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语文九年级上册
同时,让学生以关键词的形式概括出人物品质,梳理出像“自强自立、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忍辱负重”等词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都是“君子自强不息”的途径和表现,例如:司马迁、范仲淹、苏轼等等,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们会从历史人物中汲取到能量,从时事热点当中了解社会。
活动二 温故知新晓 “自强”
环节一:借助“演讲稿分析单”复习演讲词知识。回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回忆演讲的相关知识,为演讲稿的写作做铺垫。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秋季)
课题
君子自强不息(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部编人教版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利用多种资源,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全面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
2.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题开展演讲活动,回顾演讲的知识,能利用掌握的素材完成演讲稿的写作。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1)采访准备 (2)撰写采访稿(3)实施采访(4)展示交流
作业2 蓄势待发讲“自强”
根据演讲稿创作提纲,完成“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演讲稿,准备下节课的演讲。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同学们回顾古诗文中的自强不息的典型句子和典型人物,形成人物名片,同时回顾名著中的自强不息的人物及精神,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环节二:生活中采集论据。
1.搜集嘉兴“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
同学们经过课下搜集,认识了像盲人医生朱丽华、公路养护“花木兰”姚勤亦等等这些嘉兴精神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们热爱家乡本土文化,也希望他们能够传承嘉兴人“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精神。
3.提炼采访的知识,采访身边的自强不息者,形成个人素材库。
教学内容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设计说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铸就了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之魂。

此次综合性学习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练习写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中心论点的演讲稿,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做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新时代中学生。

学习目标1.理解“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

2.成立采访小组,完成采访活动,寻找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

3.开展演讲活动,加深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收集、筛选、整理相关资料,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辨析不同时代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

2.引导学生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弘扬自强不息精神,传递正能量。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精神呢?今天,我们一起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过程性评价1.分享采访的“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2.课堂写作实践,完成以“青年当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稿。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搜集、整理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诗句,理解了其中的精神内涵;了解了众多自强不息的人物的事例,鼓舞着我们积极奋斗;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活动,表达了我们心中昂扬的斗志。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民族复兴点燃奋斗激情,注入青春动力。

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积累“自强不息”的名言、诗句各两条。

2.发展型作业:综合上述三个活动的成果,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电子特刊制作活动。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采访的素材撰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优秀的传统美德。

1课时。

1.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2.教师讲述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自主探究任务一:悟自强内涵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课程题目“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

明确:"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自强不息:努力使自己强大,不松懈。

2.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自强不息的?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3.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获奖教案_0
三、课堂小结:
1、通过三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2、播放歌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总结归纳
养成自主归纳的能力
四、课外作业:
1、各小组以“自强不息”为主题,自主确定演讲题目,准备好演讲稿,在班内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开拓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因为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答案符合题意,教师都要肯定学生的答案;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然后用PPT展示活动示例。
1、议:学生把收集得到的名言、格言、诗词在3人小组内分享;6人小组探究第3小题;
2、说:小组代表发言。
3、评:对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或者补充。
4、看:PPT活动事例。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2、了解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和事例,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和学习其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自强不息的时代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综合性活动是开放式的实践性活动,课前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能力;小组合作方式常态化,学生知识呈现多样化。
通过小组交流、协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知识得到深化与扩充。
——PPT出示问题:君子当自强不息
活动三: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今天,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需不需要自强不息?你是如何行动的?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组织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举例从个人和国家层面分析自强不息的重要性;示例:中美贸易危机。
——组织学生探究:如何采访?采访要注意什么问题?

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

2.引导学生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学生能积累大量的事例、名言警句证明“君子自强不息”。

2.学生能讲能写“君子自强不息”的内容,再上升到自己的审美,品质修炼,有意识的再去积累、感受。

【教学难点】根据内容在课堂上渗透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清代的袁枚写的“苔”原文是这样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那么微不足道,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

不论你是什么身份,自立自强永远值得所有人尊敬。

谁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书本?页的“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二)理解“君子自强不息”1.怎么样理解“君子自强不息”?2.怎么做才是自强不息?3.収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诗词、名言警句。

4.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1)司马迁: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喜欢历史,广泛积累资料,受父亲临终嘱托,开始研读整理资料,谁知一场飞来横祸使他入狱受酷刑,惨遭宫刑,但他克制自己,发愤写作,耗尽一生心血,终于完成了史书。

(2)女航天员王亚平。

(三)演讲宣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演讲的主题是《不可知难而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2.回首历史,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的,无不是知难而进的人。

王羲之为了练字废寝忘食,门口池水都洗成了墨色,最终写出入木三分的字,留下了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宝。

苏秦苦读兵法,不舍昼夜,终佩六国相印,促成合纵联盟,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教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教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铸就了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之魂。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所在的单元编有《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些文体丰富,观点明确的议论性文章。

本次综合性学习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练习写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性文章,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做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新时代中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等材料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寻找,采访自强不息的人物;自选主题演讲。

进一步巩固从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讲故事、采访、演讲的能力,同时积累写作的素材。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查找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资料,课上合作探究筛选素材,展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传承中国传统美德,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教学重难点:搜集资料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实地采访、主题演讲中感悟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方法:导学案导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和导学案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黄飞鸿》视频,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中国功夫,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直接导入新课。

(在气势雄浑的音乐里,通过欣赏视频和观看同学们的展示,直观感受自强不息的内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搜集、合作探究展示(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为了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第一课时发放导学案。

)1.小组同学展示搜集的古今名人对自强不息精神论述的名言。

2.小组同学展示体现自强不息精神风骨的中国古典诗词。

通过展示,理解对于个人来说自强不息的内涵。

(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同时为写作议论文搜集了论据。

让学生懂得论据的来源,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1.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搜集的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故事。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优质课教案_1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活动设想: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计划阶段。

确定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成立学习小组,讨论分工与合作。

同时注意按“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积累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君子当自强不息的演讲”四个部分分别搜集内容并展开交流学习活动。

第二步是实施阶段。

在这为期两周的活动中,老师帮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实践、自主研究。

第三步是总结阶段。

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精心设计组织引领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活动分三课时进行,本活动案例是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积累“自强不息”的名言诗句。

2.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了解古今自强不息的人物事例,学习人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素材,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难点: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在体验中感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调动多种感官,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分组进行汇报展示,并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

活动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图片、故事、诗歌、名言、视频、音乐等。

活动实施:1.学生分成四组,明确学习任务,展开学习。

活动小组四个,依次是:(1)引经据典认识组:搜集自强不息的相关人物及事件,整理探究,总结出“自强不息”的内涵。

(2)七嘴八舌名言组: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精神的名人名言和诗词名句。

(3)能说会道故事组: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4)多才多艺演讲组:自选主题,自由组合,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撰写,推荐演讲。

2.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活动内容,与学生交流汇报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

3.推选主持人,熟悉活动内容,指导写主持词。

4.组织课堂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畅谈学习收获。

课堂活动:一、情景激趣,引入新课师:有一种精神,来自历史,传至未来。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第一章: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介绍“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

分析“君子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

举例说明“君子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章:君子的品质与自强不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君子品质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提升。

2.2 教学内容分析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内在联系。

介绍君子品质的基本要素。

2.3 教学步骤讲解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关系。

分析君子品质的基本要素。

引导学生从君子品质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章: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2 教学内容探讨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分析自强不息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3 教学步骤讲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举例说明自强不息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章:自强不息在各领域的体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强不息精神在各领域的具体体现。

培养学生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力量。

4.2 教学内容分析自强不息精神在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具体体现。

介绍各领域中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人物。

4.3 教学步骤讲解自强不息精神在各领域的具体体现。

分析各领域中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人物。

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力量。

第五章: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自强不息
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采访内容撰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吗?
故事链接: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学探究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目标导学二:收集资料,交流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

——萧伯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孟郊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并分享给大家。

示例:
苏秦刺股勤学
苏秦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都没有被采纳,穷困潦倒地回了家。

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也不把他当作儿子。

苏秦叹气说:“这
都是我苏秦的错啊!”于是发愤读书,快要打瞌睡的时候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他最终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

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

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

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国家越来越强大,最后找到时机,灭掉了吴国。

目标导学三:实践探究,深入学习
1.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

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

明确: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

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2.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
一次演讲活动。

参考步骤: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分工合作、完成讲稿、开展活动。

演讲稿例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急于求成,心浮气躁而患得患失。

殊不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困难是培养能力的机会,失败是成就人生的经验,成绩是鞭策自身的起点,非难是磨砺意志的机缘。

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自信乐观,才能开辟出美丽的人生之路。

自强不息是一种战胜困难、破解难题的坚韧精神。

有了它,就能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有了它,就能找到克服惰性和挖掘潜力的良方;有了它,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难题。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

为了未来建设美好的祖国,我们要用这种精神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打好扎实坚硬的人生根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