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

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绿豆,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绿豆:了解绿豆的外观特征、营养价值和生长过程。
2. 绿豆的生长:学习绿豆的发芽、生根、长叶等生长过程。
3. 绿豆观察:观察绿豆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
4. 绿豆实验:亲自动手进行绿豆发芽实验,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
5. 绿豆种植:学习如何种植绿豆,培养幼儿的种植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
2. 实验法:亲自动手进行绿豆发芽实验,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讲解法:教师讲解绿豆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技巧。
4. 互动法:鼓励幼儿提问、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绿豆种子:准备适量的绿豆种子。
2. 种植工具:如花盆、土壤、水等。
3. 观察记录表:记录绿豆的生长过程。
4. 教学图片或视频:展示绿豆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入主题,让幼儿观察绿豆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对绿豆产生兴趣。
2. 讲解绿豆的生长过程:讲解绿豆的发芽、生根、长叶等生长过程。
3. 绿豆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绿豆发芽实验,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
4. 绿豆种植:教师示范如何种植绿豆,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绿豆。
5. 观察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绿豆的生长过程,如绘画、拍照等。
6. 总结与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总结绿豆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延伸1. 绿豆食谱:让幼儿参与制作绿豆汤、绿豆糕等美食,了解绿豆的食用价值。
2. 绿豆环保:学习绿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幼儿对绿豆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
2. 实验操作:评价幼儿在绿豆发芽实验中的操作准确性。
幼儿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小豆子大变身

幼儿园主题活动优质教案小豆子大变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展开一场关于“小豆子大变身”主题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幼儿园大班教材《身边植物》中第三章“有趣种子”展开,详细内容涉及豆科植物种子结构与生长过程,特别是绿豆和黄豆发芽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解种子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知豆科植物种子基本结构,理解种子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爱护植物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豆科植物种子结构及生长过程认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绿豆、黄豆、花盆、土壤、浇水工具、放大镜、种子生长过程幻灯片等。
学具:小铲子、喷壶、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绿豆和黄豆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外观特征,激发他们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豆科植物种子结构,通过幻灯片展示种子生长过程,让幼儿对种子生长有一个直观认识。
3. 实验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绿豆和黄豆发芽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生长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种子生长过程,鼓励他们用画笔描绘种子变化。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包括豆科植物种子结构图、生长过程图解等,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植物生长过程,用画笔描绘出来。
2. 答案示例:观察记录表+植物生长过程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豆科植物种子认知和观察力得到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实践,鼓励他们发现身边植物,解植物生长变化,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兴趣。
同时,可以组织相关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绿豆的不同形态,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2.知道温度、水分、光照等因素对绿豆生长的影响;3.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瓶子、绿豆、水;2.温度计、光线计、水分计;3.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绿豆种子,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描述它的特点。
实验1.孩子们将绿豆种子放在一个透明的瓶子里,加水后,观察瓶子底部是否会湿润。
2.阳光下观察瓶子里的绿豆:“小绿豆”长成了绿色的芽,它是否向光线生长?3.孩子们可以将瓶子里的绿豆放在不同的温度下,观察它生长的速度。
4.如果给瓶子里的绿豆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干”、“湿”),这两个瓶子里的“小绿豆”会生长得不一样吗?5.孩子们可以将同样的绿豆种子放在不同的人造光源下,观察瓶子里的“小绿豆”是否会受到影响?结果孩子们经过实验发现,绿豆的生长受到温度、水分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孩子们在实验完成后可以记录一下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对于如何进行实验观测,以及如何记录实验结果有了初步的认识。
老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本次课程。
实验报告“小绿豆”变变变实验报告我们发现,绿豆的生长受到温度、水分和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当全天光照时间不足12个小时时,绿豆的生长速度减缓;在恒温条件下(25度左右),绿豆的生长速度较快并长得比较健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记录了一些不同的观察到的生长情况:实验一<img src=。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绿豆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认识绿豆,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绿豆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2. 学习绿豆的发芽过程,了解绿豆的生长条件。
3. 观察绿豆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绿豆,放在透明的容器中。
2. 准备一些纸和画笔,让幼儿记录绿豆的变化。
3. 准备一些关于绿豆的图片或图书,供幼儿观察和阅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幼儿展示绿豆,让他们观察绿豆的外观特征,并提问绿豆的生长过程。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绿豆的发芽过程,让他们了解绿豆的生长条件。
3. 观察:让幼儿观察绿豆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自己种植绿豆,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动手操作。
2. 观察幼儿在观察绿豆变化时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来。
3. 通过问答方式,了解幼儿对绿豆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扩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内容,并增进家园合作。
2. 环境布置:在教室中布置绿豆的生长环境,让幼儿随时可以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七、教学资源:1. 绿豆种子:准备一些绿豆种子,供幼儿观察和种植。
2. 图片和图书:收集一些关于绿豆的图片和图书,供幼儿观察和阅读。
3. 观察记录表:准备一些观察记录表,供幼儿记录绿豆的变化。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向幼儿展示绿豆种子,让他们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绿豆的发芽过程,让他们了解绿豆的生长条件。
3. 种植:让幼儿动手种植绿豆,并观察其生长过程。
4. 观察:让幼儿定期观察绿豆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教学目标1.了解小绿豆的生长过程和变化;2.理解水、阳光、土壤等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学习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完成实验和总结。
教学内容1.小绿豆的生长和发芽;2.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4.实验总结和分享。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老师先用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小绿豆和它的生长过程。
让学生知道小绿豆从种子到成长需要经过哪些阶段,他们可以观察、描绘并记录下来。
2.学生抽出本次实验中带助教到班级。
助教向学生讲述自己从小绿豆到茁壮成长的经历,并展示自己的变化过程。
第二步:实践操作1.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小绿豆种子和棉花球。
2.导师向学生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小组成员先取出一些棉花球,放在盘子上,用水沾湿棉花球,再把小绿豆放在棉花球上,最后将盘子转至教室窗边的位置(阳光充足的地方)放置。
3.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定期观察小绿豆的生长过程,例如每天或每两天观察一次,记录小绿豆的变化。
–需要注意观察的细节,比如小绿豆的颜色变化、芽的伸长情况等。
–需要记录下来小绿豆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第三步:实验总结1.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总结自己观察到的小绿豆变化,比如小绿豆的发芽、伸长、变绿等等。
2.导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绿豆发芽生长的必要条件,比如水分、阳光和土壤等。
教学评价1.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小绿豆生长的过程和变化,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总结观察到的小绿豆变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享能力。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和反馈,在下次实验中进行进一步提升。
教学资源1.小绿豆种子、棉花球;2.盘子、水、笔记本、相机等观察和记录工具。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绿豆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绿豆,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教育幼儿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自己种植绿豆,并关注其生长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绿豆、水、杯子、泥土、放大镜等。
2. 材料:绿豆、杯子、泥土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自然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绿豆,引导幼儿观察绿豆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引发幼儿对绿豆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绿豆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阶段。
3. 操作:教师示范如何种植绿豆,步骤包括:准备杯子、加水、放入绿豆、覆盖泥土等。
4. 观察:幼儿自己动手种植绿豆,并观察绿豆的生长变化,记录在观察表上。
五、作业: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介绍绿豆的生长过程,并观察家中的绿豆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画出绿豆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关注幼儿在观察绿豆生长过程中的耐心和细致程度。
3. 评估幼儿对绿豆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绿豆发芽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绿豆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过程。
3.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种植绿豆,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的表现,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修改:根据幼儿在实际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的反馈,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例如,增加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延长观察时间,使幼儿更能深入了解绿豆的生长过程。
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一、教学背景在大班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具有实践意义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探究科学知识。
小绿豆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物,其内部变化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变化和特性。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小绿豆内部发生的变化;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3.增强孩子们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如何使小绿豆发芽。
四、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小绿豆内部变化。
五、教学准备1.小绿豆;2.玻璃杯或碗;3.水;4.湿润的纸巾或毛巾;5.盖子;6.放置的位置;7.记录表格。
六、教学流程第一步:呈现教师把小绿豆、玻璃杯或碗、水、湿润的纸巾或毛巾、盖子拿到课堂上。
第二步:探究1.孩子们可以先把小绿豆拿出来看一看。
2.小组讨论,如何让小绿豆发芽。
3.孩子们倒入适量的水,放进湿润的纸巾或毛巾。
4.把小绿豆放在纸巾或毛巾上,盖上盖子。
5.放置在室内,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第三步:观察1.每天观察小绿豆的变化。
2.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3.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让孩子们思考小绿豆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四步:总结教师与孩子们共同总结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探究心得,并把总结结果记录到表格上。
七、教学评价1.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探究知识,积极的思考,善于合作。
2.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小绿豆内部发生的变化。
3.能够通过总结,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八、教学延伸1.孩子们可以在家再次尝试,探究小绿豆变化的奥秘。
2.通过多做实验,了解更多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孩子们表现积极,通过亲自进行实验,可以更好的了解小绿豆的发芽过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增强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环节设计,让孩子们充分动手体验。
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

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通用11篇)幼儿植物教育《小绿豆变变变》教案篇1【设计意图】绿豆芽在我们家常菜肴中并不陌生,孩子们几乎都吃过,但对绿豆变成豆芽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我决定让大班的孩子们来做一次绿豆发芽的小实验,让他们多一次新奇的生活体验。
【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绿豆发芽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3、初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不易,教育幼儿要学会爱惜我们的食物。
【活动准备】绿豆种子,绿豆芽,自带的可口可乐或雪碧空瓶子,纸杯,干净吸水的小毛巾、温水、小剪刀、双面胶、中性笔。
活动一浸泡绿豆【活动过程】1、认识绿豆种子和绿豆芽。
(1) 教师出示绿豆种子和绿豆芽,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名称、形状、颜色。
(2)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师提问:你们吃过绿豆芽吗?好吃吗?你知道一颗小小的绿豆是怎样变成绿豆芽的? 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发好多脆脆的绿豆芽让妈妈炒着给一家人吃啊?(激起孩子的表现欲)2.让幼儿把绿豆种子装入纸杯(绿豆约占三分之二),倒入温水淹没绿豆。
3、在教师辅导下把饮料瓶子底下用小剪刀钻4个比绿豆小的眼(以保证每天浇的水不积在瓶子里,积水会让绿豆烂掉),把瓶口锥形部分剪掉(便于通风和生长)。
4、在双面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在瓶子上。
5、把纸杯里泡好的绿豆放入饮料瓶内,并在绿豆上面盖上干净吸水的毛巾(主要是保湿),开始第一次浇清水,多余的水会通过瓶底小眼排出。
活动二观察生长过程【活动过程】1.幼儿每天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况,并由老师带领进行两次浇水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浇水,绿豆芽一个星期即可长成食用)。
2.引导幼儿观察生长情况。
教师提问举例: (1) )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和昨天比有什么变化?回答:绿豆皮裂开了,有个白色小芽钻出来了!………白白的身子上还有两片小叶子………活动三实验总结【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知晓绿豆种子发芽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呼吸,需要喝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绿豆变变变
【设计意图】
绿豆芽在我们家常菜肴中并不陌生,孩子们几乎都吃过,但对绿豆变成豆芽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我决定让大班的孩子们来做一次绿豆发芽的小实验,让他们多一次新奇的生活体验。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绿豆发芽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3、初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不易,教育幼儿要学会爱惜我们的食物。
【活动准备】
绿豆种子,绿豆芽,自带的可口可乐或雪碧空瓶子,纸杯,干净吸
水的小毛巾、温水、小剪刀、双面胶、中性笔。
活动一浸泡绿豆
【活动过程】
1、认识绿豆种子和绿豆芽。
(1) 教师出示绿豆种子和绿豆芽,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名称、形状、颜色。
(2)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绿豆芽是怎么长出来的?教师提问:你们
吃过绿豆芽吗?好吃吗?你知道一颗小小的绿豆是怎样变成绿豆芽的? 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发好多脆脆的绿豆芽让妈妈炒着给一家人吃啊?(激起孩子的表现欲)
2.让幼儿把绿豆种子装入纸杯(绿豆约占三分之二),倒入温水淹没绿豆。
3、在教师辅导下把饮料瓶子底下用小剪刀钻4个比绿豆小的眼(以保证每天浇的水不积在瓶子里,积水会让绿豆烂掉),把瓶口锥形部分剪掉(便于通风和生长)。
4、在双面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在瓶子上。
5、把纸杯里泡好的绿豆放入饮料瓶内,并在绿豆上面盖上干净吸水的毛巾(主要是保湿),开始第一次浇清水,多余的水会通过瓶底小眼排出。
活动二观察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1.幼儿每天观察绿豆发芽的情况,并由老师带领进行两次浇水管理(每天上午和下午浇水,绿豆芽一个星期即可长成食用)。
2.引导幼儿观察生长情况。
教师提问举例:
(1) )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和昨天比有什么变化?回答:绿豆皮裂开了,有个白色小芽钻出来了!………白白的身子上还有两片小叶子………
活动三实验总结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晓绿豆种子发芽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呼吸,需要喝水。
2、实验总结:空气和水是绿豆种子发芽不可缺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