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XX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2024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2024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活动背景:“我们的节日”是一个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展示多元文化的节日活动。
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2024年,“我们的节日”的主题将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通过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我们希望能够凝聚人们的共同兴趣,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共享。
活动目标:1.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多元文化的展示,鼓励各个族裔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民族团结。
3. 提高文化自信: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增强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活动内容:一、主题展览1. 传统文化展示区:展示中国传统艺术、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内容,通过实物展品、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参观者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现代文化展示区:展示中国现代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科技等内容,展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引导观众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3. 多元文化展示区:邀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使馆、文化机构参与,展示各国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增加文化交流和互动。
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1. 传统手工艺展示与制作:邀请传统手工艺大师进行手艺展示,并指导观众进行制作,如剪纸、刺绣、陶艺等。
2. 传统乐器演奏与学习:邀请传统乐器演奏家进行现场演奏,并提供乐器学习体验,如古琴、二胡、曲艺等。
3. 传统游戏与竞技活动:组织传统游戏比赛,如踢毽子、跳绳、斗地主等,增加互动和娱乐性。
三、舞台演出1. 传统文化演艺:邀请传统舞蹈团体、京剧团体等进行传统文化演出,展示传统艺术的魅力。
2. 现代文化演艺:邀请流行音乐、时尚舞蹈等现代文化表演,结合传统元素,展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3. 跨文化交流演出:邀请国际文化交流团体进行跨文化演出,展示各国的艺术风貌,增加文化交流和互动。
四、讲座和论坛1. 传统文化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介绍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增加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小学“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方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一:春节展览活动目的:通过展览,让小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底蕴。
活动形式: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展示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作品以及关于春节的展板。
活动流程:1.手工制作展示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代表春节文化的手工艺品,比如红包、灯笼、剪纸等。
这些手工艺品可以摆放在展台上供大家观赏。
2.绘画作品展示学生们可以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春节的理解和感受,比如绘制中国传统的春节画面、舞龙舞狮等。
展示时可以配上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3.展板展示利用展板介绍春节起源、传统习俗、节日食品等,可以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
4.小学生演讲组织小学生参与春节主题的演讲,让他们能够通过口语表达对春节的认识和热爱,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演讲技巧。
5.其他活动:增加互动环节,比如举行猜灯谜、舞龙舞狮表演,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感受春节的氛围。
预期目标:1.增进学生对春节的了解,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演讲技巧。
活动方案二:春节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目的:通过各类活动,让小学生体验春节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春节的认识和热爱。
活动形式:分为传统游戏、手工制作和节日庆祝三个部分。
活动流程:1.传统游戏组织学生们参与传统游戏,比如跳房子、踩高跷、玩扔沙包等,让他们体验春节期间大家欢聚在一起玩乐的场景。
2.手工制作学生们可以制作灯笼、剪纸、年画等春节必备的手工艺品。
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们动手制作,最后展示制作成果。
3.节日庆祝组织学生们进行春节的庆祝活动,比如举办舞龙舞狮表演、放烟花等,让他们亲身参与到春节庆祝的盛大气氛中。
4.其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们学唱春节歌曲、学写春联等,让他们全方位地感受春节的传统文化。
预期目标:1.增进学生对春节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小学“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方案5篇

小学“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方案第1篇教育局“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方案今年的中秋节恰逢国庆66周年并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
为迎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到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区中小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承民族经典、打造幸福伍家的热情。
1、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要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诵读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与中秋节紧密联系的中华经典诗词歌赋;二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经典文献中的名家名篇和格言警句;三是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写下的催人奋进、感人至深的经典文章、诗词等红色经典作品;四是歌颂祖国,祝福祖国的优秀文艺作品。
学校所选的诵读内容要能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注重道德教育功能。
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班级诗文诵读会,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并评选出校级“诵读之星”,以此激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
学校要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校园中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使“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深入人心。
3、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节日小报评选活动。
学校要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以“我们的节日・迎中秋庆国庆”为主题的节日小报评选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我们的节日·国庆节”活动方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国庆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以国庆小长假为契机,以“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为主题,以亲子实践、诵读经典、“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系列活动为内容,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会秋收的快乐,培养其阳光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活动时间十月一日至十月十八日三、活动内容(一)营造氛围喜迎国庆1.9月23日课间操组织全体同学参加升旗仪式并进行“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国旗下演讲。
2.以红领巾广播站为媒介,进行以“国庆”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报道。
3.二至六年级绘制一期以“国庆”为主题的黑板报。
4.在学校大门口悬挂国旗,鼓励班级在教室门口、黑板上方悬挂小国旗。
(二)签名寄语倾吐心声9月20日至10月12日,采取在校集中进行和在家亲子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校各班认真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颂祖国经典润童心1.利用五、六周(10月8日-10月18日)的晨诵时间,组织开展“诗歌颂祖国经典润童心”校本课程诵读活动。
以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弘扬民族精神,使同学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发愤图强,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利用星期五下午(10月18日)队会时间,开展国庆节诵读展示活动。
(四)看庆典亲自然挥梦想1.一、二年级活动安排及要求(1)国庆日观看国庆庆典盛况;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意义,认识国旗、国徽,听唱国歌,了解国家领导人。
每班上交相关资料不少于五份。
(2)开展亲子实践和创意小制作活动。
①亲近自然,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秋收的喜悦,以“秋天的硕果”为主题,利用成熟的农作物、种子、果蔬等,发挥想象力,制作一张粘贴画(也可以是国旗、国徽)或一个别致的造型。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最新)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精选6篇)为进一步强化家、校联系,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决定在全校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评选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营造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家庭和学校间架设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让我校小学生真正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受益者。
二、评选标准优秀家长是指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
具体标准如下:1、关爱孩子,尊重孩子。
真正关心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注意与孩子平等交流,不将孩子当成个人的私有财产,不想当然地以家长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
(1)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经常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2)不将目光仅仅盯在孩子的考试成绩上,不将不切实际的期望强加给孩子。
(3)正视孩子的缺点和过错,不溺爱孩子,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2、观念正确,方法科学。
引导孩子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用丰富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1)注重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及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3)善于用启发诱导等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不因粗暴的教育方法而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3、率先垂范,营造环境。
注重言传身教,强化自我约束,争做表率,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1)举止文明,礼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夫妻和睦,孝敬老人,妥善处理好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3)合理调控孩子在家学习、娱乐和健身等活动时间。
不因家长的活动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作息。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在学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对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内容(一)传统节日元旦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各小学要结合各自发展特色,选定主题,积极举办元旦晚会等活动,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节日,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因此,学校要利用辞旧迎新、祝福平安、团圆和睦、安定祥和的气氛,组织春节联欢、敬老孝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传承着不同的民俗文化。
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元宵节民间习俗,并积极参与猜灯谜等活动。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
要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广泛举办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等大型群众性纪念活动,举行大中小学生入团、入队仪式,引导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小学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

小学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共享月圆时刻,传承中华文化二、活动时间:2024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三、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四、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民间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班级凝聚力。
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学校领导致辞,介绍中秋节的来历、意义和习俗,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猜灯谜活动:学生们提前准备灯谜,挂在绳子上,其他同学猜谜底。
猜中的同学可以获得小奖品。
3. 讲故事比赛:学生们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制作月饼:学生们分组制作月饼,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制作完成后,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分享喜悦。
5. 赏月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赏月,欣赏月圆的美景,感受团圆的氛围。
6. 才艺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唱歌、跳舞、快板、相声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7. 班级团圆宴:每个班级准备美食,大家一起分享,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8. 手抄报比赛:学生们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9. 中秋节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中秋节的故事和习俗,增进同学间的了解。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策划: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
2. 活动宣传:学生们制作海报、悬挂标语,宣传中秋节活动。
3. 活动现场布置:学生们布置活动场地,挂灯笼、彩带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4. 活动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和志愿者们负责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5. 摄影摄像:学校摄影组负责拍摄活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6.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中秋节活动的收获。
七、活动预算:1. 材料费用:制作月饼的材料、灯谜纸条、奖品等。
小学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节日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设计1.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2.活动时间:每年的春节、元旦、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前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日期。
3.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礼堂等。
4.活动形式:包括主题展览、文化体验、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
三、活动内容1.主题展览a. 建立主题展览区域,让每个班级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展示。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设计并制作展板、文创产品等,展示各个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特色活动等。
c. 组织评比活动,评选出最佳展示班级,颁发奖杯和奖状。
2.文化体验a. 精心策划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舞蹈、歌曲演唱等。
b. 邀请专业老师来校指导学生们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挂历等。
让学生们亲手制作,加深他们对节日文化的认识。
c. 招募学校合唱团、舞蹈队等表演节目,通过表演节目的形式来传递和展示节日文化。
3.亲子活动a. 鼓励学生邀请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参加节日活动。
b. 组织亲子活动如传统游戏比赛、亲子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关系,让家庭成员共同感受节日的乐趣。
c. 组织亲子讲座或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或名人来校,与学生和家长一同探讨有关节日的话题,提高他们对节日的认识。
四、活动推广1. 制作宣传画、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教室门口等显眼的地方,宣传活动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2. 在学校网站或微信群里发布活动的详细信息,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够了解到活动。
3. 利用校内广播、班会、家长会等渠道,宣传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邀请家长一起参加。
五、活动评估1. 设立评估小组,由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对活动的准备、组织和实施进行评估和总结。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XX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县教体局决定XX年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活动内容
元宵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以元宵节为主题开展猜灯谜等活动。
运用书法绘画、经典诵读、摄影等形式引导中小学生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组织中学生参与清洁社区卫生、爱心引导和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教育中小学生“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
清明节全县中小学就近组织师生参观县烈士陵园、刘国
璋烈士墓、望鲁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贤燕伋;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广大群众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冥物等祭奠方式,积极倡导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社区公祭等祭祀活动,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将文明祭祀新风传递给每一位家长、亲人和朋友,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新风尚;组织师生登陆中国文明网等媒体,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开展以清明节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缅怀先烈,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广大青少年牢记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珍惜幸福美好生活。
端午节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特困家庭、贫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为重点,组织广大师生、志愿者在节日期间大力开展送棕子、送温暖等慰问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美术摄影、知识竞赛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阐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劝导、文明餐桌等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刊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践行行为规范、争做文明使者。
中秋节举办形式多样的班团队会,开展中秋赏月、经典诵读等文化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经典文化、传承优良品质;组织中小学生给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孤寡老人等爱
心送月饼活动;组织开展“学模范、敬模范”活动,通过邀请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巡讲、宣讲等形式,增强对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的崇敬之情,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体验团圆友爱的氛围中,继承传统美德,爱学校、爱家人、爱社会、爱祖国。
重阳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郊游踏青、吟诵重阳诗词等活动,感受重阳节传统文化;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场所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关心关爱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观念,深化孝老爱亲文明活动,弘扬文明道德新风尚。
三、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周密制定方案,以高度的责任感组织开展活动,确保广大中小学生广泛参与。
创新载体,务求实效。
各中小学校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组织协调,按照传统节日的不同内涵和要求,突出“节日知识性、参与实效性、表现新颖性”的特点,设计恰当得体的文化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积极引导广大家长共同参与、支持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掀起热爱传统节日、热爱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深化效果。
各中小学要及时对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对典型活动案例等进行专题报道,通过多种媒介宣传,确保活动效果。
同时,要将各节日开展情况尤其是典型活动的方案、图片、视频等资料在每个节后3日内报县教体局教育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