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将心比心1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了之后的感悟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了之后的感悟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了之后的感悟作文篇1《将心比心》是一片略读课文。
是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它反映的却是人们的道德思想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在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带着“什么叫将心比心?”这个问题,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想一想,应如何去做。
《尊严》这篇课文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抓住三处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上,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主要内容后,我组织学生紧紧围绕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展开讨论学习,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
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那三处对话。
在学生谈体会时,我发现但学完后,我觉得学生对“尊严”的理解大多还是停留在“要靠劳动获得食物”上,所以,后来我也稍做了补救,总结时,告诉学生,在恶势力面前不低头,在有钱人面前不低头哈腰,在金钱面前不受诱惑……这都是“尊严”,课后,我让学生再阅读“尊严”的故事,加深对这两个字的里理解。
我想,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了之后的感悟作文篇2《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教学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原文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教材解读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
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将心比心》【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8.要是你遇到一位老奶奶通过商场的大门,你会 怎么做?
点拨:我会帮助奶奶,让她安全地通过大门。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小结:
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做出了善 良的举动,令人感动,这就是将心比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同学们,生活中不仅需要爱,更需要宽容和 鼓励。请大家细细品读第2自然段,理解我和妈妈 遇到了怎样的事情,然后自主探究下面问题。
标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位 )阿姨 一( 件 )事 一( 口 )气 一( 只 )手 一( 份 )尊重 一( 个 )患者
巩教固学提目升
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 生出一份(尊重 ),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 )和(理解)。
巩教固学提目升
点拨: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 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6.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阿姨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点拨:可以看出这位阿姨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牵挂、 热爱自己的母亲,也关心其他的老人。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7.听了这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会温暖了许久? 点拨:因为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 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面的奶奶,于是她一直等 奶奶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 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 望能获得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 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新教课学讲目解
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78页到86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78页到86页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78页到86页【前言】《语文》作为我们学生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必然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修的科目之一,通过在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78页到86页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促进我们的中文写作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
接下来,本文将从课文内容、高频词语、适宜年龄、学习方法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部分的语文内容。
【课文内容】第78页至第86页是《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单元《将心比心》。
本单元共收录了六篇文章,围绕“情感沟通”这一主题展开阅读学习。
第一篇文章《我能做到》讲述了小男孩“我”在发现自己不擅长作文时,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阴影,最终勇敢地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故事;第二篇文章《大树》则通过描述小鸟如何在“大树”上栖息到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告诉我们真正的帮助他人是无偿的,内心的感恩才是真正的回报;第三篇文章《淘气的黄鹂鸟》则通过小黄鹂鸟的举动告诉我们,与他人相处时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第四篇文章《我的心声》写的是学生对家庭、老师、学校等关系的心声;第五篇文章《妈妈偕老》则通过宝宝对母亲喂食、照顾的感恩之情,向我们展示了母亲的爱无私、默默无闻的伟大;最后一篇文章《给顽童的信》则写的是大人们对儿童的关心和温暖。
【高频词语】在本单元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高频词语有:文章、大树、栖息、同情、人生、感恩、宽容、纪念、忏悔、勇气、怜悯、感动、关心等。
【适宜年龄】《将心比心》这一单元的内容,适宜四年级的学生阅读和学习,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水平进行科学的编写,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洞察。
【学习方法】在学习该单元内容时,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1. 逐篇阅读:由于本单元收录了六篇文章,学生在学习该单元时应该逐篇阅读,仔细领会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情节,强化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_第8课_将心比心_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将心比心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ā zā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________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
小女孩扎________着小辫子。
2.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īn jǐn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________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前面在修路,禁________止通行。
3. 选字组词。
道到________谢4. 选字组词。
暖缓温________5. 选字组词。
夜液输________6. 选字组词。
厉励鼓________7. 选字组词。
容戎宽________8. 选字组词。
福幅幸________9. 选字组词。
理里________解10. 选字组词。
终冬________于11. 照样子,写词语。
将心比心________________12. 照样子,写词语。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13. 照样子,写词语。
高高兴兴________________14.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护士15.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汗珠16.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眼神17. 填入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话语语言表达修改病句。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宁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
”修改病句。
同学们参加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1)什么事情让“我的心温暖了许久”?(2)从阿姨的话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将心比心同步测试小学语文-有答案填空题1.【答案】zhā;zā【考点】拼音【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扎:是个多音字,zā,捆,缠束:扎着小辫子。
四年级下册作文将心比心(精选10篇)

四年级下册作文将心比心(精选10篇)四年级下册作文将心比心篇1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一篇*《将心比心》。
读完后,让我深受感动。
这篇*讲述了“我们”十分讨厌父母的唠叨,认为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想法。
文中的同学对妈妈说了一句话,让妈妈沉默了。
当他喝牛奶的时候,妈妈依旧端上了牛奶,一言不发的走了!此时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将心比心的事例。
有一次,妈妈又开始唠叨我了,我不耐烦了,大喝一声:“你烦不烦!”此时妈妈止住了唠叨,就走了。
到了晚上,妈妈还是给我冲茶喝!可这次她没有唠叨,转身就走,此时我拦住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接着,我又把我不耐烦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便原谅了我。
我顿时沉浸了妈妈的爱里。
尽心比心地想一想,我觉得妈妈真好!将心比心,我觉得好幸福!是啊!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才能多一点宽容和理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四年级下册作文将心比心篇2在人善良的时候,心是金银做的;在人将心比心的时候,心是用钻石做的。
我的妈妈在医院工作,有好多次我从她们医院走过,都看见医院门口拉了一个条幅。
那些条幅都是患者的家属拉上去的。
之所以他们拉条幅,是因为他们的亲人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去世了,他们很难过。
为此,有的医生的胳膊还骨折了。
我妈妈经常说:“医院死人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医院什么病都能治的话,那么人人都变成老妖精了。
”有一回,我弟弟的幼儿园让给老师打分。
我的婶婶(我弟弟的妈妈)给每个老师分别打了分:88,90,85……但是我的奶奶,让都打100分。
我奶奶说:“你给那些老师评分的高了,老师们也就高兴了,人家自然也就对你的孩子好的呀!”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人要将心比心,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敬意,就会对孩子增加一些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作文将心比心篇3开学的第二周我学了一篇课文,就是《将心比心》,它的作者是姜桂华,里面主要讲的是两个故事,但是我更喜欢第二个故事。
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8、《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带领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领悟人与人之间只有带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地和谐。
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同时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但同时由于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样就使得课文的知识点相对较少,讲解起来容易造成空洞的感觉。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读提示的问题,让学生体会。
虽然这篇课文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会过于繁杂,但我觉得还有以下方面可以进行改进:
一、板书。
板书设计一直是我教学设计的弱项,也许是我平时没有过多注意的原因,所以板书似乎总是过于繁杂,而且我总是试图把课文的主要信息都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明,更多时候反而造成了累赘。
其实板书也可以板课文的中心句——简单的一个句子,简单明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二、多音字的讲解。
由于多音字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知识点,同时因为这篇课文出现较多的多音字,因此我花了较多时间进行讲解巩固——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全班对答案,再读。
这一环节似乎把课文的知识点巩固了,但花费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教学时间。
三、提问题。
由于这是一篇课文,虽然我注意了通过提问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对于自读课文,问题还可以更放手一点,尤其是拓展部分,多给时间学生思考、讨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四、学生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学生。
教学毕竟面对的是学生,需要兼顾到学生的知识面,也必须兼顾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年级作文】将心比心作文300字

【四年级作文】将心比心作文300字【篇一:将心比心作文】孔紫晗当你在街上看见一只脏兮兮又可怜巴巴的小狗时,你会给它买一根火腿吗?当你在回家的路上,碰见一位老师时,你会主动给老师送上你的问候吗?当朋友写作业时,有不会的问题的时候,你会帮助她吗?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了公交车,这位老奶奶就像一棵快要被大风吹倒的小树苗,东倒西歪的。
突如其来的刹车,差点让老奶奶摔倒。
可是都没有人主动给这位老奶奶让座,当时我就在想这位老奶奶多可怜呀!要是摔倒了怎么办?我真想给这位老奶奶让座,可惜我也站着啊!突然一个差不多七八岁的小女孩站起来说;“奶奶,您坐这里吧!”奶奶笑了笑说;“谢谢你,你这孩子真懂事啊!”这件事过后,我的心温暖了很久。
我们要尊老爱幼,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帮助别人,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人家也会主动来帮助你的。
【篇二:将心比心作文】陈静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一家人乘公交车去游玩。
车上很挤,我们来到最后一排,找了几个空座位坐了下来。
就在这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只是现在已经没有座位了,那位老爷爷只有站着。
到第一站的时候,没有空座位,那位老爷爷继续等。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那位老爷爷站在那,像一棵受不了风吹雨打的小树苗一样摇摇晃晃!就在这时,车子突然停了下来,把老爷爷差点摔倒,这时,我扶着老爷爷说:“您坐这。
”老爷爷十分感激的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
”我对老爷爷说:“不用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的爷爷跟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他遇到这种事也会有人为他让座……。
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篇三:将心比心作文】李思阅我听说过一件事:一个送快递的人在一个夏天的雨里送快递,马路上一个老人突然摔倒了,那个送快递的人赶紧停下车,把伞给老人撑起来,并拿手机拨打了“120”,直到急救车将老人接走后,才转身去忙自己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细读课文,探究情感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在路上行走时,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
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将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答案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互相帮助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进行朗读检查,纠正读错或读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4.齐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后,合作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横线标示出来。
3.齐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纹线勾出文中阿姨和母亲说的话,仔细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5.学完课文,你对课文中的阿姨和母亲想说些什么吗?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事?你是怎么做的?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1.以“将心比心”为题,写一写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情。
2.创设情境,补充对话。
①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
②在人来人往的超市里帮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买的东西。
③大街上,帮助一位残疾的叔叔捡他掉在地上的东西。
板书设计:8*将心比心阿姨奶奶将心比心母亲护士将心比心人人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三《将心比心》教学设计——略案课前谈话(自由)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2、你想说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看老师写——(板书:将心比心)2、自由读文三分钟,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点,然后随机重点引导: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品词:沉重、一直)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2、“只见……果然成功了”(1)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2)引读(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配乐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
我终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1、过渡: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1)、阿姨对奶奶的话。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再读激情:我们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引读——五、拓展内涵,提升品味1、(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详案课前谈话: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
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或幻灯内容导入)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
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
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
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
”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
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
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
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
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B、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
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
(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C、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D、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1、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
(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2、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
(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3、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例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一直: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2)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
(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3)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3)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2、“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1)“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2)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3)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1)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
原来是抱怨的。
)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
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
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
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
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
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1、阿姨对奶奶的话。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