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低温碳化与干化工艺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污泥脱水及干化工艺调研

污泥脱水及干化工艺调研

污泥脱水及干化工艺调研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污泥。

其中,污泥是指一些半固态的污水处理废弃物,主要包括工业污泥、生活污泥和农村污泥等。

这些污泥如果不经过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污泥处理和脱水问题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外污泥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热处理等。

针对污泥脱水和干化等问题,业内也陆续出现了多种工艺和设备。

因此,本文将对污泥脱水及干化工艺进行调研,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污泥脱水工艺污泥脱水是指将污泥中的水分脱离出来,从而降低污泥的体积和重量,方便后续处理。

根据不同的脱水方式,常见的污泥脱水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自然干燥法自然干燥法是指将污泥堆放在露天场地进行晾晒,让其自然蒸发水分的方法。

这种方式不需要任何设备和能源投入,但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和蒸发条件。

通常适用于较少量的污泥处理。

2. 压滤法压滤法是指通过单向过滤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通过压滤机压缩排出,从而获得相对干燥的滤饼。

这种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和能源,但脱水效率较高。

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处理大量污泥的场合。

3. 旋转压滤法旋转压滤法是指将污泥放置在旋转滤鼓中,通过离心力将其中的水分脱离出来,最终得到粉状的干燥物质。

这种方式脱水效率高,并且可以同时进行预处理和干燥。

但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

4. 真空过滤法真空过滤法是指将污泥放置在过滤机内,通过负压将其中的水分吸出来,从而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

这种方式虽然设备投资较高,但维护成本较低,且脱水效果好。

适用于处理量较大、要求干燥效果好的场合。

5. 烘干法烘干法是指通过加热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最终获得干燥的固体物质。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投入较高的能源成本,但干燥效果好。

适用于处理量较大、污泥含水率较高的场合。

在实践中,不同的污泥脱水工艺通常会相互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污泥干化炭化技术

污泥干化炭化技术

市政污泥干化-炭化技术目录一、常用污泥干化概述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二、传统污泥干化工艺三、炭化技术的介绍五、工艺特点六、污泥炭产品性能及利用七、污泥炭化技术案例一、常用污泥干化概述工艺和设备,直接或间接的使污泥中水分快速的蒸发的一种工艺。

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1流化床干化工艺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排空缺点:热效率低、设备易磨损、运行成本高、尾气处理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湿物料洗涤塔旋风除尘器蒸汽换热器冷凝水鼓风机自然空气引风机成品成品进水回水料仓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2薄层干燥工艺优点:无返料混合,处理时间短、尾气处理量少、物料适应范围广缺点:热效率低、设备易磨损、占地面积大、投资运行成本较高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3 圆盘式干燥工艺优点:热效率较高、噪声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较低缺点:设备投资成本高、处理量受限、易磨损、不适用于粘性物料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4浆叶式干燥工艺优点:占地面积小、热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尾气处理量少缺点:设备结构复杂、检修困难,易磨损、使用寿命短、运行成本较高三、传统炭化技术介绍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泥干化、炭化方式均存在热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易产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二级干化-炭化技术,具有物料适应能力强,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该系统将一级烘干机、二级烘干机、污泥炭化机立式串联设计,大幅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

一级干化机安装位置二级干化机安装位置裂解炭化机安装位置系统安装图一级干化系统80%含水污泥•二级干化-炭化流程图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炭裂解炭化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生物质汽化炉二级干化系统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 4.1生物质气化炉原理:生物质气化炉是通过热化学过程,将生物质裂解气化成为气体燃料,俗称“木煤气”。

生物质气化炉为整套工艺系统提供热源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实现以可燃气体热值高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一级干化污泥二级干化污泥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裂解炭化技术污泥裂解炭化装置•炭化裂解技术原理本技术立足于传统生物质汽化炉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制炭工艺,研发出更适用于污泥裂解炭化的设备,设备成本较低,能量利用效率及处理效果均有明显提高。

污泥干化工艺比较

污泥干化工艺比较

精心整理污泥干化工艺比较污泥干化(sludgedrying),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全球环境问题,污泥干化焚烧可以使污泥的体积减少到最小化(减量90%以上);可以回收能量,用于污泥自身的干化或发电供热;能够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使污泥彻底无害化。

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因含水率高,不能简单作为发电燃料应用,污泥要作为发电燃料,必须进行干化处理。

干化了的污泥的处理方法相较于湿污泥也灵活多样,它可以作为辅助燃料与煤混合燃烧,提供热能,做到循环利用,也可作为堆肥的辅料等。

1污泥干化所需能源比较干化的主要成本在于热能,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选择和利用恰当的热源。

干化工艺根据加热方式的不同,其可利用的能源来源有一定区别,一般来说间接加热方式可以使用所有的能源,其利用的差别仅在温度、压力和效率。

直接加热方式则因能源种类不同,受到一定限制,其中燃煤炉、焚烧炉的烟气因量大和腐蚀性污染物存在而难以使用,蒸汽因其特性无法利用。

按照能源的成本,从低到高,分列如下:烟气:来自大型工业、环保基础设施(垃圾焚烧炉、电站、窑炉、化工设施)的废热烟气是零成本能源,如果能够加以利用,是热干化的最佳能源。

温度必须高,地点必须近,否则难以利用。

燃煤:非常廉价的能源,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尾气处理方案是可行的。

热干气:来自化工企业的废能。

沼气:可以直接燃烧供热,价格低廉,也较清洁,但供应不稳定。

蒸汽:清洁,较经济,可以直接全部利用,但是将降低系统效率,提高折旧比例。

可以考虑部分利用的方案。

燃油:较为经济,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热利用。

天然气:清洁能源,但是价格最高,以烟气加热导热油或蒸汽,或直接加热利用。

2污泥干化工艺介绍目前污泥干化的工艺比较多,有带式干化、薄层干化、流化床干化、桨叶式干化等。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对于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污泥处置方法,如填埋和堆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机质含量高的污泥,这些方法处理效果不佳,并且带来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型污泥干化技术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污泥干化技术是通过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为高固含量的干固体,从而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

具体而言,污泥干化技术包括了热干法和低温干法两种。

热干法是最常见的污泥干化技术之一。

它利用高温热源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含水率降低到一定的水平。

热干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对污泥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并且能够回收利用热能资源。

热干法也存在着能源消耗高和处理成本较高的缺点。

低温干法是一种新兴的污泥干化技术。

与热干法不同的是,低温干法利用低温条件下的空气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

它的优点是能够节约能源和降低处理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低温干法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需要较长的干化时间,并且对于有机物质的分解效果不如热干法。

针对以上问题,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污泥干化技术的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干化条件和使用新型干燥设备,寻找更加高效的污泥干化方法。

利用微波和红外辐射等新型能源对污泥进行预处理,能够加速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干化效率。

研究人员还对污泥干化后的固体产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将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生物质燃料进行活性炭制备,能够实现对污泥中有机物质的再利用。

新型污泥干化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降低处理成本,污泥干化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发挥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污泥干化炭化技术

污泥干化炭化技术

市政污泥干化-炭化技术目录一、常用污泥干化概述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二、传统污泥干化工艺三、炭化技术的介绍五、工艺特点六、污泥炭产品性能及利用七、污泥炭化技术案例一、常用污泥干化概述工艺和设备,直接或间接的使污泥中水分快速的蒸发的一种工艺。

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1流化床干化工艺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排空缺点:热效率低、设备易磨损、运行成本高、尾气处理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湿物料洗涤塔旋风除尘器蒸汽换热器冷凝水鼓风机自然空气引风机成品成品进水回水料仓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2薄层干燥工艺优点:无返料混合,处理时间短、尾气处理量少、物料适应范围广缺点:热效率低、设备易磨损、占地面积大、投资运行成本较高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3 圆盘式干燥工艺优点:热效率较高、噪声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较低缺点:设备投资成本高、处理量受限、易磨损、不适用于粘性物料二、常用污泥干化工艺• 2.4浆叶式干燥工艺优点:占地面积小、热效率高、投资成本低、尾气处理量少缺点:设备结构复杂、检修困难,易磨损、使用寿命短、运行成本较高三、传统炭化技术介绍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泥干化、炭化方式均存在热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易产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二级干化-炭化技术,具有物料适应能力强,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该系统将一级烘干机、二级烘干机、污泥炭化机立式串联设计,大幅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污泥资源化利用。

一级干化机安装位置二级干化机安装位置裂解炭化机安装位置系统安装图一级干化系统80%含水污泥•二级干化-炭化流程图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炭裂解炭化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生物质汽化炉二级干化系统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 4.1生物质气化炉原理:生物质气化炉是通过热化学过程,将生物质裂解气化成为气体燃料,俗称“木煤气”。

生物质气化炉为整套工艺系统提供热源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实现以可燃气体热值高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一级干化污泥二级干化污泥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污泥裂解炭化技术污泥裂解炭化装置•炭化裂解技术原理本技术立足于传统生物质汽化炉四、干化-炭化工艺介绍制炭工艺,研发出更适用于污泥裂解炭化的设备,设备成本较低,能量利用效率及处理效果均有明显提高。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分析和应用实例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分析和应用实例
污泥中有多种杂质,对设备的损害很大,一些坚硬的杂质(如石块、金属),会造成设 备的快速磨损。污泥低温碳化工艺中使用了许多加压泵、阀门和换热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 中,通过制造厂家的通力协作,在一些关键设备中,设计了许多过滤设备和耐磨材质,使得 设备的磨损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设备得以长期连续运行。
6.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投资
蓝色部分为污泥碳化车间,绿色部分为原污泥脱水机房
10 / 11
8.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前景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取代传统工艺,独立实现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2) 作为干化、焚烧和堆肥的前处理工艺,用很低的投资和很小的运行费用首先将
污泥总体积减少 60%,极大的降低了污泥处置的总投资和运行成本; (3)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对其他类似的生物质固体的处理,例如秸秆,椰壳等。
将 1 公斤含水率 80%的污泥干化为含水率 50%,理论上所需要的总能量为:
1568 + 48 = 1616 KJ
污泥焚烧理论上所需要的能量
污泥焚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干化和焚烧过程的结合。理论上其所需要的能量与干化是完 全相同的。但焚烧过程中,污泥中原有的热值被利用,因此,减少了污泥焚烧实际所需要的 热量。
一百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而把 1 公斤污泥中的 80%水分用蒸发的方法降至含水率 50%需 要的热量计算如下。
蒸发的水量: Wz = (1 - (1-80%)/(1-50%))= 0.6kg 蒸发的能耗: Ez = 4.18*0.6*(100-20)+ 2280 * 0.6 = 1568 KJ 剩余物质升温所需要的热量:1.5*(1-0.6)*(100-20)= 48 KJ
9 / 11
60
50

浅析低温污泥碳化技术

浅析低温污泥碳化技术

浅析低温污泥碳化技术
浅析低温污泥碳化技术
摘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严重影响着城市从综合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机污泥,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置,会严重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甚至造成二次污染。

低温污泥炭化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

本文主要对低温污泥炭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生活质量污水碳化
1 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将近80%的污泥没有科学处理,污泥存在随便对方的情况,有的已经造成了二次污染,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2010年初,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称,“十五”期间我国主要进行污水处理厂工作。

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60%,届时每年全国污泥产生量将达到3560万吨,污水处理厂将达到1800座。

2 低温污泥炭化技术
目前低温碳化的应用远远高于其它两种,在此我们仅对低温碳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对于低温污泥碳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利用某种设备给污泥加温、加压,迫使污泥中的细胞裂解,达到可以将其水分释放的效果,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将污泥中的碳质保留的过程。

低温污泥碳化技术同其它污泥处理工艺相比较,其它工艺大多数是通过加热,。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中试研究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中试研究

市政污泥中含有可燃物质,尤其是生化污泥(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污泥细菌,可燃物质量更大。

根据上海、天津等地的污泥发热量试验,中国市政污泥中的发热量约为2000-3500大卡/公斤干物质。

其中消化后的污泥发热量较低,一般仅为未消化污泥的70%左右。

夏季污泥的发热量比冬季低[1]。

所谓污泥碳化,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释放出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污泥中的碳值,使最终产物中的碳含量大幅提高的过程。

污泥碳化分为高温碳化、中温碳化和低温碳化三种。

其中高温碳化以日本的巴工业、荏原,三菱重工,以及美国的IES为代表;中温碳化以澳大利亚ESI为代表;低温碳化以美国的EnerT ech和ThermoEnergy为代表[2-3]。

污泥低温碳化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加温加压使污泥中的生物质裂解,将其中的水分释放出来,通过普通的机械脱水即可将污泥中75%的水分脱除。

由于该技术没有蒸发过程,极大地节省了运行中的能源消耗,而且污泥低温碳化过程中保留了污泥中的绝大部分碳值,为碳化物的能源再利用创造了条件。

一、试验装置与方法1、工艺流程及试验装置污泥低温碳化装置的设计处理规模为5吨湿泥/天,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将含水率80%左右的脱水污泥切碎、搅拌后,加入催化剂和卤素添加剂,通过高压柱塞泵送入碳化系统,在外部热源(本次试验采用电加热导热油炉)的作用下,通过预热器和加热器,把污泥加热到210-260℃,并在反应釜中停留12min,污泥中的生物质发生裂解,水分得到释放。

反应釜出来的裂解液回流到预热器,对进泥进行预热,能够把进口污泥从0-30℃提高到120-150℃,实现能量的回收。

经过预热器的裂解液随后进入冷却系统,冷却后的温度在80℃以下,经过安装在冷却器后的背压装置排出。

背压装置保证系统各点的压力在相应点温度的饱和蒸汽压以上,避免蒸发过程的发生。

裂解液从背压装置排出后进入常压状态,经过常规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在50%以下,可以直接进行填埋,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干化造粒,进行资源化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锐、王伟[9]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温度170~190℃,压力1MPa左右的条件 下,污泥中的细胞破裂,微生物絮体解散,有机物水解, 降低了污泥固体颗粒对 水的束缚作用, 根本上改变了污泥中的水分特征,大部分束缚水转变为自由水,单 位固体颗粒的束缚水含量由3.6g/g降低至1.0g/g以下。
所以,污泥低温碳化工艺的本质是细胞裂解技术,使污泥中水的形态发生了
3.3 安全性分析
污泥干化系统关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粉尘爆炸、闷燃、燃烧等,其中最重要 的是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污泥干化过程中使污泥颗粒表面留下大量空洞和空 隙,因而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当污泥粉尘积聚到一定浓度,在助燃空气和点燃 能量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发生强烈氧化,释放出热量,热量使粉尘温度升高并 发生燃烧,粉尘顷刻间完成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而发生爆炸。污泥干化中粉 尘爆炸的风险可以通过降低粉尘浓度、消除潜在的点火源、干燥介质的惰性化和 提高含湿量等手段进行控制。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所有涉及干化的内容、系统、 设备都按照规范进行运行和操作,避免湿泥条件大幅波动、紧急停机、突然停电 等事故的发生,是保证干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速固 水
率体分
时间
表面 水分
开始
间隙 水分
自由水分
样品重量
图1.污泥的干燥曲线
对于脱水机脱水后的泥饼,自由水分已基本脱除,污泥的干燥速率主要表现 为两个降速区域,分别对应间隙水分和表面水分,各部分水分含量大致为:间隙 水55~60%,表面水35~40%,结合水2%左右[2-3]。污泥中水分的去除是由表面水 汽化和内部水扩散这两个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过程来完成的。湿污泥中水分先 由污泥内部迁移至表面, 然后再从表面汽化到空气中。在干燥初始阶段,水分由 污泥内部迁移至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汽化的速率,污泥表面保持完 全润湿状态,污泥温度恒定。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 污泥内部水分迁移到表面 的速率已经小于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污泥表面不能再维持全部润湿,而出现部 分“干区”, 当污泥全部表面都成为干区后,水分的汽化面逐渐向污泥内部移动, 传热由空气穿过干料到汽化表面,汽化的水分又从湿表面穿过干料到空气中,在 此过程中,空气传给湿污泥的热量大于水分汽化所需要的热量,使得污泥表面的 温度升高。
关键词:污泥低温碳化,污泥干化,对比,细胞裂解
前言
随着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投资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对污泥处理处置 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传统的填埋、堆肥工艺,由于二次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 题,使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焚烧工艺由于污泥的高含水率,需要借助干化等工 艺或者添加燃料才能实现能源的净输出;而污泥干化工艺以及新兴的污泥低温碳 化工艺以减量化明显、无害化彻底、能够资源再利用等优势,在污泥处置行业得 到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
0.972×2.1×(200- 100) =204.12kJ 不考虑热损失,将污泥直接干化到含水率 10%需要消耗的总热量为:
336+21+2196.72+204.12=2757.84kJ
2.2 污泥低温碳化能耗
(1)需要去除的水分 样品中污泥重量为 1.25kg,含水率 80%,其中干固体含量为 0.25kg,水重
3.4 附属产物的处理
无论是直接干化工艺还是间接干化工艺,无论是热对流还是热传导,均需要 一定数量的工艺介质,包括空气、惰性气体、蒸汽等。这部分介质与污泥发生接 触,起着携入热量和携出湿分的作用。只是热传导为主的系统,介质主要起使湿 份离开系统的载体作用,需要的介质量小,而热对流系统需要依赖介质携带的热 量来进行干燥,因此需要的介质量大。干燥介质在完成蒸发后,会有大量的粉尘 混合在其中,为了保护循环介质的再加热设备,需要尽可能除去这些粉尘。通常 采用湿法对介质进行冷却并除尘,冷却液相比普通的市政污水,其 COD、TN 等 指标要高出一倍左右,对于周边有污水处理厂的干化设施,这些水可以直接回到 污水处理厂的进口,而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则需要建立 专门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所有的干化系统都要通过风机等设备抽取微负压, 以消除干化过程中有机质热解产生的不可凝气体导致的臭气泄漏和粉尘爆炸事 故的发生。这部分气体需要通过除臭装置或热源装置处理掉。
根本变化,改善了脱水性能,经过常规的机械脱水,即可使污泥的含水率由80% 降至50%左右,使污泥中75%的水分“流出”。
根据污泥产物不同出路的要求,50%含水率的脱水泥饼可以直接外运填埋, 而且由于没有了生物细胞,也大大改善了污泥的填埋性能。当需要进一步干化造 粒时,由于污泥的胶粘相特征已经被完全破坏,水分极易蒸发,自然风干48小时 后,即可使污泥含水率降至20%以下。
李爱民[6]、马学文[7]等人的研究发现,污泥的干燥特性和污泥的形状有很大 关系,球状污泥的干燥分为升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从表面光滑、亮泽状态 逐渐变得粗糙、暗淡。随着内层水分的迁移和扩散,污泥会产生裂纹,并有收缩、 结团现象;而饼状污泥的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和降速2个阶段,在干燥过程中会分 裂成许多小块,干燥面积增大。两种污泥最终的孔隙率均达到40%左右。
3. 运行维护
3.1 进泥含水率要求
在污泥干化工艺中,进泥含水率越低,则意味着蒸发的水分越少,干化消耗 的能源越少,所以干化系统的进泥越干越好。而在污泥低温碳化系统中,污泥需 要通过压力装置输入换热系统,并需要维持系统各点的压力。污泥的含水率直接 决定了污泥的粘稠度和摩阻系数,进而对污泥的流动性和沿程压力损失有直接的 影响。所以低温碳化系统的进泥含水率不能太低,需要维持在 80%以上。
低温碳化工艺+干化工艺过程的需热量计算过程如下: 1)通过污泥低温碳化工艺,将污泥由含水率 80%降至 50%需要消耗的热量 水从 120℃加热到 240℃的需热量(污泥低温碳化工艺的能量回收可将初始污 泥的温度提高至 120℃,由于压力高于饱和蒸汽压,不产生汽化,水在 6MPa 下 的比热约为 5.0 kJ/kg⋅℃):
2. 能源平衡
为了便于比较,取含水率 80%的污泥 1.25kg,通过干化工艺和低温碳化工 艺+干化工艺两种手段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10%,并假设在干化和碳化过程中没有 干物质的损失,污泥干化过程中水蒸汽过热到 200℃。
根据公式计算三相需热量: q=w⋅c⋅Δt 式中:w—水( 蒸汽、泥) 量,kg。
污泥低温碳化与干化工艺的对比研究
天津机电进出口有限公司 史英君 于洪江
摘要:以一定含水率的污泥样本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利用污泥低温碳化工艺和污泥 干化工艺处理污泥时在工作机理、能源消耗和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展 望了这两种工艺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的去除机理的不同,污 泥低温碳化工艺的能源消耗成本不到污泥干化工艺的一半;在运行维护中,污泥 低温碳化技术较污泥干化技术而言,具有碳化产物可再利用和运行成本低等明显 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所以无论从降低能耗,还是减少干化过程中粘壁结垢的发生,大多数全干化 工艺都采用了干泥返混,以避开污泥的胶粘相特性。此外,干污泥颗粒起着“晶 核”的作用,湿污泥包裹在干泥颗粒外面形成大颗粒,使污泥的干燥性能得到改 善。干泥返混一般是将原含水率为80%左右的湿泥,经过添加相当于湿泥重量1~2 倍的已经干化到90%以上的干泥细粉,将其混合至平均含水率40%左右。
1. 工作机理
1.1 干化工艺水分的蒸发
20 世纪80 年代,Moller, Sato以及Smollen等人对剩余污泥的干燥特性进行了 研究, 发现水分在剩余污泥中有四种存在形式: 自由水分、间隙水分、表面水分 以及结合水分。干燥速率反映了水分与污泥固体颗粒结合的程度[1]。如图1所示:
蒸 发

结 合
c—比热,kJ/kg⋅℃ Δt—进出口温度差,℃。
2.1 污泥干化能耗
(1)需要蒸发的水分 样品中污泥重量为 1.25kg,含水率 80%,其中干固体含量为 0.25kg,水含量 为 1kg;经过干化工艺后所得的干化污泥产物为 0.278kg,含水率 10%,其中干 固体含量为 0.25kg,水含量 0.028kg,因此,蒸发的水分为 0.972kg。 (2)需热量 干化工艺下,污泥干化过程的需热量计算过程如下: 水从 20℃加热到 100℃的需热量(水的比热 4.2 KJ/kg⋅℃):
0.25×4.2×( 100- 20) =84 kJ 干固体从 20℃加热到 100℃的需热量:
0.25×1.05×( 100- 20) =21 kJ 100℃条件下,水汽化消耗热量:
0.22×2260=497.2 kJ 水蒸汽过热到 200℃的需热量:
0.22×2.1×(200- 100) =36.96kJ 污泥干化阶段需要消耗的总热量为:84+21+497.2+36.96=639.16kJ 3)不考虑热损失,通过污泥低温碳化+污泥干化工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10% 需要消耗的总热量为:
污泥低温碳化系统关注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汽化和超压问题。由于污泥低温碳 化系统的运行是在 4~6Mpa 的压力下运行,维持系统压力的稳定是关键。如果压
力出现波动,导致压力低于该点温度对应饱和蒸汽压的情况,则会使水发生汽化, 体积迅速膨胀,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背压、泄压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压力 持续上升,则会出现系统压力高于系统中各设备的设计压力,造成超压,导致高 压阀门、弯头等部位出现泄漏,从而导致喷溅、泄压、汽化等事故的发生。因此, 保证污泥低温碳化系统压力稳定的关键是压力输出装置和背压装置的稳定运行。 可以通过设置备用设备,完善自动控制系统及设置泄压装置等手段来保证系统的 安全运行。
1×4.2×( 100- 20) =336 kJ 干固体从 20℃加热到 100℃的需热量(假设污泥中干固体比热为 1.05 kJ/kg⋅℃):
0.25×1.05×( 100- 20) =21 kJ 100℃条件下,水汽化消耗热量(水的汽化热 226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kg):
0.972×2260=2196.72 kJ 水蒸汽过热到 200℃的需热量( 尾气排放温度,蒸汽的比热为 2.1 kJ/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