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七、鉴赏常用名词术语-(附古诗鉴赏口诀)
诗歌鉴赏术语

思古典诗歌1、忧国伤时:①揭穿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败;②边塞征战的壮烈,河山沦丧的痛想中常有的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触,拖故讽今的情怀。
内思想感情2、人生理想:①立功立业的盼望,壮志难酬的哀叹;②宦海浮沉、宦途失落的愁闷;③容洁身自爱、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鲜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觉: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一生的欢乐。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恋恋不舍的迷恋;②情深意长的鼓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典诗歌边塞、田园、怀古、政界、战乱常用的题材五类诗歌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对应的五叙事抒怀诗——叙议联合种基本表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现手法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怀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其余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川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触诗。
古典诗歌欢乐、快乐、高兴、激动、欢乐、忧虑、悲苦、孤傲、深刻、踊跃、悲观、旷达、洒脱、思想感情悲忿、乐观、悲观、哀怨、激怒、厌恶、惊喜、神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术语郁闷烦闷、欢乐、沉痛、悲伤、赞叹、仰募、惜别、迷恋、豪放、狂放、安逸、淡泊等。
感情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想念、落叶——失落、春风——得意、海洋——宽阔、流水——惋惜、遗迹——怀旧形古典诗歌①人物形象: A“我”—诗中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象中的形象②自然光景形象或许意象:自然光景和人文光景,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分类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述的形象。
古典诗歌①细节刻画②衬托③对照衬托常有的塑造形象的方法常有意象(一)意同象异归类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
2、分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
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方法口诀歌

表达技巧概念清,明辨修辞手法巧。
运用联想和想象,语言风格细品味。 抓眼析象明意境,诗歌鉴赏不费劲。
诗歌鉴赏得分口诀 首先沉心读进去,把握作品的大意, 借助题眼和题干,参照注解和设题。 第二注意抓语言,词语色彩照顾全, 结合语境看语意,借助语感心洞然。 第三情景要相合,情景交融是准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后议论抒情多。 第四注意抓脉络,写作对象别搞错, 抒情主体认得准,人称变化要把握。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 )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第五要知干扰源,曲解倒臵戴错冠, 扩大缩小换概念,无中生有偏概全。 第六技巧是重点,碰到术语绷紧弦,
衬托铺陈和渲染,细描象征和铺垫。
第七作者要记牢,作品风格要知晓, 联系时代和背景,婉约豪放别混淆。
第八注意抓语境,意境本由形象生, 合理想象是途径,通过意境看心胸。 第九注意辩类型,诗言志来词言情,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2、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介绍事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或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诗情画意。
3、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或洗炼(语言简练利落)、浅显或明白如话(不雕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明快(明白通畅)。
4、文章结构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或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5、其它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作法、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三、诗歌鉴赏答题格式1、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诗歌鉴赏常用术语引言: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思想以及对世界的感知,以极为精炼和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表达出来。
诗歌的鉴赏是一门学问,需要读者熟悉一系列常用的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诗歌鉴赏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赏析诗歌作品。
一、韵脚和格律1. 韵脚:指诗中音节最重要的部分,例如诗句中的押韵部分,常见的韵脚有押韵(aabb)、交叉押韵(abab)、连续押韵(aaaa)等。
2. 格律:指诗歌的韵律规则,包括平仄、句长、句式等要素。
格律根据乐府、唐诗、宋词等传统韵文的特点而来,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韵律感。
二、意象和意境3. 意象:指通过形象的描述和具体的感官细节来表达诗歌主题的手法。
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的形象,用以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
4. 意境:指诗歌作品通过意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把握,给读者带来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意境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给人以美感和共鸣。
三、修辞和修辞手法5. 修辞:指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来美化、夸张或隐喻地表达诗歌主题的手法。
修辞可以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6. 借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借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使诗歌表达得更为深入细腻。
7.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使诗句更具生动性和戏剧性。
拟人手法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等。
四、主题和意义8. 主题:指诗歌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感情。
主题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作者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信息。
9. 意义:指诗歌作品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
通过对诗歌的意义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五、韵律和节奏10. 韵律:指诗歌中音节的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使诗句节奏鲜明、优美动听。
韵律是诗歌语言美的重要方面。
11. 节奏:指诗歌中的音乐感和韵律感,通过长短句、重音和停顿等手法展现出来。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积累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积累1把握常用的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技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修辞: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经典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古诗词鉴赏常用术语一、常有的思想感情高兴、欢乐、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虑、孤独、伤感、难过、孤单、愁闷、淡泊、安适、激怒、固守节操、伤时感事、歧视显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爽、明媚、豪放、豪放、豪放、刚毅、低落、幽怨、悲伤、悲凉、缠绵、悲观、踊跃、朴素自然、清爽俊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明媚、雄健高昂、悲壮凄凉、谨慎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慨、面对离乱的难过、怜悯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程命运的担忧、立功立业的盼望、保家卫国的信心、报国无门的伤心、河山沦丧的难过、壮志难酬的哀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川的安闲、昔盛今衰的感触、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宦途失落的愁闷、恋恋不舍的纪念、情深意长的鼓励、坦陈心志的告白二、诗歌分类赠友送别、咏史怀古、边塞征战、山川田园、写景抒怀、咏物言志、安适隐逸、谈禅说理、思妇闺情、羁旅游役、哀悼亡者三、诗歌中常有的人物形象分类伤时感事、心系社稷历经劫难、坚持追求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转战疆场、舍身保国孤独愁苦、出身飘零孤单高洁、坚持操守寄情山川、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大方愤世、矢志报国送别友人、想念故土反对讨伐、怜悯疾劳重情重义、子女情长辛苦劳作、纯朴和善四、五、常企图象的含义1、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毅、不卑不亢、窘境(3)兰:高洁(4)牡丹:荣华、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绚烂(9)莲:爱情高洁7)花落:凋落、失落、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迷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芜、荒僻、离恨、身份地位的低微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崎岖、顺利2)黄叶:凋落、佳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硬、傲岸、坚毅、生命力(5)竹:时令、踊跃向上(6)梧桐:凄凉(7)柳:送别、迷恋、伤感、春季的美好3、风霜雨雪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季、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珠: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迫、愁苦、孤独(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地方诡谲7)暴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难过、衰落、游子思归9)雪:贞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权力的?嚣张10)毛毛雨:春光、希望、活力、活力、耳濡目染式的教化11)烟雾:感情的模糊、暗淡、前程的迷茫、迷茫、理想的落空、破灭12)暴雨:残忍、热忱、政治斗争、扫荡恶权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权力的?嚣张、人生途路的崎岖、挫折14)江水:光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向4、动物类:(1)杜鹃:凄惨、凄惨、悲伤(2)鱼:自由、舒适(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悲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衰落荒芜(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味、田园生活(8)(瘦)马:奔跑、追求、流浪9)(孤)雁:孤单、思乡、思亲、音信、信息10)鹰:刚毅、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11)寒蝉:悲凉5、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誉6、颜色类:(1)白:贞洁、无暇、丧事(2)红:热忱豪放、青春、好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文雅、郁闷(5)黄:暖和、平易(6)黑:黑暗、无望、隆重、神奇、对死者的、命途的多舛7、其余类:(1)英豪: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视、明志、自省、抽打(3)遗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落、冷清(遗迹一般和先人亲密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地、人的胸怀(5)仙境:俊逸、美好干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微小、人生的短暂、气度的广阔、感情的孤单7)农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味、纯朴美好、安适安静(8)街市:繁华喧闹、荣华豪华(9)凌晨:初现希望(10)旭日:希望、活力、活力(11)斜阳:失落、低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13)月亮: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六、语言的特点朴素、淡雅、自然、凄凉、低落、挺秀、舒缓、悲凉、雄健、雄浑、正确、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清爽明快、平庸风趣、浓墨重彩、明媚多彩、委宛蕴藉、富裕真理、酣畅淋漓、简短奇妙、力透纸背、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动人至深、自然宏丽、音节和睦流利、语极工整、委宛隽永、朴素无华、淡雅委宛、平常生动、低回委宛、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行云流水、形神兼顾、简短洗练、平庸无奇、朴素清爽、词采华美、理解畅达、沉郁顿挫七、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照、用典2、表达方式表达、描绘(描绘对象:人物、环境、场面、细节;描绘方式:侧面描绘、正面描绘)、抒怀(直接抒怀;间接抒怀:借境抒怀、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借古讽今)、谈论、说明3、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双关、衬托、衬托、衬着、用典、叠词、互文、想象、联想、铺垫、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联合、虚实联合、动静联合、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有褒有贬、以乐景写哀情等.详细含义:衬着:就是从正面描绘衬托:就是从侧面描绘,有以人衬托人,以人衬托物,以物衬托物,以物衬托人.衬托包含两种,一是正衬,一是反衬.白描:是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衬着衬托的写作手法.动静联合: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虚实联合: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地.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物实境.欲扬先抑: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表露出自己的真切企图.直接抒怀: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怀:包含借景抒怀,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情形交融.衬托:是衬托的一种,有正衬和反衬.反衬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一种。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分析:“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冷” 绘色、精练传神地描绘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表达出 诗人恬静安闲的心态。
2、形 象
1、意象 一鹭图(刘 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白鹭是一个怎样的意象?
联 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 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 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 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抒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融情于景)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 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言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 都 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 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 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
用 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 扬州慢》)
全诗则描绘出一个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美好 意境。
3、技 巧
独坐敬亭山(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花落人亡、忽逝的金戈、铁马,都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鉴赏名词术语:1.典型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典型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或象征。
例如,花落人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抒情:古代诗歌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触,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抒情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3.修辞手法:修辞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等。
4.韵律:古代诗歌通常有一定的韵律规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组合,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常见的韵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5.意境:古代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进入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中。
6.隐喻: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加富有隐含和深度。
7.意象:意象是一种具体而鲜明的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一种抽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很美丽,富有感染力。
8.对偶: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放在一起,以呼应和强调其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词术语,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美。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的常用名词术语。
1. 壮丽与壮观:古代诗歌往往以壮丽与壮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以山水画卷等形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美丽之处,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壮丽和壮观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磅礴和辽阔,展示出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 忧伤与哀怨: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痛苦时,常常使用忧伤与哀怨的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诗歌鉴赏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语言: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语言(一)语言风格1.激越高亢。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豪放派,其他象边塞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决心的诗作。
2.清婉(新)秀丽。
如李清照《声声慢》等婉约派,其他象山水田园诗人。
3.语言绮丽(重视修饰,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其他象婉约派中反映儿女情长的诗作。
4.语言平易(浅显易懂,口语化,但含义隽永)。
如李绅《悯农二首》。
(二)语言特点1.清新自然。
如王维的山水诗。
2.平淡质朴。
选用确切的词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绚丽。
色彩绚丽,词藻华丽,渲染气氛,极尽铺陈之能事。
如李商隐的诗。
4.明快。
斩钉截铁,一语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5.含蓄。
不直接叙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发,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耐人寻味。
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6.简洁。
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如贾岛的诗。
7.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
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二)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10.动与静11.乐与哀12.虚与实13.抑与扬14.渲染15.写景角度与技巧16.浪漫与现实(三)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思想情感(一)忧国伤时1.反映社会的黑暗。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林升《题临安邸》3.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4.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楼》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二)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曹操《龟虽寿》、王昌龄《从军行》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示儿》4.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三)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思亲念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4.闺中怀人。
王昌龄《闺怨》、李白《子夜吴歌》(四)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2.昔胜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李白《越中览古》、刘禹锡《石头城》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贾生》、韦庄《台城》4.青春易逝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
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歌名家风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宋金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元明清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具体术语的含义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烘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xì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言特点类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诗情画意:语言典雅,意境优美。
议论类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简洁洗炼: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
明快:明白通畅。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
雄健雄浑:雄壮、强健、浑厚。
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文章结构类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行文技巧类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象的部分。
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构思精巧、颇具匠心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自出机杼、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作法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
古诗鉴赏口诀内容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古诗词鉴赏常用词语一、熟悉鉴赏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 、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 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 、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 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 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 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自古诗歌常写景, 怀古咏史吊前贤, 羁旅情怀备煎熬,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不拘一格重抖擞,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 佳节思乡身为客, 商女不知亡国恨, 玉壶冰心送亲友, 语言景情相生第一种。
壮志难酬空自怜。
行役戍边心日劳。
洒脱豪放显个性。
儿女情长泪涟涟。
良才难得信难求。
离愁别绪话情丝。
明月千里归渐迫。
讽喻时政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叙描议论与抒情景物描写切注意, 夸张衬托和借代, 互文关系巧拼合, 化景为情转隐晦, 旁敲侧击弦外音, 以小见大旨意远,眷恋伤感郁心头, 风格江山代有才人出, 屈原绚丽与沉雄, 子昂愤激兼慷慨, 浩然恬静又浑健, 商隐典丽寓幽婉, 柳永伤感又缠绵,借景托物常寓情。
抑扬关系虚实生。
曲笔逆笔龙点睛。
透视窥探断肠衷。
空谷传响哀乐鸣。
见微知著诉衷情。
黯然收笔胜有声。
星河灿烂出巨匠。
三曹慷慨兼顺畅。
李白飘逸又顺畅。
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牧明丽加俊爽。
陆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象(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