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
南昌大学2019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硕士
21
运动医学
3年
硕士
6
中西医结合临床
3年
硕士
2
肿瘤学
3年
硕士
38
重症医学
3年
硕士
3
转化医学
3年
硕士
8
际銮书院
本科合计:144人
际銮书院
本科合计:144人
国际经济与贸易
4年
本科
2
会计学
4年
本科
3
制药工程
4年
本科
2
财务管理
4年
本科
7
经济学
4年
本科
5
新闻学
4年
本科
1
广告学
4年
本科
1
法学
4年
本科
2
旅游管理
3年
博士
1
公共管理学院
合计:360人
本科:305人
硕博:55人
公共关系学
4年
本科
26
公共事业管理
4年
本科
39
社会工作
4年
本科
22
人力资源管理
4年
本科
38
行政管理
4年
本科
112
应用心理学
4年
本科
68
行政管理
3年
硕士
29
政治学
3年
硕士
3
土地资源管理
3年
硕士
6
社会保障
3年
硕士
8
应用心理学
3年
硕士
9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博合计:43人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与运动
全国高校历年就业率统计

全国毕业生月收入排行榜2007-10-13 16:36排名学校收入1 大连外国语学院 50502 49003 39164 38755 38636 北京外国语大学 371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7008 西安交通大学 368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363310 359611 359112 华中科技大学 355013 351714 上海大学 345315 华东理工大学 333216 328917 32501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16919 316720 312921 中山大学 308322 华东师范大学 303323 30272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02425 290026 284627 283328 武汉大学 2759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2330 264931 华南理工大学 256732 246533 243434 235735 西北工业大学 235236 东南大学 235037 华东政法学院 232438 230039 重庆大学 229140 厦门大学 223341 东北师范大学 222042 兰州大学 221243 武汉理工大学 215244 华南师范大学 208845 206546 浙江大学 205847 天津大学 20474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3249 20305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51 西北政法学院 201252 西南政法大学 201253 198154 197555 西南财经大学 195256 194757 南京理工大学 194358 海洋大学 193959 190060 山西财经大学 189661 189562 湖南大学 185863 中国地质大学 183064 183065 南昌大学 182766 176067 175768 陕西师范大学 175069 华中师范大学 174070 安徽大学 173171 福州大学 172572 暨南大学 166773 西南师范大学 166074 哈尔滨医科大学 162875 广西大学 158076 江南大学 157677 广西师范大学 154878 151279 苏州大学 147180 145481 南京大学 144282 太原理工大学 138983 天津师范大学 126784 郑州大学 126385 123786 南京师范大学 120087 山东师范大学 119188 113189 海南大学 10172006年中国大学声誉排行榜2007-02-10 11:431f5151373f。
历年高校毕业人数

历年高校毕业人数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49-2017)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万人。
最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
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
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
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
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
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
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
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
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
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推荐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并将探寻到的规律和经验写进调查报告。
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1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是生命的奠基石。
生命因为有了理想而有奋斗的动力,因为有了理想而精彩。
没有理想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这样的人只剩下躯壳,碌碌一生,无所作为,这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大学里的莘莘学子更是胸怀大志,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谁不不想充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时代宠儿。
当今的大学生,他们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构筑自己未来的蓝图。
我们就大学生就业憧憬问题,对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发展空间与薪酬根据调查显示,8%的人选择在1000元以下,41%的人选择在10002000,30%的人选择在20003000,21%的人选择在300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当提出第一年期望的工资是多少这一问题,大部分人选了1000~2000元。
有人说,不注重第一年的工资,关键是第二年,第三年的。
看来大家普遍都注重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
求职时,应该明白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渴望得到什么、未来发展如何,个人的发展前景与待遇发生矛盾的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会不一样。
显然薪金不再是大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了。
理性地对待薪金这是个正确的心态,一心想高薪,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表现,积累经验才是第一位的。
二、关于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根据调查显示,63%的人选择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13%的人选择回家乡,12%的人是去内地省会城市,7%的人选择去国外发展,5%的人选择在边远/大西北/农村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还是认为留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发展的机会比较多,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而且从数据中更可看出当代大学生还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很多大学生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情愿留在大城市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最新)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来到大学已经三年多了,正面对在考验还是就业的十字街头,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很迷茫,不过这个学期,有幸的是老师给我们即将大四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学时虽然不多,但是感觉受益匪浅。
回忆这几次课程,每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里面实际上蕴含着大学问,大道理。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
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
数据显示:2010-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保持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6526万人。
其中2019届毕业生达834万人,比2018年还要高14万人,就业创业工作或将面临严峻形势。
2019年1月10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指出2018年新增企业670万。
而数据显示2014-2018年,年度注销企业数分别为50.59万、78.84万、97.46万、124.35万和181.35万,自2015年起,全国实有企业数量增长趋势放缓。
2019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年度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10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 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2019年经济增长速度或将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大量企业减员或倒闭,供求失衡,对于人数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更是带来巨大冲击,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分析就来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平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象征,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面临着就业危机,应当视危机为挑战,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 )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6.5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5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7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5.7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8.7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1.6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9.3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2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5.4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62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36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43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42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07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3.74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0.54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3.86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1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8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4.76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94.98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03.63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33.73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87.75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39.1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06.8万人。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1949-2023) 1949年大学毕业生2.1万人;1978年大学毕业生16.5万人;1979年大学毕业生8.5万人;1980年大学毕业生14.7万人;1981年大学毕业生14万人;1982年大学毕业生45.7万人;1983年大学毕业生33.5万人;1906年大学毕业生28.7万人;1985年大学毕业生31.6万人;1986年大学毕业生39.3万人;1988年大学毕业生55.4万人; 1989年大学毕业生57.62万人; 1990年大学毕业生61.36万人; 1991年大学毕业生61.43万人; 1992年大学毕业生60.42万人; 1993年大学毕业生57.07万人; 1994年大学毕业生63.74万人; 1995年大学毕业生80.54万人; 1996年大学毕业生83.86万人; 1997年大学毕业生82.91万人;1999年大学毕业生84.76万人; 2000年大学毕业生94.98万人; 2001年大学毕业生103.63万人; 2002年大学毕业生133.73万人; 2003年大学毕业生187.75万人; 2004年大学毕业生239.1万人; 2005年大学毕业生306.8万人; 2006年大学毕业生377.47万人; 2007年大学毕业生447.79万人; 2008年大学毕业生512万人;2010年大学毕业生575.4万人; 2011年大学毕业生608.2万人; 2012年大学毕业生624.7万人; 2013年大学毕业生699万人; 2014年大学毕业生727万人; 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人; 2016年大学毕业生765万人; 2017年大学毕业生795万人; 2018年大学毕业生821万人; 2019年大学毕业生834万人;2021年大学毕业生909万人; 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人; 2023年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都课程可更多考研信息点击进入
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
2009-06-09 09:56:04 编辑:雨泽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0万人,整体增长趋缓。
图表:截止于2010年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2009届毕业生签约人数统计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我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该数据截至六月份),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但签约率比去年下降了三个百分点。
另据国内某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公司5月31日发布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5月月度报告显示,2009届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目前达到62%,高职毕业生的签约率略超本科生,为64%。
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依然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求职优势,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签约率最高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
而制造业、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今年大学生签约量最大的三大行业。
(有才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