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数据编码规则
34进制编码规则

34进制编码规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34进制编码是指使用34个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数字的一种编码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数字编码是十进制编码,使用0到9这10个数字来表示数值。
而34进制编码则是在十进制的基础上,增加了24个符号,即A到Z和a到q,共34个符号。
这种编码方法在计算机领域和数据传输中被广泛使用,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减少数据占用的空间。
34进制编码规则简单易懂,可以采用常见的ASCII码表中的字符来表示数字,例如A对应10,B对应11,C对应12,依此类推。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一段简单的代码来实现34进制编码的转换,将十进制数转换为34进制数,或将34进制数转换回十进制数。
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中,使用34进制编码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传输效率。
对于大量的数据,使用34进制编码可以减少数据的长度,减小存储空间的占用,同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减少传输的时间和能耗。
34进制编码是一种高效的数字编码方法,适用于计算机领域和数据传输中。
通过使用更多的符号来表示数字,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数字编码规则。
第二篇示例:34进制编码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编码方式,它使用34个不同的符号来表示数字,比如0-9,a-z,还有一些特殊符号。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34进制编码规则及其应用。
一、34进制编码规则在34进制编码中,每个数字或字符都代表一个值,这些值的范围是从0到33。
第一个符号0表示0,后面的符号1表示1,以此类推,一直到z代表33。
要表示大于33的数字,需要使用多位数。
比如表示34时,需要写成10,表示35时,需要写成11,以此类推。
二、34进制的应用1. 数据存储:34进制编码可以用于数据存储中,特别是在需要将大数字转换成较短的字符串时。
比如在生成短链接时可以使用34进制编码来代替常规的10进制编码,这样可以缩短链接长度,减小存储空间。
地名数据库编码规则

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一、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一)为了统一、规范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满足地名数据库编码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则。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10114一88)的编码规则、《民政统计代码编制规则》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18521-2001)制定。
(三)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应做到不重、不漏,留有备用号。
(四)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共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
1。
行政区划数字代码(简称数字码)采用三层六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
2.数字码码位结构从左至右的含义是:第一层即前两位代码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二层即中间两位代码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其中(1)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2)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3)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第三层即后两位表示县、自治县、县级市、旗、自治旗、市辖区、林区、特区,其中:(1)01~20表示市辖区、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市辖特区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市,01通常表示市辖区汇总码;(2)21~80表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地区辖特区(3)81~99表示省(自治区)辖县级市。
3。
为保证数字码的唯一性,因行政区划发生变更而撤销的数字码不再赋予其他行政区划。
4.凡是未经批准,不是国家标准的行政区划单列区、县级单位,代码的第三层即后两位必须设置为以91开始按顺序往下编制。
四级编码规则

四级编码规则1. 引言编码是信息处理的基础工具,它将复杂的信息抽象为一系列符号或数字,以便于存储、传输和处理。
在计算机领域,编码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表示字符、数字、图像、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数据。
四级编码规则是一种常见的编码规则,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和传输中。
2. 四级编码规则概述四级编码规则是一种层次化的编码系统,它将一个大范围的数据划分为多个子集,并为每个子集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
这样做可以提高数据的组织性和检索性,并减少数据冗余。
四级编码规则采用了树状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编码。
3. 四级编码规则结构四级编码规则由四个层次组成:第一层为大类(Level 1),第二层为中类(Level 2),第三层为小类(Level 3),第四层为细目(Level 4)。
每个层次都有一定数量的节点,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Level 1:大类–大类是最高级别的分类,用于将数据划分为几个大的领域或类别。
大类通常具有较宽泛的定义,例如科学、艺术、体育等。
–大类的编号通常由一个字母表示,如A代表科学,B代表艺术,C代表体育等。
•Level 2:中类–中类是大类下的子分类,用于对大类进行进一步细分。
中类比大类更具体,但仍然是相对宽泛的分类。
–中类的编号由两个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所属大类,第二个数字表示该中类在所属大类下的顺序。
•Level 3:小类–小类是中类下的子分类,用于对中类进行更详细的划分。
小类比中类更具体和详细。
–小类的编号由三个数字表示,前两个数字表示所属中类,第三个数字表示该小类在所属中类下的顺序。
•Level 4:细目–细目是最具体和详细的分类级别,在四级编码规则中起到最后一级划分作用。
–细目的编号由四个数字表示,前三个数字表示所属小类,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该细目在所属小类下的顺序。
4. 四级编码规则示例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了四级编码规则的结构和编号:•Level 1:A - 科学–Level 2:A1 - 数学•Level 3:A11 - 微积分–Level 4:A110 - 极限–Level 4:A111 - 导数•Level 3:A12 - 概率论–Level 2:B2 - 物理学在这个示例中,科学大类的编号为A,数学中类的编号为A1,微积分小类的编号为A11,极限细目的编号为A110。
西北大学基础信息统一编码规范

西北大学基础信息统一编码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基础数据共享利用,保障校内各类应用系统和学校核心数据库系统的有效集成,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基础信息编码是制定信息标准的基础性工作。
在高校中基础信息编码一般是指学号、教工号、单位(院系)号等通用性很强的信息编码。
第三条校内各单位在建设应用系统时,在数据库设计中应遵循学校的《数据标准》,同时,必须按照本规范中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编码。
第四条编码原则:1、唯一性原则:学号和工号是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包括在编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在校期间的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
2、稳定性原则:学号和工号的编制应遵循一定的编制规则,一经编制完成不得再行更改。
3、可扩充原则:基础信息编码设计要考虑到长远使用,在编码中要留有适当的空间,以保证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而进行扩充和调整,不打乱原有的体系和合理的顺序。
4、使用原则:各单位在使用涉及个人和单位的基本信息时,应直接向编制单位索取,非指定的学号、工号、单位编号编制单位不得自行编码。
5、共享原则:学校核心数据库系统与各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共享均采用统一的信息编码。
第二章学号编码规范第五条本科生学号编码规范。
本科生学号的编制单位为教务处,适用对象为计划内招收的本、专科生,含本科留学生。
编码共10位,1-4位代表入学年份,5-7位代表院系代码,8-10位代表人员序号。
(如下图所示)示例:学号2014003001,2014表示2014年入学,003代表学院,001由教务处编制的序号。
xxxx xxx xxx三位人员编码三位学院代码四位年第六条全日制研究生学号编码规范。
全日制研究生学号的编制单位为研究生院,适用对象为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编码共9位,1-4位代表入学年份,5位代表标志位(1为博士,2为学术学位硕士,3为专业学位硕士),8-10位代表人员序号。
(如下图所示)示例:学号201210185,2012表示2012年入学,1表示博士生,0185为研究生院编制的序号。
编码规则完整版

编码规则完整版编码规则是一种用于提供指导、标准化和统一化数据交换的规则或准则。
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编码规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存储和处理。
编码规则的运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计算机编程、通信协议、数据库管理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编码规则的基础知识、常见编码规则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编码规则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编码规则的基础知识编码规则是用来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套规则。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成特定的形式,便于存储、传输和处理;而解码则是将编码后的信息还原成原始形式。
编码规则是由特定的编码方案和解码算法组成。
编码方案定义了如何将原始数据映射成编码的形式,而解码算法则实现了将编码数据还原成原始数据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规则包括二进制编码、十进制编码、ASCII编码等。
二、常见编码规则的特点和应用1. 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是将所有信息转换成只包含0和1的二进制数的编码方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简单、高效,适用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运算和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传输。
二进制编码常用于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包括CPU的指令和数据表示、存储器中的数据存储等。
2. 十进制编码十进制编码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由0到9的十个数字组成的编码形式。
与二进制编码相比,十进制编码更直接表达实际的数值,更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十进制编码广泛应用于数值计算、金融业务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领域。
3. ASCII编码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编码是一种字符编码标准,它将字符映射为数字编码。
ASCII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28个字符,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一些特殊符号。
ASCII编码是计算机领域最常用的字符编码,它被广泛应用于文本文件的存储和传输。
4. Unicode编码Unicode编码是一种全球字符集标准,它定义了几乎所有语言中的字符,并为每个字符分配了一个唯一的代码点。
(整理)基础数据编码规则

基础资料编码规则一.物料编码1、 成品编码(16位)[阀门]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存货类型: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2) ③ 存货大类: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3) ④ 存货小类:由4位数字组成⑤ 压力: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4) ⑥ 材料: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5) ⑦ 口径:由4位数字组成(见表1-6)表1-1(存货类别编码对应表)表1-2(存货类型编码对应表)1存货类别 2存货类型 7口径 6压力 5主体材料3存货大类 4存货小类表1-3(存货大类编码对应表)表1-4(压力编码对应表)表1-5(材料编码对应表)表1-6(口径编码对应表)目的:1.在输入同一类型的阀门型号时,改变口径编码快速输入。
参考:品号编码的常用通则1.编码应反应不同种类物料的分类(解释:编码反应出存货类别和阀门类型)2.编码应反应不同产品系列的先后顺序(解释:同一类的阀门可依按口径排序)3.变动属性不应纳入编号原则(解释:不含变动属性)4.长短应适中(8-12 最佳) (解释:12位)5.避免有意义编号6.避免使用中英文字母混合(解释:全部为数字)7.避免使用特殊符号(., /,%,$,@)(解释:没有使用)8.同类编号长度应要求一致(解释:全部12位)9.编号应有防错功能(解释:全部为数字,不含数字0和字母O等容易混淆的编号)2、半成品专用件以外的: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3、工具库物资: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4、原材料专用件:存货类别+存货类型+存货小类+压力+材料类型+材料小类+口径5、原材料专用件以外: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6、机器设备:属固定资产未定义7、工装夹具:未定义8、计量器具: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9、办公用品: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10,模具通用零部件: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11,模具通用零部件以下外: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10、 半成品编码(待定)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半成品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2-1)表2-1(半成品类别编码对应表)2.1专用件编码(16位)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阀门类型: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2) ③ 压力: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3) ④ 材料: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4) ⑤ 专用件小类:由4位数字组成⑥ 口径:由4位数字组成(见表1-5)表2-1(零件名称编码对应表)1存货类别2阀门类型5阀门小类 6口径 3压力 4材料表2-2(零件特征说明)目的:1.在输入同一类型的零件时改变特征编码快速输入,增加输入速度。
基础数据编码规则

1.1公共数据1.1.1国家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编码位数:不分级,共2位,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1-99”。
l编码含义:流水码。
2.编码举例1.1.2省份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编码位数:不分级,共2位,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1-99”。
l编码含义:对国别下省份进行流水编码。
2、编码举例1.1.3县市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编码位数:不分级,共3位,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01-999”;l编码含义:对省属市进行流水编码。
2、编码举例江西省的地市:*特别说明:国别,省,市相互有上下级别管理1.1.4地区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 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 编码位数:可分6级12位,每级2位,每级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1-99”。
l 编码含义:流水码。
说明:作为往来单位的属性,可以作为单位筛选统计的依据,可以和具体的省市,国别无关。
2、编码举例此处地区编码核算,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有的单位将全国市场划为南大区和北大区,有的划分的很细。
1.1.5客户类型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 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lll 编码位数:共4级8位,每级2位,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1-99”。
l 编码含义:流水码说明:作为客户的属性,对客户进行分类,可以作为单位筛选统计的依据2、编码举例1.1.6供应商类型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 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lll 编码位数:共4级8位,每级2位,采用数字顺序号,从“01-99”。
l 编码含义:流水码说明:作为供应商的属性,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可以作为单位筛选统计的依据2、编码举例1.1.7往来单位(包含客户,供应商)编码规则1、编码规则l 编码规则如下所示:l 编码位数:共6位,分两段进行流水编码,第一段1位、第二段5位。
l 编码含义:前1位1表示客户、2表示供应商,后5位采用数字流水号,客户编码为“100001 ---199999”,供应商编码为“200001—299999”。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元

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元6.1中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内部标识符:0001定义:由法人和其他组织登记管理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编制,赋予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语境:通用引用关系:机构编制部门、民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对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信息。
对象类词:法人和其他组织特性词:标识表示词:代码数据类型:字符型数据格式:an18同义名称:统一代码值域:符合GB xxxxxx中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6.2中文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内部标识符:0002定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7位主体标识码为组织机构代码。
语境:通用引用关系: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7位主体标识码。
对象类词:法人和其他组织特性词:标识表示词:代码数据类型:字符型数据格式:an9值域:符合GB 11714中的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备注:等同GB/T 19488.2—2008数据元02002“组织机构代码”。
6.3中文名称:机构名称内部标识符:0003定义:一个机构的中文名称,该名称须经登记管理部门所核准。
应使用机构的全称。
语境:通用引用关系:机构编制部门机关批准成立的名称信息、事业单位登记的名称信息;民政部门社团登记的社团名称信息、民办非企业登记的名称信息、基金会登记的名称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主体登记的名称信息;其他登记管理部门的批准成立、批准设立、登记的信息。
对象类词:法人和其他组织特性词:名称表示词:名称数据类型:字符型数据格式:an..400同义名称:名称、单位名称、社团名称、中文名称、单位详细名称、纳税人名称备注:等同GB/T 19488.2—2008数据元02001“机构名称”。
6.4中文名称:注册地址内部标识符:0004定义:机构登记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证照或批文上登记的住所地址。
语境:通用引用关系:机构编制部门事业单位登记的住所信息;民政部门社团登记的住所信息、民办非企业登记的住所信息、基金会登记的住所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场主体登记的住所信息;其他登记管理部门的批准成立、批准设立、登记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数据编码规则
基础资料编码规则
一. 物料编码
1、成品编码(16位)[阀门]
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存货类型: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2) ③ 存货大类: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3) ④ 存货小类:由4位数字组成 ⑤ 压力: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4) ⑥ 材料: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5) ⑦ 口径:由4位数字组成(见表1-6)
表1-1(存货类别编码对应表)
表1-2(存货类型编码对应表)
表1-3(存货大类编码对应表)
表1-4(压力编码对应表)
表1-5(材料编码对应表)
表1-6(口径编码对应表)
目的:1.在输入同一类型的阀门型号时,改变口径编码快速输入。
2.同一类型的阀门型号按照顺序排序。
参考:品号编码的常用通则
1.编码应反应不同种类物料的分类(解释:编码反应出存货类别和阀门类型)
2.编码应反应不同产品系列的先后顺序(解释:同一类的阀门可依按口径排序)
3.变动属性不应纳入编号原则(解释:不含变动属性)
4.长短应适中(8-12 最佳) (解释:12位)
5.避免有意义编号
6.避免使用中英文字母混合(解释:全部为数字)
7.避免使用特殊符号(., /,%,$,@)(解释:没有使用)
8.同类编号长度应要求一致(解释:全部12位)
9.编号应有防错功能(解释:全部为数字,不含数字0和字母O等容易混淆的编号)
2、半成品专用件以外的: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
3、工具库物资: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
4、原材料专用件:存货类别+存货类型+存货小类+压力+材料类型+材料小类+口径
5、原材料专用件以外: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
6、机器设备:属固定资产未定义
7、工装夹具:未定义
8、计量器具: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
9、办公用品: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10,模具通用零部件: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
11,模具通用零部件以下外:存货类别+存货大类+存货中类(没有用01补上)存货小类+规格(流水号)
10、 半成品编码(待定)
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半成品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2-1)
表2-1(半成品类别编码对应表)
2.1专用件编码(16位)
①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② 阀门类型: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2) ③ 压力: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3) ④ 材料: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1-4) ⑤ 专用件小类:由4位数字组成 ⑥ 口径:由4位数字组成(见表1-5)
表2-1(零件名称编码对应表)
表2-2(零件特征说明)
目的:1.在输入同一类型的零件时改变特征编码快速输入,增加输入速度。
2.同一类型的零件按照顺序排序。
3、原材料编码(15位)
⑦ 存货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1-1) ⑧ 原材料名称:由4位数字组成(见表3-1)
⑨ 原材料小类号:由4位数字组成,零件特征表示口径时用6位。
⑩ 原材料特征:由6位数字组成,零件特征表示口径时用4位。
(见表3-2)
表3-1(原材料名称编码对应表)
表3-2(原材料特征说明)
目的:1.在输入同一类型的原材料时改变特征编码快速输入,增加输入速度。
2.同一类型的零件按照顺序排序。
二. 供应商编码(5位)
① 供应商大类:由1位字母组成(见表4-1) ② 流水号:由4位数字组成
表4-1(供应商大类编码对应表)
三. 客户编码(5位)
③ 客户大类: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5-1) ④ 流水号:由4位数字组成
表5-1(客户大类编码对应表)
表5-2(客户小类编码对应表)
表5-3(国内办事处编码对应表)
表5-4(区域国家编码对应表)
四. 仓库编码(3位)
① 仓库类别:由1位数字组成(见表6-1) ② 仓库编码表:(见表6-2)
表6-1(仓库类别编码表)
表6-2(仓库编码表)
工作中心编码(3位)
① 工作中心类别:由1
位数字组成(见表6-1) ② 流水号:由2位数字组成(见表6-2)
表6-1(工作中心类别对应表)
表6-2(工作中心编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