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对难治性分裂症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t nsae T S ) R sl h t f ci aei o ie ru a inf a t i e a a i l(E S . eut T et a e e t ert ncmbn dgo pw s g icnl hg r h nt t o c s ol f v s i y h t h i igedu o p (07 V 5 , = .2 P 00 ) T esoe f AN S p s i y t n ns l rgg u 8 .% S6 . 43 ,< .5 . rso S ,oiv smpo a d n r 1% h c P te ms
z l rm trigd s f5 0 mg・一 t 5 2 ・ ~ wi i e sa d sdu v lraea tr- oef o sat o eo -1 n d o 1 - 0 mg d t n 2we k n o im ap o t t s t h a a
r u , h c r s o e a i y t ms d d n tsg i c n l c a g tt e e d o e t n e k g o p t e s o e fn g t e s mp o i o in f a t h n e a h n ft a me tfr 2 w e s v i y r o
p y har ah lg n ANS inf a t e ra e n c mbn d go p ( 0 0 o 0 0 ) sc iti p t oo y a d P c S sg ic nl d ce sd i o ie ru i y P< .5 r P< . 1 .
CHEN h , ANG e Z e W F i
( e ate tfMetl sae , kn optlfTajnP bi S c  ̄yB ra , D p r n m o na essAn a gH s i ini u l eu t ueu Di ao c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 摘要] 目的 观察九味镇心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ꎮ 方法 将 100 例精神分裂症 患者随机分为 2 组ꎬ对照组 50 例给予阿立哌唑口服ꎬ观察组 50 例给予阿立哌唑联合九味镇心颗粒口服ꎬ2 组均以 12 周为 1 个疗程ꎮ 观察 2 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 PANSS)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 分( BPRS)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 及血清一氧化氮( NO)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 水平变化情况ꎬ统计 2 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ꎮ 结果 2 组治疗后妄想、冷漠平淡、思维障碍、畏 缩、舌红无苔、脉细数评分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ꎬBPRS 评分、WCST 评分及 NO 水平均显著降 低( P 均 < 0. 05) ꎬ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及 NO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ꎻ2 组血清 SOD 和 BDNF 水 平均显著增高( P 均 < 0. 05) ꎬ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ꎻ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ꎬ锥体外系反应、嗜睡、震颤及肌强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ꎬ2 组恶心呕吐、失眠、心电 图异常、静坐不能及视物模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 0. 05) ꎮ 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 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体征ꎬ改善认知功能ꎬ调节氧化应激指标和 BDNF 水平ꎬ且不良反应少ꎮ
醒脑安神汤合并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合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 ,观察 时间 1 。 2周 13 观察项 目 在 治疗前 和治疗 后第 2 、8 2周末 , . 、4 、1
用 P N S和 副 反 应 量 表 ( E S 评 定 临 床 疗 效 和 不 良 反 A S TS)
药物系统治疗 ,但 没有 获得I 痊愈 ;入组 时阳性和 阴 临床 性综合征量表 ( A S )总分 >6 P NS 1 0分 ,无 严重攻击行为 和 自 杀企 图;患者家属 知情 同意 , 患者没有 使用过 喹硫平 且
效 1 9例 ,有效 l 6例 ,无效 4例 ,对 照组 分别为 5 4 l 、1 、2 和1 0例 ;研 究 组 显 效 率 高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05。 .
在此基础上研 究 组加 服 醒脑 安 神 汤 ,配方 :柴胡 、大黄 、 枳实 、泽泻 、白芥 子、生 南星 、桃仁 、三棱 、莪术各 1g 5, 茯苓 、石菖蒲各 2 g 0 ,生 半 夏、乌梢 蛇各 1g 0 ,虻 虫 6只,
总分
9. 94±2 . 93 9. 36±2 . 56
阳性症状
2. 2 1±5 0 . 2. 02±44 . 1. 6 5±3 8 .
阴性症状
3. 4 2±6 4 . 3. 2 5±5 9 . 3 6±52‘ .
精神病 理
4. 77 3 1士 . 4. 0 9士7 1 . 3. 53±68 . 3. 29±54 ’ .
麻 醉 ,并 对 麻 醉 方 法 进 行 比较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择 锁 骨 骨 折 手 术 患 者 6 . 0例 ,年 龄 2 — 1 7 4岁 ,男 4 6例 ,女 1 6例 。A A I Ⅱ 级 ,分 为 两 组 , 1 S 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利培酮所致闭经的90例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1 2 方 法 .
服 中药血 府逐 瘀汤 , 中药基 础方 : 仁 3 、 花 l 桃 0g红 5
12 1 给药方法 阿立哌唑 由成都 大西南制药有 .. 限公 司提 供 。A组 递 减原 抗精 神病 药利 培 酮 时递 增 阿立 哌 唑剂 量 , 当阿 立 哌 唑 剂量 递 增 至 与原 抗 精 神
[ ] 马玮亮 , 4 陆明康. 抗精神病药引起 女性 闭经的调查 [ ] 上海 精 J. 神 医学 ,0 7,9 4 2 4—26 2 0 1 ( ):2 2.
本研究结果表明, 治疗第 3 个月末 , A组 P N S A S
阳性 症 状 、 性 症 状 量 表 分 及 总 分 显 著 性 低 于 B 阴 组 , A组 精 神病症 状 没 有 波动 。表 明阿 立 哌 唑在 且 治 疗精 神分 裂症 方 面具有 与经 典和 非典 型抗 精神 病 药 相似 的疗效 同时显示 中药血府 逐瘀 汤增 加 了 阿立
2 结 果
分 的变化情况 人组治疗前 A B组 P N S 、 A S 各量表 分及 总分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治 疗 第 3个 月
末, A组 P N S阳性症 状 、 AS 阴性 症 状 量 表 分及 总 分 显著性 低 于 B组 , 见表 3 。
表 2 两组闭经患者疗效比较 ( 。 ) 例 %
采用方差分析或协方差分析。
2 3 不 良反应 .
A组 4 3例 中 5例 ( 16 % ) 1.3 出现
精神病药物在结节 一 漏斗部位产生的 D A受体拮抗 作用 , 从而降低 P L水平 , R 治疗泌乳 、 闭经 。因本 研究 未 能测定 血 清 P L浓度 的动态 变 化 , 待进 一 R 有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临床治疗案例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于遗传、环境、生物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其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情感失调等。
西医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为抗精神病药。
下面是一个西医临床治疗案例:病例: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来诊,主要症状是听到声音,看到幻觉,同时出现情感失调,表现为抑郁情绪和行为迟缓。
根据患者的症状,医生诊断其为慢性精神分裂症。
治疗方案:医生首先采用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其中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具有控制幻觉和妄想的作用,但常常会出现副作用,如运动障碍、口干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奥氮平、利培酮等,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对情感失调的治疗效果不如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旨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工作和学习能力,降低精神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长期持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治疗反应来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患者需要注意调整用药方式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产生。
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通常是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辅助疗法。
以下是一个中医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案例:患者,男性,32岁,患有精神分裂症,表现为幻觉、妄想、言语紊乱、行为怪异等症状,经过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转向中医治疗。
中医诊断为“肝火上扰”,即肝经气滞,火盛烦躁,影响了心神。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成:龙胆草、黄芩、柴胡、青皮、枳实、泽泻、茯苓、半夏、人参、甘草。
治疗过程:每日一剂,水煎服,持续治疗一个月。
同时采用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辅助调节心身状态。
治疗效果: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言语逐渐清晰,行为趋于正常。
中西药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60例疗效观察

有统计学意义 ; 而在 G S评分 方面 , C A组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P
< .5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明 A 组 患 者 的 疾 病 情 况 要 差 00 , 说
于 B组 。
3 结 论
[ 3] P us sD, n r duIPpliA,t . r et e fc a o o si A de o ,aa s e Po c v etf - o a o 1 a ti e o n
・
14 ・ 2
中 国现 代 药 物应 用 2 1 0 0年 4月 第 4卷 第 7期
C i JMo rgAplA r 0 , o. . hn dD u p ,p 1 y J 2 o , !
表 1 两组 患 者 治 疗 后 颅 脑血 肿 变 化 情 况 比较 ( , ) 例 %
[ ] 何效兵 , 1 姜亚军 , 何勇声. 出血后脑水肿 病理 机制研究进展. 脑
闰外 医 学 : 血 管疾 病 分 册 ,00,( )9 -7 脑 2 0 8 2 :59 . [ ] L l nM, b K n i t ,t 1Mant a i l i s 2 a e WebG, enn o Se . n ilner o a aa  ̄ gn a o i d pg
颅 内血 肿 是 脑 损 伤 中最 常 见 最 严 重 的 继 发 性 病 变 。 当脑 损 伤 后 颅 内 出血 聚 集 在 颅 腔 的一 定 部 位 而 且 达 到 相 当
rp r so . u h r c l2 03.6 2 58 O. e ef in E rJP ama o ,0 u 4 5: 7 -2
【 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 中西医结合 ; 清心滚痰丸
乌灵胶囊合用银杏叶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周后 , 疗 组 愈 显 率 高于 对 照 组 ,A S 评 分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下 降且 低 于 同期 对 照 组 , T S 评 分 同期 比较 无 显 著 性 治 P NS 但 E 差 异 。 蛄论 鸟 灵胶 囊合 用银 杏 叶 片治 疗 慢 性 精 神 分 裂症 疗 效 好 , 良反 应 少 。 不
嗜 睡 、 晕 、 心 、 吐 、 泻 、 功 能 异 常 , 有 1例 。 2组 头 恶 呕 腹 肝 各 T S 评 分 同 期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E 见表 2 。
表 2 2组 治 疗 后 不 同 时段 T S 评 分 比较 ( E 王±s )
2 ~6 (2 7±1 .) ; 程 5 2 1 .1 .1 a 5 54 . 28岁 病 ~2 (0 2 ±6 3 )。对 照 组 6 O例 , 4 男 2例 , 1 女 8例 ; 龄 2 ~6 (2 3 ±9 8 ) ; 程 年 8 3 4 .1 .2 岁 病 5 2 (O 5 - 1 1 .2±5 8 ) 。2组 患 者 性 别 、 龄 、 程 、 状 严 重 .3 a 年 病 症
征 量 表 ( eP s i n gt eS n rmeS a , A S ) J Th o iv a gNe a v y d o c l P NS l te i e
无 效 7例 , 有 效 率 8 % , 显 率 ( 愈 +显 效 ) 7 ; 照 组 总 8 愈 治 6% 对 治愈 1 O例 , 效 2 例 , 效 2 显 2 有 O例 , 效 8例 , 无 总有 效 率 8 % , 7
3版 ( C C MD一3 精 神 分 裂 症 诊 断 标 准 ] 患 者 10例 , 程 ) 1的 2 病 5a 上 , 以 至少 接 受 2种 以上 不 同类 型 的抗 精 神 病 药 物 系 统 治 疗 3个 月 以 上 , 疗 效 欠 佳 , 严 重 攻 击 行 为 和 自杀 企 图 , 且 无 排 除 伴 有 心 、 、 等 重 要 器 官 疾 病 者 , 组 时 阳 性 和 阴性 综 合 肝 肾 人
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药物与临床·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孙旱雨(宜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宜兴)摘要:目的探究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5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A组(n=26)和B组(n=27),A组患者仅接受氯氮平治疗,B 患者接受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常规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来判定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6.92%,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5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明显优于A组,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1.11%)明显优于A组(3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该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较小,能更好的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氯氮平;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395.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3.108本文引用格式:孙旱雨.氟哌啶醇与氯氮平共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188,190.0 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科疾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此病的病程较长且易复发,极易产生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精神分裂症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有氯氮平,但是该药物单独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预后效果不理想,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寻找科学合理的难治性精神病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将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逐渐好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的治疗,疗效显著,精力充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使用中药治疗,能够减少西药对于人体的危害。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精神类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疾病更是占据诸多病症首位,100个精神类疾病患者中就有40个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该病症经由普通精神病类药物疗效甚微,甚至会引发病患呈现精神病状不断恶化的情况。
这些年,社会医学各界日益重视精神病类研究,当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已经不能治疗精神类疾病,中西医结合使用治疗精神类疾病广泛应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80例,排除明显躯体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5±7.3)岁,平均病程(6.1±1.3)年。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8±7.7)岁,平均病程(6.2±1.2)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法,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以理气化痰,清脑安神,补血为主,食谱为合癫狂梦醒汤,菊参汤(王氏经验方),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增加或减少药剂量:药方由丹参,桃仁,菊花,川芎,柴胡,赤芍,香附,木通,果皮,陈皮,半夏,桑白皮,甘草,苏子,大腹皮等基本药物组成,如果患者有正气不足的症状则可以在上述药方上加上适量的养阴、益气或温阳的中药。
评估方法:药物使用评价量表PANSS 的影响,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
第2周,4周,8周的每周末进行1次评价[3]。
在治疗开始前对PANSS的使用进行统一的培训,卡帕值≥0.8。
疗效根据PANSS减分率来判定,康复≥75%,显著进步51%~74%,进步26%~50%,治疗无效≤25%。
此外,TESS的结果根
据体系可以分为六类:心血管体系症状、自主神经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化验反常、行动毒性以及别的症状分别给予统计[2]。
1.3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的血压值、心率、血糖值等身体功能指标值,经过医治以后,观察患者康复的速度、医护满意程度、住院时间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精力充沛,自制力恢复,能独立生活,工作能力恢复;显效:精力足,自制力多数恢复,生活自理,可以从事简单的劳动和工作;有效:精力多数充足,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精力差,自制力缺失,生活无法自理,需人照顾。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其中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身体逐渐好转,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的治疗,疗效显著,精力充沛,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使用中药治疗,能够减少西药对于人体的危害。
3 讨论
对于引发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及其机制到现在医学上也还没有得出明确的定论,在临床治疗中,因为每位患者发病的原因不同,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分属于癫狂领域,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得病的原因是七情内伤、阴阳失调以及气血凝滞等,该病的病位在人体的肝心脾肾上,因此我国在辨证治疗该病上大多数中医认为应该以治“痰”为主[3]。
经过近些年的研究分析验证,将中医和西医相结合起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改善患者的七情内伤以及阴阳失调等病症有明显的作用。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4],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用恢复已经得到大范围的运用,而且成为了改善该病并发症的主要方式。
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使用药物后的疗效,从中可以看出来,两组的PANSS量表评分都有明显的降低;而在第8周时,两组之间的结果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这和陈志兴等人的研究成果相同,即西医与中医相互配合对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疗效,同时还能减少西药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5]。
参考文献
[1] 黄鑫,陈树林.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研究[J].浙江实用医学,2010,13(3):228-229,231.
[2] 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7(2):444-446.
[3] 陈志兴,胡晓刚,岳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6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0):673.
[4] 王吉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383.
[5] 张丽英.感清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初探[D].沈阳药科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