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双乙酸钠在饲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双乙酸钠在饲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到促进动物机体物质代谢的作用。 对于反 刍动物而言, 其体内的 低 , 赖进 口的压 力 很 大 。富 马酸 类 的使 用 效果 良好 , 有广 谱 依 具
乙酰 辅 酶 A合 成 酶 的 活性 很 高 ,D S A释 放 的 乙 酸进 入 机 体组 织 抗 菌 性 , 3 对 O多种 霉 菌 和 细 菌均 有 良好 的 抑制 作 用 , 整体 防 其
结论 认 为 S A无 毒 性 、 癌性 、 突变 性 和 致 畸性 , 环 境 无二 奶 牛 的乳 脂 率 、 D 致 致 对 肉鸭 的 增 重 率等 等 ; 防霉 效 果 好 于 丙 酸 盐类 , 与 次污 染 , 一 种安 全 的化 学物 质 ;9 2 ,D 是 1 8 年 F A批 准 S A用 于食 富 马 酸二 甲脂 相 当 , 有 较 大 的 经济 优 势 ; 口性 好 , 酸 味 能 D 具 适 其
霉 菌是 指 在基 质 上 长成 绒 毛状 、棉 絮状 或蜘 蛛 状 的菌 丝 体 真 菌 , 饲料 原 料 以及 配合 饲 料 在加 工 、 而 贮藏 和运 输 的过 程 中 均
lS A的性质 D
11 S A的 理化 性质 . D
会受到霉菌的污染而产生霉变 陈必芳 等(96对全 国 2 个省 i9) 8 市 8 6家规模化饲料加工 厂和 1 8家饲养场的 2 7份饲料及原料

9 一 8
@ 阅 卜技 一 禽 学 括占 砉
●圜
双乙酸钠在饲料领域 的研究进展
舒 绪刚 , 彬崇 邱
( 广州天科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珠江 50 2) 16 7
中图分类号 :8 7 S 1. 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0 — 7 9 0 0 — பைடு நூலகம் 8 3 1 1 0 6 ( 1 )3 0 9 — 0 2 1

饲料防霉剂对肉鸡生产的研究

饲料防霉剂对肉鸡生产的研究

饲料防霉剂对肉鸡生产的研究作者:刘瑞艳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8年第04期摘要肉鸡饲喂添加0.2%的饲料防霉剂的研究结果发现,饲料防霉剂对适口性、生长发育,日增重及饲料报酬均无不良影响,同时对禽体剖解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也表明,对机体内环境及多种代谢均不会出现异常,霉可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饲料防霉剂。

关键词防霉剂;肉鸡;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1.078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养殖业中越来越重视饲料发霉问题。

霉菌毒素对肉鸡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主要症状为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投药后几天反复发作;具体危害鸡的免疫器官,导致疫苗免疫失效、破坏消化道引发各种溃疡炎症、破坏血管壁增加心脏负担引发腹水症、引起鸡产蛋量及质量下降、痛风,以及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害等[1-2]。

市场上使用的防霉剂多达几十种,主要是有机酸、有机盐类及有机酯类,其中以有机酯类,特别是以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米要成分的防霉效果最佳,霉可脱即属于此类防霉剂。

霉可脱防霉效果极强,安全低毒在生长育肥猪的应用研究表明[3],添加0.2%霉可脱的饲料对适口性、猪的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肌肉、品质均无不良影响。

本研究拟对霉可脱对肉鸡生产及代谢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鸡的选择在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信都校区养殖基地选择体重相近的1月龄桃源鸡20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只,1组为试验组,2组为对照组。

1.2 饲料组成及饲养管理饲料由自己配制,主要原料为玉米、麦麸、豆粕、鱼粉等组成,营养水平根据中国肉鸡饲养标准配制。

两组基础日粮相同,在试验组日粮中加0.2%的霉可脱,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

试验鸡均饲养在条件相同的同一鸡舍内,采用网上平养,每天投食两次,准确称取耗料量,自由饮水,由专人饲养。

试验鸡分组后,开始设喂试难用料,预饲7 d,证明健康后,早晨空腹称重正式进入试验。

新型饲料防霉剂双乙酸钠防霉效果研究

新型饲料防霉剂双乙酸钠防霉效果研究
防霉 剂 的添.
表 1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
在 霉菌数量 测定 中将得 到的不同生长形 态的霉菌菌 落进一步分 离纯化 ,根据 文献 [ 初 9 ]
步鉴 定 出所 分离 的霉 菌种类. 1 . 防霉 剂最低 抑 茵浓度 试验 .3 2
菌 液 的制 备 :在无 菌条 件下 用 1 L无 菌水 将 P A斜 面 培养 基上 的霉菌孢 子洗 脱 , 0m D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实验 材 料 .
玉 米粉 饲 料 17 %t 米 ,2 %豆 粕 ,8 ( 4 0 %麦皮) ,玉 米粉 饲 料 27 %玉 米 ,2 %豆粕 , (2 0 8 %麦 皮 ,2 %鱼粉) ,双 乙酸 钠 防霉剂 ,由汕头 先南 日用 化工 有 限公 司提 供 ;虎红琼 脂 培 养 基和 马 铃 薯葡 萄 糖 琼脂 培养 基(D ) 由广东 省 科 学 院微 生 物研 究 所 广 东环 凯微 生 物 P A, 科技 公 司生 产 ;万香 保 和露保 细盐 ,市 售进 口防霉 剂 .
黄通 旺 :新 型 饲料 防霉 剂 双 乙酸 钠 防霉 效 果 研 究
2 5
12 实 验 方 法 . 1 . 饲料 贮 藏试验 .1 2
在 饲料 1中加人 不 同重量 的双 乙酸钠 防霉 剂 ,使 防霉 剂在 饲料 中形 成 不 同的 浓度 梯 度 ,并 分 装 在 密 封 的塑 料袋 里 , 每 袋 1k ,置 于 2 ± (的 培 养 g 91= c 箱 中 培养 ,每 个处 理 组做 一 个平 行 对 照.每 隔 1 样进行 一 次 0d取 霉 菌 菌数 检 测. 饲 料 中霉 菌 数量 的 检 测根 据 《 料 中霉菌 的 检验 饲 方 法 》G / 10 2 1 9 ) 进 行 . ( B] 3 9 —9 1 r

饲料防霉剂应用研究_刘洪瑜

饲料防霉剂应用研究_刘洪瑜

饲料防霉剂应用研究刘洪瑜王永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饲料及其原料在保存的时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的营养价值会降低,采食霉变饲料会给畜禽带来很大的危害。

本文着重论述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和作用机理、常用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和用量、饲料防霉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饲料防霉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饲料防霉剂霉变饲料防霉剂是随着畜牧业与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也就相应发展。

饲料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饲料生产的商品化。

大量的饲料成品以及原料处于生产、储存、销售的流通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饲料及其原料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而造成饲料霉变。

全世界每年因此而损失的粮食和饲料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

因此控制饲料霉变是保证饲料品质以及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控制饲料霉变中常用的就是防霉剂。

饲料发霉的原因及其危害饲料发霉的原因[1]引起饲料发霉的霉菌种类繁多,但主要的霉菌种类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等。

霉菌及其孢子无处不在,周围环境中、空气、水中都有霉菌的存在。

饲料原料在生产、收获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都会被霉菌粘染。

霉菌生长以及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无疑,饲料原料是霉菌生长的最佳载体。

在温度高于7e以及相对湿度高于75%时,霉菌就开始生长繁殖。

饲料发霉的危害饲料发霉引起饲料变质。

霉菌可破坏饲料蛋白质,使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饲料蛋白质品质下降,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

同时霉菌生长消耗维生素,使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减少30%左右。

发霉饲料的适口性变坏,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且引起发霉的霉菌毒素能够导致动物中毒,破坏动物的免疫机能[2]。

严重霉变的饲料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动物采食霉变饲料会导致动物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饲料防霉剂添加的时机以及注意问题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e即可发芽生长,在24~32e生长最快,当温度高于49e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环境分析引言饲料防霉剂是一种能有效防止饲料因霉菌污染而降低营养价值的添加剂。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和动物养殖业的规模化趋势,对饲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关注。

本文将对饲料防霉剂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市场规模饲料防霉剂市场的规模与饲料工业和动物养殖业的规模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饲料防霉剂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畜禽养殖业的增长所驱动的。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饲料防霉剂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饲料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对饲料防霉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气候条件较差和储存条件有限,饲料霉变导致的动物疾病问题比较严重,这进一步推动了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发展。

技术发展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发展也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饲料防霉剂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一些新的防霉剂品种和配方的研发,使得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更有信心地采用防霉剂来保证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

竞争格局饲料防霉剂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复杂。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农药生产企业以及专业的防霉剂生产厂家。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和配送等方面。

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障碍与挑战饲料防霉剂市场仍面临一些障碍与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饲料生产企业对于饲料防霉剂的认知不足,对产品的需求不明确。

2.部分饲料生产企业在选用饲料防霉剂时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强的问题。

3.防霉剂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

4.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对于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参与较少,缺乏有效竞争力。

市场前景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饲料防霉剂作为保障饲料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将在市场上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由于饲料原料的贮存和运输条件,容易受到霉菌的侵害,从而产生霉变。

霉变会导致饲料质量下降,甚至产生霉菌毒素,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动物的健康和饲料的质量安全,饲料防霉剂成为饲料行业的重要产品。

本文将对饲料防霉剂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规模据统计,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2.1 养殖行业规模扩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养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养殖行业连续多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养殖行业的扩张促使了饲料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饲料防霉剂市场的增长。

2.2 饲料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饲料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动物长期食用霉变饲料会造成健康问题,因此,市场对饲料防霉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3 饲料防霉剂市场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农业和饲料行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饲料防霉剂市场也得到了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为饲料防霉剂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品种需求饲料防霉剂市场,需求种类多样。

根据饲料种类的不同,市场对于防霉剂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例如,禽类、畜类和水产类饲料对防霉剂的需求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些饲料类型易受霉变影响。

对于不同种类的饲料,饲料防霉剂企业需要根据其特点研发出不同的产品,并满足市场需求。

3.2 特性要求市场对于饲料防霉剂的特性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方面,市场对防霉剂的防霉效果要求较高,即能有效抑制或杀灭饲料中的霉菌,并减少霉变产生的毒素。

另一方面,市场对防霉剂的安全性要求也很高,产品不能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饲料防霉剂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兼顾防霉效果与安全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3.3 市场竞争状况当前,饲料防霉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市场上存在多家饲料防霉剂企业,产品种类繁多。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简介:饲料霉变引起的饲料浪费是世界性难题,作为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之一即防霉剂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饲料工业中化学防霉剂已被广泛采用,本文综述了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常用的饲料防霉剂及其作用机理。

饲料是发展畜禽业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能为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供给营养,还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炎热多雨季节,饲料在储存和运输途中往往因水分含量过高而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灰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镰刀霉菌和赫曲霉菌等有毒真菌的感染而导致霉变,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动物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

在这种情况下,搞好饲料的保藏,防止饲料霉变和腐败已成为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1、霉菌的种类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

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

这些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可引起饲料霉变。

2、温度和湿度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霉菌大多数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属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镰刀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左右。

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饲料的含水量饲料的含水量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

饲料及原料的安全水分为:谷实类为14%,粉状饲料为≤13%,全价颗粒料为≤12.5%。

饲料防霉剂和脱霉剂研究进展

饲料防霉剂和脱霉剂研究进展

饲料防霉剂和脱霉剂研究进展王孝忠,赵明,熊同舟,余瑞瑶,龚志军,李祚丹(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宜昌443000)摘要: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生长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饲料霉变和毒素危害。

文章介绍了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的脱霉剂和防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为饲料防霉、防霉菌毒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霉剂;脱霉剂;霉菌;饲料中图分类号:S81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0)10-0013-05Research Progress on Feed Antimolds andMycotoxin AdsorbentsWANG Xiaozhong,ZHAO Ming,XIONG Tongzhou,YU Ruiyao,GONG Zhijun,LI Zuodan(Yicha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ichang 443000,Hubei China)Abstract:Mould and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s a key factor which leaded to feed waste and decreasedanimal growth performance.Feed mildew and mycotoxin harm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by the applcation of antimolds and mycotoxin adsorbents in feed production.The paper introduced variety and applcation method of lawpermits antimolds and mycotoxin adsorbents,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ildewproof and anti-mycotoxin in feed.Key words:antimolds;mycotoxin adsorbents;mould;feed收稿日期:2020-08-02作者简介:王孝忠(1969-),男,湖北当阳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净化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简介:饲料霉变引起的饲料浪费是世界性难题,作为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之一即防霉剂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饲料工业中化学防霉剂已被广泛采用,本文综述了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常用的饲料防霉剂及其作用机理。

饲料是发展畜禽业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能为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供给营养,还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炎热多雨季节,饲料在储存和运输途中往往因水分含量过高而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灰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镰刀霉菌和赫曲霉菌等有毒真菌的感染而导致霉变,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动物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

在这种情况下,搞好饲料的保藏,防止饲料霉变和腐败已成为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1、霉菌的种类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

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

这些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可引起饲料霉变。

2、温度和湿度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霉菌大多数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属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镰刀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左右。

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饲料的含水量饲料的含水量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

饲料及原料的安全水分为:谷实类为14%,粉状饲料为≤13%,全价颗粒料为≤12.5%。

4、饲料的加工工艺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当,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校核不当,致使颗粒饲料冷却不够或风量不足时,会导致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

另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饲料流程设备中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设备的一些死角积存发霉变质的料块,特别是在生产全价颗粒饲料过程中,当这些物块回流到制粒机重新被制粒后,易引起饲料霉变。

5、其它原因饲料霉变还与饲料的质量、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有关。

当使用较差的包装材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易引起饲料霉变。

二、饲料霉变的危害1、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霉菌能利用饲料中的营养进行生长繁殖,降低饲料原有的营养价值。

试验表明长有霉菌的谷物能量损失达5%,蛋白质损失达7%,脂肪损失达3%。

2、影响动物繁殖性能镰刀菌属霉菌所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醇和玉米赫霉烯酮及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动物阴囊红肿、子宫扩张、肿胀及卵巢萎缩等症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繁殖率下降,公畜宰丸萎缩,出现“雌性化”。

3、干扰动物免疫系统黄曲霉毒素能降低动物的抗病力,干扰免疫接种与体内获得性免疫力,单端孢霉素类是免疫抑制剂,能影响动物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4、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黄曲霉毒素能干扰体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代谢,降低畜禽的生长速度。

霉菌毒素还能侵害动物肝脏及肾脏,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三、常用的饲料防霉剂1、双乙酸钠(SDA)双乙酸钠是乙酸钠与乙酸的分子化合物,具有高效防霉、防腐、保鲜的效果,同时还具有增加营养的功能,能有效地调节畜禽肠道pH值、提高胃蛋白酶和消化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效调节畜禽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因而防止畜禽拉稀,促进有益菌生存。

SDA可增强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料耗,提高经济效益。

而且SDA对人和畜禽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确定为安全物质。

在饲料中添加0.1~0.5%的双乙酸纳,可以有效的防止饲料毒素的产生。

若在青贮料中添加0.2~0.4%的双乙酸纳,可以使青贮料贮存期延长三周以上,双乙酸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饲料防霉剂。

2、丙酸及其盐丙酸是目前较常见、用量较大的饲料防霉剂。

丙酸为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可溶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

丙酸挥发时产生的气体可与饲料表面充分接触,抑菌均匀,效果好。

其防霉机理目前公认的有两个:①非离解的丙酸活性分子在霉菌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而失去繁殖能力;②丙酸活性分子可穿透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而阻止霉菌的繁殖。

丙酸可用于配合饲料和青饲料中,在青饲料中添加0.5% 丙酸可保持6个月不发霉,而且可防止蛋白质分解并改善饲料的消化率。

配合饲料中添加丙酸,应根据饲料的水分含量来决定丙酸的添加量,一般在0.25%-0.45%之间。

丙酸盐为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物质,溶于水。

丙酸盐防霉剂目前使用的有丙酸钙、丙酸钠和丙酸氨。

研究表明,丙酸盐可用于家禽饲料中,同时还能为饲料提供钙、钠和钾等微量元素;丙酸钙的添加剂量为饲料量的0.2%- 0.5%;丙酸钠的防霉效果在丙酸和丙酸钙之间,丙酸钠在较高水分、大添加量(0.3%- 0.5%)时效果较好;丙酸氨的使用效果与丙酸相当。

3、山梨酸及其盐山梨酸又名2,4-己二酸,为化学合成品,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无臭或稍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它与丙酸一样是目前最常用的防霉剂。

山梨酸有抑制霉菌生长的效果,用山梨酸作饲料防霉剂,可以在PH=5-6范围内使用,它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与微生物系统中的巯基结合,通过破坏酶系统达到抑制微生物代谢和细胞生长的目的。

山梨酸的优点是,防霉效果好,对霉菌、酵母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毒性小、价格低。

缺点是防霉效果受pH值的影响,pH值大于7.5时,几乎无抑菌作用;对乳酸菌几乎无效;在水中易氧化,在塑料容器中其活性会降低。

山梨酸盐为无色或白色鳞片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

作为饲料防霉剂使用的山梨酸盐主要有山梨酸钾和山梨酸钠。

山梨酸盐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有机防霉剂。

山梨酸盐防霉效果好,产品毒性低,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盐,还可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看作是饲料的一部分。

山梨酸盐的一般添加量为0.05%-0.15%。

我国规定山梨酸盐在饲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g/kg。

山梨酸钠因在空气中不稳定,易氧化着色,很少使用。

山梨酸盐由于价格昂贵,现主要用于宠物饲料的防霉。

4、苯甲酸及其盐苯甲酸为无色或白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稍溶于水。

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防霉剂之一,添加量一般为0.1%—0.3%,有效成分为非离解态的苯甲酸活性分子,其作用机理为完整的苯甲酸活性分子穿过霉菌细胞壁,抑制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及阻碍乙酰辅酶的缩合反应,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代谢受影响,并可阻碍细胞膜的透性,从而达到防霉效果。

苯甲酸及其盐的优点是价格低、来源丰富、应用效果好、无蓄积作用、毒性小。

缺点是对pH值要求很窄,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pH值大于4时防霉作用开始下降,且有苦涩等不良味道。

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低,使用不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其钠盐。

不过苯甲酸及其盐由于有毒性作用,今后有被淘汰的趋势。

5、富马酸及其酯类富马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强的灭活性,对乳酸菌无抑制作用。

富马酸还有抗氧化作用,在饲料中添加富马酸还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富马酸的酯类主要有富马酸二甲酯(DMF)和富马酸单甲酯。

DMF为白色结晶状。

分子式C6H804,分子量为144,在常温下具有升华特性。

DMF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防霉效果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化学性质等。

因其几乎不受PH值的影响,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可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此物质可穿透微生物的细胞膜,抑制细胞分裂,同时也可对三羧酸循环(TCAC)、磷酸己糖途径(HMP)和酵解途径的酶活性抑制,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DMF易升华,形成DMF气体,使这种活性分子更加活泼的分布在饲料表面,防霉效果彻底而均匀。

DMF防霉剂的缺点是对高水分饲料的防霉效果不佳,随着饲料水分增大(超过15%),DMF需要量增加,效果下降,成本提高。

DMF因常温下升华,浪费较大,同时还对人的皮肤及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6、其它防霉剂其它饲料防霉剂还有制霉菌素、对羟基苯甲酸酯、脱氧乙酸、中草药等。

它们的防霉效果及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四、作为饲料防霉剂应具备的特点作为饲料防霉剂应具备以下特点:1、添加量小,对动物及人无毒无刺激作用;2、稳定性强,贮存期长,不与饲料发生反应;3、无异味,添加到饲料中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危害动物的健康;4、经济,安全,操作方便,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5、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五、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由于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而使饲料发生霉变,从而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未电离分子的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者细胞内的酶,使微生物的酶蛋白失去活性而不能参与催化,从而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

如苯甲酸抑制微生物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及阻碍乙酰辅酶的缩合反应,而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代谢受影响,并可阻碍细胞膜的透性;山梨酸可与生物酶系统中的巯基结合,从而破坏了许多酶系统而达到了抑菌作用。

另外,一些有机酸还在饲料表面形成均匀的有机酸保护膜,防止霉菌孳生。

六、饲料防霉剂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及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饲料防霉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使用饲料防霉剂对保证饲料的品质起了重要的作用,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已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添加防霉剂已成为当今饲料生产尤其在高温季节的必须措施。

但我国饲料防霉剂的应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饲料防霉剂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如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对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防霉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最终产物以及残留问题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

复配技术也是防霉剂研究的一个方面,目前防霉剂产品以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

这种复配不是简单的把几种防霉剂混合成一体,而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科学验证,以取得最佳的防霉效果同时保证人畜安全。

现在人们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开发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的天然防霉剂,这些料防霉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