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会引起血糖升高
甲亢的症状及其治疗

疾病概述甲亢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男女比例为:1:4~6。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甲亢(突眼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
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疑难杂症,虽不是顽症,但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高代谢疾病。
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可医治。
使原由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生系由多种原因引起血中甲状腺素过多所致。
以及各种精神刺激(悲伤、愤怒、惊吓、恐惧等)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紊乱时发生甲亢的重要因素。
本病肯定系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其特征之一是血清中存在具有能与甲状腺组织起反应或刺激作用的自身抗体,这一抗体能刺激啮齿类动物的甲状腺,提高其功能并引起组织的增生,但它的作用缓慢而持久。
因而取名为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或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等,临床上统称为TSH受体抗体(TRAb),为本病淋巴细胞分泌的IgG,q其对应的抗原为TSH受体或临近甲状腺细胞质膜面的部分,当TSI与甲状腺细胞结合时,TSH受体被激活,以致甲状腺的功能受到刺激,引起甲亢和甲状腺肿,其作用与TSH作用酷似。
现认为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与基因缺陷相关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功能降低有关。
Ts功能缺陷导致辅助T细胞不适当致敏,并在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白介素1和白介素2作用的参与下使B细胞产生抗自身甲状腺抗体。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疗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疗分析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糖尿病进行诊治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6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两病同时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症状好转,病情得以控制。
结论:两病互相影响,相互叠加。
因此甲亢合并糖尿病一旦明确诊断,应同时治疗。
标签:甲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与糖尿病均为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两者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
有学者认为甲亢能诱发糖尿病,然而现在并无定论。
本文就本院收治的6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诊疗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
其中,男25例,女35例。
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52.7岁。
其中,患糖尿病在先者34例;患甲亢在先者24例,同时确诊糖尿病和甲亢者2例。
60例患者中,17例有糖尿病家族史,6例有甲亢家族史。
发病间隔时间:甲亢先于糖尿病6月以上,糖尿病先于甲亢1年以上。
均有不同程度的怕热、多汗、紧张、心悸等甲亢高代谢及交感神经兴奋症候群。
患者均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
突眼16例,其中严重突眼3例。
本组患者中,42例以糖尿病症状为主,18例以甲亢症状为主。
1.2 诊断标准甲亢与糖尿病并存时,症状互相叠加,病情相互加重,高水平TH使血糖难以控制,甚至发展为酮症酸中毒(DKA),而DKA时造成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如脱水、酸中毒等,是甲状腺危象的一个促发因素[1]。
判断是否甲亢合并糖尿病时,采用实验室检验。
空腹血糖6.9~17.9 mmol/L,餐后2 h血糖11.7~25.1 mmol/L,FT3 7.31~21.30 ng/L(正常值1.21~4.18 ng/L),FT4 23.20~75.82 ng/L(正常值7.2~17.2 ng/L),TSH 0.01~0.03 IU/ml(正常值0.6~4.5 IU/ml),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动过速17例,心房纤颤13例,频发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7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糖耐量异常分析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是 甲状 腺 激 素 ( H) 泌 过 度 而 引起 患 者 出 T 分
及 胰 岛细 胞 分 泌 功 能 。对所 得 数 据 进 行 统 计学 处 理 , 比较治 疗 前
现一 系列症状 和体 征的疾病 。因为甲状腺 激素具有调节糖代谢
的作 用 , 此 甲亢 患 者 常 会 引 起 糖 代 谢 异 常 和 胰 岛素 抵 抗 , 的 因 有 甲亢 患 者 还会 合并 糖 尿 病 。胰 岛 素 抵 抗 是异 常 的病 理 生 理 状 态 , 会 给 患 者 带来 很 多 痛 苦 _ 1 了 了解 甲亢 患 者 的糖 耐量 和胰 岛素 _ 。为 抵抗情况 , 研究选择我院 20 本 0 8年 1 ~2 1 月 0 0年 1 住 院 治 疗 月 的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患 者 5 例 , 察 他 们 的糖 耐 量 及 胰 岛 素 抵 抗 0 观 情 况 , 与 5 健 康 人 进 行 比较 。记 录这 5 例 甲亢 患 者 治 疗 前 并 0例 0 后 的 糖 耐 量 、胰 岛 素 释 放 情 况 以 及胰 岛 素 抵 抗 指 数 及 胰 岛 细 胞 分 泌 功 能 指标 , 比较 治 疗 前 后 这 些 指 标 的变 化 程 度 , 将 结 果 报 现
道如下。
后各指标 的差异 。计算公式为 :胰 岛素释放指数 =血清胰 岛素
( u /血 糖 ( g L ; 岛 细 胞 分 泌 功 能 指 标 = 0X空 腹 胰 岛 m 几) m / )胰 d 2 素 量 /空 腹 血 浆 葡 萄糖 水 平 一 .) ( 35 。因这 两 项 计算 公 式 已经 包 括 和 反 映 了治 疗 甲亢 患 者 前 后 血 清 巾 的血 糖 和 胰 岛 素含 量 ,所 以 不 再 单 独 列 出方 法 1 . 的 内容 , 是 用 这 两 项 指 标 反 映 胰 岛 . 1中 2 而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变化论文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变化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甲亢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及临床诊治。
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26例患者的病历回顾分析及门诊随诊情况,比较患者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了解其相关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糖尿病并甲亢者血糖水平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血脂水平普遍下降。
结论甲亢与糖尿病并存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治疗上应根据其变化调整方案。
甲亢合并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应加大对本病的认识和提高诊断率,以最大程度减少误诊或漏诊,对两种疾病症状相互影响时,更应积极完善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糖尿病和甲亢兼顾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甲亢糖尿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中图分类号:r5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35-0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机体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1]。
临床上除了以代谢增高和多系统功能的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外,甲亢病人可以出现空腹血糖增高,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甲亢本身引起糖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称甲亢继发糖尿病,另一种情况是甲亢合并糖尿病,甲亢与糖代谢紊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48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了解其相关性,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的26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女16例,占61.5%,年龄23岁~70岁;男10例,占38.5%,年龄31岁~74岁。
甲亢先发者13例,占50%,先发时间1年~20年,多以烦渴、多饮、乏力、肢体麻木就诊发现糖尿病人院;糖尿病先发者8例,占31%,先发时间1年~9年,多以消瘦明显、心悸就诊人院;同时发病者5例,占19%,多以消瘦、乏力、心悸就诊人院。
当糖尿病遇到甲亢

夏宁教授 :
这些 患者血 糖升 高多发 生在患
甲亢 以后 主 要 表 现 为糖耐 量 减低 ,
或轻型糖尿病 .
属于 继发 性糖尿 病 。
由于 甲亢和糖尿 病有许 多症状叠 加
或相 似 如 多食 多饮 消瘦 无 力
,
、
、
、
等 所 以甲亢患者应 常规行血 糖测 ,
定 必 要 时行 口 服 葡萄糖耐量 试验
,
胰 岛素长期治疗 。
( 3 ) 甲亢合并 2 型 糖尿 病
((糖尿 病天 地 》: 对 于 甲亢 与 2 型
糖尿病 同时存在的患者 , 诊疗 方面
有何特点?
夏 宁教授 :
多因 自身免疫异 常再 加上 环 境 、 情
绪 因素 的影 响而 发 生 。
在 临床 上 ,
两
种病 同 时发生在一 个患者 身上 的病
例并不 少见 。 这种糖尿 病属于原 发
性 ,
不是 继 发于 甲亢 。
在 甲亢病情控
制后 糖尿 病依 然存在 不 予 以降血
,
,
糖尿 病天 地
维普资讯
《糖 尿 病 天 地 》: 自身 免 疫 性 甲
状腺疾病 与 1 型 糖尿病 同样存在着
自身免 疫 问题 自身 免 疫性 甲状 腺 ,
疾病所致 甲亢 与 1 型 糖尿病共存有
何特点?
夏 宁教授 :
甲亢合并 1 型 糖尿 病 的情况 最
常见 于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 如 ,
’
Gra v e s
病和桥本 甲状腺炎 。
、
、
、
状 但一 般 无 心 慌 怕热 多汗 性
,
、
、
、
格急躁等高代谢 症状 甲状腺一 般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代谢紊乱机制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 02年 5 月Leabharlann 第 巷 第 3 期 ・
l 5l ・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症 糖 代 谢 紊 乱 机 制 的研 究进 展
何 健峰 综述 雷培 芸 , 永 如 审校 钱
40 t) 004
【 庆 医 科 犬 学 附 属 儿 童 医 院 内分 泌利 , 庆 重 重
的,
( 酵 解 限 速酶 ) 己糖 澈酶 活 性 , 激 肌 肉 中 糖 原 糖 及 刺 分 解 , 葡萄糖 磷 酸化 , 使 加速 糖 酵解 以提 供 AT 。 P 1 甲亢 时肝 葡萄糖 输 出量 增加 4 这可 能与交 感 神经活 性 增强 及 甲亢 增 加肝 脏对 胰
高血糖 素 的反 应性 或高 胰高 血糖 素血 症 引起肝 葡 萄糖
1 外 周 组织利 用葡 萄 糖减 少 5
甲亢 导致单 位 面积 脂 肪 细 胞 膜 G UL 葡 萄 糖 载 L
体 及 ∞型 Na K A P酶 下 降 , 周 利 用 葡 萄 糖 减 . T 外
用三 碘 甲腺原 氨酸 ( 诱 导 甲亢 小 鼠, 测静 态 或运 T) 检
动 中小 鼠不 同类 型肌 肉的糖 原 含 量 , 果 显 示 不 管 是 结 静态 还足运 动 中甲亢小 鼠各 类型 肌 肉中糖原 含量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 h r. in] C e1Zo [用肌 肉注 射 大 剂量 诱 导  ̄
亢、 甲减 常小 鼠的肝细胞膜 测定 GL T, 正 u 及其 mR NA
含量 , 葡萄 糖输出量 , 发现甲亢小 鼠的值较 甲减 、 正常小 鼠
明 显 增 加 减 小 鼠给 予 大 剂 量 L 后 肝 细 胞 膜 CL ^ 甲 Ur
甲亢和甲减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

甲亢和甲减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甲亢和甲减患者血糖、血脂情况,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
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的甲亢和甲减各32例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同时选择同期正常体检者32例作为三组,对比三组血糖、血脂情况。
结果:(1)一组和二组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对比,一组是1.08±0.21(mmol/l)、0.79±0.03(mmol/l)、3.85±0.91(mmol/l),三组是1.33±0.35(mmol/l)、1.29±0.49(mmol/l)、4.49±1.01(mmol/l),(P<0.05),结果有差异。
二组和三组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对比,二组是1.62±0.45(mmol/l)、1.71±0.68(mmol/l)、5.78±1.24(mmol/l),三组是1.33±0.35(mmol/l)、1.29±0.49(mmol/l)、4.49±1.01(mmol/l),(P<0.05),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三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一组是 5.73±1.01(mmol/l)、6.23±1.17(%),三组是4.85±0.97(mmol/l)、5.62±1.04(%),(P<0.05),结果有差异。
二组和三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二组是3.65±0.42(mmol/l)、5.01±0.98(%),三组是4.85±0.97(mmol/l)、5.62±1.04(%),(P<0.05),结果有差异。
结论:甲亢血脂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甲减血脂高于正常水平,血糖低于正常水平;临床上可以根据以上特点对患者进行血糖和血脂纠正。
哪些病会引起血糖升高

哪些病会引起血糖升高文章目录*一、哪些病会引起血糖升高*二、哪些原因会引起血糖升高*三、血糖升高怎么办哪些病会引起血糖升高1、哪些病会引起血糖升高1.1、遗传疾病如1型肝糖原沉着症、急性阵发性血卟啉病、脂肪萎缩综合征、早老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等遗传疾病,常伴有高血糖状态的遗传病。
1.2、慢性疾病肝炎、肝硬化,肝脏广泛性损害,使肝脏合成糖原功能障碍,肝糖原储备能力下降,易发生餐后高血糖;甲状腺亢进症引起的甲亢性高血糖,其原因是此症能加速肠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并出现尿糖,糖耐量试验也可异常。
1.3、肿瘤内分泌肿瘤引起高血糖柯兴氏综合征、胰高血糖素瘤、胰岛A细胞瘤、胰岛D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都可引起血糖升高,主要与各种激素使体内糖代谢异常有关。
1.4、肢端肥大症高血糖症状多在肢端肥大症之后出现,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之后,血糖仍然难以控制。
其原因是生长激素分泌过盛而引起的糖代紊乱。
2、哪些药物会引起血糖高2.1、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和地塞米松等。
这类药物引起血糖升高。
2.2、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索他洛尔、阿替洛爾和卡维地洛等。
该类药物能抑制胰岛素分泌,使糖耐量受损,而引起高血糖。
2.3、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三氯噻嗪、环噻嗪和氢氟噻嗪等,这类药物能诱发血糖升高,其发生机制为抑制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这类药物剂量越大,发生血糖升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2.4、如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是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剂。
其引起血糖升高机制主要与胰岛细胞功能受损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2.5、烟酸烟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但也可升高血糖。
烟酸引起血糖升高与其剂型也有关系,其中速效型和缓释型较易引起血糖升高。
3、血糖高的症状3.1、心跳快速,呼吸缓而深。
3.2、厌食,食欲大减,体重明显比原来轻,虚弱无力,做事情用不上力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会引起血糖升高?
甲亢会引起血糖升高?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是可以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并且甲亢的并发症有很多的,那么甲亢能不能引起血糖升高呢?有一部分的甲亢患者会有血糖升高的情况,是否就是甲亢引起的呢?
甲状康抗甲抗搭档专家介绍,甲亢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甲亢出现血糖升高的几种情况,正常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在糖代谢中既有升糖作用,也有降糖作用,但升糖作用强于降糖作用,是一种升糖激素。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葡萄糖和乳糖的收,促进糖异生及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及利用,与其他参与糖代谢的激素一起调节血糖的稳定。
甲亢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葡萄糖代谢异常,升糖作用加强则可出现血糖增高。
甲亢病人出现血糖升高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
这类病人年龄常偏大,糖尿病多在患甲亢以前就有,或者是甲亢多年后才出现。
甲亢可加重原有的糖尿病病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促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主要应控制甲亢的高代谢症状及糖代谢紊乱。
因甲亢是一消耗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不必过严。
另外,治疗心动过速的药物心得安因可掩盖低血糖症状,应避免使用。
甲亢未控制以前降糖药物治疗要适当加量,必要时可短期应用胰岛素。
治疗过程定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降糖药物,防止甲亢病情缓解后出现低血糖。
2.由于甲亢而引起的继发性血糖升高。
这些病人血糖升高多发生在患甲亢以后,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或轻型糖尿病。
由于甲亢和糖尿病有许多症状叠加或相似,如多食、多饮、消瘦、无力等,所以甲亢病人应常规行血糖测定,必要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免糖尿病的漏诊和误诊。
口服降糖药物多可控制血糖水平,甲亢治愈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3.甲亢合并1型糖尿病。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
而桥本甲状腺炎合并1型糖尿病又明显高于Graves‟病,容易发展为“甲减”。
甲亢和糖尿病可能发生在同卵双胞胎中,发病年龄较年轻,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发病机理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病人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GAD)、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常为阳性。
糖尿病治疗依赖胰岛素,甲亢症状未控制以前胰岛素使用剂量相对较大,就是甲亢缓解或“甲减”后也需胰岛素长期治疗。
甲状康抗甲抗搭档专家提醒您,甲状腺疾病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切勿延误时机,甲亢患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