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游击词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2《赣南游击词》语文A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2《赣南游击词》语文A版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革命战争年代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游击队员的艰苦生活。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课文的认同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问题导向: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例如:“游击队员为何能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你认为游击队员具备哪些品质?”等。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延伸性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阅读、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赣南游击队员的图片和革命战争年代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责任感。
4.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和谐相处的良好品质。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取得积极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赣南游击词》所传递的革命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梅岭三章

梅岭三章

1927年到现在,我 们南方整整十年的国内 战争仍然进行,革命尚 未成功,我死后请幸存 的战士将我的人头悬挂 在城门之上,让我亲眼 看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希望幸存的同志努力 杀敌,用胜利的消息来 祭奠我、安慰我。
投身革命,就要把 革命当作家,将革命进 行到底,国民党反动派 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也应该到头了。今天, 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而牺牲,明天共产主义 将在全中国实现。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炼字—哪些字词用得好?
南国烽烟正十1年、,把“飞”字改为“飘”“传”字好不好? “飞”,轻快,欢欣,写出了 捷
此头须向国门悬。 报的多且快,有数量,有速度,显得 热烈而形象。
后死诸君多努力, 用“飘”,显得缓慢。用令人不耐烦 ;用“传”,无形象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help/help_extract.php
陈毅(1901—1972) ,字仲弘,四川乐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 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他兼资文 武,博学多才,素有“一 代儒将”“元帅诗人”的 美誉。
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 起义的一部分队伍上井冈山 与毛主席会师。 1941年“ 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 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 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任上 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 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 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 因病逝世。
陈毅同志酷爱 文学,一生创作了 大量的思想性、艺 术性俱佳的革命诗 词,留有《陈毅诗 词选集》,被尊为 “元帅诗人”。生 前系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

赣南游击词(2023版ppt)

赣南游击词(2023版ppt)

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03
原文: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04
原文: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
拂晓进军声慎密,宣传群众
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莫漏闻。休息五分钟。
05
原文:赣水苍茫闽山碧,横 06
原文:革命胜利在今朝,莫
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
放春秋佳日过。好好学习,
营步步嗟何及!
天天向上。
5
《赣南游击词》 的现实意义
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坚定理想信念: 《赣南游击词》 展现了革命先辈 坚定的理想信念, 对当代青年具有
激励作用。
艰苦奋斗:《赣 南游击词》反映 了革命先辈在艰 苦环境中的奋斗 精神,对当代青 年具有教育意义。
勇于担当:《赣 南游击词》展现 了革命先辈勇于 担当的精神,对 当代青年具有鼓
《赣南游击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课件简介 03. 《赣南游击词》内容解

05. 《赣南游击词》的现实 意义
02. 《赣南游击词》背景介 绍
04. 《赣南游击词》与赣南 革命历史
06. 课件总结
1 课件简介
课件名称
01
《赣南游击词》课件
02
课件类型:教学课件
03
课件内容:介绍《赣南游击词》的创作背景、诗词赏析、历史意义等
舞作用。
团结协作:《赣 南游击词》反映 了革命先辈团结 协作的精神,对 当代青年具有启
示作用。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01
激发爱国热情:通 过《赣南游击词》 的学习,激发学生 的爱国热情,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责任 感。
02
传承红色基因: 《赣南游击词》作 为红色经典,承载 着红色基因,通过 学习,让学生了解 革命历史,传承红 色基因。

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

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想对身 处密林、艰苦斗争的游击队员们说些什么呢?
学习目标
1.选取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场景,把读后的感受讲给 大家听。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史事]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 反围剿遭到失败,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由于陈毅在8 月28日的兴国老营盘战斗中右胯骨中弹负重伤行动不便, 再加上他知军善战,且对苏区根据地比较熟悉,故被留在中央苏区领导游 击战争。他担任了苏维埃政府的中央办事处主任,并参加中央苏区中央分 局的工作。 1935年春,陈毅与项英等率中央苏区红军突破敌人重重包围,从中央 苏区转移到粤赣交界的大庚岭一带,在此坚持开展了近三个年头的游击战 争。 这三年游击战争,是陈毅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面对强大敌军的残酷清剿和物质条件的极端困苦,红军游击队依靠群众的 支持和掩护,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不仅度过了一道道难关,保存了 革命力量,而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支持了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由于 敌军的不断袭击和清剿及叛徒的告密,红军游击队多有牺牲,陈毅和项英 也都多次遇险。在这段时期,陈毅写了《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登大庚 岭》、《偷渡梅关》、《野营》、《油山埋伏》、《赣南游击词》、《三 十五岁生日寄怀》、《雪中野营闻警》、《梅岭三章》、《赠同志》、《 无题》、《寄友》等十几首诗词。这些诗词真实而又生动地写照下这段艰 苦卓绝的战斗岁月,并构成了其诗歌创作实践的第一个高潮。《赣南游击 词》是陈毅此期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也是他最负盛誉的作品之一。
获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词中指胜利 而归。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 晨醒 午饭 开会 行军 野营 潜伏 觅食 请战

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

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

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天明。

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

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

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

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

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

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

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

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

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

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

铁树要开花。

这是陈毅元帅1936年春写的《赣南游击词》中的诗句。

它记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难忘的史实。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为了加强苏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由项英、陈毅等领导。

到了1935年元月,苏区地域缩小。

面对强大的敌人,苏区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

3月,项英、陈毅等先后到达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地区。

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电报,报告部队突围情况,并收到了中央回电。

因中央更换了密码,无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藏电台,烧毁密码。

从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联系,并在白色恐怖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敌人动用重兵,采取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山的手段,长期搜山、围山、烧山,企图把游击队困死在崇山峻岭之中。

红军将士整年整月都在野外露宿,大风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里度过。

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

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

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开禁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

《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

《赣南游击词》2023-11-11CATALOGUE目录•赣南游击战争背景•赣南游击战争的军事策略•赣南游击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赣南游击词》的创作背景与意义•《赣南游击词》中的经典篇章与金句•赣南游击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赣南游击战争背景01CATALOGUE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一个多山、多林、多河的地区,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但也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

赣南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植被生长,也为游击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赣南游击区的地理环境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围剿,导致中央苏区沦陷。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央决定在赣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与敌人进行长期的斗争。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赣南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开展了长期的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赣南游击战争的历史背景赣南游击战争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被广泛地宣传和歌颂,激励着人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赣南游击战争的意义与影响赣南游击战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强大和革命精神的伟大。

赣南游击战争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证明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念、依靠群众、积极斗争,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赣南游击战争的军事策略02CATALOGUE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游击战的理论基础,强调以弱胜强、灵活机动、自主作战和袭击战术等原则。

人民战争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一种形式,强调依靠群众力量,以分散、流动、袭击为主要作战方式。

毛泽东军事思想游击战的指导思想VS通过游击战不断消耗敌军的力量,使其难以长期维持占领,从而逐渐削弱其占领和控制的意图。

游击战可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对敌军形成夹击之势,为正面战场提供有力的支援。

消耗敌军支持正面战场游击战的战略意义将部队分散为小股力量,以分散敌军的注意力和兵力,使其难以围剿和消灭。

《赣南游击词》PPT课件2

《赣南游击词》PPT课件2

生字学习
理解词语
侵:侵蚀;浸润。 交通:指当时游击队的联络员。 淫雨:久雨。汉代郑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
上为霖。 兼旬:两旬,一旬为十天。
理解词语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 二更长:二更多。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
夜分作五更,每更两小时,二更大约相当于 夜晚十时前后。 获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词中指胜利 而归。
和掩护,我红军将士才坚持了赣南游击战,夺取了反“清剿”斗争的胜利。 正如陈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南方的3年游击战争,也同二万五 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
赣南游击词底稿
学习目标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认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 27《赣南游击词》课件3 北京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 27《赣南游击词》课件3 北京版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红军游击队员白天要跟敌 人战斗,晚上又睡不安稳,他 们的战斗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面对艰苦的斗争生活,我们的游击队员还是顽 强地跟敌人进行斗争。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游击队员 具有顽强的斗志呢?
高超的游击战术,使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离不开陈毅对战友们的勉励,他教育战友面对困难不气馁,练 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立大功。
1934年10月10日 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主 力开始长征。陈毅、项英由项英、陈毅领 导中央苏区留下打了3年的游击战。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为了加强苏 区的政治、军事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由项英、陈毅 等领导。到了1935年元月,苏区地域缩小。面对强大的敌人,苏区中 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围。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赣南:江西的南部,梅岭一带。 点明地点
游击
作战方式

交代了本文的体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 华战争,东北亡。 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上海挑事端。 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侵占热河,《塘沽协定》签定。 协定实际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的占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江西的南部,梅岭一带。
点明地点
游击
作战方式

交代了本文的体裁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 华战争,东北亡。
1932年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上海挑事端。 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侵占热河,《塘沽协定》签定。 协定实际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和热河的占领。
1935年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7月6日,何 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实际形成《何梅协定》。
敌人动用重兵,采取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山 的手段,长期搜山、围山、烧山,企图把游击 队困死在崇山峻岭之中。红军将士整年整月都 在野外露宿,大风大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洞 里度过。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赣粤边地区 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 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 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 每月初一和十五开禁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 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 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陈毅在油山秘密据点 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写 下了这首动人的《赣南游词》。
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 想对身处密林、艰苦斗争的游击队员们说些 什么呢?
本课是陈毅元帅1936年夏写的 一首反映赣南游击战争情形的词。全 文生动地展现出红军游击队员风餐露 宿、昼伏夜出的艰苦斗争生活、与人 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以及对革命的必 胜信念,赞颂了游击队员高超的游击 战术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革 命斗志。
上为霖。 兼旬:两旬,二十天,一旬为十天。
理解词语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 二更长:二更多。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
夜分作五更,每更两小时,二更大约相当于 夜晚十时前后。 获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词中指胜利 而归。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
晨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你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 1.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遇到不懂的句子或小节多读几遍。
生字学习
gàn náng yín xún cháng jiān kān
赣囊淫旬肠兼堪
tún ké sòu jiē tú zhē xiè
屯咳嗽嗟屠遮泄
理解词语
侵:侵蚀;浸润。 交通:指当时游击队的联络员。 淫雨:久雨。汉代郑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露水的浓重?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红军游击队员白天要跟敌 人战斗,晚上又睡不安稳,他 们的战斗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面对艰苦的斗争生活,我们的游击队员还是顽 强地跟敌人进行斗争。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游击队员 具有顽强的斗志呢?
高超的游击战术,使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离不开陈毅对战友们的勉励,他教育战友面对困难不气馁,练 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立大功。
午饭
开会
行军
野营
潜伏
觅食
请战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 晨醒 午饭 开会 行军 野营 潜伏 觅食 请战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游击生活
游击战术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对战友的勉励
朗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 晨醒 午饭 开会 行军 野营 潜伏 觅食 请战
1934年10月10日 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主 力开始长征。由项英、陈毅领导中央苏区 留下打了3年的游击战。
3月,项英、陈毅等先后到达以油山为中心的 赣粤边地区。项英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电报, 报告部队突围情况,并收到了中央回电。因中央 更换了密码,无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藏电台, 烧毁密码。从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联系,并在 白色恐怖中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中国十大元帅
陈毅(1901-1972)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 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曾先后担 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 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一生酷爱 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郭沫若 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 “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 人。”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 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 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在 此期间,他为我们留下了《登大庾岭》 《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 山河的诗篇。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游击生活 游击战术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对战友的勉励
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场景让你最受感动?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画面一 在茂密的丛林间,天还没有亮,游击队员们就 早早醒来了。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呢?因为战士们席 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毯子又被浓重的露水给 打湿了,所以虽然是夏夜,战士们还是觉得很冷。 不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树间唧唧地 叫起来。既冷又闹,可能还有蚊虫的叮咬,怎么能 睡得着呢?由于衣服都给露水打湿了,所以起身之 后,浑身都沾满了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