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枕大池

合集下载

枕大池(即蛛网膜)囊肿 介绍

枕大池(即蛛网膜)囊肿 介绍

枕大池(即蛛网膜)囊肿介绍蛛网膜囊肿属于先天性良性脑囊肿病变是由于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囊壁多为蛛网膜神经胶质及软脑膜囊内有脑脊液样囊液囊肿位于脑表面脑裂及脑池部不累及脑实质多为单发少数多发本病多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同时压迫脑组织及颅骨可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发育改变本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左侧较右侧多见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孙立泳住院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吴浩副主任医师疾病分类蛛网膜囊肿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外伤性及感染后)两大类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围在蛛网膜内所形成的袋状结构不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继发性者由于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按部位不同可分为颅内型及脊髓型两类颅内型多位于脑表的相关脑池脊髓型可位于硬膜外硬膜内或神经鞘膜引起相关神经根性症状体征[]病因病理颅内蛛网膜囊肿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及感染后蛛网膜囊肿三型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先天性蛛网膜囊肿为常见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全清楚有以下推测:①本症发生原因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有小块蛛网膜落入蛛网膜下腔内发展而成即囊肿位于蛛网膜内镜下可见蛛网膜在囊肿四周分裂为两层外层组成囊肿表面部份内层组成囊底在软脑膜与囊底之间仍有一蛛网膜下腔②还有人认为在胚胎发育时由于脉络丛的搏动对脑脊液起泵作用可将神经组织周围疏松的髓周网分开形成蛛网膜下腔如早期脑脊液流向反常则可在髓周网内形成囊肿③因本症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囊肿内有异位脉络丛大脑镰局部缺失以及眶板颞叶及颈内动脉缺失等均证实本症发生基本原因为脑发育不全所致蛛网膜囊肿不断增大的原因目前亦无统一意见可能是:①囊肿壁有小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自此孔不断流入囊内小孔起活瓣作用因颅底动脉搏动使囊肿逐渐增大亦可能某种因素致小孔堵塞而引起颅内压增高②囊内有异位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不能吸收所致③有的病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囊液中蛋白增高囊内外渗透压差异引起囊肿逐渐增大④囊内或囊壁上静脉出血使囊腔迅速增大感染后蛛网膜囊肿脑膜炎后因蛛网膜局部粘连而形成囊肿囊内充满脑脊液大多为多发性多见于儿童常见于视交叉池基底池小脑延髓池环池等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损伤后蛛网膜囊肿软脑膜囊肿其发生机制为损伤造成颅骨线形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缺损其下方蛛网膜下腔有出血或蛛网膜周围边缘处粘连引起局部脑脊液循环障碍致局部蛛网膜突至硬脑膜裂口及骨折线内在脑搏动不断冲击下渐形成囊肿使骨折边缘不断扩大称为生长性骨折囊肿可突于头皮下同时亦可压迫下方的脑皮层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周围有疤痕组织如外伤时软脑膜破损则脑组织亦可疝入骨折处并有同侧脑室扩大甚至形成脑穿通畸形本症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症状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⑴颅骨发育异常或巨颅畸形特别多见于小儿;⑵小儿期的鞍上池囊肿可表现为抬头-低头头部活动即玩偶头样症状;⑶左侧中颅凹囊肿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⑷头痛但不是所有头痛患者均有蛛网膜囊肿;⑸癫痫;⑹脑积水(脑脊液聚集过多);⑺颅内压增高;⑻发育迟缓;⑼行为改变;⑽恶心;⑾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⑿共济失调(肌肉运动不协调);⒀幻听;⒁早老性痴呆多合并Alzheimer氏病老年患者(>岁) 症状老年患者(>岁) 症状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或正常压力脑积水相似:⑴痴呆;⑵尿失禁;⑶偏瘫;⑷头痛;⑸癫痫部位相关症状⑴幕上囊肿可类似美尼尔氏病症状;⑵额叶囊肿可出现抑郁;⑶左颞叶囊肿可有精神症状左额颞叶囊肿更多地表现为述情障碍;⑷右侧裂区囊肿可导致在岁左右出现新发精神分裂症;⑸左中颅凹囊肿可有幻听偏头痛和发作性幻想;⑹多数神经外科医师认为蛛网膜囊肿与精神疾病存在一定关联[]诊断常规应用CT和MRI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仅在少数情况下针对中线部位鞍上和后颅凹病变应用脑脊液对比剂或流量测定检查对于认知功能还可应用简易精神评分量表(MMSE)进行评价[]疾病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者则不需手术治疗而针对有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对囊肿进行内减压及囊壁切除治疗方式如下:引流囊肿:内引流囊液至硬膜下腔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囊壁切开:开颅手术切除囊肿各种内窥镜技术以及激光辅助技术切除囊肿钻孔或针刺抽吸引流囊液针对癫痫或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简介枕大池囊肿为良性脑囊肿的一种。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CT平扫 显示 颅后 窝 枕 大 池部 膨 胀 性 脑脊 液 样 均 匀 低 密度 区 ,呈丘 状 、扇 形 、圆形 或 不 规则 四 边 形 ,边缘光 滑锐 利 ,后 部有 时可见 不完 整线 状分 隔 。病 灶位 于 脑外 ,为类 似 脑脊 液 密 度 的囊 性 病 变 ,CT值 5-8 Hu,无钙化 ,周 围无水 肿带 ,增强 扫描无强化 。毗邻脑组织轻度受压 ,但一般多无 中线移位 ,第三脑室 、双侧脑室正常或稍扩大。骨 窗可见 较大囊 肿引起 的颅 骨 变薄 、膨 隆。若行 MR检查 ,典型者 T】wI呈低信号 ,T2wI呈 高信 号 ,与脑脊 液 相 同 ,边 界 清 楚 锐 利 。T2压水 像 囊 肿为低信号改变 ,与脑脊液信号一致。当蛛 网膜 囊肿伴发囊 内出血时 ,T1wI和 T2wI常呈高信 号 ,略高 于脑脊液信 号 。囊肿伴感 染时 ,T1wI、
报 道 了 巨枕 大 池 的 CT 影像 特 点 。按 照 Rasheed 的 诊 断 标 准 ,凡 在 CI"扫 描 上 枕 大 池 超 过 2cm × 2 cm 者 ,即称 为 巨大 枕 大池 ,一 般 认 为在 小 脑 皮 质或 小脑蚓 部距 离枕 骨 内板 超 过 10 ITIITI时 的枕 大 池 ,即可 定义 为 巨枕大池 l5j。
枕 大池 (CM )又 称 小 脑延 髓 池 (CC),位 于小 脑与延髓 之间 ,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抽取脑脊 液 检查 。枕 大 池蛛 网膜囊 肿 (CMAC)是指 发 生 于 枕 大 池 的 蛛 网膜 囊 肿 ,归 类 于颅 内蛛 网 膜 囊 肿 (IAc)。本研究选取 CMAC患者 10例 ,对 CMAC 的 CT表现进行 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相关文献 探 讨其 CT特征、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现 将 结 果报 告如 下 。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诊治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的诊治
slow-tv,iteh,trope]fin-I fost- kh,and Irop nin—C J J Bite,hem B[o- ,
phys Res‰ n,1997(Juu 13),230f2):347—350 [4 ZIm I“ z-Al ̄arado G. e R I 唱 of a eDNA 州 l E the
临床表现 :病 电中头痛头晕 6例 ,恶心 呕吐 2例 ,双 眼视 力 下降 {删 ,右上肢震颤 l例.左 上下肢无 力 J删 ,癫痛发作 j例 ; 神经 系统雀体 阴性者 4例 ,小脑共济运动失调 3侧 ,双侧眼震 l 咧,右上肢震 颤 I例 ,左侧 面部饯感觉减退 】例
影像学资料 :全组均 经头颅 cr和,或 懈 r确诊为枕大池蛛 lq膜囊肿 ,囊肿约 3删 ×3 cnl X 2 f.m至 6 Pill×4刚 ×3㈨ 大 小 、均可 见双侧小脑 受压推移 ,其 中 1例 见第 四脑 室 E梗阻 性脑 张水,】倒台并右颞叶球形病灶伴明显水肿带。
}tl ̄nan f ̄ t-1witeh skelet ̄ 【e [ ̄fom t of tmponJn I J B[oc:hlm Bio—
ph Acta [994,】217 (3):338 340
5l姜 泊 张亚所 ,周 毁元 主编 .分子 物学 常 甩实验方 法[M] 驰 京 :人 民 军 医 出 版 社 ,1996 l一【3,卵 一50.157一[59
手术方式 :除 1例行右颓 叶球形病 灶开放式立 体定向 切陈 病理证 实 为结核 球外 ,均行幕 下开颅手 术治疗 ,共计 于术 9倒 次 ,俯卧位手术 3例次 ,坐位手术 0例次 其 中 I例病 人 首次 r 术 为俯 卧位,】l 军后复 发再次手术为坐位 ;所有手术均采用气 管 插管 全麻;手 求方式 为枕 大池蛛 网 膜囊 肿引 流及 后壁 坷除 ,使 囊肿腔 与蛛 网膜下腔引 流通 畅 ,I例 合并第 四脑 室以上梗 阻 晒耙水 的巨大扰大池蛛 网膜囊 肿加作囊 肿前 池分流 。术后病 理报告均 为(枕大池1蛛 网膜囊肿伴慢 性炎 。

枕大池囊肿会有危险吗

枕大池囊肿会有危险吗

枕大池囊肿会有危险吗
枕大池囊肿对于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先天原因或者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如果囊肿比较小,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如果比较大的时候,患者常会出现头晕疼痛等症状,容易引起突发性的眩晕晕倒,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良好的检查。

★发病部位
枕大池(又称小脑延髓池),位于颅后窝的后下部,小脑下面、延髓背侧面与枕鳞下部三者之间。

向前经小脑溪通第四脑室;向前外经延髓侧面通延髓池。

三维断面均可显示。

 
枕大池囊肿是指颅内枕大池部位有囊肿形成,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囊肿过大的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导致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还有可能引起脑脊液梗阻。

如果有明显症状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或者颅脑穿刺抽出囊液,但后者对器械和医师技巧要求很高,不一定各地都能做得好,一般还是选择开颅手术。

★专家建议
1、颅内囊肿形成的原因都是基因导致的,也就是天注定的,目前还无法有效控制。

2、囊肿大小不是绝对的危险因素,出现症状是需要治疗的信号。

3、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小脑共济失调的症状应当及时就诊。

具体来说:行走障碍、站立不能(包括闭目站立不能)、恶心、呕吐都是早期症状,过高的颅内压甚至可以引起昏迷。

4、这种情况目前无法使用药物控制,最好的结果是终生携带而无症状,也就是没有长大,而且没有影响脑脊液回流;如果说需要注意什么,应该还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5、出现症状时需要治疗,一般治疗分两种:分流手术和切除手术,根治性的还是切除手术,手术从脑颈联合区域后方进入,打开颅骨,分离并取出囊肿,对脑组织没有影响,一般来说很少复发,这就是彻底根治手术。

枕大池扩大重建加大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

枕大池扩大重建加大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
续 性 下 降 趋 势 , 监 测 社 区 则 无 此 变 化 。 干 预 社 区 而
降低 人群 脑卒 中发病 率 。
参 考 文 献
[ ] 程学 铭 . 晓 立 , 升 平 . 我 国七 城 市 脑 卒 中 危 陪 因 褒 于预 试 1 杜 吴 等 验—— 筮病 率 的 变 化 【 ] 中 国 慢 性 病 预 防 与 控 制 , 9 2( ) J 19 2 :
在下项线处的头后小直 肌和头后 太直肌 , 显露上 项线 以下 的
枕 骨鳞 部 和 c 后 弓 。颅 骨 钻 孔 后 咬 开 枕 太 孔 后 缘 和 c 后 1 I 弓 。骨 窗 打 开 的 范 围 : 界 副 下 项 线 , 右 宽 约 4 5c , 太 上 左 . m 枕 孔 打开 到 4 8点 钟 的 位 置 , 、 上缘 横 窦 下 I t n 处 . 骨 太 ~ 5 1 枕 o
1 9倒 术 后 惠者 症 状 嘿显 好 转 MR 复 查 , 洞腔 明 显 缩 ・ 。结 论 空 l 、 谊 术 式 治
积 水 惠者 , 髓 空祸 腔 <5 段 3段 , 脊 5~8节段 l 2剖 . >8苗段 4例 , 延 髓 空 洞 3倒 , 术 扩 大 枕 走池 停 手 井切 暗・ 扁桃体。结果 脑
维普资讯

学 术 交 流 ・
枕 大 池 扩 大 重 建 加小 脑扁 桃 体 切 除术 治 疗 C ir畸形 合 并 脊 髓 积水 hai
于振 国 娄 飞云 马 骏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治疗 C i 畸 彤旮并脊髓积 水的手术方法 。方 法 1 ha i f C ii 9倒 ha 畸形争并眷髓 r
1 2 影 像 学牲 壹 . MR示 空 洞 腔 <5节段 3例 , ~8 段 1 5 节 2

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

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目的: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通过研究其出血后认知、行为学改变,基底动脉变化探讨枕大池穿刺二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血物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实际可行性。

方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300~350 g)随机分成对照组(n=12只)、实验组(n=60只)。

实验组又分别划分为出血后12 h、24 h、48 h、3 d、5 d 5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各12只大鼠。

造模后,通过水迷宫试验观察各时相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认知、行为学改变,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体标本观察,对照组脑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实验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可见有大量血液或血凝块弥漫分布于蛛网膜下腔。

结论:枕大池穿刺二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血物法建立模型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改变明显。

大鼠基底动脉痉挛明显,模型复制成功。

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目前对于该病早期的高死亡率知之甚少,因此动物实验成为研究的重要方法。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发病机制相似的动物模型来研究SAH 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枕大池穿刺二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血物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通过研究其出血后认知、行为学改变,探讨模型的可靠性,以期提供简单、可靠的SAH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Otsuji等[6]1994年对Endo的模型进行改良,第二次注血时改用氧合血红蛋白代替全血,发现动物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更加严重,使SAH的模型更加完善。

刘承基等[7-8]亦发现,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与动脉破裂后血液成分进入蛛网膜下腔有关,血液对血管的长时间浸泡导致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血管收缩功能增强,同时舒张功能出现障碍,诱发血管痉挛。

枕大池的正常测量与增大CT分析

枕大池的正常测量与增大CT分析

枕大池的正常测量与增大CT 分析3刘雄钦1,杨湘池1,何劲松1,刘劲松1,侯庆荣2,张成芳2(11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 412200;21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 目的:明确枕大池正常大小,分析枕大池增大的原因和病变。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最近正常头颅CT 病例123例进行测量和分析。

结果:枕大池发生位置位于小脑后方中部;形态93150%呈梯形,2143%为三角形,4107%无枕大池显现;大小平均上边径8183mm ,底边径13159mm,高径9147mm ,平均面积106115mm,以90%病例为正常标准值,则上边径上限为13mm ,底边径上限为17mm ,高径上限为13mm 。

结论:(1)枕大池形态绝大多数呈梯形;(2)当上宽径和高径大于13mm 时可认为是大枕大池;(3)大枕大池应与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小脑后叶梗塞和Dandi 2Worke 畸形鉴别。

[关键词] 枕大池;测量;增大;CT[中图分类号]R 814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6x (2008)02-0059-02 颅腔中,在正常情况下,除脑室外有脑脊液集积者可称为脑池。

由于脑面形状不规则,在一些脑裂增宽增大的情况下由于蛛网膜下腔的增宽而容易形成脑池。

在整个延髓都有较宽大的蛛网膜下腔,在背方最为广阔,此处的蛛网膜从延髓后面走向小脑的下极,形成宽阔的大池,是为枕大池。

由于枕大池变异大,且常合并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小脑后叶梗塞和Dandy -W a lker 综合征畸形等病变,作为C T 诊断常难于确定,因此,提出枕大池的正常值和增大的异常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3~4月份进行头颅CT 检查病例123例进行分析(其中有3例非枕大池被证实为蛛网膜囊肿2例和小脑梗塞1例)。

123例中,男性65例,女性58例。

年龄1~82岁,平均4813岁。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维普资讯
经外科 杂志 20 07年第 4卷第 1 期 ຫໍສະໝຸດ 21 ・论 著 ・
枕 大 池 重 建 术 治疗 C i i ha I型 畸形 r 合 并 脊 髓 空 洞 症
陈军,李爱民,陈覃 ,吴海滨,许祥飞,司宪平 ,施辉,王富元
【 摘要 】 目的 介绍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 的 C i 型畸形 的显微手术 方法 。方法 hrI a i 枕
c v tn h p n n f h e ta a a h u d b u wa ,w t h c ag at e n ag d cse g a w o e g t e o e i g o ec n r l n s o l ec t i t c l a y i t e f i r f,a n w e l e itma ma n a h s a r s
tI l Cha i y e I ir tp
Re o sr cin o te itr a c n tu t f h cse n ma n t te t h s rn o ei as cae o g a o r a te y ig my l a so itd
ma omain C E J n IA- i , H N T n ta. D p n e f N uougr,Lay na g H si l l r t H N u ,L i n C E a ,e 1 ea m m o ersre f o m y inu g n o t pa A it uh uMei l o ee inug n 2 0 2 C i 3 a dt X zo dc lg ,L yn ag2 20 ,hn  ̄l e o aC l a a Abtat s c:Obet e T t d c cougc rcd r f et gsr gm e aasc t i hai r jc v oi r ueami sri poeue o t a n i o yl soie wt C i i no r l a rr i y n i ad h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1月29日科会学习大枕大池
讲课:
参会人员:
枕大池位于颅后窝后下部,小脑下面,向上与第四脑室相通
•大枕大池诊断标准:
小脑蚓部距枕骨内板>1cm以上
•可见于任何年龄;临床意义不大
第四脑室正常、无占位效应、无脑扩张、无枕骨受压变薄、后颅窝大小正常等
•概念:一种位于脑外的非肿瘤性良性占位性病变,是由透明菲薄的膜包裹无色、清亮脑脊液样液体而形成的囊肿
•临床表现:可长期处于无症状稳定状态
•影像表现:
①有张力:小脑后局部性类圆形囊肿,大多偏向一侧;相邻枕骨内板受压内陷
②小脑发育正常,可有局限性受压形成压迹
③第四脑室无扩大变形,但可有受压移位
④可伴有幕上性脑积水
一种先天性发育变异
一般无症状,大多体检发现,不需要治疗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
一般无症状
囊肿较大压迫颅骨及小脑组织时,可引起相应症状
•大枕大池:脑脊液内可见正常脑血管穿行;
•蛛网膜囊肿:局部脑血管贴近脑表或颅骨侧走行(囊肿外),囊肿处血管空虚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