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试述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答:每个寓言都凝集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庄子与孟子、荀子、韩非子因其政治思想观点等的不同,在运用寓言上也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

1、思维主题方面

庄子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无力反抗的无奈,使得他消极避世,但庄子的寓言在消极之中又有积极的亮点。面对显贵与阴暗,他甘心贫苦,也不愿在繁华中丧失气节。他原可加官进爵,但宁可“曳尾涂中”。庄子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也是淋漓尽致的,“舔痔得车”这则寓言,对那些喜爱逢迎、用甜言蜜语捧场显贵的人进行了嘲讽和薄情批驳,表达了自己的厌烦与轻视之情,这则寓言也成了千百年来揭露封建社会黑暗人情世态的快人快语。同时,庄子的寓言还表现出一种冲决一切网罗的意志和能量,表现出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然而实现这一切并非一挥而就的事,追求完全自由成了庄子一生的梦想,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无待”,大鹏的自由是“有所待”的,务必倚赖飓风之力才略高飞,务必有足够大的空间才略展翅,庄子向往的则是“无待”,即不用要倚赖任何气力或条件就能在人间自在生存。总之,众多庄子寓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超功利、弃名利,强化自身品性修养,不懈追求自由潇洒。然孟子、荀子、韩非子则是心存天下的。孟子寓言与他推行“仁政”干系亲密,为了使君王从谏如流、接纳他的政见,他经常用寓言说理,逻辑紧密,层层相扣,将对方引入“罗网”。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孟子的寓言再次难倒齐宣王,可见孟子的寓言多为政治说理。荀子寓言量少且简略质朴,但他的寓言如浮阳之鱼、东野失马等,无论是对平民百姓还是君王治国都有很强的教导作用。韩

非子是一个极为入世的政治家,他的寓言是为了说明他的明确的为君王服务的道理。著名的寓言譬如“酒酸与恶狗”,小中见大,警告君王要重视身边如恶狗般的大臣,才能确保不受蒙蔽和挟制,有识之士才能真正得到重用。

2、逻辑联系方面

庄子的寓言总是天马行空,但又行云流水。以《逍遥游》为例,接连出现了“鹏徙南冥”,“蜩与学鸠笑鹏”,“列子御风而行”等多则寓言,从显示鹏的志向广大,蜩与学鸠眼光短浅到大赞列子的飘逸精力,最后表明了心中“无待”的自由,可见庄子寓言的跳跃性极强,行文之间能将主题思维任意改换,情节跌荡流动。

孟子、荀子、韩非子这三位较庄子则更老练稳当,他们的寓言文章主题较为简单,逻辑紧密,通常层层深入的陈说只为显示一个思维主题。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总是不吝口沫“引君入瓮”,最终只求让君主领会一个意思。荀子也与孟子相近似,《劝学》一文中,逐层分析,层层推论以到达说理主意。韩非子寓言短小干练,直奔主题,“守株待兔”告知人们成效来自劳动,不要由于一次的偶尔取得而放弃了辛劳奋动的良习。

3、形象塑造方面

庄子的寓言多用想象、夸张,他在动作、神态描写上极具艺术性,更生动形象。如在《庖丁解牛》中,对解牛动作的描绘十分精彩。《孟子》中的寓言则是有血有肉的,平易但辛辣,其寓言是用来比喻或论证的,因此对于形象的塑造就不那么重视了。例如《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文中对“揠苗”的动作仅用“揠”而已,其神态仅“芒芒然”。

同时,由于庄子的哲学思想是“齐万物”,与自然物我合一,因此他将动

物植物及其他现象的拟人化,是他在寓言运用中的一个突出特点,然孟子、荀子的寓言,无见一则动物寓言,而法家代表韩非子则更强调法治理国家,多从历史角度去考虑,其寓言故事则更注重历史小故事。

3、情节设置

庄子的大部分寓言故事是虚构的,是作者精心创作的。如《秋水》篇中,作者虚构了河伯与北海若两个形象,七问七答,层层深入,最终推导出庄子的认识论,提倡无为的大智,摈弃有为的小智。

荀子则是擅于从实际中发掘素材的。韩非子寓言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唇亡齿寒》《宋襄公打了败仗》就是历史,而《子罕不受玉》《真假宝鼎》等也是历史小故事,虽有“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有夸大的成分的寓言故事,但始终不会违背常理。

管利雅

2010.6.24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7)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

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13)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地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地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地区别: ()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地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地作用在于把人天赋地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地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地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地“完人.”教育地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地政治既非完善地政治制度,也非高明地统治手段,而 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地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地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地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地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地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地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地高尚人物.荀子主张地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地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地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地共同结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在教育目地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地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地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地是教育内容中地重要方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孟子认为办教育地目地在于“明人伦”.所谓地“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地教育目地决定了他地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 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地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地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地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地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地“贤能之士”地教育目标是不冲突地,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地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地分歧是二者最大地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地,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地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人们地“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地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地“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地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地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地本能是“性”, 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地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地本性是恶地,而人地善德是后天习得地.这一点较孟子地“良知”、“良能”具有更多地唯物主义色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地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学与私地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地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地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地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庄子名言名句集锦

庄子名言名句集锦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名言名句集锦 1、“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2、“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5、“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庄周主张对知识、学问要适可而止,重在境界的提高。中国思想就是不求知识,唯求境界。 6、“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庄周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其思想超越了时代。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7、“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8、“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1.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 2.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粱惠王上》 3.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5.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6.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9.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10.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11.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13.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5.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16.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7.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8.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9.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0.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2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23.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粱惠王上》 2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 25.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6.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2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28.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2、不迁怒,不二过。 3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3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 见而识之。 4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 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 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5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老子名言 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如何认识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的为都教育人要为善。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同时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异: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 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 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 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 孟子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 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庄子名言名句大全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下面是关于庄子名言名句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 1、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2、不知其所以然。 3、化腐朽为神奇。 4、君子之交淡如水。 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6、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7、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8、生有涯而知无涯。 9、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10、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11、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2、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13、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4、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15、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6、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1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8、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9、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2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21、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22、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23、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24、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2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26、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7、官知止而神欲行。 28、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2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30、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1、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32、无迁令无劝成。 33、人之貌有与也。 3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35、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36、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37、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38、临大难而不惧。 3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0、若白驹之过隙。 41、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42、相嘘以湿。相濡以沫。 4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4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4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47、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8、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49、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孟子名言精选

孟子 一、识记名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不入洿(w&)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同:儒家根本思想“仁义礼” 一、天论方面 (一)、孟子:具有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色彩;“天”是义理之天 ①孟子继承了孔子将人的道德与“天”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内在自觉性的方面。将“天”的概念更具动态性与权威性,并增加形而上学色彩。 ②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一个人通过发展他的禀性就可以知“天”,而且同“天”。“天”实际上起着一种象征性作用,它作为义理基础的权威代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荀子:批评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是自然之天 ①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自然宇宙中的天,是一种自然现象)②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人和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存在,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 总结: 孟子:义理之天;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天人相应”;天约束人的行为,具有权威性。 荀子:自然之天;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人相分”;天与人同等重要,人可以利用天。 二、人性论方面 同:两人的直接判断一致:现实的人有作恶的倾向,但通过主观的内外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为善的可能。

(一)、孟子:人性向善,不受外界影响自然扩充。人性中本有善端,扩充之可为圣人孟子是由论点出发,找论据。孔子提出行忠恕之道,孟子承接孔子提出人性善,回答了为什么要行忠恕之道的问题。 (二)、荀子:人性中本无善端,且有恶端。通过教化,可以使人化性起伪,积善成善。 判断善恶的根本在于人如何通过自身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使自己得到实现———“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而“恶”就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妨碍或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实现,使人与人的关系处在一种失当的状态。 三、道德哲学 (一)、孟子:反功利。不是不要个人功利,而是说道德不能出于功利目的。 (二)、荀子:功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利欲是道德礼仪产生的基础“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四、政治思想 同:循环论的历史观。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荀子“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君的职责与君民关系:爱民、亲民、立君为民 君主施政的具体方法:正己修身,选贤举能 (一)、孟子:“仁政” (二)、荀子:隆礼重法 五、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根据他的性恶论,注重环境的陶冶和重视个人本身日积月累的努力,使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相配合,这有唯物的倾向。在道德教育方面,他偏重通过外面的规范礼,来进行教育,这反映封建制等级性的要求,也反映地主阶级培养顺民的要求。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 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 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 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 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 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

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

浅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浅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各派,史称“诸子百家”。其中主要的有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农、杂等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 那么,诸子百家兴起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我认为原因可以总结为 以下几点。 一.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二.由于技术的发展,铁制工具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社会资源也有很大的发展。解放了很多的劳动力,为学术的研究和兴起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三.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促使当时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的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并提出自己的学术理论。 四.平王东迁之后,周室式微。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以前集合在周室的学者乐人散落在各地。这些学者把自己的学问和学术向四方传播。地方私学不断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破除了贵族对于学问的垄断,使得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 历史上把这个现象称为“学术下移”。 五.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六.士的产生为学术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国争相改革的风潮之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走讲学,极大的开阔了自身的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

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