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子的名言

合集下载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名句
《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许多关于君子的名句。

下面就来介绍几句经典的名言。

1. 君子所以修身,忘私,立天下之大公者也。

——《论语》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的修养和大公心态,君子应该忘掉个人私利,而是为天下人民着想,为大局着想,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注重本质,只有依据本质去行事才能取得成功。

不要只看表面,而要看本质,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和发展。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君子注重义,考虑的是大局和公共利益,而小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自私自利的。

4.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态度。

君子虽然有所成就,但是不会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慎;而小人虽然表面上有些成就,但是却因此变得骄傲自大,缺乏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是几句关于君子的名言,这些名言体现了君子应有的品质和态度,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追求。

- 1 -。

关于君子的名句

关于君子的名句

关于君子的名言警句君子坦荡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君子的名句,仅供参考:1、天道运行刚强雄健,君子应效法天道,像它那样精进奋斗、自强不息。

大地宛若坤卦,德性仁厚,君子应效法大地,像它那样宽厚和顺、承载万物。

2、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3、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三十风还不能成家立业,到了四十风还不能被人所喜欢,那么到了五十岁就接近于穷途末路了。

4、智者们,首先,赦免小罪。

5、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6、在世界上,人们总是按照各人对自己的估价来认识人;而人也必须对自己有某种估价。

令人讨厌比无足轻得还容易受到容忍。

--歌德7、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警世通言》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9、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10、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佚名11、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宋·朱熹12、处其厚,不居中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佚名13、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佚名14、君子能够团结他人,而不与人勾结,小人相互勾结却并不团结。

15、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

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

--《易·同人·彖》16、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于天地同流,岂日小补之哉。

17、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着,则小人退矣。

18、不敢为天下先。

19、君子必慎其独也。

20、笃志而体,君子也21、博览兼听,谋及疏贱。

22、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23、乘骐骋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24、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

25、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2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7、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17句古代经典名言-君子成人之美

17句古代经典名言-君子成人之美

17句古代经典名言-君子成人之美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君子的名言

君子的名言

君子的名言
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易·谦》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易经》
4.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经》
5.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
6.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
可取。

——宋朱熹
7.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8.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
9.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汉刘向
10.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
11.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
12.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

——明方孝孺
13.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15.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16.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宋朱熹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
19.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通鉴
20.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明薛萱。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

古人关于君子的名言(释义)

古⼈关于君⼦的名⾔(释义)古⼈关于君⼦的名⾔1、⼦⽈:“君⼦周⽽不⽐,⼩⼈⽐⽽不周。

”-----《论语·为政》孔⼦说:“君⼦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君⼦怀德,⼩⼈怀⼟;君⼦怀刑,⼩⼈怀惠。

”-----《论语·⾥仁》孔⼦说:“君⼦所思是德⾏,⼩⼈所思是有利可图;君⼦⼼中想的是法,⼩⼈⼼中想的是侥幸。

”3、⼦⽈:“君⼦喻于义,⼩⼈喻于利。

”-----《论语·⾥仁》孔⼦说:“君⼦明⽩⼤义,⼩⼈只知道⼩利。

”孔⼦说:“君⼦不应该像器具⼀样,作⽤仅限于某⼀⽅⾯,应多才多艺。

”5、⼦⽈:“君⼦坦荡荡,⼩⼈长戚戚。

”-----《论语·述⽽》孔⼦说:“君⼦⼼胸宽⼴,⼩⼈经常忧愁。

”6、⼦⽈:“君⼦成⼈之美,不成⼈之恶;⼩⼈反是。

”----《论语·颜渊》孔⼦说:“君⼦通常成全他⼈的好事,不破坏别⼈的事,⽽⼩⼈却与之完全相反。

”7、⼦⽈:“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孔⼦说:“君⼦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容易附和别⼈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平和相处。

”8、⼦⽈:“君⼦泰⽽不骄,⼩⼈骄⽽不泰。

”----《论语·⼦路》孔⼦说:“君⼦泰然⾃若⽽不骄傲,⼩⼈骄傲⽽不泰然⾃若。

”9、⼦⽈:“君⼦⽽不仁者有矣夫?未有⼩⼈⽽仁者也!”----《论语·宪问》孔⼦说:“君⼦中没有仁德的⼈是有的,⽽⼩⼈中有仁德的⼈是没有的。

”10、⼦⽈:“君⼦上达,⼩⼈下达。

”----《论语·宪问》孔⼦说:“君⼦向上,通达仁义;⼩⼈向下,追求名利。

”11、⼦⽈:“君⼦固穷,⼩⼈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孔⼦说:“君⼦穷困时尚能安守,⼩⼈穷困了就不约束⾃⼰⽽胡作⾮为了。

”12、⼦⽈:“君⼦求诸⼰,⼩⼈求诸⼈。

”------《论语·卫灵公》孔⼦说:“君⼦严格要求⾃⼰,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找原因,⽽不是怨天尤⼈。

关于君子的名言

关于君子的名言

关于君子的名言导语:关于君子的名言1、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明·洪自诚2、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汉·刘向4、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5、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6、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明·薛萱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8、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史记9、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10、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

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

——《易·同人·彖》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唐·孟郊1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13、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

——唐·孟郊1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17、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18、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

——阮子19、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20、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宋·朱熹21、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通鉴22、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2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

——清·宋缍24、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25、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宋·朱熹26、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宋·欧阳修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29、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关于君子的名言集锦

关于君子的名言集锦

关于君子的名言集锦1、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2、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

——宋·胡宏3、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

——清·宋缍4、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荀子·天论》5、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

——唐·吴兢6、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汉·刘向7、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论语9、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

——明·方孝孺10、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礼记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12、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13、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

——宋·朱熹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16、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通鉴1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

——明·薛萱18、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

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

——《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19、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唐·孟郊20、君子不重则不威。

——论语21、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

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

——《易·同人·彖》22、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

——清·金缨2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卫灵公》24、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明·洪自诚2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之道的名言

君子之道的名言

1.“君子坦荡荡,就像那广阔的草原,没有啥藏着掖着的。

我有个朋
友,从不背后说人坏话,这就是君子的模样。


2.“君子成人之美,那是一种多高尚的情怀啊。

就像在别人口渴时,
主动递上一杯清凉的水。

我同学帮别人修改演讲稿,多好呀。

”3.“君子之交淡如水,可别像那黏糊糊的胶水,整天缠在一起。

我和
一个君子之交的朋友,平时不常联系,但关键时候都在。


4.“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能像个莽夫一样乱挥拳头?我看到有人吵
架,一方很冷静讲道理,这就是君子。


5.“君子不器,不能像个死板的工具,只知道干一件事。

我认识的一
个人,多才多艺,这有点君子的味道。


6.“君子喻于义,不能只盯着那点蝇头小利。

就像在一堆金子和道义
面前,君子肯定选道义。

我见过有人拒绝不义之财。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光说不做,那多让人瞧不起啊。

我有个同
事,总吹牛却不做事,这可不是君子。


8.“君子和而不同,就像花园里各种颜色的花,虽不同但和谐。

我和
朋友观点不同,但相处很和谐。


9.“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就像一棵大树,既有丰富的枝叶,又
有规矩的枝干。

我知道一个人,知识渊博又有礼貌。


10.“君子求诸己,别老是怪别人。

就像考试没考好,君子会从自己身
上找原因。

我有个同学就这样。


君子之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一个君子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好,也能让社会更加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君子的名言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诚物也。

诚己,仁也;诚物,知也。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舆。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

君子攻其恶,不攻人之恶。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闲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末也,义之舆比。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周贫不继富。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舆,君子人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易事而难悦也。

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悦也。

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君子诚乎此而论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随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泽无水,困。

君子以致命遂志。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

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格言联璧》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说山训》
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交有义,不比常相从。

三国·郭遐叔
君子志于择天下。

宋·刘炎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宋·欧阳修
浅交言深,君子所戒。

宋·苏轼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唐·贾岛
镤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唐·孟郊古之君子,绝友不出丑语。

魏晋·嵇康
君子修其身于暗室屋漏之地,而声流于四方万里之外。

元·欧阳玄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君子先慎乎德。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费,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以人制人,改而止。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
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而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