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T严国斌[优质PPT]

合集下载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脑瘫儿童的全面康复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17
18.药物治疗 1)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脑多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 等;
2)降低或改善肌张力的药物:安坦、肉毒 素;
3)合并癫痫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可编辑课件PPT
18
19.手术治疗
肌肉、肌腱切断术,肌腱移植术,选择性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可编辑课件PPT
19
20.特殊教育
可编辑课件PPT
40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4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4
5.Vojta疗法: 1)反射性腹爬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射性翻身
可编辑课件PPT
5
6.引导式教育疗法 1)2岁以上任何年龄组患儿; 2)采用运动和游戏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 3)小组训练 4)日课
可编辑课件PPT
6
7.上田疗法 1)颈部法 2)肩-骨盆法 3)肩胛带法 4)上肢法 5)下肢法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30
3.吞咽训练:
a.按摩齿龈; b.冰刺激;
可编辑课件PPT
31
(四)睡眠体位
1.痉挛型脑瘫患儿—侧卧位,降低肌张力, 促进动作的对称。
2.痉挛型屈曲患儿—俯卧位,胸下放一枕头 3.身体和四肢伸展的患儿—侧卧位,吊床内卧位。
可编辑课件PPT
32
(五)坐位体位
1.伸腿坐位—最佳体位:进行坐位平衡、 重心移位、体轴回旋训练。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七)站立体位
1.扶物站立 1)肌张力低下患儿 2)痉挛性双瘫患儿 3)具有抓握能力的患儿 2.靠墙站立 3.独站:数数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PPT课件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PPT课件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 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显著的治疗 效果,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被广 泛应用。Bobath 法强调婴儿期脑组织有高 度可塑性和顺应性,是学习的最有潜力时
期,为早期治疗的最佳条件。
Bobath疗法
• Bobath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obath夫妇 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实践而逐渐形成。这 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治疗神经系统疾患,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 (如儿童脑性瘫痪、成人偏瘫等)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
大臣回奏说:“当地闹灾荒,没粮食吃。”
晋惠帝忽然灵机一动,说:“为什么不叫他 们多吃点肉粥呢?”
临床特征
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主要表现 1 为运动障碍 2 姿势异常
脑瘫康复的特点
• 1、康复治疗方案随年龄而异:即不同年 龄段有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 2、康复主要目标是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 自理能力,而非单纯肌力训练。
脑瘫的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等,为 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 方法:仪器、徒手。 • 注意事项:至少应在治疗前、中、后各进行1次;
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康复治疗计划并对 康复治疗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善,成为一种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痉挛性运动障碍的新方法。适应于由于肌 肉痉挛而严重限制拮抗肌的活动,从而导致关节活动显著障碍,并影响肢 体功能,包括手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或者.由于严重痉挛 而导致日常时候护理极度困难时。
手术治疗
• 适应症:经较长时间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 肢体已经发生畸形的患儿。
• 4、中医疗法(针灸、推拿•) 9、 康复工程(矫形器等辅助器械)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避免感染,预防疾病,减轻瘫痪痛苦。
2 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身体素质
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质量进行全面重视,发现 问题及时干预。
2
多学科合作
一般还需要协调其他医疗专家、医师、教师以及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孩子提供全 方位的康复治疗。
3
周期性评估
康复治疗应该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以确保治疗的进展和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物理治疗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痉 挛肌肉的灵活性和肌肉控制。
水疗
水中物理治疗可减轻身体负荷,缓解肌肉痉挛及肌 张力,促进运动协调性的提高。
辅助器具
小儿脑瘫患儿使用助行器、牵引器、支架或其他辅 助器具,有助于协助肌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日常活动。
言语治疗
1 口语矫正
通过口腔肌肉训练、语音艺术训练、模仿音乐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孩子的发音和表达 能力。
2 听力训练
通过特殊的听力游戏等方式,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改善听力,提高听取能力。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可以改善小儿脑瘫的痉挛、刚性和其他相 关症状。
照护治疗
定期对孩子进行照顾,使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 康饮食、良好作息、心理疏导等都能帮助孩子更好 地康复。Leabharlann 预防措施和建议健康饮食
让孩子摄取充足的营养,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多种 疾病。
多运动
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增强肌肉控制能力和运动精 度。
1 预防感染
小儿脑瘫的症状和分类
症状
肌肉僵硬、不协调的运动、平衡障碍、手脚不灵活、视觉和智力问题等。
分类
主要分为痉挛性、非痉挛性和混合型。痉挛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影响
小儿脑瘫可能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儿童脑性瘫痪》ppt课件

肉毒毒素的应用 手术治疗
各种脑瘫康复方法
Bobath法 Vojta法 Temple
Fay 法
n
Peto法
Delacato 法
1. Bobath 法

治疗重点是阻止原始反射,促进正常的姿
势反射发育,发展正常的自动反应和运动 能力。 训练方法上强调:按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 的各个阶段来进行训练,如:抬头、翻身、 坐、爬、跪、站、走。
1.倾斜反应: 6个月出现 2.坐位平衡反应: 6~9个月出现 3.立位平衡反应: (前方平衡) 12个月出现 (侧方平衡) 18个月出现 (后方平衡) 24个月出现 4.降落伞反应: 8~9个月出现 5.翻正反应: (颈翻正反应) 6个月消失 (躯干翻正反应) 5岁后消失
(五)姿势的评定
1.肌张力减低的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 俯卧位呈W型姿势; 仰卧位呈蛙位姿势; 坐在椅子上呈折刀状坐姿; 用双手从患儿腋下抱起患儿表现为翼状 肩姿势。

2. Vojta 法
主要通过刺激脑瘫儿童身上的某些特定
的激发点,使患儿产生翻身和匍伏爬行 二种反射运动模式(人体所有协调运动 的先导)。最后,反射运动变成主动运 动。
3. Temple Fay 法
强调鳄鱼式的运动模式和两栖类动物
对侧交替的运动模式。
4. Doman Delacato 法

在治疗上主张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发育: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育早期
阶段(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 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 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障碍和姿势异常。
二、病因
产前期:感染、出血、缺氧、妊娠毒 血症、母体外伤 围产期:产伤、出血、缺氧 产后期:核黄疸、感染、外伤、缺氧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课件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OBATH疗法
促进姿势反射 : 促进平衡反应: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 方或对角线方向突然推拉患者,还可配合 使用大球、滚筒、平衡板等辅助训练器具 进行,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跌倒,训 练维持平衡的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OBATH疗法
• 肩部和上肢的关键 点调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OBATH疗法
• 头部关键点控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技术特点: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 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感觉刺激、姿势控 制、运动模式,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运 动模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OBATH疗法
• 控制关键点 •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
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 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 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张力,引出 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 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 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BOBATH疗法
• 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 • 治疗师首先对患者进行核心控制(指对腰、
躯干及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 再训练肢体选择性的运动控制练习,并将 所练习的运动模式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反复练习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
4、语言功能障碍评定
5、功能独立性评定
+
+ 6、体格发育障碍评定
+ (1)运动发育: + (2)肌张力测定: + (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 (4)肌力的评定: + (5)平衡功能评定: + (6)协调功能评定:
+ 头围、身长、体重等的测量;要了解小儿 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育规律。标准值 可采用我国1985年0~6岁小儿生长发育评 估表。
(5)爬行训练
爬行运动是直立运动的基础,脑瘫进行爬行训练, 不仅能改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而且可使患儿的上 下肢动作变得协调,运动和姿势显得更对称。爬行 训练的基本条件是患儿在俯卧位时抬头和双上肢负 重。爬行训练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①手膝跪位保持阶段:让患儿取手膝跪位,注意 其双上肢要充分伸展支撑在地面上。双下肢屈曲, 头自然抬起,此时若用玩具在前面逗他,他的上身 也会伸展而抬起,头跟着玩具的移动而左右转动。 但是我们许多脑瘫患儿不能独自保持这个姿势,需 要治疗师给予不同程度的辅助。
(4)坐位平衡的训练
坐位平衡的训练,必须以坐位保持稳定为 基础。坐位平衡的训练可选择椅坐位,端坐 位或长坐位进行。
端坐位时的训练:患儿端坐于床边,双足平放在地 上,待患儿坐稳后,治疗师可将其向前后左右推动, 让患儿学会在动态中保持平衡。注意给予的推动力应 由小到大,患儿可以承受。
长坐位时的训练:在长坐位进行平衡训练时,可配 合一些作业活动。可增加患儿的兴趣及提高配合能力。 待患儿在长坐位坐稳后,治疗师令其用一手持笔在身 体前的调色盘中蘸上颜料,涂到体侧墙上的白纸上面, 这样通过躯干旋转,重心的移动,让患儿学会维持平 衡。这时患儿手的运动幅度较小,高度很低。随着平 衡能力的提高,可适当增加作业活动的难度。治疗师 可令患儿将与身体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玩具拿到体 前或体侧。最好的方法是与治疗师一起进行投接球游 戏,最后是平衡板上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PPT幻灯片课件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PPT幻灯片课件
21
2、头部控制训练
痉挛型脑瘫儿童,往往头部呈前屈,肩 胛带伸展,双肩旋内,肘,腕关节均呈 屈曲,可用双手握住患儿上臂的外侧, 然后将患儿的双肩上提并向前轻拉,同 时,将双臂做旋外的动作,使患儿的肘 关节屈曲掌心向上,然后上提双臂使患 儿的头抬起,腰部直起髋部屈曲,使患 儿颈部的肌张力增强,维持头部的直立 位置。
15
4、共济失调型
特点:全身肌肉张力偏低, 拮抗肌肌肉张力协调控制不 良,情绪反应高时动作协调 控制不良情形加剧。
16
观察、操作重点
A、肌肉张力偏低 B、手脚和/或躯干动作协调控制不良 C、行走时速度慢,稳定性不良,不易平衡 D、眼球有震颤现象
17
处置原则
促进训练部位肌肉张力平衡以增强动作 协调控制能力,尽量采取动态及具功能 性动作训练方式以增强动作控制的学习, 避免关节代偿性控制所致的关节变形, 多给予鼓励以增强学习信心。
20
1,姿势异常的训练
A、保持良好的姿势:良好的姿可采用辅助器具,并定期更换体位。
B、矫正性动作:通常采用与异常姿势相反的 体位,如头背曲,角弓反张,上肢后伸,下肢 直等异常姿势可用抱球姿势纠正,全身屈曲的 姿势可用全身伸展姿势进行矫正。
12
3、徐动型
特点:全身肌肉张力高,拮抗肌肌
肉张力协调控制不良,认知反应好, 情绪反应高/低时,全身肌肉张力高/ 低表现差异大。
13
观察、操作重点:
a、肌肉张力表现高低差异明显,高张时易显 露颈部原始张力反射 。
b、婴幼儿情绪反应敏感,颈、背伸直肌肉张 力高,前颈明显肌肉张力不足特征,但仍可主 动收缩控制。
A、上肢被动伸直牵拉之痉挛性反应低,排除 背高张反应。
B、髋关节内收,内旋,弯曲肌群皆处于松弛 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躯干及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在此基础上 再训练肢体选择性的运动控制练习,并将 所练习的运动模式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反复练习
BOBATH疗法
• 桥式运动——骨盆控制训练
Vojta疗法
• 让患儿取一定的出发姿势,通过对身体特 定部位(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患儿 产生全身性、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 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又称为诱导 疗法。
小儿脑瘫的运动疗法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脑瘫中心
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中使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 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方式(主动或被动 运动等)的运动,使病人恢复全身或局部 的运动、感觉功能的训练方法。
包括:神经发育学疗法、关节功能训 练、肌力训练、牵张训练、平衡训练、移 乘训练、步行训练等
脑瘫康复中常用的运动疗法
Vojta疗法
• 主要内容
– Vojta七种姿势反射:早期脑性瘫痪和脑损伤性 疾病的诊断
– 中枢性协调障碍:症候学的辅助诊断 – 治疗技术:反射性俯爬、反射性翻身
Vojta疗法
(一)拉起反射 (二)立位悬垂反射 (三)俯卧位悬垂反射 (四)Collis水平反射 (五)斜位悬垂反射 (六)Collis垂直反射 (七)倒位悬垂反射
Vojta姿势反射可用于中枢协调性障碍的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运动发 育迟滞,判定脑性瘫痪的轻重程度,及治疗前后对比以确定疗效。
Vojta疗法
• Vojta治疗手法包括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 身两种移动运动。
• Vojta利用一定的出发姿势和诱发方法,在 患儿身体上一定部位的诱发带上给予刺激, 诱导出上述移动运动,从而促进和改善患 儿的运动功能。
BOBATH疗法
• 肩部和上肢的关键 点调节
BOBATH疗法
• 头部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立位姿势

关键点控制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 躯干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
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 伸肌张力;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 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 力;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时,通过旋转 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
Vojta疗法
• 一 反射性俯爬(R-K) • 出发姿势
Vojta疗法
• 神经发育学疗法: • BOBATH疗法 • Vojta疗法 • Pnf疗法 • Rood疗法
BOBATH疗法
• Bobath 技术是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 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是以日 常生活活动任务为导向的姿势控制和运动 控制
• 技术特点: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 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感觉刺激、姿势控 制、运动模式,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运 动模式。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 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
体外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 肢体内旋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 肢体对称性伸展(头在中立位) 来抑制。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 出现痉挛时:颈、背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
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 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 以促进躯干及髋的伸展。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OBATH疗法
• 反射性抑制
BOBATH疗法
促进姿势反射 :
促进调正反应:治疗师利用头部与躯干间的位置 变化促进躯干转动。仰卧位时,将患者头部转向 一侧,诱发出胸、腰、下肢转动,训练翻身活动; 治疗师利用躯干位置倾斜,促进头部直立;坐位 时,治疗师向左、右倾斜患者躯干以训练头部控 制,治疗师利用上半身或下半身扭动时,另一半 随之转动成一直线,促进翻身活动;患者仰卧, 治疗师将患者的肩胛带或骨盆扭转,带动躯干转 动,训练翻身活动。
BOBATH疗法
• 感觉刺激: • 1)加压或负重:治疗师通过对关节施加压力或支持体重来增加姿势
性张力与减少不自主运动。 • 2)放置及保持: • 定位置放训练:治疗师将患侧肢体按训练要求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当
肢体能控制后,嘱患者由此位置向上和向下活动,再返回原位; • 保持训练:指肢体在无帮助情况下,停留在某一位置并保持一段时间
Vojta疗法
• 症候群的辅助诊断手段。 • 姿势反应性:正常婴儿对姿势的变化都具有反应的能力,是通过中枢
神经协调作用实现的。 • 中枢性协调障碍:中枢神经损伤,协调作用就会发生障碍,导致姿势
反应性异常,出现异常的姿势和异常的运动,形成脑瘫。 • 诊断: 1、有1-3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极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 2、有4-5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轻度中枢性协调障碍。 3、有6-7种反射异常,可诊断为中度中枢性协调障碍。 4、有7种反射异常并有肌张力异常为重度中枢性协调障碍。
BOBATH疗法
• 控制关键点 • 1)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身体关键部位(中心控制点:
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控制点:肩峰、 髂前上棘;远端控制点:拇指、拇趾)上的手法 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降低肌张力,引出 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 • 2)手法操作从躯干和近端开始,向远端移行,并 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诱导出随意运 动,常与反射性抑制联合应用
BOBATH疗法
BOBATH疗法
促进姿势反射 :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治疗师通过突然向 前方、侧位推动患者,还可在坐位或俯卧 下让患侧上肢支持体重,以诱发和促进上 肢保护性地伸展和身体平衡能力。
BOBATH疗法
促进姿势反射 : 促进平衡反应:治疗师从前方、后方、侧 方或对角线方向突然推拉患者,还可配合 使用大球、滚筒、平衡板等辅助训练器具 进行,使之保持身体平衡,不致跌倒,训 练维持平衡的能力。
的等长收缩训练。 • 3)轻推技巧: • 压迫性轻推:治疗师通过挤压关节,用来增加肌张力; • 抑制性轻推:治疗师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抑制的肌肉无力的
收缩; • 交替性轻推:治疗师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从前向后与从后
向前,从左向右与由右向左轻推患者,以引出平衡反应。
BOBATH疗法
• 姿势控制和以任务为导向的运动控制训练: • 治疗师首先对患者进行核心控制(指对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