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_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83%
60%
40% 20%
15.7倍
5.3%
60岁以上一般人群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1
0
美国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显示:
• 60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为 5.3%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83%出现认知和行为功能减退2
1.Hanninen T,et al. Acta Neurol Scand 2002 sep;106(3):148-54. 2.Aharon-pereta J,et al. J Neurol Sci 2002 Nov 15;203-204:53-5.
三、VCI的病因学
Hale Waihona Puke • 脑卒中高龄 遗传因素 ApoE4 Notch3
→CADASIL
• 高血压
• 糖尿病
其他(颈内动脉狭窄、高血脂、心脏病
等)
四、VCI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VCⅠ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很清楚 • 其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为血管性危险因素、脑梗 死部位、患者自身特征及遗传因素等多因素共 同作用所致。
2 VCI的分型
• ㈣根据有无遗传因素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VCl : • 1 散发性 VCl 包括非遗传性的、由血管因素或血管病包 括白质损害、腔隙性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出血等引起 的各类程度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 • 2 遗传性 VCl 包括由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和脑淀粉样血管病 (CAA)等引起的认知障碍;
Large cortico-subcortical lesions
皮 质 特 定 区 域 的 梗 死
额叶梗死
海马梗死 额叶底部
血管性认知障碍

3
2
4
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预防措施: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预防等。
生物标志物: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液、脑脊液等,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2
诊断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如DSM-5等
03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认知障碍进行鉴别,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04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02
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治疗策略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联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4
谢谢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1
控制糖尿病: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03
康复效果: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待
深入研究VCI的发病机 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
方法和预防措施。
01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 临床研究,评估不同治 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
03
推动VCI的跨学科合作 和综合治疗,为患者提 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05
加强VCI的早期识别和 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02
加强VCI的科普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VCI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NMDA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NMDA受体,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常用 药物包括美金刚等。
控制危险因素药物
降压药
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脑血管病变的风 险,从而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常用 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 等。
降脂药
降糖药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认 知功能的影响。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 胍、胰岛素等。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 诊治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 患者管理与康复训练 • 指南解读与临床实践建议 • 总结与致谢
01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 管病变或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 障碍,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 整个过程。
神经心理学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标准化的神经心理测验,评 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 认知领域。
情绪和行为评估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如抑郁、 焦虑等,以及行为异常,如攻击 性、游荡等。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进展

中国首个关于VCI的诊治指南,内容涵盖了 分类、诊断以及预防治疗,详细全面
内容
内容 内治容疗特涉、点及护痴理呆的概常念见、问流题行,病包学括以了及V诊CI断的、 诊断和治疗内容
特点 对VCI的诊断和防治内容进行了大量更新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定义的变化
5. 田金洲,等.中国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2016; (3) : 249-256.
6.贾建平, 等.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11年
2015年
中华医学会于2011年提出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内容
共识内容涵盖血管性认知障碍分类、诊断流 程、诊断标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治疗
2006年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 (AHA/ASA)[1]:定义为由于脑血管 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症状 由轻度到重度的一系列综合征
2011年
2014年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 大卒中网(NINDS-CSN)[8]将VCI的概 念变得更为宽泛,定义为由血管因素导 致或与之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损害, 包含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这一广谱病程
VASCOG声明[2]提出血管性认知 障碍(VCDs)这一术语来更好地描述 这一包含不同严重程度和功能异常类型 的综合征,障碍包含很多综合征和疾病, 可以体现包括轻度障碍、痴呆前和痴呆 综合征等所有程度的认知障碍
1.Gorelick PB, et al. Stroke. 2011 Sep;42(9):2672-713. 7.Bowler JV, et al. Baillieres Clin Neurol. 1995 Aug;4(2):357-76.
血管性认知障碍(综述)

机选 择 的பைடு நூலகம் 区 居 民 和 住 院 患 者 进 行 调 查 发 现 , 5 6 岁 或 以上老 年人 中 VC 的患病 率约 为 5 , 随年 I 并 龄 增长 而增 , 中 6 ~8 其 5 4岁 老 年 人 中无 痴呆 的
而 有助 于对 由血 管性 因素 和 血 管 病 引起 的认 知 损 害或 痴呆 的认 识及 早期 诊断 和早期 治疗 。
1 V I的概 念 C
VC 最 早 由 Hahn k 和 B wlr 1 9 I c is i o e 在 9 3年
血 管 性 认 知 损 害 (v sua o nt ei ar n ac l cg iv mp i r i me t wi od me t ,VC ND) 占 比率 最 高 , 8 t n e ni h a I 所 而 5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9 3( 0 7 4 0 0 4 R7 9 1 0 6 2 6 2 0 )0 — 2 卜O
血管性 痴呆 (a c lr e n i,Va 是 指 由 v sua me t d a D)
知损 害 的症状 ) 症 状 阶段 ( 、 出现认 知 损 害 )3个 阶 段 。( ) 知 障碍 包 括各 种 类 型 、 种 水 平 的认 知 2认 各 下降 。不仅 包括 严 重 障碍 ( 呆 ) 痴 ,还 包 括 未 达 到 痴呆 但 已经存 在 轻 、 中度 认 知 功 能 的损 害 ; 非 一 并 定要 有记 忆力 障 碍 , 只要 存 在某 些 认 知 领域 ( 注 如
意力 、 执行 能 力) 的功能 下降 , 即使 无记 忆力 减退 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PPT课件

世界卒中日的主题
2007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定为“卒中是可治
疗和可预防的疾病, 高血压是其最常见同 时也是最可治的危险因素”。
2008年世界卒中日特别强调的主题是
“识别、治疗和预防血管认知障碍”
2008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
亚临床(无症状型) 卒中的发生是临床卒 中的5倍,可影响思 维、情绪和人格”。
提出认知功能损害作为预后指标的作用
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脑血管病出现最早、
最普遍、最敏感的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损害是决定卒中后3年是否入院
的最重要因素,是比年龄和躯体损害更
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Stroke. 2007;38:1396-1403
把认知功能的地位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 的高度,开创了全新的卒中治疗理念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JAMA, 2001,285:2486-2497.
其他 12%
血管性痴呆 (VaD)31%
阿尔茨海默病 (AD) 57%
Liu L, Dementia Geriatr Cog Disorders, 2003; 15: 22
2008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
小卒中,大麻烦 Little Strokes, Big Trouble
Prof.Vladimir Hachinski Stroke. 2008;39:2407-2408
如果小卒中被忽视,就会发展成大麻烦
―无症状型”实属用词不当。对“无症状型”
脑梗塞进行检查均可发现轻微的神经心理以及 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亚临床卒中”更为恰当;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逐渐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
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我们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VCI的诊治指南,供临床参考。
VCI的分类VCI分类方式有多种,根据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等可进行不同分类,目前主要根据病程和病因病理分类。
1.根据病程分类:VC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病程分类强调对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Hachinski和Bowler认为VCI应分为3个阶段:脑危险期(brain-at-risk stage)、围症状期(perisympotomatic stage)、症状期(symptomatic stage)。
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这一分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此后加拿大健康和老龄化研究及加拿大VCI研究联盟在人群调查基础上提出VCI分为3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
通过随访,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特征进一步确定了这一分类。
虽然这一分期得到了认可和使用,但三者并非病程发展关系,MD实际为病因病理诊断。
2.根据病因分类:大量研究证实VCI可由血管性危险因素、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其他脑血管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动静脉畸形和脑血管病合并AD¨等引起。
据此,我们讨论并提出新的病因分类方法,供临床参考。
推荐采用病因分类方法,对VCI进行诊断。
VCI的诊断从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支持VCI分类诊断的证据,并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的特征
后天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Prevalence of dementia syndromes
4.支持血管性痴呆诊断: (1)认知功能损害不均匀性(斑块状损害) (2)人格相对完整 (3)病程波动、多次脑卒中史 (4)可呈现步态障碍、假性球麻痹体征 (5)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二.可能血管性痴呆
1.符合上述痴呆的诊断 2.有脑血管病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3.痴呆和脑血管病可能有关,但在时间或影像
2% 15%
55% 22%
22% 11%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Vascular Mixed Other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mild Alzheimer’s—moderate Alzheimer’s—severe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6、执行功能(组织或管理能力)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逐渐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 口头命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 病变所致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 算。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
VCI 广泛的概念
各种类型的血管 病变引起的认知
损害
所有已知的VD类型和混 合型痴呆(合并有脑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逐渐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 口头命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 病变所致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 算。
血管性痴呆(VD)的概念
• 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 征。
• MCI特指那些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但未达到痴 呆诊断标准的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注意力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注意力减退,表现在对环境变化的漠 不关心;对提问的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或答非所问;严重者表 现为置之不理,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
2、定向力 对时间、人物和地点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需排除意识水平障碍所 致的嗜睡和发作性意识内容障碍所致的谵妄。
• 与AD相比,VD相对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 但由于受到诊断标准的限制,早期的VD患者 并不能得到及时诊断,从而丧失了早期治疗的 机会。
• 为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在发展为VD之前即能被 发现,而产生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
血管性痴呆(VD)与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关系
1、脑血管病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不是所有 认知功能改变都为痴呆; 2、记忆损害并非总存在,尤其血管病变引起者中只是 少数;但可能存在其他方面认知障碍; 3、认知功能损害并非总是进展性全面性 4、功能损害有躯体和认知两方面 • AD是痴呆模本 • 应以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替代
血管性认知障碍和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的概念
• 痴呆: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成 年人和老年人,是指由于大脑的器 质性改变使得曾经发达的智能再次 低下,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 障碍,即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 在记忆、认知、语言、视空间技能、 情感或人格等精神心理活动中,有 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它至少一 项缺损,同时伴有社会、生活活动 能力减退的一种状态。并且上述症 状和功能损害至少己存在4~6个月 才能诊断。
• 1974年: Hachinski 等提出多发梗死性痴呆(multi-
infarct
dementia, MID)的概念 和HIS;
• 1985年: Loeb 提出适用广泛的VaD概念;
• 1990s: Bowler和Hachinski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3、记忆力 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AD患者可持续数 年达到严重程度;VD患者呈选择性的斑片状减退,对 于某些事件毫无记忆,对另一些事件可完整回忆,在 一段时间之内可有比较大的波动。
4、视觉空间 外出迷路等,可通过询问患者家庭住址、 如何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某处、或画钟表和房子等进行 检查。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DSM IV
A.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以下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 语言 • 应用 • 认识 • 视-空间功能 • 执行功能异常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DSM IV
• B. 明显地影响社会和职业功能,并与以往水 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 C. 有与痴呆发生相关的脑卒中的症状、体征 和影像证据。
VCI 广泛的概念
各种类型的血管 病变引起的认知
损害
所有已知的VD类型和混 合型痴呆(合并有脑血
管病的AD患者)
有轻度认知障碍、但 尚未达到痴呆诊断标 准的脑血管病患者
最常见的认知功能损害类型 患病率超过AD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概念
• VCI是指与脑血管病有关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 VCI的概念涵盖了各种与脑血管病有关的认知功能障碍,VD是 VCI的严重阶段。
痴呆的特征
• 后天获得性的 • 持续性的 •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
• 2001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美国神经病学会议 上提出对痴呆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指导方针,其中指出早期识别的中心是发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
❖ 混合性VaD/变性性疾病 临床判断和影像学发现
❖ “纯” VaD 皮质型和皮质下型
• 由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目前缺少诊断标准和指南, 故本次仍以血管性痴呆(VD)为关键词向大家介绍其 诊治进展。
历史回顾
• 1899年: 动脉硬化性和老年性痴呆就被认为是不同的综合 征
• 1969年: Mayer-Gross等描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指出高血压占其中50%以上;
脑淀粉样血管病等。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概念
• VCI所包涵的内容大部分是VD名称下的疾病范畴,但 最重要的是:把既往不受重视的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 障碍能够纳入其中,这样就使得未达到痴呆程度的那 些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
VCI分型 (Rokewood法)
❖ VCI 无痴呆 有/无遗忘
• VCI包括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
皮质性(多发梗死)VD、
•
皮质下性(腔隙性梗死和皮质下白质脑病)VD、
•
单发梗死性(关键部位)痴呆、
•
低灌注性痴呆、
•
脑出血性痴呆、
•
特殊动脉疾病引起的痴呆、
•
混合型痴呆(AD与VD)。
•
在特殊动脉疾病引起的痴呆中,特殊动脉疾病包括伴皮质下
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和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5、语言
患者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言语表达和理解 障碍, VD患者有严重的构音障碍。 通过简单的交流和提问,判断患者言语是否流 畅,有无听力理解障碍,还可请患者对简单物 品进行命名,重复简单词句,非文盲者进行阅 读、书写和计算检查,明确患者是何种类型的 失语,还是构音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