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

用户容灾至同城云端灾备中心的架构
用户C 用户B 用户A

OS OS OS OS OS OS
私有云/托 管私有云
OS OS OS OS
共享服务器 组.
云灾备.云备份 1.实时数据复制 2.可独立、可共享 3.任意历史点恢复 4.部署简单,易于应用
用户容灾至同城云端灾备中心的架构
用户C 用户B 用户A
实时数据灾备
• 实时传输,字节级增量方式 • 和存储无关,支持异构存储 • 在线复制/在线备份 • 针对卷,目录或单个文件 • 海量小文件高性能传输处理 • NFS文件系统支持 • 无距离限制且对主机影响小 • 应用无关/全面支持 • 保证数据库一致性 • 数据压缩加密传输 • 图形化监控和管理
ELML ELMD
6
可扩展设备的 IDC机柜空间
7
金融数据天地 互备
8
驻场运维人员 办公坐席
金融行业客户需求解决
解决方案 | SOLUITONS
互金
Internet Finance
银行
Bank
证券
Stock
保险
Insurance
金融行业VIP专属区域
运营商传输设备预留 支持金融行业高密设备高电
金融级IDC SLA保障 5 MIN运维响应服务
活动灾备中心-同城模式
SITE
A
Synchronous Paths
600 Feet
• 很高的灾备恢复指标(RTO,RPO) • 主数据中心承担100%的生产负荷,同时数据镜像到灾备中心(可以演变为同城双活中心) • 无法预防同城级别的灾难 • 每个中心都需要定期进行演练
SITE
B
活动灾备中心-同城模式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2010-12-26目录1“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建设的功能目标 (3)2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技术方案 (4)2.1总体设计方案 (4)2.2容灾方案实现 (5)2.2.1同城应用级容灾方案 (5)2.2.2异地数据级灾备方案 (6)3基于SHAREPLEX的容灾方案 (7)3.1S HARE P LEX FOR O RACLE产品介绍 (7)3.2S HAREPLEX主要技术指标 (8)4成功案例 (10)4.1银联数据 (10)4.2山西移动 (12)4.3北京地税 (15)4.4S HARE P LEX国内部分客户 (18)1 “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建设的功能目标理想目标:在确保系统稳定安全的前提下,颠覆“切换时长、数据丢失,平时不用、浪费投资,决策困难、影响巨大,演练复杂、风险增加”的传统“灾备”模式,创建全新“容灾”理念,使新增投资平时发挥生产效力、实现容纳各种灾难、确保业务连续和数据安全的崭新模式。

同城应用级容灾:覆盖能被客户直接感知的各类业务,平时与主机房同时运行,负载均衡使用,可分担各查询业务流量。

当容灾机房或主机房任何一处出现灾难造成的非计划内停机,则另一个机房都能在保证不丢失数据的前提下,继续对外提供同样的服务,对业务或对客户的感觉影响极低。

异地容灾;异地容灾机房,存放一台存储设备和一台核心业务验证服务器,异步存储数据,容许0-15分钟数据丢失。

发生城市级灾难时仍可以有效恢复生产系统核心数据和,。

最终实际目标:以系统稳定、安全、高效为基本前提,经严格论证和实测,可以逐步退守,直至实现一定投资下“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平衡。

容灾系统将能够应对下述的灾难和风险,确保数据安全性和业务连续性:灾难发生的百分比统计电源问题硬件、软件、程序故障机房其它基础设施故障系统设计失误小失误/故障长期累加人为操作失误或渎职蓄意破坏/病毒/黑客网络/线路故障技术失败大规模自然灾害其它0102030405060708090100Number of Declarations2 两地三中心”容灾系统技术方案2.1 总体设计方案生产系统的容灾系统拟建成“两地三中心“模式。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金融业中,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数据中心承担着存储、处理和分析大量的财务和业务数据的重任,对金融业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单一数据中心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业的需求,为了保障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建设两地三中心已经成为了必然选择。

两地三中心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建设三个数据中心,其中两个分别位于主备地区,第三个则设置在备份地区。

这样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容灾和备份,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建设两地三中心可以在发生灾难或设备故障时及时将所有数据转移到备份中心,从而保障金融系统的连续性,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建设两地三中心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考虑数据中心的选址问题。

需要选择离主要业务区较近,电力、网络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

同时还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安全性,避免发生自然灾害或安全事件导致数据中心的停机。

其次,建设两地三中心需要考虑到数据中心的集中运维、管理和技术支持。

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确保数据中心的运维和管理能够实现一体化。

并且需要配备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团队,对数据中心的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确保每一个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最后,建设两地三中心还需考虑到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和效益。

由于两地三中心需要建设三个数据中心,所以会造成更高的建设和运维成本。

但是这种方式所带来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是其他单一数据中心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在建设时需要考虑到数据中心密集程度和负载均衡,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03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的核心技术
容灾技术
01
02
03
容灾备份中心建设
建立容灾备份中心,确保 在发生灾难时,重要数据 能够迅速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
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 复策略,保证数据的完整 性和可靠性。
业务连续性规划
对业务系统进行连续性规 划,确保在灾难发生时, 关键业务能够迅速恢复。
备份技术
总结词
互联网行业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对数据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两地三中心灾备 解决方案为互联网行业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保障。
详细描述
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量巨大,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 求极高。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通过在两个地区建立 三个数据中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备份和快速恢复。例 如,某大型互联网公司采用了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 中心,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该方案还可 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扩展和优化,满足互联网行业不断 增长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需求。
2. 增强数据安全性: 由于数据在两个地理 位置都有备份,因此 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 丢失和灾难性事件的 发生。
3. 可扩展性强:两地 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可以随着业务的发展 ,灵活扩展数据中心 的规模和容量。
4. 降低运营成本:通 过将数据备份到离用 户更近的数据中心, 可以减少网络延迟, 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02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 概述
定义与特点
两地三中心灾备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可用性、高可 扩展性的灾备方案,它通过在两个不同的地理位 置建设三个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和互 备份。这种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两地三中心 方案

两地三中心 方案

1. 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开始跨地域、跨国界展开业务活动。

随之而来的挑战是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确保各地团队能够紧密合作,取得卓越的业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企业借助两地三中心方案,将其业务拆分到两个地理位置并设立三个核心中心,以实现协作和工作流程的高效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两地三中心方案的意义、实施步骤和优势,以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利用这一方案提升团队协作和业务效率。

2. 两地三中心方案的意义两地三中心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企业跨地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问题。

具体来说,它通过以下方式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减少通信成本:两地三中心方案可以将企业分散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并设立三个核心中心来统一协调工作。

这样一来,各地团队可以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减少远程通信的成本和延迟。

•提高协作效率:通过两地三中心方案,团队成员可以更容易地协同工作,实现真正的团队合作。

核心中心的设立可以提供统一的协作平台和工具,有助于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增强灵活性:两地三中心方案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地处理不同地区的业务需求。

各核心中心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服务,并通过协作和知识共享,实现业务的高效处理。

3. 实施步骤3.1 确定两地分布首先,企业需要根据具体需求确定两个地理位置,即两地分布。

这个选择应基于以下因素:•地理位置: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条件是否便利,是否有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

•人力资源:两地的人力资源情况、人才储备是否充足,是否有合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市场需求:两地的市场需求是否相似,是否具有较大的潜在业务增长空间。

3.2 设立核心中心在两地分布确定后,企业需要设立三个核心中心,分别为:•协作中心:作为团队之间协作的核心,协作中心提供协作平台和工具,用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项目管理和文档共享等。

企业可以选择现有的协作工具,如Microsoft Teams或Slack,或根据具体需求定制自己的协作平台。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金融业数据中心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金融机构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换的核心设施,直接关系到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和稳定运行。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两地三中心的建设背景金融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最初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对大量数据存储和高效处理的需求。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性能更加强大,还要求数据中心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以确保金融业务的稳定运行。

金融业数据中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地点,而是开始采取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模式,以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在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模式中,数据中心通常会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建立两个主数据中心和一个备份数据中心。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另一个数据中心也能够继续保障金融业务的运行。

而备份数据中心则可以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快速接管业务,确保金融业务的连续性。

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保障金融业务的稳定运行。

二、两地三中心建设的挑战尽管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但其建设和运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两地三中心的建设需要在不同地理位置进行,这就对数据中心的网络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地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必须保障高速、稳定,同时数据中心的设备也需要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以确保数据在不同地点之间的快速传输和备份。

两地三中心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物理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包括防火、防水、防盗等问题。

跨地域的数据中心建设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地方的政策、法规等因素,增加了建设的复杂性和难度。

除了建设阶段的挑战,两地三中心的运维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跨地域的数据中心需要实现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各个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和性能都能够及时监控和管理。

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保障供应链业务持续运营

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保障供应链业务持续运营

深圳、南京两地三中心ERP容灾备份方案确保灾后业务迅速恢复
华为两地三中心ERP容灾方案
深圳本地两数据中心同城容灾,可快速接管业务,深圳 和南京ERP中心采用异地容灾;
南京ERP灾备中心日常运行非关键业务,具备关键业务的 接管能力。
正常备份时,数据通过两条622M SDH专用光纤链路连 接深圳ERP中心与南京ERP灾备的FC SAN进行备份。
业务网 管理网
存储网
两地三中心容灾方案保障供应链业务持续运营
业务挑战 问题
高可靠
MES、EMS、APS等业务系统7x24小时运 行,供全球8000+用户访问
业务易中断
网络故障率高、恢复时间长,导 致业务系统中断。
ICT诉求
全球网络的可用度 达到99.999%。
业务系统容灾备份
1. 供应链业务系统位于华为IT容灾分级标准中的最高级: Vital(至 关重要)。容灾要求:RTO≤1Day,RPO≤12Hour 2. 供应链பைடு நூலகம்所有业务系统全部实现容灾。 3. 主站点故障后业务可以自动切换到同城灾备站点。同时,数据可 以在异地保存,进行数据级恢复。 4. 供应链业务系统在灾难恢复开始后,2Hour-1Week内完成恢复。
当ERP中心与ERP灾备中心的专用光线链路故障时,通过 深圳与南京中间的业务网络连接IP SAN进行备份。
广域 网
深圳ERP中心网络
管理网
业务网
存储网
北京
深圳
南京
IP SAN FC SAN 备份网
622M SDH ①正常业务备份链路
②通过业务网络进行备份 南京ERP容灾网络
IP SAN
FC SAN 备份网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

金融业数据中心两地三中心的建设及运维探讨金融业数据中心是金融机构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信息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开始着手建设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架构。

本文将探讨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维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其运行效能。

我们来了解一下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架构的基本概念。

两地指的是主备数据中心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三中心则指的是主、备、灾备数据中心。

两地三中心的架构可以有效提高金融业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容灾能力。

当一个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另外两个数据中心可以自动接管其业务,确保金融业务的持续运行。

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数据同步和一致性问题。

由于主、备、灾备数据中心之间沟通的网络延迟和带宽限制,在数据同步和一致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其次是系统运维和管理问题。

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需要同时维护和管理多个数据中心,这对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不同地域的数据中心受到不同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是网络技术的改进。

通过采用高速、低延迟的网络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同步和一致性的效率,从而降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成本和复杂度。

其次是自动化运维和管理工具的引入。

通过引入自动化运维和管理工具,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和风险。

再次是加强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

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合规管理工具,可以有效保护数据中心的安全和隐私,满足监管要求和客户需求。

除了解决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中的技术问题,还需要重视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

金融机构应该加大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还需要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管理,以适应两地三中心数据中心架构的运营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级灾备
主要用于基于应用如数据库的灾备,这种方 式的系统变更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本身的 功能,通过IP网络从数据中心复制到灾备中 心,这种方式不用兼顾应用层面和存储层面, 整体成本是比较低的。传统的应用级灾备是 通过主机一级的卷复制来实现数据灾备,对 网络、主机的资源消耗较大。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活动灾备中心-同城模式
活动灾备中心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 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 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 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 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 务。这种级别的备份需要配置 专用的设备和管理软件,需要 的投资相对而言较大,但恢复 速度也较快。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6
可扩展设备的 IDC机柜空间
7
金融数据天地 互备
8
驻场运维人员 办公坐席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金融行业客户需求解决 解决方案 | SOLUITONS
互金
Internet Finance
银行
Bank
证券
Stock
保险
Insurance
金融行业VIP专属区域
运营商传输设备预留 支持金融行业高密设备高电
金融级IDC SLA保障 5 MIN运维响应服务
金融行业专属办公配套设施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金融行业客户需求解决 解决方案 | SOLUITONS
互金
Internet Finance
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具有门槛低、接入方便、 能够有效的减少客户投入的特点,因此云计 算与云存储提供第三方灾备服务成为数据灾 备领域的一个热点,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 云灾备服务必将成为趋势。
1
银监会合规 高安全数据中

2
高稳定电量输 出及双活电力
系统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隔离的专 属数据中心区

4
专属 运维保障
5
随时可扩的运 营商专网专线
证券
Stock
银行
Bank
保险
Insurance
灾备技术分类
数据级灾备
有基于存储阵列的数据镜像和基于管理软件的数据镜 像两种方式。前者跟主机以及现有的IP网络没有关系, 它通过FC(或FC-IP-FC)来实现阵列一级的数据同 步,整体投资大,但数据安全性最有保障,且应用系 统较多时实施较方便;后者需消耗10%~30%的处理 器资源,对网络环境依赖较大。传统的数据备份可以 认为是初级的数据级灾备方式,只是实效性差。
基于I/O数据块捕获
基于I/O字节级捕获
基于IP地址 基于DNS服务器
基于负载均衡 主备模式 双活数据库 远程集群 手动切换
灾备技术分级
第4级
第3级
第1级
本地磁带备份 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进行备 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 灾难发生后,按照预定数 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 据。
第2级
主备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 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 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 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 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 份站点将接替主站点的业务, 从而维护业务的连续性。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监管要求
通知要求 加强对外包服务商运营服 务及风险控制能力的监管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金融行业客户需求
客户需求
自建数据灾备中心对于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的要 求较高,一次性投资巨大,资金投入涉及建筑 工程、机房配套工程、IT系统投入、通信网络 设备投入,而数据灾备中心资源利用率低,平 时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这笔投入是为小概率 的事件准备的,导致总体投入成本(TCO)和 投资回报率(ROI)不对称。因此,自建灾备中 心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愿意或者有能力去承担的。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灾备技术分类
分类
数据级灾备
技术
基于磁盘陈列
基于服务器/应用软件
基于网络切换技术
应用级灾备
基于应用切换技术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具体实现技术
基于磁盘陈列存储镜像 基于数据块复制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金融行业客户需求解决 系统非正常工作对行业的影响
业务停顿5分钟 对您的企业会造成 什么样的损失?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互金
Internet Finance
银行
Bank
证券
Stock
保险
Insurance
在突发性灾难面前,目前的信息系统的确是非常脆弱的。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工作、生活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支持环境 中,任何关键信息系统运转的中断或者数据的丢失都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已经证实的数据是:网上银行每分钟运转中断 成本为7000美元,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13000美元,而呼叫中心更是高达27000美元!据IDC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在2000年 以前的10年间,发生过灾难的公司中,有55%当时倒闭,剩下的45%中,因为数据丢失,有29%也在两年之内倒闭,生存下来 的仅占16%。
金融行业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
2017年3月版
金融行业数据中心监管要求
通知要求: 为保障业务连续性须设立灾备中心,在生 产中心故障、停顿或瘫痪后,能够接替生 产中心运行,具备专用场所,进行数据处 理并支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
始于1998年 | 因专注而卓越
国内首家自建IDC+CLOUD+CDN一体化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
两地三中心模式
在相同城市相隔较远距离建立 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 作状态,采用实时备份的方式 进行灾备工作;在相隔800公 里以上的城市建立第三个数据 中心,进行异步数据备份。当 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同 城数据中心首先接替其工作任 务,如果该城市发生不可抗拒 灾难性事件,如地震等,则由 另一城市的第三个数据中心接 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 份需要配置至另外城市的专用 链路和底层备份技术,需要的 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灾 备级别也是最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