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整理教案
(完整word版)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整理教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整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形成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对金属知识的认识,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金属及如何爱护金属资源。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结合实际法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归纳总结]: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较强还原性,在自然界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分析对比]:由学生完成下表金属Na Al Fe化学性质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Na2O点燃生成Na2O2,Na保存在煤油中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得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潮湿空气中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受氧化膜阻碍与酸反应2Na+2H+=2Na++H2↑2Al+6H+=2Al3++3H2↑Fe+2H+=Fe2++H2↑与盐反应2Na+2H2O+Cu2+=2Na++Cu(OH)2↓+H2↑2Al+3Cu2+=2Al3++3Cu Fe+Cu2+=Fe2++Cu 与碱反应与水反应2Al+2OH-+2H2O=2AlO2-+3H2↑不反应金属活泼性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分析对比]:由学生完成下表氧化物化学性质Na2O Na2O2Al2O3Fe2O3颜色状态白色粉末淡黄色粉末白色粉末红棕色粉末属性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盐氧气和水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与碱反应与水反应与水反应Al2O3+2OH-=2AlO2-+H2O不反应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H2O=4NaOH+O2↑不反应不反应2、氢氧化物[分析对比]:由学生完成下表氢氧化物化学性质NaOH Al(OH)3Fe(OH)2Fe(OH)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与酸反应H++OH-=H2O Al(OH)3+3H+=Al3++3H2O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与碱反应不反应Al(OH)3+OH-=AlO2-+2H2O不反应不反应热稳定性稳定受热分解还原性无还原性无还原性4Fe(OH)2+O2+2H2O=4Fe(OH)3无还原性制备略Fe2++2OH-=Fe(OH)2↓Fe3++3OH-=Fe(OH)3↓用途化工原料脱色净水中和胃酸净水净水3、盐[分析对比]:由学生完成下表盐化学性质Na2CO3NaHCO3FeCl2FeCl3与酸反应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不反应不反应与碱反应不反应HCO3-+OH-=CO32-+H2O Fe2++2OH-=Fe(OH)2↓Fe3++3OH-=Fe(OH)3↓氧化还原性无无2Fe2++Cl2=2Fe3++2Cl-2Fe3++Fe=3Fe2+稳定性稳定稳定稳定用途工业原料等中和胃酸制糕点净水剂等印刷线路板等金属离子检验焰色反应呈黄色遇KSCN不显遇KSCN显血血红色,加入溴红色水后显红色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必修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通过金属材料发展史及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教学重点】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教学方法】总结、归纳【教学用品】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第三章复习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金属单质共同化学性质: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子的趋势与O2反应与水反应与酸反应与盐溶液反应2.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Cu CuO CuSO4 C u(O H)23.同类物质的性质(见总结)二、金属材料【作业设计】P71 8 9 10【教学感悟】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Fe3+的检验:Fe3++3KSCN═Fe(SCN)3+3K+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H++Cl-+HClOC.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3H2O2═2Mn2++4O2↑+6H2OD.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2.用下列装置制取NH3,并还原CuO,其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A.用装置制取NH3B.用装置干燥NH3C.用装置还原CuO D.用装置处理尾气3.某未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后,测得溶液中c(CH3COO―):c(Na+)=1:1。
金属及其化合物 教案及学案

第一节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综合情况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初中学习金属的置换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顺序,铁、镁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钠、铝等活泼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课程标准提到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可见本节课应该着手于“生活经验、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应用”这一主线展开教学,引导学生。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
(2)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并初步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3)初步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4)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逐渐培养起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解释生产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难点: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金、银、铜、铁、铝……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大家族中你们最喜欢的是什么?生活中最常见的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常见的金属,更重要的是给大家介绍神秘嘉宾:一个大家从来没见过的金属……(设置悬念,引起兴趣)首先我们根据生活常识讨论一下金属都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呢?请小组相互讨论尝试完成学案上金属物理性学生讨论,填写学案质的通性。
请学生回答并举出实例。
回答并举出实例那么金属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请大家看到书本图片,可以看出金属能现在大家把图片一的方程式完成在学案上,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完成方程式补充电离方程式完成电离式分析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在反应中金属一般都是化合价升高表现出还原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属能与酸反应,与盐反应,还能与非金属反应,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现在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说一种物质我们每天都有食用,但是千万不要往别人伤口上撒(ppt)热烈响应食盐NaCl 我们每天都有接触,但是大家可曾看到过钠的单质金属钠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呢?那好现在我们就来请出我们的神秘”嘉宾”一睹金属钠的尊容……摇头好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试剂瓶中的固态物质就是金属钠,那么这液体是什么呢?我找两个同学上来闻一闻。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整理1、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一般为银白色(汞为液体),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化学性质活泼,具较强还原性,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3、金属氧化物4、几种氢氧化物5、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6、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相互转化2FeCl2+Cl2= 2FeCl32FeBr2+Br2= 2FeBr3主要表现:性(还原性)2FeCl3+Fe = 3FeCl22FeBr3+Fe = 3FeBr2表现:性(氧化性)检验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印刷线路板等知识点2: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另纸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针对练习1】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J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容易分解成C。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J: G:(2)按要求写方程式:①A与B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②D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
③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
④I转化为J的离子方程式:。
知识点3:鉴别方法:-—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碳酸钠溶液和盐酸,硫酸铝溶液和强碱,偏酸盐溶液和强酸1.NaOH与AlCl3:向AlCl3中滴加NaOH—-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向NaOH中滴加AlCl3—-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2.HCl与NaAlO2:向NaAlO2中滴加HCl——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向HCl中滴加NaAlO2——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3.Na2CO3与盐酸:向盐酸中滴加Na2CO3——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向Na2CO3中滴加盐酸——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针对练习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用其它试剂不可以鉴别开的是A.NaOH溶液与Al2(SO4)3溶液 B.Na2CO3溶液与HCl溶液C.NaHCO3溶液与HCl溶液 D.FeCl3溶液与CuSO4溶液知识点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1、4Na+O2错误!2Na2O 2Na+O2错误!Na2O22、Ca(OH)2+CO2错误!CaCO3↓+H2O; Ca(OH)2+2CO2(过量)==Ca(HCO3)23、CO2 + NaOH = NaHCO3 CO2+2NaOH =Na2CO3 + H2O4、C+O2错误!CO2(O2充足) ; 2 C+O2错误!2CO (O2不充足)5、AlCl3+3NaOH==Al(OH)3↓+3NaCl ;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6、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少量)+H2O==NaCl+Al(OH)3↓7、NaHCO3+Ca(OH)2=CaCO3+NaOH+H2O 2NaHCO3+Ca(OH)2=CaCO3↓+Na2CO3+ 2H2O8、Na2CO3 +HCl =NaHCO3+NaCl Na2CO3 +2HCl=2NaCl + H2O+CO2↑【补充练习3】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高中化学归纳与整理教案

高中化学归纳与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化学概念和相关知识。
2. 能够运用归纳与整理的方法有效地学习化学知识。
3. 能够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概念和反应方程式。
4. 能够解决化学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思维整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概念的整理与归纳。
2.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整理与归纳。
3. 化学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归纳。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2. 分组讨论与互动交流。
3. 实验操作与数据整理。
4. 思维导图与总结归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整理与归纳。
2. 理论讲解:讲解化学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整理相关知识。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归纳出来的化学概念与反应方程式。
4. 实验操作:进行相关化学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整理实验数据。
5.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整理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6. 课堂练习: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并整理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互动,评价学生整理和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2. 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与数据整理能力。
3. 评价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总结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
3. 完善化学归纳与整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中化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归纳与整理 教案 教学设计

【讲述】没错,这节课以及接下来的课,就让我们借助思维导图的帮助,来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讲述】我把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成金属和化合物两部分,首先我们就先从金属说起。
还原性强的金属可以与还原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绘制思维导图
各组展示思维导图
交流讨论,评选最佳小组
通过复习和展示,使学生大致了解思维导图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也为接下来思维导图的绘制做好铺垫
巩固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设计规划,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讲述】现在各个小组基本上都完成了本组思维导图的绘制,我大致的看了一下,设计思路各有千秋。下面就请个小组派出代表到前面展示并讲解本组的思维导图
【小结】几个小组的思维导图各有特色,大家的创意也让老师的眼前一亮。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详尽完整的思维导图,应该说今天的每个小组都是胜利者。如果说金属和化合物的知识是一棵大树,我们已经构建起了它的主干和枝条,但还有茂密的树叶和果实还等待着我们去添加。请各小组的同学也继续思考,如何让本组的思维导图更加完善。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更加丰富的知识细节和内容,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复习,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重点
构建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难点
构建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方法
讲授,讨论
教具
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最新高一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宝鸡中学活页课时教案一.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反应(钠、镁、铝)二、金属与水反应(钠与水、铁与水)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氧化物(NaO Na2O2、MgO Al2O3. Fe2O3、CuO、)2二、氢氧化物(Mg(OH)2 Al(OH)3 Fe(OH)3、Fe(OH)2、)三、盐(NaCO3与NaHCO3、Fe3+的氧化性)四、焰色反应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铜合金、钢)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二、本章知识网络(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3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⑧Al Al 3 Al(OH)3_(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③⑥Fe 3O 4 Fe FeCl 2 Fe(OH)3⑩三、知识梳理(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钠及其化合物性质1、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2Na+O2Na2O2 (淡黄色)②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2、氧化物与过氧化钠: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3、(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 Na2CO3〉NaHCO3(2)受热分解)2NaHCO3 Na2CO3 + CO2↑ + H2O(3)与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例1、将足量的金属钠投入到100gt°C的水中,恰好得到t°C时NaOH饱和溶液111g,则t°C时NaOH的溶解度为____克。
高一化学金属材料教案

高一化学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学会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 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金属材料的实物。
2.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
3.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金属材料的实物,如铁、铝、铜等,引出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同时,提出问题:金属材料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的性质是怎样的?由此导入新课的教学。
2. 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同时,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包括黑色金属(如铁、钢)、有色金属(如铝、铜及其合金)等。
3. 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实验,观察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表,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分类之间的关系。
4. 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解金属与非金属性物质反应的性质,包括与氧气、酸、盐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金属腐蚀的现象和过程,进一步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5. 实际应用与保护讲解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强调金属保护的重要性,包括防止腐蚀、采用合金等措施。
6. 课堂练习与思考提供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如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造建筑物、如何处理废旧金属材料等。
7. 总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等。
布置作业,包括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习题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分类,掌握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学会了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归纳与整理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共性和差异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形成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
络
3、提高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归纳总结]: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
2、氢氧化物
[分析对比]:由学生完成下表
3、盐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④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③
⑥Fe 3O Fe FeCl Fe(OH)3
⑩
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金属成分。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合金在工业上具有比纯金属更广泛的用途。
六、课后练习
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A .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 .铝性质不活泼
C .铝表面能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D .铝耐酸耐碱 2.不能用NaOH 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
A .Mg (Al 2O 3)
B .MaCl 2(AlCl 3)
C .Fe (Al )
D .Fe 2O 3(Al 2O 3)
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A .苹果汁中的Fe 2+变成Fe 3+
B .苹果汁中含有Cu 2+
C .苹果汁含有OH -
D .苹果汁含有Na +
4.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
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A .FeO 粉尘
B .Fe 2O 3 粉尘
C .Fe 粉尘
D .碳粉
5.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 .1:2:3 B .6:3:2 C .3:1:1 D .1:1:1
6.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 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A .Fe 2O 3
B .FeCl 3
C .Fe 2(SO 4)3
D .FeO 7.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 .碳酸氢钠
B .氢氧化铁
C .氧化钙
D .碳酸钠 8.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
A .铝跟NaOH 溶液
B .Al(NO 3)3跟过量的NaOH 溶液
C .Al 2O 3和热水
D .Al 2(SO 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
9.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作用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总物质的量明显减少,该溶液是
A .CuCl 2
B .FeCl 3
C .HCl
D .AlCl 3
10.请你设计至少两种方法除去细小的铁颗粒中混有的细小的铝颗粒。
(简要说明) (1) (2)
11.A 、B 、C 、D 四种物质,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中A 、B 、C 中一种是单质、一种是碱、一种是正盐,当正盐和稀盐酸反应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B 、C 和盐酸反应都可得到D ,B 与水反应可以生成A 。
(1)各物质的化学式为:
A B C D (2)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 D
C → D
B → A
12.将Na2CO3·xH2O晶体2.84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
取出20mL这种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0.2mol/L盐酸,当消耗盐酸16mL时,溶液中的Na2CO3已全部转化为NaCl和CO2。
求:
(1)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Na2CO3·xH2O的摩尔质量。
(3)Na2CO3·xH2O中x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