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继电保护类型及原理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工作原理是指通过继电器将电力系统各部件的状态信息传递给保护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主要是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来判断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会被动作,将信号发送给保护设备,从而切断故障电路。
2.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是通过对系统中电压进行监测和测量,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会动作,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以避免电气设备受到损坏。
3. 低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基本原理与过电压保护相似,但是保护对象是电压过低的情况。
当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会触发保护动作,以避免设备在电压过低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4. 频率保护:频率保护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当频率偏离正常范围时,继电器会动作,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以防止电力系统发生频率过高或过低的故障。
5. 距离保护:距离保护是用于判定系统中发生故障的位置,以便精确地切除故障区域。
它通过测量故障点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来判断故障的距离,从而实现保护动作。
6. 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一种用于保护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重要方式。
它基于物理定律,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电流的差值,
来判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短路、接地等故障。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比较电力系统中各种参数(电流、电压、频率等)的数值,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通过继电器将信号传递给保护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原理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问题4.防跳问题
防跳回路是指防止跳跃的电气回路。开关装置配有 电气的分闸和合闸按钮,当分闸按钮一直按下时, 开关分闸,如果此时合闸按钮也一直按下,开关 就会出现合闸后立即分闸,分闸后又合闸的跳跃 动作。因此需要防跳回路,以防止开关发生这种 跳跃现象,进而保护开关装置以及负载免受保护
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 后备。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称为 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 相邻线路的全长。
优点: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
缺点:有动作时限(比过流Ⅱ段还要长)
过流Ⅲ段保护是后备保护,过流Ⅲ段保护的IdZ比 第Ⅰ、Ⅱ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Ⅰ、Ⅱ 段更高
母线电压开放解释:是根据母线故障电压降低的特性, 正常电压情况下,即使有差动电流,电压闭锁,只有 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才开放逻辑。
问题3.母差保护报交流异常
处理方法:母差保护在电站影响比较大,若有交流异常 应逐一检查装置的采样(包括角度)和极性。
问题4.线路纵差保护报通道告警
处理方法:应和供电局保护班确认,更换跳线或光缆的 芯号
五.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采用光纤通道按相传送两侧电流量,本 身具有选相能力,不受系统振荡影响, 在非全相运行中有选择地快速动作, 不受TV断线影响。
由于带有制动特性,可防止区外故 障误动,不受失压影响,不反应负荷 电流,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在短线路 上使用,不需要电容电流补偿功能。 在同杆并架线路上应用广泛。
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 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七.主变保护
1.变压器纵差保护 变压器的纵差保护是反应相间短路、高压侧
单相接地短路以及匝间短路的主保护,其 保护范围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引出线。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引言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其主要作用是监测和保护电力设备,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二、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监测和判断。
当这些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或发生异常变化时,继电保护将发出信号,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
下面列举了继电保护的几种常见工作原理:•过流保护:监测电流,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动作触发,切断电源,以保护电力设备。
•差动保护:通过对电流进行比较,检测电流差异,当差异超过预设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零序保护:监测电力系统的零序电流,一般用于检测接地故障。
•距离保护:测量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距离,判断故障类型,并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
•欠频保护:监测电力系统频率,当频率低于设定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三、继电保护的应用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变电站继电保护: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继电保护系统在变电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检测变电站中的各个电力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是否正常运行,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切断电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2.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系统在输电线路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检测并定位线路故障,如短路、断线等。
及时触发保护动作,使故障区间与其余正常区间隔离,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3.发电机继电保护: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对于发电机的保护尤为重要。
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监测发电机的电流、电压、频率、温度等参数,一旦检测到故障,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进一步损坏发电机。
4.用电继电保护:继电保护系统在用电过程中也有重要应用。
它能够监测用户侧的电流和电压,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能够切断电源,防止过载引起的事故。
同时,继电保护系统还能够检测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如电压波动、谐波等,保证用户用电的稳定和可靠。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

继电保护及原理归纳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保护。
本文将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是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减小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故障检测:继电保护通过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如电流的突变、电压的异常等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2. 故障定位:一旦继电保护检测到故障,它会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故障的位置,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 故障切除: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会及时切断故障点与电力系统其他部分的连接,以防止故障扩大,并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4. 信息传递:继电保护可以通过传递故障信息给操作人员,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系统发生的故障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常见的继电保护设备1. 过流保护装置:过流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过电流故障进行检测和保护。
它通过监测电流的大小和变化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过电流故障,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2. 跳闸保护装置:跳闸保护装置是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它可以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断电路,以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跳闸保护装置能够根据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自动进行判别,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差动保护装置:差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差动故障进行保护。
它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差动故障,并及时切除故障点,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4. 低压保护装置:低压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低电压故障进行保护。
它可以监测系统电压的变化,一旦系统电压低于设定值,就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 过频保护装置:过频保护装置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过频故障进行保护。
它可以检测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变化,一旦频率超过设定值,就会自动切断电路,以避免故障的进一步发展。
继电保护总结

继电保护总结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核心保护措施,主要用于确保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其他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面对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能够快速、可靠地断开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目前,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下面将针对继电保护的知识进行总结,以期对读者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一、继电保护的原理及分类继电保护的原理基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电磁学原理,通过控制断路器等处理设备,快速断开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按照作用对象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和母线保护等不同类型。
其中,发电机保护主要用于保护发电机本身免受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的威胁;变压器保护则主要用于保护变压器免受短路、过流和局部放电等故障的影响;线路保护则主要用于保护电网中的输电线路免受闪络、短路和过载等故障的影响;母线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网中的母线免受电弧接地故障和接触不良等影响。
二、继电保护的设备及其功能继电保护涉及到各种设备和器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继电器。
保护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的核心控制设备,它可以根据电力系统中的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进行控制,对断路器、过载保护器等设备启动和控制。
此外,继电保护还包括短路电流测量器、转速计、震动传感器、温度计、压力计等监测设备,以及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绝缘计、微机保护装置等测量和检测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收集和记录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并通过算法和逻辑运算,识别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从而实现快速、智能化的保护措施。
三、继电保护的特点和优势1.快速反应:继电保护能够在几毫秒甚至几微秒内做出反应,对电网中的故障进行快速处理,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智能分析:继电保护采用先进的算法和逻辑运算,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减少误判率和漏判率。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一、继电保护装置的概述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设备,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对故障部位进行快速、准确地切除,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可分为过流保护、零序保护、差动保护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
二、过流保护的原理过流保护是一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变压器或线圈感应出来的电流信号,通过比较与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
当系统中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导致通过该线路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则会触发过流保护动作。
过流保护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故障区分出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三、零序保护的原理零序保护是一种针对接地故障而设计的继电保护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变压器或线圈感应出来的零序电流信号,通过比较与预设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接地故障。
当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导致零序电流增大,触发零序保护动作。
零序保护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故障区分出单相接地和双相接地。
四、差动保护的原理差动保护是一种针对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而设计的继电保护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将设备两端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如果两端电流不相等,则说明设备内部发生了故障,触发差动保护动作。
差动保护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设备区分出三相差动和单相差动。
五、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比较元件、判断元件和输出元件四部分组成。
测量元件包括变压器或线圈等感应器,用于感应系统中的电流或电压信号;比较元件包括比较器等逻辑元件,用于将测量元件感应到的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元件包括逻辑门等逻辑元件,用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触发继电保护动作;输出元件包括继电器等执行元件,用于将判断结果转换成电信号,控制断路器等开关设备进行动作。
六、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强等特点。
由于其工作原理简单,结构紧凑,因此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此外,继电保护装置还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和配置。
继电保护的原理及应用

继电保护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用来检测故障信号、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手段。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测量、判断、动作三个部分组成,它能及时准确地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的原理主要基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故障模式,通过检测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继电保护的原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流保护原理:通过检测电流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过载、短路等故障。
常见的电流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继电器等。
•电压保护原理:通过检测电压的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欠压、过压等故障。
常见的电压保护装置包括电压互感器、电压继电器等。
•频率保护原理:通过检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情况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频率异常故障。
常见的频率保护装置包括频率继电器等。
•差动保护原理:通过比较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差异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动作。
差动保护主要用于保护高压线路和重要设备。
3. 继电保护的应用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保障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下列举了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发电机保护: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对其进行继电保护可以有效预防过载、短路等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变压器保护: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设备,对其进行继电保护可以防止过电流、过热等故障,保护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线路保护: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传输通道,对线路进行继电保护可以防止过载、短路等故障,确保电能在各个终端之间的正常传输。
•母线保护:电力系统的母线是电能分配的关键节点,对母线进行继电保护可以防止过电流、短路等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动机保护:电动机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负载设备,对电动机进行继电保护可以防止过载、过热等故障,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主要的继电保护原理归纳总结

主要的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归纳总结一、线路主保护(纵联保护)纵联保护:利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一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任何纵联保护总是依靠通道传送的某种信号来判断故障的位置是否在被保护线路内,信号按期性质可分为三类: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
闭锁信号:收不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允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跳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与跳闸的充要条件。
按输电线路两端所用的保护原理分,可分为:(纵联)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方向保护。
通道类型:一、导引线通道;二、载波(高频)通道;三、微波通道;四、光纤通道。
1.(纵联)差动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原理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即流向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零。
差动保护存在的问题:(一).对于输电线路1.电容电流:电容电流从线路内部流出,因此对于长线路的空载或轻载线路容易误动。
解决办法:提高启动电流值(牺牲灵敏度);加短延时(牺牲快速性);必要是进行电容电流补偿。
*注:穿越性电流就是在保护区外发生短路时,流入保护区内的故障电流。
穿越电流不会引起保护误动。
2.TA断线,造成保护误动解决办法:使差动保护要发跳闸命令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本侧起动原件起动;本侧差动继电器动作;收到对侧“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
保护向对侧发允许信号条件:保护起动;差流元件动作3.弱电侧电流纵差保护存在问题(变压器不接地系统的弱电侧在轻载或空载时电流几乎没有变化)解决办法:除两侧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外,加装一个低压差流起动元件。
4.高阻接地是保护灵敏度不够在线路一侧发生高阻接地短路时,远离故障点的一侧各个起动元件可能都不启动,造成两侧差动保护都不能切除故障。
解决办法:由零序差动继电器,通过低比率制动系数的稳态相差元件选相,构成零序1 段差动继电器,经延时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过被保护设备或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
如大电机启动电流(短时)和穿越性短路电流之类的非故障性电流,以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
为使上、下级过电流保护能获得选择性,在时限上设有一个相应的级差。
B、电流速断保护---是按照被保护设备或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或变压器二次侧发生三相短路电流而整定的。
速断保护动作,理论上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时限。
即以零秒及以下时限动作来切断断路器的。
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常配合使用,以作为设备或线路的主保护和相邻线路的备用保护。
C、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被保护线路上流过最大负荷电流时,电流继电器不应动作,而本级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元件组成(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继电器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设定动作时间→信号继电器发出动作信号);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动作时间是恒定的。
(人为设定)
D、反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成反比,即短路电流越大,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短,短路电流越小,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长。
在10KV系统中常用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
(GL-型)
E、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将影响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按最大运行方式(即通过本线路的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来整定,但这样对其它运行方式的保护范围就缩短了,规程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
另外,被保护线路的长短也影响速断保护的特性,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反之,线路较短时,所受影响就较大,保护范围甚至会缩短为零。
②、电压保护:(按照系统电压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的变化而动作的继电保护)
A、过电压保护---防止电压升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而装设的。
(雷击、高电位侵入、事故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10KV开闭所端头、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开关设备、变压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波由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绝缘而设的。
B、欠电压保护---防止电压突然降低致使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受损而设的。
C、零序电压保护---为防止变压器一相绝缘破坏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
主要用于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
次侧为被保护线路(如电缆三根相线),铁芯套在电缆上,二次绕组接至电流继电器;电缆相线必须对地绝缘,电缆头的接地线也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原理:正常运行及相间短路时,一次侧零序电流为零(相量和),二次侧内有很小的不平衡电流。
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零序电流反映到二次侧,并流入电流继电器,当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动作并发出信号。
(变压器零序电流互感器串接於零线端子出线铜排)
③、瓦斯保护:油浸式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弧使变压器油和其它绝缘物产生分解,并产生气体(瓦斯),利用气体压力或冲力使气体继电器动作。
故障性质可分为轻瓦斯和重瓦斯,当故障严重时(重瓦斯)气体继电器触点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并发出报警信号。
轻瓦斯动作信号一般只有信号报警而不发出跳闸动作。
变压器初次投入、长途运输、加油、换油等原因,油中可能混入气体,积聚在气体继电器的上部(玻璃窗口能看到油位下降,说明有气体),遇到此类情况可利用瓦斯继电器顶部的放气阀(螺丝拧开)放气,直至瓦斯继电器内充满油。
考虑安全,最好在变压器停电时进行放气。
容量在8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
④差动保护:这是一种按照电力系统中,被保护设备发生短路故障,在保护中产生的差电流而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
常用做主变压器、发电机和并联电容器的保护装置,按其装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横联差动保护---常用作发电机的短路保护和并联电容器的保护,一般设备的每相均为双绕组或双母线时,采用这种差动保护。
B、纵联差动保护---一般常用作主变压器的保护,是专门保护变压器内部和外部故障的主保护。
⑤高频保护:这是一种作为主系统、高压长线路的高可靠性的继电保护装置。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多条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就要求使用这种可行性、选择性、灵敏性和动作迅速的保护装置。
高频保护分为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
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两端电流的相位的保护。
规定电流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为正,从线路流向母线为负。
就是说,当线路内部故障时,两侧电流同相位而外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相位差180度。
方向高频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的功率方向,来判别输电线路的内部或外部故障的一种保护装置。
⑥距离保护:这种继电保护也是主系统的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继电保护,又称为阻抗保护,这种保护是按照长线路故障点不同的阻抗值而整定的。
⑦平衡保护:这是一种作为高压并联电容器的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采用双星形接线的并联电容器组,采用这种保护较为适宜。
它是根据并联电容器发生故障时产生的不平衡电流而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
⑧负序及零序保护:这是作为三相电力系统中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时的主要保护装置。
⑨方向保护:这是一种具有方向性的继电保护。
对于环形电网或双回线供电的系统,某部分线路发生故障时,而故障电流的方向符合继保护整定的电流方向,则保护装置可靠地动作,切除故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