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名家简介图片
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曾化名方保宗,沈明甫,常用笔 名还有佩韦、方壁、玄珠、郎损等。生于浙江桐乡。1913年考入 北京大学,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 学研究会。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 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发表第 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1928)、《追 求》(1928)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中篇小 说虹》发表于1930,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 表作。 1948年32月,参加中国人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 作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 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目前也还是太早。我在被窝内翻了个身,把左耳朵贴在枕头上,心里疑惑这殷殷然的 声音只是我的耳朵的自鸣。然而忽地,又是—— 答,答,答! 这第三次的叩声,在冷空气中扩散开来,格外的响,颇带些凄厉的气氛。我无论如何 再耐不住了,我跳起身来,拉开了门往外望。 什么也没有。镰刀形的月亮在门前池中送出冷冷的微光,池畔的一排樱树,裸露在凝 冻了的空气中,轻轻地颤着。 什么也没有,只一条黑狗爬在门口,侧着头,像是在那里偷听什么,现在是很害羞似 的垂了头,慢慢地挨到檐前的地板下,把嘴巴藏在毛茸茸的颈间,缩做了一堆。 我暂时可怜这灰色的畜生,虽然一个忿忿的怒斥掠过我的脑膜: 是你这工于吠声吠影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叩门
答,答,答! 我从梦中跳醒来。 ——有谁在叩我的门?我迷惘地这么想。我侧耳静听,声音没有了。头上的 电灯洒一些淡黄的光在我的惺忪的脸上。纸窗和帐子依然是那么沉静。 我翻了个身,朦胧地又将人梦,突然那声音又将我唤醒。在答,答的小响外, 这次我又听得了呼——呼——的巨声。是北风的怒吼罢?抑是“人”的觉醒?我不 能决定。但是我的血沸腾。我似乎已经飞出了房间,跨在北风的颈上,砉(hu ā)然驱驰于长空! 然而巨声却又模糊了,低微了,消失了;蜕化下来的只是一段寂寞的虚空。 ——只因为是虚空,所以才有那样的巨声呢!我哑然失笑,明白我是受了哄。 我睁大了眼,紧裹在沉思中。许多面孔,错落地在我眼前跳舞;许多人声, 嘈杂地在我耳边争讼。蓦地一切都寂灭了,依然是那答,答,答的小声从窗边传 来,像有人在叩门。 “是谁呢?有什么事?” 我不耐烦地呼喊了。但是没有回音。 我捻灭了电灯。窗外是青色的天空闪耀着几点寒星。这样的夜半,该不会有 什么人来叩门,我想;而且果真是有什么人呀,那也一定是妄人:这样唤醒了人, 却没有回音。 但是打断了我的感想,现在门外是殷殷然有些像雷鸣。自然不是蚊雷。蚊子 的确还有,可是躲在暗角里,早失却了成雷的气势。我也明知道不是真雷,那在
茅盾

茅盾生平及创作道路
•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1896年7月4日生于 浙江桐乡县乌镇。幼年受 父母启蒙,905年入小学, 1909年至湖州入浙江省第 三中学。1911年秋转入嘉 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 命爆发,茅盾积极投身革 命。后转入杭州安定中学。
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毕业,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译著 和编辑工作。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叶圣陶等十二人发起成 立“文学研究会”,主持编辑《小说月报》后选载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 进步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 会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举行 成立会时的合影。
• 他于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 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 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 破裂后遭通缉,茅盾隐居 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先 后写出《幻灭》、《动摇 》、《追求》三部连续的 中篇小说。1928年7月东 渡日本,著有长篇小说《 虹》、短篇小说《创造》 等以及文学论著《中国神 话研究ABC》、《西洋文 学通林家铺子》说明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小商 品经济为什么会破产。 • 《蚀》三部曲,描写中国小知识分子事业 与爱情的失败。 • 从士农工商全面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只有 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 道路。学术论文式的创作。
二、茅盾的小说成就
• 二、现实主义人物塑造 • 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性格 • 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剧烈复杂的戏剧冲突 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多层 次多侧面综合表现真实的人生。擅长概括 纷繁的社会现象,提示各种复杂现象的内 在联系,展现人的灵魂深处的感情与道德 剧烈斗争的内心世界。尤其强调社会心理 因素,及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影 响。
北京茅盾故居
一、茅盾的小说模式
• 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观 • 1、民族性:想把旧文学与西洋文学结合产 生一种新的文学。 • 2、批判性:文学是时代人生的画卷,批判 旧社会的罪恶以歌颂理想的新世界。 • 3、革命性:强烈的政治性是他与鲁迅等人 的不同。
左翼文学巨匠--茅盾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一)积极建设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体系。
(二)茅盾是中国现代批评的开创者之一。
《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落 花生论》,《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一集· 导言》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 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 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 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是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 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最高文 学奖项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茅盾文学奖 在中国文坛影响较大。
左翼文学巨匠--茅盾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 (一)茅盾生平与创作道路
茅盾( 1896—1981 ),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 是发表小说《幻灭》时 用的笔名。 茅盾是在中国内外享有 崇高声誉的著名作家。 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 为中国文艺和文化活动 奠说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 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茅盾小说能够反映时代全貌,其创 作与历史事变同步发展。如果把其 作品按其反映的历史时代先后排列 起来,“五四”运动以后近半个世 纪内现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变化、各 阶层生活动向及彼此冲突,都得到 充分的艺术反映。 茅盾创作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 感,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从 “五四”运动到解放战争前夕的中 国社会编年史。
现当代文学 茅盾

1.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
2.左拉的自然主义的影响
2
二、《蚀》、《子夜》等小说 (一)从人生体验小说到社会剖析小说 目录 1.人生体验小说 (1)《蚀》:现代青年在革命中的幻灭、动摇、颓唐 的心理历程,反映了作家的内心世界的苦闷与矛盾。 上一页 (2)《虹》:现代青年从“五四”到“五卅”的觉醒 、追求、奋进的革命历程,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 下一页 知难而进的精神。 2.社会剖析小说 (1)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人物形象具有鲜 明的阶级特征,着力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2)代表作:《子夜》、《春蚕》、《林家铺子》。
3、40年代初:《风景谈》、《白杨礼赞》等——革命生 活的赞歌 (二)分析代表作《白杨礼赞》 意蕴:赞美北方抗日军民的革命精神 艺术:以白杨树为中心的象征意象群,景物、抒情、议 论三者融合一体,设问、反问以及排比句式造成的磅礴气 势 10
下一页
退出
目录
必读书目 茅 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上一页
下一页
退出
C 吴老太爷形象:垂死的封建地主
4
4 .艺术特色
目录
A 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主线突出,多线发展,形成 网络,构成中国社会的全景图。
上一页
B 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揭示都市人的文化心态和深层 心理。
下一页
退出
5
《子 夜》(节选) 茅 盾 电报是说镇上同时倒闭了十来家商铺,老板在逃,亏 目录 欠各处庄款,总计有三十万之多,吴荪甫开在镇上那钱庄 受这拖累,因此也是岌岌可危,请求立即拨款救济。吴荪 甫的脸色变了 ,倒抽了一口冷气 ,一言不发,转身就离开 上一页 了那客厅,到书房里拟回电;那是八个大字:“ 无款可拨 ,相机办理!”
第四讲茅盾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
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 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 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地祝愿我国社 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致
最崇高的敬礼! 茅盾 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四日
茅盾(1896—1981)生平、创作概况
诡诈、心狠手辣,“扒进各式各样的公债,也扒 进各样的女人(聪明、无知年仅17岁的冯媚卿, 稳健、有谋略的年轻寡妇刘玉英,轻佻放荡又有 姿色的交际花徐他把农民的血汗拿来换取大都会里的“寓公”生 活,同时在公债市场上进行投机活动,不惜用自己女儿 作“美人计” 。展现了走向灭亡路上的封建地主阶级 无耻的精神面貌。
资本家的另一面:残酷狡诈、冷漠无情、色厉内荏
不管吴荪甫如何渴望发展中国工业,如何希望振兴中华
,出于资本竞争和追求利润的本性:他对待更弱小的民族资 本家朱吟秋等人弱肉强食、对工人和农民剥削压制、对 吴老太爷及其亲属(兄弟姐妹、姐夫、妻子)冷漠疏离
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投影在他的心灵和性格上, 形成了他本质上犹疑软弱的一面:
不足之处
双桥镇农民暴动的描写游离主线 作者个人的情感表达过于直露
赵伯滔第一次出场:“公债场上的一位魔王”; 冯云卿“在成千成万贫农的枯骨上”“建筑起他 饱暖荒淫的生活”; 交际花刘玉英:“是妖冶的化身,是近代都市文 明的产物!”
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
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野心
吴荪甫拿着那“草案”,一面在看,一面就从 那张纸上耸起了伟大憧憬的机构来:高大的烟囱 如林,在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驰 过原野。(第5章)
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他与官僚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竞争,他野心勃勃的扩 张计划,客观上是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业:
茅盾及作品赏析ppt

巴黎和会(章宗祥) ——把青岛割让给日本
1.《建国伟业》五四运动片段
2.大学上抗议章宗祥、章宗祥逃跑视频资料
陈独秀 李大钊
文学战斗:主张将文学革命与思想革新相结合,对中国古 典文学批判的继承并与中西文学特点结合坚持以写实主义 为主的多种创作方法。
5.笔名的来源
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 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 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 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 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 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 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 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 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林小姐,是林老板和林太太的独生女,她成长在从小衣食无忧的环境中,自 然养成娇惯的性格,但其本质是好的,对于黑麻子之类就有一种几乎发于本 能的憎恶,而当林太太将她许配给寿生时,“她的泪痕中含着一丝笑意”,全然 没有攀龙附凤的等级差别,这一点是可喜的。
寿生,精明能干,忠诚,他是林老板的左右手,当林家铺子面临关 闭之际,他对当时的反动统治集团没有任何幻想,劝林老板出走, 这是其“微弱”反抗的表现,至于出走后怎么办,他却并无“远见”, 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小店员自身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对他那个阶层来 说,还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林太太,是这个货铺的老板娘,她是一个非常疼爱女儿的慈母形象,他舍不得林小姐受半点委屈, 而对朴局长的“求婚”,她将女儿许配给寿生,表现了旧社会妇女“宁愿粗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锦衣玉 食为人妾”的高贵的传统心理。除此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林太太的打嗝,作者在小说中描写了 几十次打嗝,把打嗝作为了穿插故事起伏的背景。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起伏,各个打嗝呈现形式也 不同,比如出现紧急危险情况时“林大娘会打嗝如连珠炮般的接连打的不停,”知道朴局长看上林小 姐后,她打嗝的声音邻居都能听的清而且说话尽量抑住那些涌上来的嗝,喘着粗气说。但是当对林 家有利的情况和遇到令家比较舒心的事情时,这种打嗝声就会减少。面对外来打击时,林太太似乎 比林老板做到略好。尽管她仍然无法摆脱愚昧无知,例如“几乎什么事都祷告”,但她疼爱女儿,在 面对朴局长的“求婚”,当机立断地将女儿许配给寿生,让丈夫带女儿逃跑,选择自己留下来应对, 不得不说林太太相较林老板而言更加果断,其魄力亦不是一般女性所能达到。
茅盾

正反评价
• 正面观点 • 茅盾是“社会分析派”的典型代表作家,其所开 拓的革命现实主义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着卓 越的贡献,大多数研究者高度评价以茅盾为代表 的“社会分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 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 (1)张光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 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 身的人”。将社会的历史的茅盾研究,引向主体 的个人的茅盾研究。
•
“茅盾”由 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
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 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 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 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 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 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 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 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 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 “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 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 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 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 直以此为笔名了。
名家评论
• 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 认为,由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 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时一 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甚至影响了 后来写作的《李自成》《上海的早晨》 等作品的一些作家。
• 王瑶在《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中说: “茅盾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好些专著·· ·一个作 家,对他有兴趣的人多,研究他的文章或著作数 量大,真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历史地位。从文学的 发展情况看,历史就是如此。在现代作家研究茅 盾的文章和专著比较多,也说明了他的作品为人 们所喜爱,是一位经得起时间考验,为人民大众 所欢迎的作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讲,我以 为把茅盾当做有重大贡献的少数作家之一,是有 充分根据的;这个根据不仅是党中央给他的历史 性评价,而且包括人民对他的作品的喜爱的程度。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让他的文学遗产在我们攀 登文学艺术高峰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为 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对他进行深入的研 究”。
茅盾

茅盾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 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 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茅盾理论探索时期(1916-1926), 作为初期新文学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倡导者和 推动者,主要是从事理论批评和译介外国文 学作品。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他的政 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基本方面。同时,思想 受到左拉、托尔斯泰的影响,在五•四新文 化运动和新文学主张的感召下,参加革命活 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林老板:谙熟生意经、老实本分、精 明而不强悍、能干而又懦弱,目光短浅 残酷无情。
破产原因:以城镇为中心的社会经 济因素剖析 (战乱 ,钱庄催债 —— 农村凋敝,生意萧条 —— 同行竞争, 落井下石——官吏讹诈,军队勒索)
《水藻行》 主题:描写中国农民的积极生存状态,反对封建 伦常,崇尚健康的自然两性关系,弘扬扶助羸弱 之民风的可贵。
阶级是软弱的,就是由此而来的。这样资产阶级
就被否定了,而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就被突出
茅盾创作《子夜》实际上是用小说参与了 这场讨论,他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来进行社 会重大问题的思考。茅盾说:
“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 了。”
解题: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 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 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 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茅盾:《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 《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四期)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文化界展开一场 大讨论。讨论的焦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中 国当时究竟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封建主义社会。 作为一种思想讨论,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但 是,最有影响的是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当时托 罗斯基派支持的“机械派”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 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的东西只是一种残余。 当时的左翼力量《新思潮》派则认为,当时中国 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名家简介(图片)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矛盾从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对中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的大量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富。
1930年他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
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
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
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
《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
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矛盾从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对中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的大量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富。
1930年他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
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
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
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
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
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矛盾从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对中国新文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
他的大量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富。
1930年他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
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他十岁丧父。
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
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
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
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