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初一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备

初一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备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步练习册语文七年级下册答案基础巩固2.⑴.属于⑵.曾经⑶.给⑷.完成⑸.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客之礼相待⑹.语气助词,表停顿⑺.跟随⑻.承受⑼.最后⑽.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⑾完全⑿牵、引;拜访⒀相当⒁对……感到诧异3.A 这……的样子 B 比在到4.略5.北宋;介甫;半山;政治;文学6.D7.⑴.“扳”通“攀”,pān,牵,引⑵.①观看,观赏。
②完成。
③文采和道理④有人⑶.略。
⑷.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⑹.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
⑺.如①忽啼求之②即书诗四句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⑻.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⑼.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童年的朋友》答案随文练习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1、(1)sì(2)shì(3)sì2、(1)fú(2)fó(3)fó3、(1)hé(2)huo(3)hè4、(1)jiào(2)jué(3)jué二、题目略。
1、(惩)罚:处罚惩前毖后严惩不贷2、敏(捷):快捷足先登捷报频传3、(困)苦:困难困兽犹斗困惑不解三、先解释,后造句。
1、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造句:略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造句:略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颤动:抖动、震动、震荡(2)夸耀:炫耀、显耀、标榜(3)闪耀:闪射、闪烁、闪光(4)坚固:牢固、结实、坚实(5)柔和:温和、温柔、柔顺(6)快乐:愉快、愉悦、高兴五、题目略。
七年级下册语文初中同步练习册60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初中同步练习册60答案1、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2、1苏轼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这句话描写的是林黛玉的体貌神态。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宝玉:性格叛逆,鄙视功名利禄,大胆质疑程朱理学。
B.林黛玉:生得倾国倾城貌,又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史上富有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
C.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完美典范,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娴雅。
D.贾母:贾代化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小姐,后来成了贾家的最高统治者。
(正确答案)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8、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不尽)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B.齐鲁青未了C.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D.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时间)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文学家B.《登飞来峰》——王安石——宋——唐宋八大家C.《望岳》——杜甫——唐——浪漫主义诗人D.《已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思想家、文学家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有五律和七律。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陆游。
D.《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5.下列对《望岳》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无一“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6.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的广阔衬托孤寂之感。
C.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2159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A.②④③①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它们都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我几日前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其中第三句和第四句称为颈联。
3.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瑶族老人立即走到他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驿路梨花》)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紫藤萝瀑布》)C.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一颗小桃树》)D.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伟大的悲剧》)4. 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是汉字的发展过程[ ]。
- A. 结构、形象、繁体、简化- B. 形象、结构、简化、繁体- C. 结构、简化、形象、繁体- D. 形象、结构、繁体、简化2. 以下关于《白蛇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歌曲、动画、电影形式传播- B. 以小说的形式流传至今- C. 清代成书- D. 是一本古代道德经典3. 以下属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是[ ]。
- A. 披头散发,吃不饱饭- B. 收藏名画名人手迹- C. 高楼大厦稠密人口- D. 食不甘味,寝不安宁4. 下列属于文人的风雅行为是[ ]。
- A. 只顾学术,不关心政治- B. 研究不努力,只知玩乐- C. 整天浪荡不归家- D. 宴会中论古文,吟诗作词二、填空题1.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以[ ]为原型。
2. 唐代文学家[ ]是古人礼仪观念最严谨,最规矩的代表。
3. 郑成功是中国明朝末年抵抗殖民势力的英雄,他是[ ]的后代。
三、简答题1. 写出古代文人的典型形象及其特点。
古代文人的典型形象是一位世故而隐居的士人,其特点主要包括品味高雅、文学修养深厚、崇尚自然、独立思考、抒发情怀等。
2. 《红楼梦》中的黛玉与晴雯是怎样的形象?黛玉是一个活泼聪明、情感丰富且有着独立思想的女性形象,她的内心矛盾和抗争是小说主线之一。
晴雯则是一个直爽、坦率、勇敢且善良的女孩,她代表了对社会不公和压抑生活的反抗。
答案:一、选择题:1. B 2. B 3. B 4. D二、填空题:1. 薄情郎 2. 骚客 3. 回族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全对的一项是()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B.昼.夜(zhòu)罗布泊.(pō) 开拓.(tuò)至死不懈.(xiè)C.选聘.(pìng)无垠.(yín)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D.殷.红(yīn)萦.带(yíng)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 ì)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难堪孕育可歌可泣任人宰割B .戈壁阔别死而后己家喻户晓C.佩服谣言当之无愧接然不同D. 奠基仰慕锋芒毕露热泪满框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4、下列语段的方框中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_____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广告开一个家政公司流程,明星代言,上市企业,中国家…查看详情 > 「总部报价」开一个家政公司流程现在…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中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3.你怎样理解文中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4.你会对文中的先生持什么态度?不必说碧绿的……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实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写听觉的:写味觉的:3.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4.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5.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使用这种手法再续写两个句子。
7.从本段文字中,我们能够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8.作者写这个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1.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
2.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3、请相互合作,查阅相关书籍,理解“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
2.爸爸的花儿落了给下面的歌词拟个标题,再仿照歌词写一段话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标题:仿写:1.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2.课文的线索是什么?3.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4.全文插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语言概括。
5.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6.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20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2023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uò)一幢房屋(dóng)B、踯躅(zhú)芸芸众生(yún)(正确答案)C、青荇(xìng)礼节甚倨(jū)D、颤动(zhàn)间至赵矣(jiàn)2、“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个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所指的人物是( ) [单选题] *A.林黛玉B.贾元春C.贾探春D.薛宝钗(正确答案)6、1《劝学》的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自惭形秽”中“秽”、“扣人心弦”中“弦”的读音分别是“shu씓xuán”。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1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5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学汉语课本。
C.最近,一部讲述中国东北普通工人家庭生活故事的年代剧《人世间》在中国掀起观剧热潮,深深宽慰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邑人___ 扳___ 环谒___ 泯然___
2.解释加点的词
⑴.世隶耕( ) ⑵.未尝识书具( )
⑶.借旁近与之( ) 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⑸.稍稍宾客其父( ) ⑹.余闻之也久( )
⑺.从先人在家( ) ⑻.受之天也( )
⑼.卒之为众人( ) ⑽.今夫不受之天( )
⑾.泯然众人矣( ) 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⒀.称前世之闻( ) ⒁.父异焉( )
3.解释下列多义词。
父利其然也( ) 贤于材人远也( )
A、然
B、于于舅家见之 ( )
泯然众人矣( ) 环谒于邑人 ( )
4.翻译下列句子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译:。
B.父利其然也。
译:。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
D.邑人奇之译:。
E.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
F: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5.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 _代的王安五。
他字 _,号_ ,是杰出的_ 家、 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下列朗读停顿不准确的是( )
A、借旁近/与之
B、金溪民/方仲永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7.课内语段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
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
⑴.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⑵.解释词语。
①传一乡秀才观之 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 ④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
⑶.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⑷.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⑸.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⑹.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⑺.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能够说明,请举两例。
⑻.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⑼.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伤仲永》课后练习答案
基础巩固
2.⑴.属于⑵.以前⑶.给⑷.完成⑸.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
客之礼相待⑹.语气助词,表停顿⑺.跟随⑻.承受⑼.最后⑽.语
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⑾完全⑿牵、引;拜访⒀相当
⒁对……感到诧异
3.A 这……的样子 B 比在到
4.略
5.北宋;介甫;半山;政治;文学
6.D
7.⑴.“扳”通“攀”,pān,牵,引⑵.①观看,观赏。
②完成。
③文采和道理④有人⑶.略。
⑷.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
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⑹.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
⑺.如①忽啼求之②
即书诗四句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⑻.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