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与答案(体格检查+病例案例+急救技术+操作技能)

11、心脏叩诊(7分):确定心脏大小、形状、位置。
(1)叩诊方法、姿势、力量正确(4分);
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叩诊部位,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以右手中指借右腕关节活动叩击板指,清变浊来确定心界,顺序:左界→右界,由下→上,由外向内。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逐个肋间向上→第2肋间,并作标志,测量其与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
(2)会叩诊心浊音界,能回答并叩出主考官提出的某肋间心浊音界(3分);
正常心界:2~3→II←2~3;2~3→III←3.5~4.5;2~3→IV←5~6; V←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12、心脏听诊(7分)
(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5个听诊区
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肺下界,做一标记,待受检者平表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屏住气,再叩肺下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值为6-8cm.
8、胸部听诊(7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
取坐位或仰卧位,口微张开保持呼吸均匀,顺序:肺尖开始,由上→下、从前胸→侧胸→背部,应左右、上下进行对比。
15、腹部叩诊(7分)肝脾为浊或实音,余为鼓音。
(1)叩诊方法、动作、力量、顺序正确(3分);
直接或间接叩诊法。
(2)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1分);
常因腹腔内有较多液体,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平仰→左侧卧→右侧卧)。
(3)膀胱叩诊方法正确(1分);
6、胸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检查者双手置于被检者胸廓前下部对称部位,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手掌和其余4指置前侧胸壁,嘱被检者作深呼吸,比较两手的动度。医。学。全。在。线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技能-4.样品采集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操作技能-4.样品采集[问答题]1.食品样品采样数量和方法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一)采样的数量食品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通常取决(江南博哥)于两个方面:①采样的方法是否正确;②采样的数量是否得当。
因此,从整批食品中采取样品时,通常按一定的比例进行。
确定采样的数量,应考虑分析项目的要求、分析方法的要求和被分析物的均匀程度三个因素。
一般平均样品的数量不少于全部检验项目的四倍;检验样品、复验样品和保留样品一般每份数量不少于0.5kg。
检验掺伪的样品,与一般成分分析的样品不同,分析项目事先不明确,属于捕捉性分析,因此,相对来讲,取样数量要多一些。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3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
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 (2)

5.穿鞋套或胶靴:鞋套(检查破损),胶靴(防护服塞进 胶靴——埃博拉需防止液体进入,不用塞进胶靴)
6.戴手套: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掉顺序 1.摘防护镜(一手托镜,一手摘带子),放入医疗废物专 用袋 2.摘掉手套,将反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3.解开防护服,防护服连同鞋套(或胶靴)一起脱下,防 护服里面朝外包裹鞋套一起放入医疗废物专用袋
固体吸附法所用设备: ①大气采样器 ②三脚架 ③固体吸收管(活性炭吸收管、Tenax采样管) ④温湿度计、气压表 ⑤标签 ⑥采样单
固体吸附法采样方法: ①检查计量检定标识、电源。 ②采样高度:采样器放在三脚架上,调节至呼吸带高度。 ③采样系统连接(不需缓冲瓶,采样管与地面垂直)。 ④采样:开泵,调节采样时间,调节采样仪流量。 ⑤采样完毕:密闭采样管两端,标气流向样品编号,收设 备。 ⑥环境测定:现场测定温度、大气压,做好记录。 ⑦填写采样单:现场温度、大气压、采样地点、样品编号。
250(mg/L) 10(mg/L) 10(mg/L) 0.05(mg/L) 0.01(mg/L) 0.001(mg/L)
公共卫生基本操作技能---空气样品采集 直接取样法——塑料袋取样法。 采样对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采样设备:聚乙烯薄膜采样袋(一氧化碳); 铝箔复合薄膜采气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体积:0.5~2L(都要检查气密性)。 蝴蝶夹子;二联球; 标签及记号笔;采样记录单。
五、测定微生物水样品的采集 1.采样容器:500ml灭菌微生物采样瓶(每125ml水样加入 0.1mg硫代硫酸钠除去残留余氯)。 2.对水龙头进行消毒(酒精棉擦或者酒精灯烧均可)。 3.放水15min以上。 4.点燃酒精灯制造无菌环境,手消毒用酒精棉擦。
5.直接采样,不能用水样洗涮灭菌采样瓶。 6.采集2/3瓶水,瓶口置于酒精灯处烧一下。 7.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如何拿瓶盖),加 盖、密封。 8.采样单内容:样品编号、样品名称、采样人、采样日期 时间、采样地点、水样体积、数量、保存方法、检测指标、气温、 水温等。 9.贴标签,冷藏送检。
公卫执业医实践技能考试

1、在进行公共卫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首要步骤是?A. 收集所有患者的治疗记录B. 分析已有数据,确定病因C. 明确调查目的,制定调查计划D. 对所有接触者进行隔离(答案)C2、关于传染病报告的时效性,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发现传染病后24小时内报告B. 发现传染病后立即报告,最迟不超过2小时C. 发现传染病后48小时内报告D. 发现传染病后一周内报告(答案)B3、在进行食品样品采集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A.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B. 样品应无菌采集C. 样品量越多越好D. 样品应妥善保存,避免污染(答案)C4、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进行环境卫生监测时,主要关注的是?A. 个人的健康状况B. 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其对健康的影响C. 食品的营养成分D.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答案)B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实践技能考试中可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A. 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调查处理B.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C. 复杂外科手术操作D.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答案)C6、在进行水质监测时,以下哪项指标通常不被视为重点监测对象?A. 余氯B. pH值C. 重金属含量D. 水的颜色(答案)D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时,首要任务是什么?A. 立即对患者进行洗胃治疗B. 封存剩余食物及原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C.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D. 向媒体公布事件详情(答案)B8、关于职业卫生监测,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主要是监测工作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B. 目的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C. 只需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D. 涉及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评估(答案)C。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答:⑴ 描述性研究资料: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⑵ 分析性资料:① 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 队列(现场、追踪、随访、监督)③ 流行病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2、要做好调查资料的收集,在设计和收集阶段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同上,是以上收集方法的注意事项。
3、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答:现况:①预期现患率②结果精确性;对照: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②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4、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进行调查?答:①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②调查活动的实施:1)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报告。
5、简述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立即检验。
6、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答: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④分层分析⑤分级分析。
7、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答:①管理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8、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一般反应: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
处理原则: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 实践技能 题

公卫助理医师考试实践技能题一、在进行公共卫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以下哪项是首要步骤?A. 收集并分析病例数据B. 制定防控措施C. 明确问题,确定调查目的D.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答案)C二、关于公共卫生监测,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监测是持续、系统地收集数据的过程B. 监测可以帮助发现公共卫生问题的趋势C. 监测只关注传染病,不包括慢性病D. 监测数据可用于制定和评价公共卫生政策(答案)C三、在进行食品样品采集时,以下哪项做法是不恰当的?A. 使用无菌工具进行采样B. 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C. 采样后应立即进行检验,无需保存D. 采样过程需记录详细信息(答案)C四、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应急响应只包括医疗救治B. 应急响应应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C. 应急响应只涉及卫生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D. 应急响应结束后,无需进行后续评估(答案)B五、在进行公共场所卫生检查时,以下哪项内容不是检查的重点?A. 空气质量和通风情况B. 水质和供水设施C. 工作人员的私人生活习惯D. 垃圾处理和卫生设施(答案)C六、关于疫苗接种,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B. 疫苗接种应遵循一定的接种程序C. 所有疫苗都适合所有人群接种D. 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需注意观察(答案)C七、在进行健康检查时,以下哪项做法是不符合规范的?A. 尊重被检查者的隐私B. 使用一次性或经过消毒的检查工具C. 直接用手触摸被检查者的皮肤D. 准确记录检查结果,并给出专业建议(答案)C八、关于公共卫生宣传与教育,以下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宣传与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B. 宣传与教育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策略C. 宣传与教育只关注健康知识的传播,不考虑行为改变D. 宣传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如媒体、讲座等(答案)C。
公卫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一):体格检查及急救技术

皮褶厚度检查
是评价人体营养状态最简便和快速的方法。检查 是评价人体营养状态最简便和快速的方法。 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的脂肪厚度。 1/3处的脂肪厚度 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的脂肪厚度。 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 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 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 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用皮褶厚度计在提起点 皮褶下方距手指1cm处测量其厚度 共测试3 处测量其厚度, 皮褶下方距手指1cm处测量其厚度,共测试3 取中间值或两次相同的值。记录以mm mm为单 次,取中间值或两次相同的值。记录以mm为单 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上臂部皮褶厚度: 上臂部皮褶厚度:测试右上臂后面肩峰与鹰 嘴连线中点处,与上肢长轴平行的皮褶, 嘴连线中点处,与上肢长轴平行的皮褶,纵向测 试。 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也可测量。 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也可测量。
脉搏检查(P.7脉搏检查(P.7-)
测量部位: 测量部位:常用桡动脉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触诊法 正常范围:60-100次 正常范围:60-100次/分 临床意义:生理、脉率、节律、强弱、紧 临床意义:生理、脉率、节律、强弱、 张度等; 张度等; 注意事项:情绪、 注意事项:情绪、不用拇指特殊情况
叙述性回答问题注意事项
保持轻松心态; 保持轻松心态; 尽量多回答,能够想到的都讲出来, 尽量多回答,能够想到的都讲出来, 因为评分原则是“答错的不扣分, 因为评分原则是“答错的不扣分,没 有回答的扣分” 有回答的扣分”,例如回答胸部或腹 部体表标记的时候,尽量多答,答全 部体表标记的时候,尽量多答, 不怕答错。 面,不怕答错。 无须重复。紧张时回答循“先易后难” 无须重复。紧张时回答循“先易后难” 原则作答。 原则作答。
叩诊方法
2023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参考资料(电子书)

2023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参考资
料(电子书)
简介
本文档是2023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参考资料,为考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指南。
以下是该电子书的内容概要。
目录
- 第一章:公共卫生基础知识
- 疾病预防与控制
- 流行病学原理
-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
- 保健教育与促进
- 第二章: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
- 卫生制度与管理
- 公共卫生法律法规
- 卫生资源管理
- 疾病监测与报告
- 第三章:社区卫生服务与实践- 卫生服务管理
- 健康管理与干预
- 社区卫生教育
- 传染病防治
- 第四章:职业道德与伦理
-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 患者权益保护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纠纷解决
- 第五章:卫生应急与灾害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灾害医学救援与灾后恢复
- 紧急医疗救护
使用说明
本电子书为考生的参考资料,考生可以按照章节进行研究和准备。
建议考生结合相关教材,深入研究每一章节的内容,理解基础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祝您成功通过202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测血压的方法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血压计最为常用。
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与步骤:①病人检测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用咖啡并在安静环境下休息5~10分钟。
②医师将血压计汞柱开关打开,汞柱凸面水平应在零位;③病人可取仰卧位或坐位,肘部和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应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
被测上肢(通常为右上肢)裸露、伸开并外展45度;④将血压计袖带缚于上臂:气囊中部应对准肱动脉,袖带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袖带下缘应距肘窝横纹2~3cm;⑤将听诊器膜型体件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轻压之(体件:不应塞于袖带与上臂之间);⑥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
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
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⑦松开气球上的充气旋钮使气囊缓慢放气,同时医师应水平注视缓慢下降的汞柱凸面水平,下降速度以2~4mm/秒为宜,心率缓慢者下降速度应慢;⑧确定血压数值:按柯氏分期法,汞柱下降过程中,当听到第一次肱动脉搏动声响时汞柱凸面所示数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着汞柱下降,搏动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减弱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
声音消失时汞柱所示数值为舒张压。
用同样的方法测血压二次,取两次检查值的平均值为血压值并记录。
血压检测完毕,将气囊排气,卷好气袖并平整地放入血压计中。
然后使玻璃管中汞柱完全进入水银槽后,关闭汞柱开关和血压计。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婴幼儿患者感染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肺炎者为严重,肺炎可由流感病毒所致,或为继发性细菌感染,多由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所引起。
起病急,常于48小时内见高热,持续不退;少数先中等度发热,2~3日后渐升高,常伴严重喘息及发绀,甚至热退后仍有气喘,偶见草黄色胸腔积液。
常有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吐咖啡样物,或伴发肠出血,均为重症表现。
有时早期可出现惊厥、昏迷、颈强直等,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可正常,蛋白质正常或稍增,病程中可发生偏瘫,但恢复多较快。
早期X线检查,肺门两侧可见点状或絮状不规则阴影,后融合为小片或块状阴影。
肺炎病程短至1周,长可月余,平均住院约3周。
体温波动,肺部体征消失缓慢。
其他尚可并发鼻炎、咽峡炎、中耳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心肌炎、脑炎、腮腺炎等。
乙型流感可并发Reye′s 综合征。
偶见化脓性关节炎、腹膜炎、神经炎、肾炎及小腿脚跟发烫疼痛等。
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①有肝炎接触史,或饮食不洁史(甲型肝炎)、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乙、丙、丁型肝炎)。
②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不能除外其他疾病者。
③血清ALT 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2.确诊病例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结果有助于确定诊断。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一)急性肝炎肝脏肿大,表面光滑。
镜下可见: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气球样变最常见。
电镜下可见内质网显著扩大,核糖体脱落,线粒体减少,嵴断裂,糖原减少消失。
高度气球样变可发展为溶解性坏死,此外亦可见到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凝固性坏死,电镜下呈细胞器凝聚现象。
肝细胞坏死可表现为单个或小群肝细胞坏死,伴局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汇管区的改变多不明显,但有的病例出现较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其次是单核细胞和浆细胞。
肝窦内枯否细胞增生肥大。
肝细胞再生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有的有核丝分裂,双核现象,以致可出现肝细胞索排列紊乱现象。
黄疸型肝炎的病理改变与无黄疸型者相似而较重,小叶内淤胆现象较明显,表现为一些肝细胞浆内有胆色素滞留,肿胀的肝细胞之间有毛细胞胆管淤胆。
(二)慢性肝炎1.慢性迁延型肝炎肝脏大多较正常为大(即有肿大现象),质较软。
镜下改变有以下3类。
(1)慢性小叶性肝炎: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及小叶内炎性细胞侵润为主。
汇管区改变不明显。
(2)慢性间隔性肝炎:有轻度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伴以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
汇管区纤维组织伸展入小叶内,形成间隔,间隔内炎性细胞很少,无假小叶形成。
(3)慢性门脉性肝炎:肝细胞变性较轻,有少数点状坏死,偶见嗜酸性小体。
汇管区有多数炎性细胞浸润,致便汇管区增大。
但无界板破坏或碎屑状坏死。
2.慢性活动型肝炎肝脏体积增大或不大,质中等硬度。
镜下改变可分为中、重二型。
(1)中型慢性活动型肝炎:小叶周边有广泛的碎屑状坏死和主动纤维间隔形成。
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及坏死均较严重,可见融合性坏死或桥形坏死以及被动性间隔形成。
小叶结构大部保存。
(2)重型慢性活动肝炎:桥形坏死范围更广泛,可累及多数小叶并破坏小叶完整性……(现在的分法是: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三)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边缘变薄,质软、包膜皱缩。
镜下见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消失,遗留细胞网支架,肝窦充血。
有中性、单核、淋巴细胞及大量吞噬细胞浸润。
部分残存的网状结构中可见小胆管淤胆。
有的病例严重的弥漫性肝细胞肿胀为主,细胞相互挤压呈多边形,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坏死灶,肿胀的肝细胞间有明显的毛细胆管淤胆。
2.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缩小或不缩小,质稍硬,肝脏表面和切面均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
镜下可见新旧不等的大片坏死和桥形坏死,网织支架塌陷,有明显的汇管区集中现象。
残存的肝细胞增生成团,呈假小叶样结构。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活动型肝炎或肝硬化病变的基础上,有新鲜的大块或亚大块坏死。
(四)淤胆型肝炎有轻度急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伴以明显的肝内淤胆现象。
毛细胆管及小胆管内有胆栓形成,肝细胞浆内亦可见到胆色素淤滞。
小胆管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腹部叩诊1.全腹叩诊腹部叩诊以鼓音为主。
鼓音区缩小见于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鼓音区扩大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2.肝脏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
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
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
肝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
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
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
3.脾脏叩诊正常脾脏位于左腋中线9~11肋间范围内,长度4~7咖,前界不超过腋前线,脾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
脾界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
4.移动性浊音检查时先让被检查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再次叩诊变为鼓音即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为避免腹腔内脏器或包块移动造成移动性浊音的假象,可在右侧卧位的情况下,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次叩诊该部位转为鼓音,向右侧继续叩诊均呈鼓音,则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
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过l000ml.5.肾区(肋脊角)叩击痛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医生用左手掌平放在其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正常无叩击痛。
叩击痛阳性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周围炎。
6.膀胱叩诊用来判断膀胱的膨胀程度,在耻骨联合上方由上而下进行叩诊。
膀胱空虚时该部位叩诊呈鼓音,膀胱充盈时该区叩诊呈圆形浊音区。
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需注意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等鉴别,疫水接触史,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重要鉴别意义,粪便血吸虫病原学检查阳性可明确本病。
慢性血吸虫病腹泻、便血者应注意与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鉴别,肝脾肿大型应注意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
结合粪便镜检,毛蚴孵化试验,直肠粘膜活检及免疫学检查多可明确。
晚期血吸虫病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鉴别。
本病常有慢性腹泻、便血病史,伴巨脾,肝功能损害一般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结合反复病原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方可鉴别。
结核病的分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儿童,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数原发综合征临床症状轻微,不治自愈,很少排菌。
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来源于原发性肺结核;成人多由原发感染灶中的结核菌破溃进入血行引起。
本型肺结核发生于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Ⅲ型:继发型肺结核,为成人与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类型。
好发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病灶趋于局限,易于有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较多。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常见胸腔积液,为渗出液,草绿色,淋巴细胞为主,ADA明显升高。
胸外心脏按压的注意事项1.按压必须要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
2.按压不宜过重、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也不宜过轻,会导致效果不好。
3.按压放松时手掌不要离开原部位。
4.因抢救需要(如心内注射,做心电图),停止按压不要超过15s.5.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频率100次/分钟。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辅助检查(1)肺野均匀分布。
(2)1.5~2mm大小。
(3)密度相同的粟粒状病灶。
V型:其他肺外结核。
食物中毒的总结与报告食物中毒发生后,均应根据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
总结内容包括: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包括中毒,发病率,死亡率等)、病人临床表现(包括潜伏期、主要症状、化验结果和治疗经过等)、引起中毒的食品、食品被污染的原因,对中毒食品及其污染原因所进行的检验结果、最后诊断以及对中毒事件的处理。
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应针对造成中毒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预防食物中毒的卫生知识技术培训,加强检查管理制度,改进布局和环境,增添有助于提高食品卫生质量的必要设备等。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及中毒单位主管负责人,有责任在中毒发生后,主动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在24小时内填写《食物中毒报告卡》(内容包括:中毒单位、地址、进食时间、进食人数、发病时间、中毒人数、住院人数、死亡人数、引起(可疑)中毒食物、中毒原因及经过、中毒表现、采样检验结果、结论等)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省、市、自治区卫生监督部门,则应填写《食物中毒报表》报卫生部。
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的原则、方法及检测结果判读(1)生物性样品:血、尿、便、呼吸道分泌物。
(2)环境样品:空气、土壤、水。
(3)食品样品及食品用具现场调查设计(1)调查目的(2)调查内容(3)调查方法(4)调查指标确定(5)调查表设计(6)调查步骤减压一般有两种方法减压a.将喷雾器水平横放,胶喉接点在上,喷嘴向上,按下控制阀让气体溢出。
b.将压力阀中的金属环拉起,握着它一会儿就可以降低压力。
手动式喷雾消毒器装配喷雾器必须配上喷杆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