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防治饲料霉变的方法有

防治饲料霉变的方法有防治饲料霉变的常用方法有:
1. 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确保原料干燥度好、霉菌污染少。
2. 加强饲料的保鲜处理,如适当添加饲料防霉剂等。
3. 避免饲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受潮,饲料仓库要保持干燥。
4. 合理使用和循环饲料,避免积压太久引起霉变。
5. 定期清理饲料库、器具等地方,消除霉变的污染源。
6. 增加通风换气,保持饲料存放环境干燥。
7. 适当调节仓库温度,避免过热促进霉菌繁殖。
8. 采用包装技术,如真空包装,防止霉菌接触饲料。
9. 定期检测饲料霉菌污染情况,评估防霉效果。
10. 一旦发现霉变,应及时处理,避免扩散蔓延。
综合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控和减少饲料霉变问题。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丙酸》

国家标准《饲料添加剂丙酸》送审稿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及任务来源丙酸(propionic acid)是一种有腐蚀性、挥发性的有机酸。
其分子式为CH3CH2COOH,结构式:,分子量为74.08,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特异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中。
是重要的防腐剂,饲料中最广泛应用的防腐剂之一。
1、丙酸的防腐机理丙酸发挥防腐防霉作用的有效成分均为丙酸分子。
一般认为,丙酸通过以下途径发挥防腐防霉作用:1)非解离的丙酸活性分子在霉菌或细菌等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使霉菌细胞内脱水而失去繁殖能力;2)丙酸活性分子可以穿透霉菌等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内的酶活性,进而阻止霉菌的繁殖。
2、丙酸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挥发性液体,丙酸在饲料贮存过程中不断挥发产生的丙酸蒸汽与饲料表面充分接触,起到均匀、广泛、高效的抑菌作用。
研究表明,丙酸对黄曲霉、某些好气性芽孢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酵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Kwon和Panda,1999)。
根据农业部658号公告,丙酸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丙酸作为防霉剂的使用方法;1)直接喷洒在饲料表面。
2)和载体预先混合后再掺入到饲料中。
3)经液氨缓冲,形成缓冲丙酸(二丙酸铵),再与载体混合后掺入到饲料中。
4)与其他防腐剂混合使用。
3、丙酸的生产工艺是以乙烯、一氧化碳和氢为原料,在催化作用下产生丙醛。
H2C=CH2+CO/H2→H3C-CH2-CHO然后在单独的反应系统中把丙醛用氧气氧化成丙酸。
H3C-CH2-CHO+1/2O2→→H3C-CH2-COOH根据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全饲标[2015]01 号文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承担了《饲料添加剂丙酸)》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编号:20141771-Q-469),协作单位有: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目前,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的严重问题。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分泌的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对动物、人类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一旦饲料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污染,将会对畜牧养殖业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户需要高度重视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霉菌污染。
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素、玉米毒麦角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霉菌毒素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很难被去除,因此容易造成饲料的污染。
而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动物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会导致畜禽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疾病发生率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品质安全。
为了有效防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储存在选购饲料原料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避免购买受污染的饲料原料。
在储存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潮发霉,定期清理仓库,防止霉菌滋生。
2. 饲料加工工艺的控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因加工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饲料污染。
对于易受污染的饲料原料,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霉菌毒素的扩散和传播。
3. 饲料质量监控和检测对于生产的饲料产品,应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制度,定期进行饲料样品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4.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清除和去除针对潜在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应采取一定的清除和去除措施,例如采用化学防霉剂、热处理、光照等方法,有效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保障饲料的安全性。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
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
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
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防霉剂在饲料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收稿 日期 :2 0 0 2—0 5—0 5
作 为 饲 料 防腐 剂 使用 的山 梨 酸盐 主 要是 山梨 酸
钾 ,还 有山梨 酸钠 。 山梨 酸盐 系 目前 国际公 认 的 、具 有 良好 发展前景 的一种有机 防腐剂 。 山梨酸盐 防腐效
果 好 ,产 品毒性 低 ,作为一 种不饱 和脂肪 酸盐 ,还 可 参 与机体 的新 陈代谢 ,产 生二 氧化 碳和水 ,可 以看作
含量 来决定 丙酸 的添加量 ,一般 在 0 2 % ~ .5 .5 0 4 %之
间。
饲料 中含 有丰 富的蛋 白质 、淀粉 、维 生素 等营养 成分 ,在适 宜 的温度 和湿度 条件 下 ,各 种霉 菌和细菌 会大量生 长繁殖 ,使 饲料发 生霉 变 。霉 菌从谷 物及饲 料 中吸收 营养 ,使饲 料品质恶达 60多亿元 ,其 中配合饲料 的 0
产 销量 已位居 世界第 二 。在这 种情况下 ,搞好 饲料 的 保 藏 ,防止 饲料霉变 和腐败 已经成 为饲 料生 产 中必须 高度 注意的问题 。
1 饲料发生霉变的危害
细胞 或 使 酶蛋 白失 活 ,从 而使 微 生 物 的正 常 代 谢受
维普资讯
防霉剂在饲料生产 中的正确使 用
宋 志 刚
( 山东 农 业 大学 动 物科 技 学 院 , 山东泰 安 2 1 1 ) 7 0 8
中 图 分 类 号 :¥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6 3 0 4—0 8 (0 2 0 2 0 0 4 20 )9— 8— 2
2 防霉剂的添加时机
一
与丙酸 相当 ,国外 有使用 。
3 2 山梨酸及其 盐类 .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蔫
。“
全 厨 公 开 发 行 邸 发 代 号
。
栏 目信 箱 : 4 6 2 6 8 8 7 3 @q q . t o m
《 i 0一 §
…
饲 料 防霉剂 的种 类与应用
舟 自然界 中霉菌分布极广 ,种类 甲酸 钠 都 能 非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微 生 物
马酸 二 丁酯等 . 其 中 防霉效 果 较好 的
酸、 柠檬酸 、 马 酸 二 甲酯 以 及 大 蒜 素
等 这些 防霉 添加剂 具有 破 坏 或阻 断 病 原 微 生物 的 作用 . 但 又 不会 阻碍 消
化 道 中正常 有 益菌 群 和 酶 的活 动 . 有
为富 马酸二 甲酯 富马 酸及其 酯类 也 是酸性防霉剂 . 抗菌谱较广 . 并 可 改 善 饲料 的 味道 以及 提 高饲料 利 用率 .
容 易影 响 饲料 的 口味 . 因此 选用 其 盐 类或 酯类 效 果可 能较 好些 较 理想 的 防霉 剂 还 应有 抗 菌范 围广 、 防霉 能 力
细胞 呼 吸 酶的活 性 . 使微 生物 的代谢 从 而有 效 地抑 制 多种 微生 料 的发 霉 变质 . 使 饲 料 的 营养 价值 大 受 到障碍 . 大降低 , 适I = 1 性变差 : 发 霉 严 重 者 不 物 的生 长 和繁殖 . 且 对 动物 的生 长 和 仅 毫无 营 养价 值 。 而且用 其 饲 喂 动物
低 毒 防霉 剂 . 一 般 无 不 良影 响 . 使 用
毫 量为 Biblioteka . 0 5 %左 右 :
一
料 的酸碱 度 、 水 分含 量 、 温度 、 饲料 中
对 羟基 苯 甲酸 酯类 :对 霉 菌 、 酵 母菌 作 用最 强 对 羟基 苯 甲酸 酯类 与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1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61100510200);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92102110183)。
作者简介:靳双星(1970—),男,河南太康人,硕士,教授。
通讯作者:张桂枝(1970—),女,河南原阳人,硕士,副教授。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靳双星1,2,杨金佩1,王 强3,张桂枝1,2(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家禽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46;3.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2)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盐防霉剂及其复配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试验选取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四种有机酸盐,按一定浓度添加到黄曲霉菌生长的培养基中,采用二倍逐级稀释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涂布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和杀菌率。
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有机酸盐的复配,测定不同复配混合液的联合抑菌指数即分级抑菌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FIC)。
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对黄曲霉菌的MI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64mg/mL,对黄曲霉菌的MB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128mg/mL。
双乙酸钠对黄曲霉菌的杀菌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16mg/mL、8mg/mL和4mg/mL时的杀菌率分别为98.6%、95.0%和9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1、单方防霉剂
单方防霉剂包括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以及大蒜素等。
这些防霉添加剂具有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会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变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2、复方防霉剂
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还经常使用复方防霉剂。
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经常使用的复方防霉剂有:
用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
这种防霉剂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铜等,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更丰富。
用1份醋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搅拌并干燥即可,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添加量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都能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代谢受障碍,从而有效地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均无不良影响。
在饲料中主要使用苯甲酸钠,一般的使用量不超过0.1%。
2、富马酸及其酯类:富马酸酯类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等,其中防霉效果较好的为富马酸二甲酯。
富马酸及其酯类也是酸性防霉剂,抗菌谱较广,并可改善饲料的味道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使用量在0.2%左右。
3、脱氢乙酸:脱氢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发育作用,尤其对霉菌的作用最强,在酸、碱等条件下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防霉剂,一般无不良影响,使用量为0.05%左右。
注意事项
1、根据水分含量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防霉剂: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防霉剂的溶解度、饲料环境的酸碱度、水分含量、温度、饲料中糖和盐类的含量、饲料污染程度等。
但饲料中使用防霉剂主要是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是否使用和用量。
因
此,在秋冬季等干燥和凉爽季节,饲料水分在11%以下,一般不必使用防霉剂;而水分在12%以上就应使用防霉剂,且饲料中水分较高以及高温高湿季节还应提高防霉剂的用量,这样才能保证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2、防霉剂与抗氧化剂联合使用:饲料的发霉过程也伴随着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氧化过程,一般防霉剂都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组成一个完整的防霉抗氧化体系,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和延长贮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