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选优秀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选优秀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本注重人性与情感的书籍,为小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故事。
通过生动的描述,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化的语言,引导读者了解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精选几篇优秀的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本书籍。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
2.通过阅读理解及时帮助别人的重要性,提升同学之间的友情和互助精神。
3.学会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运用智慧和友爱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思维逻辑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2.如何通过阅读理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遇到的困难,并在班级中加以讨论,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2.阅读:请同学们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第一章,并回答以下问题:(1)小雨为什么要到图书馆去阅读这些年级较高的书?(2)在和周围的同学照顾小花的时候,小雨是怎样帮助小花的?(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小雨的态度是如何的?3.讨论与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同学们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难点,并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鼓励学生们了解并尊重别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互相帮助,同时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请学生们阅读一些关于情感故事的短篇小说,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从心出发》等,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情感故事教给我们的道理,并通过讨论和分享来加深对这些道理的理解和体验。
5.总结:经过课堂的阅读与讨论,同学们对于《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本书已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情感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思维创新能力,以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思想的人。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优质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小学生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新环境的期待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学的环境、设施和基本规则。
引导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日常流程,如上课、课间活动、放学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小学生活。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小学生活的期待和担忧。
1.4 教学活动:观看小学生活视频,让学生对小学生活有直观的了解。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看法。
教师总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疑惑。
第二章:学习习惯的培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的基本方法,如预习、听讲、复习等。
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设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 教学活动: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方法。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他人的差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
引导学生了解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3.3 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
提供沟通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效果。
3.4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沟通技巧。
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沟通效果。
第四章: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4.2 教学内容:介绍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
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3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
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
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
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
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
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
(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
(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语文教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族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
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心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
一起来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案例3篇,欢送查阅!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坝〞等10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晨〞等13个字和“早晨〞等2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制定依据:课后识字写字安排和“词语表〞安排,和课程标准关于学段理解词语的目标要求。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结合资料袋和插图,一边读一边想想课文描写的画面,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几个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这所有哪些特别地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边疆多民族小学的学习生活的美好(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3.能按照提示场所和开头,仿照课文,选自己一个场景说一说。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
)4.知道什么样的词句是“有新鲜感的〞,能找出这样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制定依据: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
教学准备:教师:“坝〞等10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坝〞等10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应指导〞指的是采用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标准;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学习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设计说明:从三年级开始,教科书每单元啊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它提示了该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整个单元课文的主题内容,明确主要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对新课的主题内容把握。
)(一)认识“单元导读〞。
(设计说明:“单元导读〞是统编教科书第二学段的一个新编排,学生需要了解其编写意图和功能,才能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的目的。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颖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欢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欢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课时第一课时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风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稳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展比赛。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构造,注意“辰”要拖着“日”,互相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构造,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一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通用6篇)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通用6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范文〔通用6篇〕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戴”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颖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颖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的。
〔一〕课件出示“篇章页”。
〔二〕引语:同学们,翻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
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
1.指名读。
2.老师引导概括。
适时板书: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颖感的词句。
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
〔一〕看图片,说场景。
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绘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
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
〔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拟特别的地方,用“——”划下相关句子。
〔二〕反应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应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风光宜人。
这里的竹子,形同凤尾,我们把这种竹子叫做凤尾竹;在山与山之间,这里有大片大片宽阔平坦的空地,这就是坪坝;这里的山猫,有豹般的花纹,叫做山狸;这里的铜钟响亮而清脆。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2023年小学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推荐篇一1、歌舞(1)歌:以报歌或拉歌等形式进行(详见节目单)(2)舞:交谊舞、集体热身“兔子舞”2、活动:(1)乘公共汽车游戏:作为拉歌的一种方式主持人朗读一则小故事,要求参赛者听见“站”字坐下,听到“坐”字站起来,每位参赛者后面站一位手持纸棒的工作人员,每做错一次就朝头上猛敲一下,较后,被敲次数较多者,唱一首歌。
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公共汽车,上车后,小明发现一个空座位,他丢下妹妹赶紧跑过去坐下。
这时,过来一位老奶奶,她扶着拉手,站在小明身边。
妹妹对小明说:“哥哥,你看你,你坐着奶奶站着,多不好啊!你赶快站起来,让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评,心里很不高兴,赌气说:“你让我站着,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听了笑笑说:“没关系,你坐吧,我不坐。
”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气得撅起了小嘴,说:“你真不懂礼貌,我再也不愿站在你旁边了!”这时,汽车到站了,那位奶奶下了车。
望着老奶奶远去的身影,小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是错了,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悄悄地离开了那个座位,嘴里自言自语地说:“哎,怎么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到底是站还是坐,今天我怎么湖涂了!”(2)小九九接龙游戏站上一排人,坐其中一个开始说,49,下一个赶紧答36,她再接着说68,下一个回答48,以此类推,说错者受罚唱歌。
(速度逐步增快)(3)相依为命:两人站在一张报纸上,开始回答问题,答错问题,报纸折半继续,答对问题,问下一道,共5题,问完时,还能符合上一条规则的,游戏结束发奖。
(详见脑筋急转弯)(4)占领阵地:每组9人,凳子比人数少一条,然后大家围着凳子坐,听到鼓停就抢位,每轮淘汰一人,剩下较后一人获胜,并获奖品。
(5)①默契:一人描述物品或成语,另外一个猜,限制一分钟。
成语:十全十美、狗急跳墙、七上八下、合不拢嘴、笑口常开物品:拖把、牙刷、电饭煲、热水器、电冰箱、黑板擦②善解人意:抽取一组人,人与人之间不能说话,由主持人传话,只能靠动作表达意思,获胜者每人一奖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案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案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案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案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案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ɡ
()()()()
dǎ bàn ān jìnɡ cū zhuànɡ
()()()
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国旗 ( )的铜钟
参考答案
1.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
2.56 55
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
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
姐妹是一家”。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
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
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
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连线。
一定要细心dǎi zú景颇族
déánɡ zú阿昌族
ā chānɡ zú傣族
jǐnɡ pō zú德昂族
hàn zú汉族
2.我能填。
píng dài hú
()坝()表()蝶
()果()领二()
()等爱()()水
3.我会选: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1)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宁静平静)。
(2)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宁静平静)。
4.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参考答案
1. dǎi zú jǐnɡ pō zúā chānɡ zú déánɡ zú hàn zú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2. 坪苹平代带戴蝴胡湖
3.(1)宁静平静
(2)安静宁静
4.(1)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2)这是一所团结的小学
(3)这是一所欢乐的小学
【板书设计】
服装鲜艳
美丽:山花烂漫
1大青树下的团结:多民族好朋友
民族欢乐:唱歌跳舞
祥和:安静学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案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案中必须要改进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作者介绍】
吴然(1946~),原名吴兴然,云南宣威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
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
作品选入上百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珍珠泉》《杨梅会》等被编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
他在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后调《春城晚报》作编辑,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有56个民族:
汉族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傣族德昂族侗族东乡族独龙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诺族京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僳僳族珞巴族满族毛南族门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纳西族怒族普M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锡伯族瑶族彝族裕固族藏族壮族
【其他资料】
我国民族种类巧记:
五十六族细细数,朝鲜布依回蒙古。
土家哈尼黎傈僳,毛南撒拉布朗土。
基诺仡佬门巴壮,高山锡伯京阿昌。
乌孜别克傣满畲,柯尔克孜侗佤藏。
纳西东乡水拉祜,景颇赫哲仫佬怒。
鄂伦春瑶哈萨克,维吾尔苗鄂温克。
俄罗斯白塔塔尔,达斡尔羌塔吉克。
珞巴得昂彝保安,普M裕固独龙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划去不正确的汉字读音。
二、读拼音,写词语。
xi ān y àny ī fuzhu ān ɡ b àn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课文整体梳理。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 )、( )、( )、( )的学校。
四、重点段落品析。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2.这段文字是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 )、( )的学校。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们学校是什么样的?你们都在学校干什么?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
上课了,我们在教室里(),下课了,我们在()做游戏。
参考答案:
一、l ón ɡsu āiji ē
二、鲜 艳 衣 服 装 扮
三、美丽 团结 欢乐 祥和
四、1.安静——热闹 2.祥和 欢乐
五、祥和的学校 静静地听讲 操场上
摔 shu āi su āi 洁 ji é
ji ē 绒
l ón ɡr ón 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