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绪论

合集下载

光电检测技术 00 绪论

光电检测技术 00 绪论

波峰 波谷
波传播的速度(简称波速)V和波 长λ,周期T(或频率f)的关系是:
V f
T
一个完整的波的长度,叫做波长,用符号λ表示。
波前进一个波长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波的周期,用符号T表示。它也等于媒 质中的点振动一次的时间(单位用秒)。
周期T的倒数是波的频率,用符号f表示,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前进距离内完
[真空中光速与用以进行观测的参照系无关。这就是相对论 的基础;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在其他媒质中,光的速度均小于 C,且随媒质的性质和光波的波长而不同。
【色散】 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 “色散”。色散可通过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 来实现。
【光谱】 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 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整波的数目,(单位用次/秒,叫做赫兹)。
电磁波在不同媒质中传播时,它的速度是不同的,但都比真 空中的速度C要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略小于C,通常可用C 来近似,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只有C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的 传播速度是C的三分之二。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C f
电磁波谱分为长波区、光学区、射线区。光电技术只涉 及光学谱区。
光的颜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大致的波长范围 (纳米为单位)
760——630 630——600 600——570 570——500 500——450 450——430 430——400
严格说来,不同波长所反映的颜色应该是不同的,所以用 波长来鉴别光波比用颜色来鉴别光波更为科学而且定量。
1621年斯涅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入射角的余割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 是常数。

光电传感与检测 第1章 绪论

光电传感与检测  第1章 绪论

(2)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
模拟光学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 器、固态图像传感器
(3)光电传感器的传输方式
①直射式; ②反射式,等;
光电检测技术:二十世纪后半叶,由于光电技术的
不断进步,信息载体从一般电磁波段逐渐扩展到频 率更高的微波段、光波段,使得高速信息可以被处 理。 光电检测技术,是对载有被测信号的光辐射进行检 测,即通过光电传感器接收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 再综合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完成快速的自动测量。
敏 感 器
被测
敏感器
可测 非电量 光
(确定对应关系)
光电传感器
非电量
电量
光电传感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
类 型 PN结 实 例
PN光电二极管(Si,Ge, GaAs) PIN光电二极管(Si) 雪崩光电二极管(Si, Ge) 光电晶体管(Si) 集成光电传感器和光电晶闸管(Si) 光电元件(CdS, CdSe, Se, PbS) 热电元件(PZT, LiTaO3, PbTiO3) 光电管,摄像管,光电倍增管 色敏传感器 固体图象传感器(SI,CCD/MOS/CPD型) 位置检测用元件(PSD) 光电池
由输入电路、放大滤波等检测电路提取有用的信息, 再经过A/D变换接口输入微型计算机运算、处理, 最后显示或打印输出所需检测物体的几何量或物理 量。
光电检测系统的构成
光电检测系统: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及计算机处理。
光 源
光 学 系 统
被 测 对 象
光 学 变 换
光 电 传 感
变 换 电 路
电 信 号 处 理

光学变换
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 空域变换:光学扫描 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 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学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1章--绪论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1章--绪论
武器制导,光电跟踪,电视遥测等。
▪ 非接触检测。光照可认为是没有测量力的,也无磨擦,可实现动态测
量,效率最高。
▪ 寿命长。光波可永久使用。 ▪ 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同
时光电方法还便于信息控制和存储,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 光电检测技术的学习要求:
1. 了解并掌握典型的光电器件的原理和特点, 会正确选用光电器件。
▪ 1、光电系统的分类:广义的光电系统包括两个分 支,即光电能量系统、光电信息系统
(1)光电能量系统:太阳能发电、激光加工、激光医疗、 激光核聚变等。主要是解决有关大功率光辐射能量的产生、 控制、利用及向其他能量形式的转换。
(2)光电信息系统:以光辐射和电子流为信息载体,通过 光电或电光相互转换,综合利用光学或电子学的方法进行 信息的传输、采集、处理、存储或显示、以实现确定目标 的混合系统,简称光电系统。
光子信息技术:以光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有关光学元器件制造的应 用技术,利用传统工艺将有源和无源光学器件集成在一起,构 成能完成光学信息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的系统
光电信息技术:光与电子转换及其应用技术,光频段微电子技术。
光电信息技术
以光电子学为基础,以光电子器件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 信息的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它涉及到:
O
tO
t
Φ1>Φ2时,工件尺寸变小 Φ
U
U=S*(Φ1-Φ2)=S*ΔΦ
Φ1
Φ1
Φ2
Φ2
O
tO
t
Φ1<Φ2时,工件尺寸变大 Φ
U
U=S*(Φ1-Φ2)=-S*ΔΦ
Φ2
Φ2
Φ1
Φ1
O
O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一章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第一章

2024/2/29
16
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1.2.2 测量方法
1)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又称联立 测量)。经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才能得到被测物理量的最后
结果,则称这样的测量为组合测量。
2) 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与微差式测量
3) 等精度测量与非等精度测量
4) 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2024/2/29
2024/2/29
23
2024/2/29
3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其 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特性 ,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被测 量)x(t)之间的关系,传感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 示。
2024/2/29
4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2.传感器的分类
(1)按照其工作原理,传感器可分为电参数式(如电阻式、 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及 热电式传感器等。
(2)按照其被测量对象,传感器可分为力、位移、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等。常见的被测物理量有机械量、声、磁、温 度和光等。
(3)按照其结构,传感器可分为结构型、物性型和复合型 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是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 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如:水银温度计。结构型传感器是依 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如:电容式传感器。
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电信号 的元件。
测量电路(measuring circuit): 将转换
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进一步转换和处理的部分,如 放大、滤波、线性化、补偿等,以获得更好的品质特 性,便于后续电路实现显示、记录、处理及控制等功 能。

第1章 光电检测技术PPT课件

第1章 光电检测技术PPT课件
…… 检测器件:传感器、检测仪器、检测装置、检测系统 检测过程: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显示、信号输出
10
测量: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确
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并通过数字表示出这个倍
数的过程
直接测量:对仪表读数不经任何运算,直接得出被测量
的数值。例如:
– 长度: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4.3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
4.4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噪声
4.5 前置放大器
4.6 光电检测电路举例
第五章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
5.1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5.2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特性
5.3 直接检测系统的距离方程
5.4 光电直接检测系统举例
第六章 光外差检测系统
6.1 光外差检测原理
• 电子检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调理器和输出环 节三部分组成。
15
光电检测系统



光变 电
存储

学 系 统
光 载
测 对
波象
光 信
电 传
换 电
息感路
信 号 处
显示
理 控制
光学变换
光电转换
电路处理
16
• 光学变换 – 时域变换:调制振幅、频率、相位、脉宽 – 空域变换:光学扫描 – 光学参量调制:光强、波长、相位、偏振 – 形成能被光电探测器接收,便于后续电学处理的光 学信息。
– 电压:万用表
– 质量:天平
间接测量:测量几个与被测量相关的物理量,通过函数
关系式计算出被测量。例如:
– 电功率:P = I × V(电流×电压)
– 重力加速度:单摆测量(L:摆的线长,T:摆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1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1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基础PPT课件

1.2.1检测系统的组成
1.检测的概念 检测就是人们借助于仪器、设备,利用各
种物理效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被测量 的有关信息通过检查与测量获取定性或定 量信息的过程。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核心部 件就是传感器。检测包含检查与测量两个 方面,检查往往是获取定性信息,而测量 则是获取定量信息。
检测技术是以研究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 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
如果传感器的输入量从零值开始缓慢地增
(5)迟滞
在传感器内部,由于某些元器件具有储能 效应,例如:弹性形变、磁滞现象、极化 效应等,使得被测量逐渐增加和逐渐减少 时,测量得到的上升曲线和下降曲线出现 不重合的现象,使传感器特性曲线形成环 状迟,滞误这差种γH现以正象、称反为向输迟出滞量,
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之比的 百分数表示,即
种传感器产品的全称由“主题词 + 四级修 饰语”构成。 主题词 —— 传感器; 一级修饰语 —— 被测量,包括修饰被测量 的定语; 二级修饰语 —— 转换原理,一般可后缀以 “式”字;
2. 传感器的代号
国家标准 GB /T7666 —2005 规定,一种传 感器的代号应包括以下四部分:
主称——传感器,代号C;
1.2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当今传感器检测技术早已无处不在,如商 场、银行的自动门,酒店自动升降电梯, 洗手间的自动水龙头等都应用了传感器检 测与控制技术。 如何有效地利用传感器实 现各种参数的自动检查和精确测量,则是 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掌 握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相关知识,需要对检 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测量方法、检测 系统的组成、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等方面 的理论及工程应用进行学习和研究,只有
传感器的量程可用测量范围的大小来表示, 即量程就是传感器测量上限值与测量下限 值的代数差。

《光电检测技术》全【2024版】

《光电检测技术》全【2024版】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4 金属卤化物灯——第三代光源
1、工作原理 :
(1)放电管内金属卤化物蒸发,向电弧中心扩散 (2)电弧中心,金属卤化物分子分解为金属原子和卤原子 (3)金属原子处于高能级时产生辐射,并参与放电 (4)金属原子和卤素原子向浓度低的管壁区域扩散,并在 低温区重新复合为金属卤化物分子,依次循环
(2)光源色温:
a.色温:辐射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 光的颜色相同,则黑体的这一温度称为该辐射源的色温
b.相关色温:光源的色坐标点与某一温度下的黑体辐射 的色坐标点最接近,则该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相关 色温。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2 热辐射光源
1、太阳光 :直径约为1.392×109m的光球,到地球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1 光源的基本参数
3、光谱功率谱分布:光源输出功率与光谱的波长关系 常见的光谱功率分布有四种型式: 线状光谱:有若干条明显分隔的细线组成; 带状光谱:由分开的谱带组成,谱带又包含许多谱线; 连续光谱:谱线连成一体; 复合光谱:由以上三种光谱混合而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1 光源的基本参数
4、空间光强分布: (1)许多光源的发光强度在各个方向是不同的。 (2)若在光源辐射光的空间某一截面上,将发光强度 相同的点连线,就得到该光源在该截面的发光强度曲线 ,称为 配光曲线;
(3)HG500型发光二极 管的配光曲线。
(4)为提高光的利用率,一般选择发光强度高的方向 作为照明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Pi
单位:流明每瓦
0.38e ()d
Pi
Km
0.78
V ()d
0.38
0.78
可见辐射通量在输入功率中所占比例: V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基本原理是指利用光学原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与检测的一种技术。

它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光电测量、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由光源、物体、传感器和信号处理部分组成。

光源通常使用发光二极管(LED)或激光器,产生足够强度的光照射到待测物体上。

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们对光的吸收、反射、透射或散射会导致光信号的变化。

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管等。

信号处理部分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与物体相关的信息。

在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中,光的吸收、反射、透射和散射是基本过程。

物体对光的吸收程度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颜色,不同的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也不同。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散射或透射。

光敏传感器通过测量与光信号相关的电信号来检测这些变化。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有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是一种对光敏感的电阻,其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光敏电阻常用于光强测量、光控制和光敏开关等应用。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类似于普通二极管的结构,但是在光照射下可以产生电流。

光电二极管常用于光电转换和光传感应用,如光电编码器、光电障碍传感器等。

在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中,信号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往往是微弱的和混杂的,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调理,以得到可靠和精确的测量结果。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会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方法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

总结起来,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包括光的吸收、反射、透射和散射,光敏传感器的使用以及信号处理。

通过对光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与物体相关的信息,实现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教材:《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第三版)》郭培源付扬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光电检测技术》曾光宇清华大学出版社《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江晓军机械工业出版社《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周秀云电子工业出版社学时:6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8学时(4个实验)成绩:平时成绩 30%(考勤、作业、学习态度、实验),期末考试 70%第一章绪论1.1 课程内涵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是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它主要利用光电传感器将光学信号变换成电学信号,并采用电路放大和滤波处理等电子技术对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检测,然后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等方法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传递、储存、控制和显示。

1.2 课程特点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等特点,是光、机、电、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

它将光电传感器与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使检测技术更加方便。

1.3 光电传感技术1.3.1 什么是光电传感器日常生活中的传感器:电冰箱、电饭煲中的温度传感器;空调中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煤气灶中的煤气泄漏传感器;水表、电表、电视机和影碟机中的红外遥控器;照相机中的光传感器;汽车中燃料计和速度计等等。

人体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比较: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号,将这些信号传送给大脑,大脑把这些信号分析处理传递给肌体。

如果用机器完成这一过程,计算机相当人的大脑,执行机构相当人的肌体,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和皮肤。

传感器好比人体感官的延长,有人又称“电五官”。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

1.3.2 光电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光电传感器的组成包括光源、光学通路、光电元件。

光电传感器分类:(1)按照探测机理分类:(2)按照光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光纤传感器、光栅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模拟光学传感器、固态图象传感器…1.3.3 光电传感器的特性传感器一般要变换各种信息量为电量,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输出特性是不同的,由于受传感器内部储能元件(电感、电容、质量块、弹簧等)的影响,对快变信号与慢变信号,反应大不相同。

慢变信号——输入X为静态或变化极缓慢的信号时研究静态特性,即不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快变信号——输入量X随时间t变化较快时考虑输出的动态特性,即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1. 静态特性当输入量(X)为静态(常量)或变化缓慢的信号时(如环境温度、压力),讨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输入输出关系称静态特性,包括:线性度、迟滞、重复性、灵敏度…线性度:输入与输出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迟滞: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重复性: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多次测量时输出特性不一致的程度。

灵敏度:在稳定条件下输出微小增量与输入微小增量的比值。

漂移:在输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随时间的变化。

分辨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输入增量。

阈值:输入小到某种程度输出不再变化的值。

门槛灵敏度:指输入零点附近的分辨能力。

2. 动态特性动态特性是传感器输出对(随时间变化)输入量的响应特性,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动态误差。

影响动态特性的因素还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在对传感器进行动态分析时一般采用标准正弦信号和阶跃信号。

输入信号按正弦变化时,分析输出信号的振幅、相位、频率,称频率响应;输入信号为阶跃变化时,对传感器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称阶跃响应(瞬态响应)。

1.3.4 光电传感器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构成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通信技术(信息传输)、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它们在信息系统中分别起到“感官”、“神经”和“大脑”的作用。

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传感器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军事科研、航空航天、现代办公设备、智能楼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是构建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对观测和自动化技术所起的作用远比家用电器所起到的作用大的多,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有突出的地位。

宏观上的茫茫宇宙、微观上的粒子世界、长时间的天体演化、短的瞬间反应。

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弱磁场等极端技术研究。

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用各种传感器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参数,一是保证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二是保证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

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基础器件,直接影响到自动化技术的水平。

传感器已渗透到宇宙开发、海洋探测、军事国防、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商检质检、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现代化项目,以至各种复杂工程系统,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

未来世界是个充满传感器的世界,还会有:智能房屋(自动识别主人,太阳能提供能源);智能衣服(自动调节温度);智能公路(自动记录公路的压力、温度、车流量);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卫星定位)……1.4 光电检测技术1.4.1 光电检测技术概述光电检测技术是研究光电检测系统的技术,所谓光电检测系统,是指对被测光学量或由非光学被测量转换成的光学量,通过光电变换和电路处理的方法进行检测的系统。

光电检测技术是光学与电子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检测技术,其功能是利用光电子技术对光学信息进行检测,并进一步传递、存储、控制、计算和显示等。

光电检测技术是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

实际上被测对象涉及各个领域。

最初的测量对象是长度、体积、质量和时间。

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被测对象迅速扩大。

力学领域有速度、加速度、力、功和能量等;电磁学领域中有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磁场;化学领域中有浓度、成分、pH值等;工业领域中有流量、压力、温度、黏度等被测量。

现在的被测对象更为广泛,有人体心电、脑电波等体表电位测量,生物断面测量;工业领域的光泽、触觉等品质测量;卫星上监视地球的红外线传感器;机器人的视觉、触觉、滑觉、接近觉等各种传感器。

就被测对象而言工业上需要检测的量有电量和非电量两大类。

非电量早期多用非电量的方法测量,例如:用尺测量长度;用液体热膨胀的温度计测温度;天平测量物重。

传统的传感器可以完成从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但无法实现现代智能仪器仪表的自动测量,无法完成过程控制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测量的精确度、速度提出新的要求,尤其对动态变化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远距离测量,用非电方法无法实现,必须采用电测法。

1.4.2 光电检测系统组成光电检测技术以激光、红外、光纤等现代光电器件为基础,通过对载有被检测物体信号的光辐射(发射、反射、散射、衍射、折射、透射等)进行检测,即通过光电检测器件接收光辐射并转换为电信号。

由输入电路、放大滤波等检测电路提取有用的信息,再经过A/D变换接口输入微型计算机运算、处理,最后显示或打印输出所需检测物体的几何量或物理量。

光学变换电路处理光电检测系统光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它由光源产生。

光源与照明光学系统一起获得测量所需的光载波;光载波与被测对象同时作用在光学系统上而将被测量载荷到光载波上,称为光学变换。

光学变换是用各种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

光学变换后的光载波上载荷有各种被测信息,称为光信息;光信息经光电器件实现由光向电的信息转换,称为光电转换;然后被测信息就可用各种电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解调、滤波、整形、判向、细分等,或送到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运算,直接显示被测量或者存储或者去控制相应的装置。

光源与照明光学系统是光电检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定辐射功率、一定光谱范围、一定发光空间分布的光源,以该光源发出的光作为载体携带被测信息,一般光源可以选择白炽灯、气体放电灯、发光二极管、激光器等,有时被测对象就是光源(如人体);照明系统可分为透射照明系统、反射、折反射照明系统等。

1、光源光源是光电检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光电检测系统都离不开光源。

光电式检测系统对光源的选择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波长、光谱分布、相干性、体积、造价、功率等。

常用的光源可分为四大类: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电致发光器件和激光器等。

按照发光机理,光源可以分成如下几类:(1)热辐射光源:太阳白炽灯、卤钨灯、黑体辐射器(2)气体放电光源:汞灯、荧光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空心阴极灯、氙灯(3)电致发光光源:场致发光、发光二极管(4)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热辐射光源热物体都会向空间发出一定的光辐射,基于这种原理的光源称为热辐射光源。

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量越大。

卤钨灯是一种特殊的白炽灯,灯泡用石英玻璃制作,能够耐3500K的高温,灯泡内充以卤素元素,通常是碘,光通量在整个寿命期中始终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白炽灯为可见光源,它的能量只有15%落在可见光区域,其峰值波长在近红外区域,约1--1.5mm,可用作近红外光源。

热辐射光源输出功率大,但对电源的响速度慢,不能用于快速的正弦和脉冲调制。

气体放电光源电流通过气体会产生发光现象,利用这种原理制成的光源称为气体放电光源。

气体放电光源的光谱不连续,光谱与气体的种类及放电条件有关。

改变气体的成分、压力、阴极材料和放电电流的大小,可以得到在某一光谱范围的辐射源。

低压汞灯、氢灯、钠灯、镉灯、氦灯、氙灯是光谱仪器中常用的光源,统称为光谱灯。

例如低压汞灯的辐射波长为254nm,钠灯的辐射波长约为589nm,它们经常用作光电检测仪器的单色光源。

电致发光器件固体发光材料在电场激发下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为电致发光,它是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过程。

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和电致发光屏等。

激光器按工作物质分类:固体激光器(如红宝石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如氦-氖气体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如砷化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

2、光学变换光学变换是指上述光源发出的光在通过被测对象时,利用各种光学效应,如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吸收、散射、偏振等,使光束携带上被测对象的特征信息,形成待检测的光信号,光学变换通常是用各种光学元件及其系统(平面镜、透镜、棱镜、狭缝、光楔、起偏器、波片、码盘、光栅、光学成像系统、光学干涉系统等)来实现将待测量(位移、长度、温度、形变等)转换为光参量(振幅、频率、相位、偏振态、传播方向变化等)。

3、光电变换光电转换是光电检测的核心部分,主要作用是以光信号为媒质,以光电探测器为手段,将各种经待测量调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便于用目前最成熟的电子技术进行信号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