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做一名小科学家
小学生作文我要当科学家

小学生作文我要当科学家
我要科学家!
从小我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
你看,那蓝天上飘浮着的白云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雨时,水从哪里来?雷声是谁在打雷呢?我总是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
爸爸就告诉我,这些都是自然现象,是由一些规律造成的。
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就得当一名科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实验。
,科学家!多酷啊!我看过很多科学家的照片和视频,他们戴着白大褂,手持望远镜或显微镜在仔细观察;或者身穿太空服在外太空漫步。
我想象自己长大后也能穿上那些酷酷的服装,驾驶飞船去探索未知的星球。
当然,我也知道做科学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它需要渊博的知识,缜密的思维,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不过我才8岁,现在就开始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到时候无论是研究新能源,开发新材料,还是破译生命的奥秘,我都能为人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我将用科学的眼光,去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幼儿园科普教育活动“小小科学家”教案

幼儿园科普教育活动“小小科学家”教案小小科学家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1.了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2.促进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3.提高幼儿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教学资源:1.生活用品、图书、家用电器等;2.白板、黑板、彩色粉笔、书写笔等文具用品;3.幼儿园的科学教学资料。
教学内容:1.科学常识普及:例如什么是重力、什么是磁性等;2.生活用品:例如何种材料会产生什么特殊效果等;3.家用电器:例如比较不同电器的功率、电流、电压等;4.观察:例如观察天气、动植物生长等;5.实验:例如实验水的流动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科学常识普及1.引入“科学是什么”教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向同学介绍“科学是什么”,介绍科学是我们通过观察和探究自然,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方式,学习神奇、独特和有趣的知识和技能。
2.“科学家的工作是什么”教师向幼儿们展示科学家的照片,然后介绍他们的工作,告诉他们他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这些研究对人们的生活和科学发展有何影响。
3.介绍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通过介绍重力、磁性等基础概念,教师可以增加幼儿们对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步:生活用品1.展示不同材料的特殊效果教师可以用一些生活用品,例如气球、筷子、吸管等,展示它们的特殊效果。
例如气球能够飞起来,筷子能够夹东西,吸管能够吸水等等。
2.让幼儿们猜想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们一起猜想,例如:如果我们用不同的材料做一个东西,它会有什么变化?3.实践探究通过做小实验,例如用不同的材料做一只纸艇,比较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幼儿们能够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
第三步:家用电器1.家用电器和电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探讨家用电器的基础知识,例如功率、电流和电压等。
2.不同家用电器的比较教师可以将电视、电脑、电灯等家用电器带到课堂上,让幼儿们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通过比较不同电器的功率、电流和电压等技术参数,让幼儿更加了解家用电器。
3.小实验通过制作简单的电线和灯泡,让幼儿们探究电的基本工作原理。
科学教案:做小小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滑滑梯幼儿园托班科学教学

科学教案:做小小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滑滑梯幼儿园托班科学教学。
一、科学教学的基本理念1.引导探究:科学教学不是简单告知和教授知识,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去探索世界,提问、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思考:科学探究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鼓励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力。
3.表达交流:科学不是孤立的知识,需要通过交流、沟通让大家共同探索和交流,让幼儿对自己的想法和猜想进行表达,让观点慢慢拓展和深入。
课程设置可分为初步探索、深入探究、应用拓展三个层面,各阶段的课程内容相互衔接,让幼儿逐渐理解思考科学,以此提升他们的语言与思维能力。
二、初步探索这个阶段主要是介绍幼儿园常见的事物,让幼儿学会提出“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来,同时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比如可以以水、土壤为切入点,讲解水的气态状态、水的流动、常温下冰与水的区别等,同时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如:1.小草与土壤:我们可以观察植物成长的过程,引导幼儿探讨植物如何从小苗长成大树的。
2.空气和风:我们可以利用小风扇、气球等常见小玩具进行实验,让幼儿了解风是由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3.鸟类与蛋:我们可以表现鸟巢、鸟蛋、小鸟等道具,让幼儿了解鸟类体内蓄积能量并转化为生命力并输出的过程。
三、深入探究在幼儿的探究和思考推动下,进一步展开有关生命、空间、物理及化学科学领域的深入探究。
比如我们可以介绍:1.探索大气与云:云以及空气的运动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类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引导幼儿去观察云的变化和形态,实例化大气压力、水循环等现象。
2.探究电和电路:班内安装了电路板,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探究电的产生和利用,不同电源产生的电流的区别和行为,同时将这些内容进行抽象和拓展,并让幼儿动手制作个人化电路板。
四、应用拓展让幼儿拥有机会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尝试采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日常问题。
比如可以引导幼儿去测量记步卡、自制简易测量体温仪、亲密的关注生活方式等等。
我想做一名科学家 一年级作文

我想做一名科学家一年级作文
我常常问自己,“你的理想是什么?”那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职业,有教师、文学家、教育地理学家等等。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科学家,家、
我之所以喜欢科学家,是因为我最近看的一部小说《三体》,那些令人叫绝的技术,令人震惊的宇宙规律,那些令人无不感受到科学魅力的事件.立刻把我吸引了。
我想去探究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假如我是个科学家,我一定不会保守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将站在科学界的目光下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而且我不会独来独往,我会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努力,并与整个科学界共同进退。
我还会用自己的努力换取科学的卓越发展。
假如我是个科学家,我一定不会忘记我的父母、我的老师,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我才会有那样的成就。
我一定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我会以我的成功来回报他们。
但是,只有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这是一个梦想,只有努力和不懈奋斗,才会成为现实。
只有这样才能我们的梦想才会实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1.1 小小科学家一、教学目标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熟悉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熟悉到咱们也能做科学。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珠、斜坡板、绒布四、教学进程(一)师生讨论: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介绍科学家的工作。
(二)师生实验:做滚小球的实验,带学生体验实验的进程。
(三)小组交流:拓展一: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四)视频实验:拓展二:三个生活小实验视频:吹乒乓球、电线圈、干冰。
(五)教师讲述: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比如大树是怎么长高的?(这与组成大树的细胞有关,细胞割裂和细胞生长带来了大树的不断成长)闪电是怎么发生的?(六)教师讲述:还有很多问题还没完全找到答案,比如地球里面有什么等等。
(七)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参考资料:闪电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中)。
一般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随着云移动。
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
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乃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
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
庞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敞亮夺目的闪光。
一道闪电的长度可能只有数百米(最短的为100米),但最长可达数千米。
闪电的温度,从摄氏一万七千度至二万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3~5倍。
闪电的极度高热使沿途空气猛烈膨胀。
空气移动迅速,因此形成波浪并发作声音。
珍妮·古道尔珍·古道尔(英国),活着界上拥有极高的声誉的动物学家,致力于野生动物的研究、教育和保护。
她二十多岁时前去非洲的原始丛林,为了观察黑猩猩,度过了三十八年的野外生涯。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全文共10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1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就像一个好奇的小问号,疑问整天在我的脑子里乱跑,我每天都去把答案寻找。
课余时间,我喜欢做科学小实验,还喜欢观察昆虫。
我在家做过许多小实验,比如压力差放水实验、彩虹杯实验、电路实验、磁力漩涡实验、太空磁针实验、吸磁铁的彩泥实验等。
其中我最喜欢磁力漩涡实验了。
有一次,我准备了塑料水盆、水、一块大磁铁、十块小磁铁。
我在盆的底下放了五块小磁铁盆里放了五块小磁铁,把水盆里灌上水。
我拿着一块大磁铁在盆的上空旋转,盆里的'磁铁转了起来,水顿时形成了一个漩涡。
我观察过许多昆虫,比如蜻蜓、蝴蝶、菜青虫、大蒜里的肉虫、金龟子、天牛、蝉、知了猴、九龙虫、蟋蟀、蚂蚱、蜜蜂、马蜂、蜂蛹、蚕、蚕蛹、蚕蛾、螳螂、蚂蚁、西瓜虫、驮钱驴……。
我在学校还成立了一个昆虫团,里面有许多人。
我们课间在操场上捉昆虫,观察昆虫,然后再放生它们。
科学就像一个神秘而有魅力的磁场,我走进去就不想出来,在里面不停地寻找宝藏。
希望大家也能像我一样在这里面寻找珍藏。
一二年级我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作文2上课了,老师说今天做一个实验,同学们都非常激动。
老师从一个袋子里面拿出很多东西。
有一个塑料杯子,一包盐,一根筷子,还有一颗小小的鸡蛋。
只见老师往杯子里倒了一些水,再把鸡蛋放到杯子里面,老师说,“鸡蛋现在是不是沉在杯底?”老师说:“请不要眨眼睛,等一下你们就能看到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
”老师往杯子里面倒盐,然后搅拌,等盐完全融化,我们看见鸡蛋慢慢地浮到水面上。
同学们都欢呼起来,觉得这个实验太有趣了。
老师说:“你们知道鸡蛋为什么能浮起来吗?”同学们都说不知道。
老师告诉我们,原来,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鸡蛋沉在了下面。
当水变成盐水后,鸡蛋的密度就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鸡蛋浮了起来。
同学们都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苏教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单元 走进科学 1 小小科学家》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得出让纸鹦鹉立于钢丝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小制作或日常生活中。
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回形针、纸鹦鹉、钢丝、白纸、画笔、剪刀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它是?(出示:鹦鹉),你们知道鹦鹉平常喜欢站在哪里吗?(学生答:树枝上,鸟笼上……)是的,鹦鹉能站在细细的杆上,可老师带来的纸鹦鹉能站在这根铁丝上吗?指名让学生上来试一试。
(不行)师:这么看来,这只鹦鹉很不听话,可我们得想办法让它也能站在这细细的铁丝上或手指上。
让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科学家吧!(齐读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老师给你准备了回形针,你可以用它别在鹦鹉身体的某个部位,使它能够站立,注意:不能用回形针直接把鹦鹉和铁丝别在一起。
学生试验。
展示结果。
交流:把回形针别在鹦鹉的尾部,就能使鹦鹉站立了。
二、探究鹦鹉站立的奥秘做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回形针别在鹦鹉尾部就能站立起来,而其他地方却不行?师:提的问题真不错,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吧。
出示表格:交流,并打算怎样证明?全班交流。
师相机指导:如果猜测跟回形针有关,那么换成橡皮泥或别的东西形不行?(事实验证是可以的。
)如果猜测跟重物的位置有关系,那么你是别在鹦鹉的什么位置,用图标示出来,标出了支撑点和重物点。
发现了什么关系?学生说。
再次验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些剪好的“鱼,小人,虾,香蕉”,请你找出它的支撑点,然后用刚才的方法加上回形针(或其它重物),看能不能使其也站立在钢丝上。
2、说说大家的研究结果: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通过我们认真地探究,终于发现了鹦鹉站立的奥秘。
4、请你总结我们与科学家探究过程中的相似之处。
幼儿园小朋友想当科学家一段话

幼儿园小朋友想当科学家一段话
1.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的梦想千奇百怪,有的想当飞行员,有的想当小鸟自由自在,而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科学家。
我当了科学家以后,要制造防导弹玻璃,它可以保护我们和重要物品,导弹也炸不碎。
我还要发明电子纸,在这上面写字,它会提醒错字,纠正笔画,能回答各种问题,它还可以多次性使用,只用点一下上面的清除键即可,它还能帮老师批改作业。
现在我要露出我最得意的发明——人造云,它是一片可以让人站立的云,这片云有两个功能,一种是可以随时食用,另一种是可以穿越时空,想在哪出现就在哪出现。
梦想是成功的动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我的梦想!
2.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科学家,长大以后研究能帮大人干活,帮我完成我完不成的事情的机器人,帮我能带到太空中去,看看我们的天空是怎样的,看看万里银河如此的神奇。
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我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个太空机器人把握带到了天上,带到了银河中,我看见了许多的大星星,我在地面看见的是一些小小的亮晶晶的星体,可是在太空里看见的完全不一样了,太神奇了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现在看见的是在地面上根本想都不敢想的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
(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将重物加在物体的底部,物体才能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冋: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 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学生讲解自己想要制作的玩具及简单的制作方法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让他们自己探索问题所在
.通过刚才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关键所在
.让学生从只鹦鹉的平衡的奥秘,联系到更多的事物中来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灞桥区实验小学
安敏娜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