直至清朝中期。明中后期同时流传数种白文诸子汇刻本及评注本。清中期以后谢刻本及其翻刻本大行,直至清末为王先谦《荀子集解》所取代。由清末至今,通行本为王氏《荀子集解》及其翻刻本,新注本亦多以之为据。第三章思想学说荀子是先秦儒学的最后一位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顺应战国末年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批判和综合吸收了先秦各学派的思想,建立了内容包括哲学、政治、法律、伦理、教育、军事、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天论

殷周时期“天命论”在政治思想领域占主导地位。春秋末年的孔子、墨子和战国时期的孟子也以“天”为最高主宰,没有摆脱“天命论”的束缚。荀子继承前人对天的认识的积极因素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天行有常”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本身,“万物同宇而异体”(《荀子·富国》,以下凡引《荀子》只注篇名),天地万物同处于物质世界之中。“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天论》),各种事物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变化,都源于自然界本身,没有神灵主宰。他说:“列星旋转,日月递火召,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天论》)这里说的“神”是指自然界自身的生机和功能,而不是有意志的“天”的主宰。

荀子继承宋、尹学派的“精气”说和庄子学派“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的构成均来源于“气”。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荀子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他用“天道”来表述自然界的规律性,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论》)。自然界的规律不因人的品质的好坏和人对它的好恶而有所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国家的治乱兴废也与自然界无关,禹和桀所处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禹以治,桀以乱”(《天论》),原因来自当政者自身。“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天论》)。荀子还认为天不能主宰吉凶祸福,决定富贵贫贱。只要人们勤于耕作,又节省开支,天不能使人贫穷;衣食足而又注意锻炼身体,天不能使人病。反之,荒废农业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不能使人富裕;衣食不足而又不锻炼身体,天不能使人健康。

荀子反对“营于巫祝,信机祥”(《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认为“天地之变”不可畏。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如“星队(坠)、木鸣”,“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傥,偶也)见”,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是自然界自身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可怪而不可畏。而真正可畏的则是人为的灾祸,“人袄则可畏也”(《天论》)。荀子反对天旱时用“雩”舞求雨,出现了日食、月食,去击鼓救日、月,以及通过卜筮决定大事。他说:“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天论》)自然界的现象受客观规律支配,企图用某种仪式祈求改变,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宗教仪式只是一种文饰的手段,而不是因为真正有神。

荀子反对相术,认为人的吉凶祸福和富贵贫贱不是由人的形相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后天的“择术”。“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非相》)

明于天人之分与制天命而用之“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自然观的中心思想。“天人之分”是指天和人有特定的职分和功能,不能相互代替。“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论》)。天的职分是“不为而求,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天论》)。自然界的存在和变化既不是神的意志的体现,也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自然界自身运动变化功能的体现。人的职分是“人有其治”,人不能越出自己的职分范围把主观意志强加给自然界,“不与天争职”(《天论》)。但荀子认为天和人又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界的物类相生相养,人类必须利用自然界适于自身生存的条件,才可保证生存和发展,“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天论》)。天不能干预人事,但人的生存和发展却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荀子认为人对自然界不能只是消极适应,无所作为,而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

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人不能消极等待天的恩赐,而必须积极地掌握自然规律和各种自然条件,向自然界夺取财富、增加生产。第二节性恶论

人性问题是先秦思想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周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和告子人性无善无恶论。荀子则针对孟子的性善论,作《性恶》篇,主张人性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本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性恶》),“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又说“性”是未经加工、质朴的原始素材,“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性”还包括生理器官的本能和衣食声色之欲。他认为人的这种自然本性是恶的,其所谓恶,是因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孟子主张人性善是混淆了“性伪之分”,“伪”是后天的教化和积习,不能用后天的礼义教化而产生的善行当作人的本性。他认为求取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人的普遍心理,人之所以欲为善,恰恰证明本性不善。“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性恶》)圣王之所以制作礼义进行人伦教化,恰恰证明人性本恶,人性中本无“礼义”。

化性起伪荀子在指出人性本恶的同时,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荀子认为人性恶是自然生成的,无法改变,但后天是可改造的,“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人性的改造过程就是“化性起伪”,即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接受教化和磨炼,弃恶向善。他说人的社会地位和道德品质不是先天注定的,君子、小人,乃至尧舜与桀跖,其自然本性并没有区别,之所以有君子、小人的不同,关键是后天的“注错习俗”,“君子注错之当,小人注错之过”(《荣辱》)。圣人并不是天生的,“圣可积而致”,“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尽管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和经受的磨炼不同,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但不能否认他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性恶》)

荀子强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不教无以理民性”(《大略》),因而十分重视“师法之化”。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将兴,必贵师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废坏”(《大略》)。荀子把教师和天、地、君、亲同等看待,认为天是生存之本,祖先是种族之本,君师是治国之本,三者缺一不可。他还把教师和礼相提并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修身》)。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荀子非常强调自身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荀子在《劝学》篇和《修身》篇中,一是强调“积”,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二是强调“自存”、“自省”,“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修身》),把善善、恶恶当成自觉的行动。荀子认为人通过“师法之化”和主观努力,不仅能“化性起伪”,弃恶从善,而且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成为君子、圣人。第三节礼、法论《荀子》书中有《礼论》篇,主张“隆礼”,对礼的起源、作用作了详细论述。荀子也重法,常常礼法并举,主张以法治充实礼治。

隆礼荀子在《礼论》篇开宗明义,讲了礼的起源。他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人的欲求,又避免没有“度量分界”而发生争夺,故“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礼在承认人的物质欲望的同时,其主要作用是维护封建的等级贵贱制度。他说:“故礼者,养也。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论》)在荀子的《礼论》中封建社会的君权、族权、夫权已具雏型。他说:“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请问为人父?曰:宽惠而有礼。请问为人子?曰:敬爱而致恭。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请问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临而有辨。请问为人妻?曰:夫有礼则柔情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此道也,偏之而乱,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君道》)荀子认为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一切思想行为的标准,“国之命在礼”,“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天论》)。

重法在儒家学派中,荀子和孔子、孟子不同,他不仅隆礼也强调重法,常常礼法并称,主张以法治补充礼治。他认为法和礼一样,也是为了规定贵贱、上下的社会秩序和维护职业分工,使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和职业的人有明确的行为准则。他说:“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使不顺,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是以为隆正。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又说:“然后农分田而耕,商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王霸》)荀子讲的法也包括刑赏,主张赏罚严明,刑罚当罪。他还吸收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反对“刑罚怒罪,爵赏逾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主张“刑不过罪,爵不腧德”(《君子》)。这些思想都突破了周礼的束缚,体现了时代精神。第四节王制、富国论

《王制》、《富国》是《荀子》中的两篇文章。荀子以《王制》篇为中心,结合《荀子》的其他篇章,系统论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以“王道”统一天下的理想。《富国》篇反映了荀子的经济思想,是他“王道”思想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体现。

王、霸之辨荀子曾到秦国考察,称赞秦国的政治“其法治,其佐良,

其民愿(老实),其俗美”(《王霸》),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理想的政治是“王”,而秦只是“霸”。“王”是行礼义、施仁政,而“霸”则“非以仁义为之也”(《议兵》),“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霸)”(《仲尼》),“五霸”虽称雄一时,但其“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仲尼》)。“政教”、“隆高”、“文理”均指礼义教化,五霸都是以力服人,而非礼义服人。因此,荀子曾劝秦国“力术止,义术行”(《强国》),用仁义服人之心。他说:“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议兵》)“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王制》)荀子发展了儒家的“王道”思想,主张用“王道”统一中国。

法后王荀子主张“法后王”。他说:“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王制》)“道”指政治原则,“法”指章程制度。“法后王”就是在政治原则和章程制度上以后王为法。荀子指的“后王”是什么人?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荀子有时也称“法先王”,这“先王”“后王”是否为一类人呢?目前比较公允的看法,认为荀子所指的“后王”是周文王、周武王,也包括孔子,荀子有时称他们为“先王”是因为周文、武是三代的最后之王。荀子强调“法后王”就是要继承周代和儒家的德治思想,用礼义、仁政治理国家。

隆礼敬士,尚贤使能荀子有丰富的人才思想,“隆礼敬士”“尚贤使能”是其人才思想的基本内容,有三个要点。其一,强调人才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士之与人也者,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致士》),因此“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君道》)。其二,反对世卿世禄,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他说:“虽王公大人之子孙,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人才要“既仁且知”,不可偏废。“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仁且智,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君道》)。在品德方面,他特别强调要“忠信而不谀,谏争而不谄”,“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臣道》),忠诚正直,不说假话,这样的人才堪当重任。其三要言行一致,不能口头上言用贤,而实际行动却排斥贤人。“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致士》)

强本节用,以政裕民强本节用,以政裕民是荀子王制、富国思想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他经常说的“平政爱民”的基本内容。他的基本思路是:强本,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战斗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民轻征薄敛,节约开支,使农民富足,从而达到富国和“一天下”的目的。

荀子对发展生产始终持乐观进取的精神,他认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王制》),只要人们勤劳而不懒惰,五谷、瓜果、六畜、鱼鸟、以及麻葛、茧丝都能满足人的吃穿之需,用不着像墨子那样“为天下忧不

足”(《富国》)。同时他又强调节约开支,提出了“开其源,节其流”的著名经济管理原则。他的结论是“强本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论》)。

荀子重视农业,强调“强本”,主张限制工商,尤其反对奢侈品的生产,“工商众,则国贫”(《富国》)。但他并非盲目地反对一切工商业,认为工商业对发展生产,互通有无,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主张改善交通和住宿条件,“使宾旅安而财货通”。反对“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富国》),从而使四面八方和中原地区的物资得到交流,形成“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市场。

荀子“以政裕民”的政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与儒家“民本”、“爱民”思想相联系,认为民众对巩固统治者的地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马骇舆,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民骇政,则莫若惠之。……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王制》)。二是减轻赋税、徭役,实行裕民、富民政策。“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富国》)。三是处理好富国与富民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富民是富国的基础。“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具鄙者,财之本也。”(《富国》)能否实行富民政策,结果各不相同:“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王制》)第五节解蔽

《解蔽》是荀子讲认识论的文章。“解蔽”是说解除认识的障蔽,克服思想认识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偏见,以便正确把握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涉及到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知行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荀子认为人非生而知之,知识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通过内心反省体验出来的,而是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对前人知识的学习中得来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豁,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荀子研究了认识的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人的本性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的道理也能被人所认识。又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正名》)。他将主观的知、能和经过与客观事物接触而获得的智、能加以区分,就是说只有主观的认识能力还不能获得知识,必须与客观事物接触(配合)才能获得知识和才能。

天官意物与心有征知荀子认为认识客观事物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天官意物”和“心有征知”。“天官”是指人的耳、目、鼻、口、身等感觉器官,“意物”是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印象。“天官意物”是指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印象。也就是哲学上讲的感性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二步是“心有征知”。“心”指思维器官,“征知”指思维、思考。“心有征知”是指人的思维器官对感觉器官获得的感觉印象进行分析、综合,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在哲学上叫理性认识。荀子认为在认识过程中,“心”的作用高于感官的作用。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天论》)。“心”对感觉材料能起到“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明是非,决嫌疑”(《解蔽》)的作用。

荀子认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其所以出现“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分裂局面,皆因“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被片面的见解所蒙蔽,看不到根本的大道理。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人们往住只见到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面,“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解蔽》)。事物的一面掩盖了另一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陷于认识的片面性。要解决认识上的“蔽”,首先要“兼权”、“孰计”,即对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作全面权衡和思考,不要“祸托于欲,而以为福”、“福托于恶,而人以为祸”(《正名》),只有掌握了事物根本的规律(“道”),才能“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解蔽》)。其次是在认识事物时,心要“虚壹而静”,即虚心、专一和宁静。“虚壹而静”本是宋、尹学派的学术用语,荀子作了新的解释。他说“虚心”并非心中不藏东西,而是不因已有的认识阻碍接受新的东西;专心就是不以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妨害对另一事物的认识;宁静,并非不动心,而是在思考问题时不受梦幻和杂念的干扰。做到“虚壹而静”,心就达到了“大清明”的境界,能识“道”,洞察一切。学至于行之而止荀子十分重视“行一在认识中的作用,强调学以致用,行高于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同时强调用行来检验知。他说圣人之所以高明而无过错,就是因为注意用行来检验知的效果。“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儒效》)。荀子把行看作学习的目的和认识的归宿,反对脱离实际、经不起实际检验,又不能付诸实行的空淡。第六节正名《正名》是荀子讲逻辑学的文章,荀子针对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诡辩学说,研究了名与实的关系,对我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制名以指实荀子所指的名有四种,一刑名,即刑法上的名词;二爵名,即分别等级的名词;三文名,即礼节上用的名词;四散名,即一般事物的名称。他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了正名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制名。制名是为了分别贵贱、等级和区分事物的同异,“制名以指实,上以别贵贱,下以别同异。此所以为名也”(《正名》)。“制名以指实”,实是首要的,名是从属的,名是为实服务的。其次是正名的根据,即荀子说的“所以缘同异”(《正名》),他认为人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人的感官与外物接触有或同或异的感觉。人们根据这种感觉,相约以制名。第三是正名的原则,即荀子说的“制名之枢要”。人们根据认识事物的同异来制定名称,“制名以指实”(《正名》)。事物相同的(同实),就给它相同的名,不同的事物(异实),就给它不同的名,即“同实同名”、“异实异名”。还认为名有“单名”和“兼名”,即用一个字能说明某一物的用“单名”,须用两个字表达某一物的用“兼名”。名还有“共名”、“别名”的不同。举同一类事物,就用“共

名”,举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则用“别名”。一类事物用“共名”,但一类事物之上还有更大的类,还须有更大的“共名”,他叫“大共名”。他说:“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正名》)荀子认为“物”是最大的类,“类”是最大的共名。又认为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用“别名”,但一部分之中还有部分,则别名之下还有别名,“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正名》,无别的名就是个别事物的名,为了区分一类事物的“别名”与个别事物“别名”的不同,他称前者为“大别名”。

荀子认为“制名以指实”,要掌握“约定俗成”和“稽中定数”的原则。“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定俗成谓之名。名无固善,经易而不拂,谓之善名”(《正名》)。什么实叫什么名合适,什么名代表什么实,并非一开始就固定的,而是“约定俗成”根据人们的习俗形成的。名称固定下来之后,人们便能呼其名而知其意(“经易而不拂”)。“稽中定数”就是通过考核事物的实际数量和名称的多寡,使名符合实。

荀子对当时名辩思潮中出现的玩弄名辞概念歪曲名实关系的诡辩论作了批评,他称这些诡辩为“惑”。第一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名”。他认为当时流行的“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和“杀盗非杀人”就是由于名词的含混造成的。他说“侮”和“辱”同义,“见侮”就是被辱。“人”包括“圣人”、“己”、“盗”,圣人爱人不排斥爱己,杀盗也是杀人。第二种是“惑于用实以乱名”。他认为“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的说法是把个别当作一般。海拔低处的山与高原的渊可能相平,有些人欲寡,也有的不爱吃肉食,不爱听音乐,但这不能用个别现象代替一般人的共同感觉,以偏概全。第三是“惑于用名以乱实”。他说“有牛马非马”就是利用“牛马”与“马”的名词不同抹煞事实。“牛马”包括“牛”和“马”,说“牛马”中没有马,就违背了人们长期形成共同信守的概念。荀子对上述“三惑”的批评坚持名实相符的原则应予肯定。但荀子批评的三种说法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形式逻辑的诡辩并不能解决问题。

名、辞、辨说“名”“辞”“辨说”是荀子提出的逻辑思维的三种形式,即逻辑思维中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表述方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思想体系。荀子认为,“名”是了解事物的形式,对于某一事物说不明白,就给它取一个名字,即“实不喻然后命”,“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正名》)。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很多不同的事物(“异实”),异实就须异名,用不同的“名”表示。把不同的名联系在一起,用以说明一个意思,就是“辞”。某一事物只用一个“辞”还不能表达清楚,就要举出理由(“故”)。如果还不能表达清楚就需要“辨”,就是大段的辩论。一个名所指的“实”,在运动和静止中表现出的情况和规律不同,对这种情况和规律作充分的叙述和讨论,就是“辨说”。“辨说”所作的叙述和讨论,是心对于某一事物所作的分析和研究的表现。荀子认为“辨说”要以“道”为标准,“道也者,治之经理也”,道是治国的原则。“辨说”要合乎以下的条件:心的认识要与“道”相合;所立的“说”要与心的认识相合;所有的命题与主题

相合,为主题服务;所用的名词都能正确表达事物;分析和类推都要合乎规律;发表自己的主张,要把原因和根据都讲出来。这是荀子对于一个正确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和辩论的总的要求。第四章建国后荀子研究观点述要

荀学对后世的影响,以中唐为界限,前期以褒扬为主,后期有褒有贬,但以贬为主,荀学逐渐成为备受曲解的演说。乾嘉时期,考据之学盛行,《荀子》受到士人的关注。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章炳麟等人对荀学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民国时期,荀学研究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一些荀学研究的力作。新中国成立后,荀子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由于受政治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荀子的思想曾被曲解。

自然观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见解是荀子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认为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荀子主张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气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等。也有人对荀子自然观的理论缺陷提出批评。也有人认为荀子主张天地以诚化万物,而诚产生于人心,归根到底是心产生万物,由客观唯心主义被纳入主观唯心主义。还有人认为荀子是心物二重化的世界观。

认识论多数人认为荀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反映论。荀子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正确把握了两者的关系。荀子还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主张克服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在知与行的关系上,荀子重行,把行看作认识的来源和目的。也有人认为荀子的认识论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因为荀子主张养心积物,心支配道,道产生物,物之理就包含在人心之中,通过人心可以认识物理。

辩证法思想多数人认为荀子宇宙观的基本倾向是属于朴素辩证法的宇宙观。其辩证法思想包括矛盾对立是普遍存在的,看到了矛盾着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接触到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的观点;提出了矛盾诸方面的对立斗争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猜测到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关系;提出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辩证观点。也有人认为荀子的宇宙论是形而上学的循环论。

天人关系论有的学者指出不依据天道观念以建立人道,把人提升到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及其价值,是荀子思想的主体特征。有的学者提出荀子的天人关系论始终贯彻“人定胜天”的精神,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信天、尊天的宗教迷信,而且其精神为后代许多思想家所继承,对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和灭亡,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都起到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不同意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和西方的“戡天主义”思想等同起来,指出荀子“制天命”的“制”字,并不包括“征服”、“战胜”的意思,而是“裁制”之义。有的学者指出,荀子对自然界的解释有不少真知灼见,是由直观得出的结论,朦胧而含糊,不可与近代科学的自然观同日而语。荀子“唯圣人不求知天”的思想妨碍人们去认识自然,遏止了人们不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荀子还没能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类的家园,

应该努力保持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人性与道德修养有的学者认为荀子把人的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性,是其人性论的一大失误。有的学者认为荀子所谓的“性”并不包含有“人的本性”的规定,旨在追究人类邪恶的根源所在以除却之。因此说荀子论“性”即是在论“人的本性”是对荀子思想的一种误解。有的学者指出荀子把人的生理——心理本能说成是“恶”,是荀子思想体系的内在矛盾。有的学者认为人的自然属性的种种情欲是一种未被社会化的个人私欲,是与社会伦理原则或人的存在本性相抵触的,是恶的,荀子“人之性恶”的结论是合乎逻辑的。许多学者指出荀子认为道德修养是一种外在的道德法律行为,所注重的是社会道德、政治规范对道德个体的制约和改造,强调社会外在机制对人的“化性起伪”。

关于义利之辩许多学者指出荀子的义利观是先秦时期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一种比较全面合理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强调义利二者的对立与统一是荀子义利观的一大特点,是对义、利产生及存在问题的朴素唯物主义解释。有的学者认为荀子以理节欲的主张,既反对“纵情”、“纵欲”的禽兽之行,又反对“去欲”、“寡欲”的禁欲主义,比较合理而全面的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在理欲问题上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荀子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的思想想法,不仅为人们考察、评价历史人物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而且对现代人克服社会危机、制定正确的社会发展战略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经济与管理思想有的学者认为荀子的富国养民之术所论精辟,其总纲是节用裕民,具体措施是“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富国》)。有的学者指出荀子似乎认为商贾只能消费,不能生产,不可没有但不能过多,同时并没有否定流通的作用,荀子减少商贾的主张,也许只是在主张减少过多的不生产的人,而没有顾及、考虑到与其流通理论的矛盾。学者们一致认为《荀子》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经济与管理思想,其对国家经济制度、经济管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都有比较深刻的见解,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荀子的学派属性一种观点认为荀子是儒家的伟大代表,他始终没有离开儒家的立场。二种观点认为荀子是法家。三种观点认为荀子既是儒家也是法家。四种观点认为荀子学习儒而背儒,他在综合百家之学的基础上创立自成一家的荀学。五种观点认为荀子属于稷下学派。六种观点认为荀子属黄老学派。第五章遗迹、纪念第一节遗迹遗址

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1.5公里处,西距兰陵镇南王庄200米。墓为黄土堆高,封土高3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原墓地较大,“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坏,有四分之三被平为耕地,墓顶被挖一深沟,后回填,现成M 状。1990年县政府筹资进行重修,在封土周围用青石垒砌,高1米,周长157.5米;墓地四周用红砖砌设围墙,高2.2米,总面积6400平方米。陵园内东南角建平房3间,红砖红瓦,设有4根红柱及值班室。墓门南有一土路,长50米,宽2.5米,可过汽车,路旁植有松柏百余棵。荀子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荀子墓碑墓前原有石碑两座。一座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补建荀子墓碑”,碑额为篆文,碑文为楷书。碑高2.2米,宽0.75米,厚0.15米,有四角碑帽。其左侧的一座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碑文为楷书,高2米,宽0.8米,厚0.18米,碑额为二龙朝珠图案。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苍山县另立保护标志碑一通。附:补建荀子墓碑正面碑文先贤荀子卿者,其初赵人也。年五十游学于齐,与齐之三驺子,慎到、淳于髡之属拱飞檐,盖桔红色鳞瓦,圆锥形亭尖。亭全高5.4米。亭中央有汉白玉石雕荀公坐像,坐高1.6米,花岗石底座厚0.5米,1.72米见方。亭上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书“荀公亭”3字和苍山县荀子研究会会长刘庭尧题撰的对联:“荀酒醇正流传古今,名言博达教化万载”。城市雕塑1993年9月县政府在县城五岔路口建立汉白玉荀子站立雕像1座,高2.5米。黑色大理石基座高1.24米,1米见方。基座正面楷书“荀子”2字,背面为县荀子研究会撰写的荀子简介。附:雕塑撰文

荀子(约公元前三一三年——前二三。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是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的后继人。

公元前255年,楚相春申君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前后十八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施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前二三八年,春申被害,荀子遭罢,家居孙楼,著书立说,在文峰山杏坛讲学,韩非、李斯,汉初之张苍、毛亨等皆为其弟子。约公元二三○年逝世,享年八十四岁。葬于兰陵南王庄。至今荀子墓高耸在苍山大地上。

荀子著述博大精深,现存《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其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学等光辉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有待我们后人继续研究。让中华民族智慧之精华——荀子思想,永放光芒。

书画篆刻1992年10月县荀子研究会成立后,约请书法名家郭仲选、李燕杰、张寿民、惠玉昆、高庆荣等人书写荀子名言65篇,约请画家吴兴沛等人画荀子像及写意画12幅,收集荀子名言篆刻石印81方。另收集《荀子》版本16种,荀子研究论文75篇,编印《荀子名言篆刻选》。

荀子文化书社1993年县新华书店在埝桥路西段南侧建“鲁南荀子文化书社”,为3层楼房。设150平方米营业室,专售有关荀子的书籍。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使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政法系1103班 郭佳宝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生活在战国末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都已经初具规模。韩非的老师是儒学大师荀子。韩非口吃,不善于言谈,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时代这是制约个人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阻力。韩非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屡次向韩王上书,要求改革,但意见均未被采纳,于是他发奋写作,写出了《孤愤》、《说难》、《五蠹》、《内外储》、《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后来秦王嬴政读到了韩非的文章,非常赞赏,为了得到韩非就发兵攻韩,于是韩王就派韩非出使秦国,这样韩非到了秦国。在秦国韩非不但向秦王讲解自己的学说,还劝秦国攻打赵国保存韩国。这一观点为李斯、姚贾等人陷害韩非提供了口实,使得很敬重韩非的秦王也产生了疑心,于是把韩非投入狱中,不久韩非就在狱中被毒死了。

韩非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当中,法家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商鞅重“法”,主张用法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申不害重“术”,推崇循名责实,以各种秘密的手段驾驭群臣,达到统治的目的;而慎到重“势”,主张君尊臣卑,上下有别,令行禁止。韩非将这三人的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 韩非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法与术相结合。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因能授官,也就是说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人官职。 二是“循名责实”(《定法》),这是术的要点。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来考察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韩非子说君主要驾驭约束好臣子,就一定要考察形和名是否相符,一定要看臣下说的话跟他做的事是否一致。 三是“叁五之道”(《八经》),这是法家考察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分析成功的原因,臣下就会轻慢君主,不严厉追究过失,臣下就会相互勾结。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要使用“七术”,也就是说七种策略(《内储说·七术》)。这七种策略是:(1)众端参照,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臣下的言行;(2)必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国学教育论文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 文/周娜王维国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诸子百家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论主张。荀子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而由于韩非子与荀子的师承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韩非子是荀子人性论思想的继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性恶主张更极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韩非子虽就学于儒家的荀子,但却另辟蹊径成为法家,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与本质精神而言,韩非子跳出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他所阐发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自私论。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作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在荀子看来,人好利之心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

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并指导其行动的原点。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只做事实描述,不做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由于对人性评价的基本立场不同,在人性是否可变这一问题上,荀子与韩非子的论述也有着根本差别。 荀子认为人性可以改变,也必须改变。一方面,人性改变具有可能性。无论圣人,还是普通民众,其人性都是可以变化的,“途之人可以为禹”,人实际上的善与恶,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和后天环境熏染来实现,“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另一方面,人性改变又具有自觉性。“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东西,荀子由此推论:“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人们因知其性恶,所以才有“欲为善”的意愿与动力。另外,人性改变具有必要性。人性恶如果不加以改变,将会对个体发展、伦理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危害,“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此,为避免社会纷争、动荡与穷困,必须对人性加以改造和限制。 与之相反,韩非子主张人的自利本性是先天决定,不能改变,也无须变化。一方面,韩非子坚持人性无法改变。在他看来,人的好利属性是由人的生理需求诱发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不能改变。比如,民众之所以会做善事,只是服从于外部压力,并不是发自于由人性改变而产生的“义”,“民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可以看出,韩非子对于人性可以通过教化而弃恶从善表现得毫无

100句经典名言出处及解释

100句经典名言出处及解释 1.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情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荀子的礼治思想

荀子的礼治思想 一,性恶论和对性的改造 荀子的政治思想建立在对人本性的认识之上。 (一)人性恶说 1、人怎么来到这个世间?(神、自然) 荀子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有血性的东西,有“知”的东西;人和动物的区别人能群动物不能——社会性;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性) 2、人的性、情、欲的具体内容? 感官欲望:目耳口眼 好利:超出感官的的自然要求、主观欲望 排他性和嫉妒心:是好利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好利的外延 好荣恶辱: 这四项中第一项是人的自然性,其他三项是人的社会性延伸出来的(“无待而然”的本性)性恶表现在人的欲望扩展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财产和政权的稳定 (二)性的改造与人皆可以为尧舜 1、改造的途径 a根本的是圣人其伪以化性。伪,后天的认为作用。通过圣人后天改造生出礼义、法度。 b老师的教育 c环境和习俗的熏陶 d修身,以“理”、“道”节制本性。遇事要时时注意以礼义克制自己,要用心思理智控制自己的欲望。 坚持和发扬善的本性,改造自己的恶性就能成为尧舜 二,礼治、法治和人治 (一)礼、法的起源和本质 礼法是矫治人性的工具,是圣人制造的。圣人制作礼法是基于社会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一人的情欲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冲突为基础而展开的。 1矛盾首先表现在欲的无限与物的有限上的,其次表现在欲望的平等性和社会关系的不平等上。社会只有分为贵贱上下,才能相互制约而形成秩序,欲望的平等性是这种制约关系的对立物和破坏者。 2、怎样解决矛盾? 礼法是最主要的手段。人要有“群”和“分”的保障,群是人的本能,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礼义、法的基本精神在于“分”。 礼义表现在各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分物以养体,物质生存的基本条件(用礼义来调节欲和物的基本矛盾,非平均主义);还表现在等级规定上,等级贵贱之分与财富占有的多寡相为表里(为政治等级和经济关系的等级分野做辩护);表现在职业分工上,农工士商。 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认为礼是治国安民之本,把礼本质归结为“分”或“别”揭示了礼的政治本质和特征。(二)关于法 荀子主张礼治同时又主张行法,礼法并提,法要以礼为依据。 荀子提出“法义”、“法数”“类”三个概念 1、法义,法学原理、法哲学;法数,具体的法律。法义是法数的指导,法数不管多么 详细具体也不可能将一切包纳,这就需要引类去处理。类就是律例。

(完整版)韩非子生平简介及故事

韩非子生平简介 韩非子原名韩非,韩非身世显赫,是韩国的贵族,当时六国战乱纷飞,为了躲避霍乱,他们一家只好逃到了驻马店的一个村落中。作为贵族子弟的韩非从小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振兴家族,富强韩国,因此,小小年纪就单独一人周游列国,一路上努力的学习各家的思想。 因为韩非特殊的身世以及经历,使得韩非无法继承孔子这样大仁大义的儒家思想,相反的,与以儒家学说继承者自居的荀子的思想中“人性本恶”论不谋而合,所以,拜入荀子门下。 我们研究韩非子的思想,不难发现韩非子所有的理论都建立在“人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充满利益”这一前提和基础上。韩非子认为,治理国家不用讲太多的仁义礼,建立一个国家的秩序要将“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 韩非的思想与秦王嬴政不谋而合,李斯告诉秦王,韩非子乃是自己昔日同窗,韩国贵公子。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子这个人才,出兵攻打韩国,韩王无能无远见,为保残国,交出韩非。然而韩非没有纵横捭阖的口才,无法讨得秦王的开心。李斯害怕秦王终有一天看到韩非的才华而重用他,怕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毫不犹豫的设计陷害了韩非子,又用毒药害死了韩非子。纵观韩非子一生,只能用坎坷一词形容。 不过韩非子的依法治国,虽然不完善,但是却是有一定的依据,其中精华是可借鉴的。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法家的代表人韩非子主张的思想就是“依法治国”,这也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独霸中原的一个关键点,自秦国开始,就已经实行了唯一的君王制,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民主社会体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他认为推广仁义都是在空谈,他的“法治思想”反对着“儒家思想”,君主应该采用手段统一自己的权利,将所有的权利统一起来,治理国家应该制定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也因为他的轻罪重罚思想,导致了后来因为滥用权利的暴政,秦始皇在政时非常的重视并且重用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并且推广实施韩非子的政治政策,不幸的是,韩非子在收到重用后,也遭到了同门师兄弟李斯的嫉妒羡慕,李斯与韩非子出师同门,因此密谋毒死了韩非子。 但是也不得不说韩非子的“法治”也成就了现在我们的中国,法家思想成为了法律的起源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国家政权,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他也认为在追求利益的社会中是没有道德可言的,两千年的法治社会也和我们现在追求的法治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刚建立起的法律下还不是很成熟,很难做到人人平等,虽然说法治的思想跟本是“公平公正”。 因此,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有利也有弊!法律成为了当时统治国家的一种重要工具,不过秦国虽然因统一六国而强大,也因为了他的暴政走向了改朝换代。 韩非子的著作 韩非子最大的成就就是《韩非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韩非子·说难》、《韩非子·五蠹》、《韩非子·物权》等等。 他的著作多以寓言故事为主,其形象生动的表述了社会人生的道理,有些寓言故事非常的诙谐幽默,但却真实客观。 韩非子出生于战国末时期,他是当时势力最弱的韩国的贵族,从小口吃,但是天资却非常的聪慧,虽然不善于语言表达,但是他的著作可谓是一个大手笔,非常的有才华,再加上他的见解也十分的深刻;他目睹着自己的国家一步步走入灭亡,于是向韩王说了自己关于治国的意见,但是韩王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韩非子非常的失望,不过却斌没

荀子的社会思想

第八讲荀子的社会思想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公元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他一生的政治、学术活动大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3年)到秦王政九年(228年)。《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他“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大约亦在这段时间,荀子在稷下讲学,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曾经在55岁左右到秦国去过。他很称赞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莫不明通而公”,“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秦国已接近“治之至”了。这次去秦国实地考察,对荀子的思想震动很大。他虽以儒家思想继承者自居,但不再只讲“王道”,荀子非纯儒。这大约是荀子一直被冷落的原因之一。荀子一生游历较广,先后到齐、秦、楚等国,又处在战国末期,故能宗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说。他的社会思想颇成体系,从社会起源论到社会组织说,再到社会控制论,社会理想说,都能以人的社会性这一基本思想贯穿起来。并且把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区别开来,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的“性恶说”。 《荀子》一书现存32篇,绝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自汉以后,《荀子》一书长期被淹没,一直到唐代杨琼始为《荀子》作注。近人有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现在有中华书局出版的《荀子新注》。 二、荀子的社会思想 1、“化性起伪”的社会改造思想 与孟子一样,人性理论是荀子全部社会思想的基础。但对于孟子人性善的主张,荀子则根本上予以反对,认为人性本恶,仁义礼智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造成的。荀子所谓的“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

性,[2] 它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加工与社会的改造,所以荀子又称性是“本始材朴”。(《礼论》)就此而言,人性应不具有道德伦理的价值,性也就无所谓善与恶,这种观点与告子“无善无恶”说似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荀子称“人性恶”的根据又何在呢?在他看来,善恶的分判并不能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而应从社会组织的观点来看待,只有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才有善恶的对立。具体地说,荀子认为,凡是能促成社会组织、维持社会秩序者为善,破坏社会组织与秩序者为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性恶》) 对于荀子来说,“性”作为一种人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趋利避害等方面。这种人的本能行为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根据上述的衡量标准,如果放纵人们任其本性无节制地自由发展,则必然要导致社会的纷争与混乱,从而就要导向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性恶》)这也就是说,如果顺任人的自然本性,必然会导致争夺悖乱不已,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的治理互不相容,这也是荀子断言人性恶的根本理由所在。 既然“人性恶”,那么人类的“仁、义、礼、智、信”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仪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这即是讲,人之所以还具 有“善”的性质,完全是圣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不断地试行一系列社会规范——即“习”,才产生了礼义,然后在礼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度,“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我们讲,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关于社会规范起源的思想,关于社会法制产生在礼义基础之上并以

荀子的经典语录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2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劝学》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 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劝学》 《不苟》 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不苟》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不苟》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详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非相》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仲尼》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效》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

荀子法律思想

荀子法律思想。 一、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本性。性与情、欲联系在一起,人的情性都是一样的,不因人的高低贵贱有所区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导致人性必然转向恶的方向。人的无休止的色欲、财富欲、权利欲等好利恶害的品质就是恶,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必然会发生争夺、淫乱而犯分乱理,只有经过教化,才能改恶从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的要求。人性虽然恶,但是可以通过教化和法度,使其化性起伪。 二、良法与恶法理论 1、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理论的核心思想 荀子把礼与法贯通起来,将礼作了法的解释,隆礼重法的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之一是创立了礼法的范畴。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礼法这一术语。这不是礼与法两个概念的简单重复,其所反映的是一种新的法律理念,即未来大一统国家制定的法律应当是礼法,而不是弃法与外的单纯的礼,也不是无礼统率的单纯的法。当然,荀子的立法一体论不是把礼法简单的绝对的合二为一,也不是把礼与法的界限全面抹去,而是有区别的统一。 2、良法与恶法的判断标准:非礼无法。即良法与恶法的划分依据不仅仅归于道德层面,而且还以行为是否合乎礼作为依据。一是国家立法应该以礼为指导,以礼为准绳,合乎礼的要求的就是良法,反之即是恶法。二是在法律实践中,行为人对非礼无法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王霸之道的良法应该具备四个条件:礼治主义、大一统中央君主集权主义、民水君舟的重民主义、隆父的家族血缘伦理主义。 三、明分使群的法律起源论 荀子认为,法律起源不仅是由于它适应着化性起伪的需要,而且是因为它要明分使群。法律适应着圣人贤王为了改造人性、确定权利义务的分配,从而解决人们的争端,避免社会秩序紊乱而起源的。 四、法律本体论 法义即是法的精神、原理、原则,法数指法律条文本身。荀子认为,只知道法数不知道法义,后果严重。表面好像重视法律条文或说成文法典,实际尚法而无法,表面上言之成理,逻辑严密,实际上愚弄百姓。 五、法律与治国方略: 在治人和治法的关系上,荀子的核心理念就是法纵然优良,但只是治之端也,法不能离开执法之人独立发挥作用。 六、有关罚罪与刑事法律原则 一是刑当罪,反对以族论罪,反对株连,反对像刑;二是刑事司法应当赏罚有律,罪行相当,。 七、治则刑重,乱则刑轻 在治世,犯罪的人相对较少,因此所有犯罪的人主管恶性更大,适用重典,被处以刑罚的绝对人数不多,有利于发挥刑罚的预防犯罪的作用。而在乱世,虽然民心涣散,犯罪者多,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并不一定很大,适用轻典,被处以刑罚的人也可以减少。 八、评价 荀子的法律理论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内容显得丰富博杂。荀子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浅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基于《韩非子》的分析 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治国要崇尚法治 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鲜明提出治国要崇尚“法治”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鲜明地提出治国要崇尚法律,以法治国。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最高明的治国原则在于依靠法术而不依靠个人:“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制分》P763)[1]可见,韩非子强调治国要崇尚“法治”而反对“人治”;(2)治国要崇尚法度而不依靠贤人:“上法而不上贤”(《忠孝》P741)[2];(3)要把法治作为统治民众的根本:“治民无常,以法为本”(P759《心度》)[3];(4)君主就应该依靠严守法治原则来建立功业:“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P516外储说右下)[4];(5)要以法律作为处理政事的唯一准则:“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无二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P612问辩)[5];(6)按法令办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原则:“据法直言,循绳墨,诛杀奸人,所以为上治也”(P649诡使)[6] 2.详细分析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还详细分析了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对于治国而言,法治对多数人有效,而德治只对少数人有效:“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显学》P735)(2)法律是统治天下百姓的根本:“法者,王之本也”(P758)(3)依法办事能使国家强大,反之会使它衰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P41《有度》)“治强生于法,若孪生于阿”(P504外储说右下)(4)实行“法治”能有效地管理大臣:“彼明法,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P175《饰邪》) (二)、“法治”之立法 1.原则: (1)遵循自然顺天道 韩非子提出,立法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不逆天道”、“因自然”(P313《大体》)这就是说,立法要顺应天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因道全法,君子乐而止大奸”(P314《大体》)这就是说,立法遵循自然的法则就能除暴安良。 (1)因时制宜应时势 韩非子认为,立法也要因时制宜:“论世之事,因为之备”。(P698《五蠹》)这就是说,治国要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P700《五蠹》)这就是说,政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措施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政事。“古今易俗,新故异备”。(P704《五蠹》)这就是说,古今的社会情况不同,因此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也不一样。“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P759《心度》)这就是说,法律能随着时代而变化,国家就会治理好;治国措施能适应社会情况,就会有功效。 (2)权衡利弊讲实效 韩非子强调,立法也要权衡利弊讲实效:“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P673《八说》)这就是说,法制的设立若有困难,估计它虽有困难但事情能办成,那么就设立它;事情的成功弱爆含有害的一面,估计它虽有害处但功绩很大,那么就去做。“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 [1] P763 [2] P741 [3] P759 [4] P516 [5] [6]

荀子的逻辑思想

荀子的逻辑思想 荀子以正名为轴心, 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名、辞、辨说的逻辑体系。荀子的逻辑思想是由名(概念)、辞(判断)、辨说(推理论辨)三部分组成, 并概括论证了“名”、“辞”、“辨说”的逻辑作用和三者的相互关联。而对于三部分的论述, 尤以“名”的逻辑思想最为突出和最为全面。 1 .正名的目的 荀子认为, 对于我们思想所为要有名称, 名称同异所产生的根据, 制定名称的原则等等, 全面考察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要“制名”呢? 荀子说了两个目的。“名”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思想形式。荀子的这个观点, 在现代逻辑学的认识论要求就是要概念明确, 才能正确表达思想。另一个目的, 是为了“上以明贵贱, 下以别同异”。社会上的人和事都有贵贱等级, 自然万物亦有形状实体的差异, 故必须给以正确的名称概念, 以反映各种事物的差异。这一思想在现代逻辑学和认识论上都是深刻的。荀子在概念上, 初步提出了明确概念的方法问题。 2 .名的实质 荀子指出:“名也者, 所以期累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名词是用来概括一类事物的。同现代逻辑学所说“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较为接近的。并且明白地指出了概念的概括事物的逻辑职能。 3 .对概念的逻辑分类 荀子对名词概念作了如下逻辑学的分类:“单名”-单称词, 如鸟、兽、牛、马等, 这实际是用单独一个字的概念来表示这一类的事物;“兼名” -兼称词, 如鸟兽、牛马、鸡鸭等, 这一类名词概念相对“单名”所指的对象事物就更为宽广了;共名-如果单称词形式的“名”同兼称词

形式的“名”在内容上所指的事物的类属“无所相避”(不便于互相区分避开), 就产生“共”的联系而形成“共名”。从现代逻辑学的意义上看, 荀子提出的“共名”实际上是类概念或普遍概念;大共名—即比“共名”这种类概念外延更大的属概念。荀子在当时科学和认识发展的水平上, 对概念的种类作了在外延上的比较明确的划分, 这比起后期墨家对概念分类(名、达、类、私)更加科学明白。 4 .批评名实问题上的三种诡辩 在先秦名辩思潮中, 流传着名实关系上的三种诡辩, 荀子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第一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名” , 就是利用同一个概念有不同含义, 来扰乱名称概念的正常用法。这是现代逻辑所说的偷换或混淆概念的常见逻辑错误。第二种是“惑于用实以乱名” , 即用个别事实混淆概念的确定性。第三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 即利用名词概念的差异而混淆实际事物。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答:每个寓言都凝集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因其政治思想观点等的不同,在运用寓言上也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 1、思维主题方面 庄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无力反抗的无奈,使得他消极避世,但庄子的寓言在消极之中又有积极的亮点。面对显贵与阴暗,他甘心贫苦,也不愿在繁华中丧失气节。他原可加官进爵,但宁可“曳尾涂中”。庄子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也是淋漓尽致的,“舔痔得车”这则寓言,对那些喜爱逢迎、用甜言蜜语捧场显贵的人进行了嘲讽和薄情批驳,表达了自己的厌烦与轻视之情,这则寓言也成了千百年来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人情世态的快人快语。同时,庄子的寓言还表现出一种冲决一切网罗的意志和能量,表现出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然而实现这一切并非一挥而就的事,追求完全自由成了庄子一生的梦想,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无待”,大鹏的自由是“有所待”的,务必倚赖飓风之力才略高飞,务必有足够大的空间才略展翅,庄子向往的则是“无待”,即不用要倚赖任何气力或条件就能在人间自在生存。总之,众多庄子寓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超功利、弃名利,强化自身品性修养,不懈追求自由潇洒。然孟子、荀子、韩非子则是心存天下的。孟子寓言与他推行“仁政”干系亲密,为了使君王从谏如流、接纳他的政见,他经常用寓言说理,逻辑紧密,层层相扣,将对方引入“罗网”。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孟子的寓言再次难倒齐宣王,可见孟子的寓言多为政治说理。荀子寓言量少且简略质朴,但他的寓言如浮阳之鱼、东野失马等,无论是对平民百姓还是君王治国都有很强的教导作用。韩

非子是一个极为入世的政治家,他的寓言是为了说明他的明确的为君王服务的道理。著名的寓言譬如“酒酸与恶狗”,小中见大,警告君王要重视身边如恶狗般的大臣,才能确保不受蒙蔽和挟制,有识之士才能真正得到重用。 2、逻辑联系方面 庄子的寓言总是天马行空,但又行云流水。以《逍遥游》为例,接连出现了“鹏徙南冥”,“蜩与学鸠笑鹏”,“列子御风而行”等多则寓言,从显示鹏的志向广大,蜩与学鸠眼光短浅到大赞列子的飘逸精力,最后表明了心中“无待”的自由,可见庄子寓言的跳跃性极强,行文之间能将主题思维任意改换,情节跌荡流动。 孟子、荀子、韩非子这三位较庄子则更老练稳当,他们的寓言文章主题较为简单,逻辑紧密,通常层层深入的陈说只为显示一个思维主题。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总是不吝口沫“引君入瓮”,最终只求让君主领会一个意思。荀子也与孟子相近似,《劝学》一文中,逐层分析,层层推论以到达说理主意。韩非子寓言短小干练,直奔主题,“守株待兔”告知人们成效来自劳动,不要由于一次的偶尔取得而放弃了辛劳奋动的良习。 3、形象塑造方面 庄子的寓言多用想象、夸张,他在动作、神态描写上极具艺术性,更生动形象。如在《庖丁解牛》中,对解牛动作的描绘十分精彩。《孟子》中的寓言则是有血有肉的,平易但辛辣,其寓言是用来比喻或论证的,因此对于形象的塑造就不那么重视了。例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文中对“揠苗”的动作仅用“揠”而已,其神态仅“芒芒然”。 同时,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是“齐万物”,与自然物我合一,因此他将动

关于淡泊的经典名言

关于淡泊的经典名言 1、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 测语·导儒》 2、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3、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4、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7、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8、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9、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10、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11、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1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3、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 哈利法克斯 14、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16、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17、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18、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19、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20、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 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21、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22、完美的行为产生于完全的无功利之心。——切萨雷·帕韦泽 23、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 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24、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25、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2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27、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28、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1/5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对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 主要思想。《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 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中《儒效》《议兵》《强 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 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 《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非十二子》 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 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 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 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 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 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 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 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 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西周以来传统的“天 命”观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兴治灭乱的无上权威,人们只能按照“天”的意 志即“天命”行事。针对这种宗教唯心主义的说教,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把“天”(自然)与人(社会)区分开来,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存在。他说:“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自然界本身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的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政法系1103班 郭佳宝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生活在战国末期,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各国都进行过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都已经初具规模。韩非的老师是儒学大师荀子。韩非口吃,不善于言谈,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时代这是制约个人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阻力。韩非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屡次向韩王上书,要求改革,但意见均未被采纳,于是他发奋写作,写出了《孤愤》、《说难》、《五蠹》、《内外储》、《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后来秦王嬴政读到了韩非的文章,非常赞赏,为了得到韩非就发兵攻韩,于是韩王就派韩非出使秦国,这样韩非到了秦国。在秦国韩非不但向秦王讲解自己的学说,还劝秦国攻打赵国保存韩国。这一观点为李斯、姚贾等人陷害韩非提供了口实,使得很敬重韩非的秦王也产生了疑心,于是把韩非投入狱中,不久韩非就在狱中被毒死了。 韩非认为,儒家推崇的仁义道德已经过时了,统治者要从人自私的本性出发寻求新的治国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当中,法家学说逐渐成熟起来。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三位:商鞅重“法”,主张用法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申不害重“术”,推崇循名责实,以各种秘密的手段驾驭群臣,达到统治的目的;而慎到重“势”,主张君尊臣卑,上下有别,令行禁止。韩非将这三人的学说融合在一起,又参考了儒、道的主张,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法、术、势”的理论:韩非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法与术相结合。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因能授官,也就是说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人官职。 二是“循名责实”(《定法》),这是术的要点。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来考察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韩非子说君主要驾驭约束好臣子,就一定要考察形和名是否相符,一定要看臣下说的话跟他做的事是否一致。 三是“叁五之道”(《八经》),这是法家考察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分析成功的原因,臣下就会轻慢君主,不严厉追究过失,臣下就会相互勾结。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要使用“七术”,也就是说七种策略(《内储说·七术》)。这七种策略是:(1)众端参照,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臣下的言行;(2)必罚明威,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来树立威信;(3)信赏尽能,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鼓励那些有才能和取得成果的人;(4)一听责下,就是一一听取臣下的意见然后进行评判;(5)疑诏诡使,就是指君主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

最新版三年级上语文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招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

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