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

航天器的速度
人造卫星速度
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度非常 快,大约每秒8公里,这样才能 克服地球引力,保持在轨道上运
行。
火箭速度
火箭的速度取决于其发射轨道和 任务要求,一般而言,火箭发射 进入太空的速度非常快,达到每
秒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
探测器速度
探测器在太空中飞行,其速度比 火箭和人造卫星都要快,例如旅 行者1号探测器的速度已经达到
05
速度的应用
交通工具的速度
汽车速度
汽车的速度受到道路状况、交通规则 和安全限制的影响,通常在城市道路 上行驶速度较慢,高速公路上的行驶 速度较快。
火车速度
飞机速度
飞机的速度根据其飞行高度和航线的 不同而有所差异,民航客机的巡航速 度一般在每小时800-900公里左右。
火车的速度取决于其类型和用途,如 城际列车、货运列车等,现代高速列 车的速度可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
详细描述
光电测速法利用光电传感器,当物体经过传感器时,传感器会发出光并检测物 体的反射光,通过测量反射光的时间差来计算速度。这种方法常用于测量高速 运动物体的速度。
多普勒测速法
总结词
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详细描述
多普勒测速法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当物体 运动时,其发出的声波或电磁波的频率会发 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频率变化可以计算出 物体的速度。这种方法常用于测量高速或低 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动态 响应能力。
向相同。
瞬时速度பைடு நூலகம்矢量,具有大小和方 向,其大小称为速率,只有大小
没有方向。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方向与物体在 该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公式:/V x t =∆∆ 4)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 5)单位:m/s km/h 6)矢量由t ∆的长短引申出两个概念 2.平均速度1)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粗略:因为他不能精确的描述每个时刻或每个点,比如一段位移内,先加速度后减速,但他只能描述一个平均值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大小:/Δt V x =∆4)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也有可能相同)5)矢量 3.瞬时速度1)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一般情况下所指速度即是瞬时速度。
2)大小:/Δt V x =∆ Δt 0→ 3)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4)与物体所处的某一位置或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对应。
5)x ∆或Δt 足够小。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V 平均=V 瞬时& V 平均与V 瞬时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V 平均大,V 瞬时不一定大,同样V 瞬时大,V 平均不一定大 举例例:V 平均与V 瞬时的区别与联系F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3.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1.5 m/s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出发后10 s末的平均速度是5 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每1 s内的位移都是5 m C.汽车经过两路标间的平均速度是5 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最小速度与最大速度之和的一半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B.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C.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 s内的位移可能是10 mD.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80 m6.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7.如图1-3-2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8.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这是指________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这里指________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答案瞬时平均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解析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对应的是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150 m/s,这是指瞬时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70 km/h ,这是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 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 内可走过2 m 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 .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9.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2030252V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答案 见解析 解析24 m/s10.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是3 km/h ,有一小狗以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从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答案 路程为9 km ,位移是7.5 km.解析 设甲、乙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相遇的时间为t ,则t =v 甲+v 乙x =812h =1.5 h .小狗在这段时间内跑过的路程x 路=v 狗t =9 km ;由狗和甲同时同地出发可知小狗的位移与甲的位移相同,故x 狗=x 甲=v 甲t =7.5 km.1.BCD2.AD3.BD4.C5.CD6.B7.ACD8. 瞬时 平均 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9.24 10. 路程为9 km ,位移是7.5 km.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 加速度
加速度(Acceleration)是指物体每秒行走路程增长速度的量度。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参数,如果速度变化比较大就表明物体在做加速
运动。
如果加速度等于0,那么速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就表明物体在运动以匀速。
2 动量
动量(Momentum)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乘以质量的值,即:动量
= 速度× 质量。
动量的大小就决定了物体的快慢,如果动量很大,
那么物体的运动就快,反之,如果动量很小,那么物体的运动就慢。
3 势能
势能(Potential Energy)又称为位能,是物体运动的能量形式。
势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它随着物体高度的变化而改变,通常存在下列
几种形式:重力位能、拉力位能以及弹力位能等。
物体有变化的势能,一定会有位置变化,运动也就随之变化。
所以,势能能够直接反映物
体的运动快慢。
4 能量
能量(Energy)指的是物体的运动能力,它是物体行动的关键要素。
物体能量的多少可以决定该物体的运动快慢,通常有动能
(Kinetic energy)和势能(Potential energy)两种。
动能是衡量
物体运动速度快慢的量度,大动能说明运动快,反之,动能越小说明物体运动就越慢。
从以上可以看出,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加速度、动量、势能以及能量四种,它们是物体运动的关键驱动因素,能直接反映出物体的快慢。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平均速度
速度
瞬时速度
思考与讨论
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经过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km/h C、由于堵车,在隧道中车速仅为1.2m/s。 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 E、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墙壁。
1、博尔特百米决赛用时9.63s,求他的速度。
解: vs
博尔特是否在整个运 动过程都以10.38m/s s的速度前进?
10 .38 m /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办法:以单位时间作为标准,比较在单位时 间内的位移。
结论: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
二、速度(v)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公式:
v=
x t
4、单位:m/s、km/h、cm/s 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思考与讨论
Δx v = —— Δt
(Δt→0)
(4) 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常说的“速度”,可能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或速率,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汽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 可以看作瞬时速度,它 不能显示车辆运动的方 向,它的读数实际上是 汽车的速率。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生活现象
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A B
△x 0 10 20 30 40 x/m
坐标表示位置:A点x1 B点x2 坐标变化量表示位移:Δx=x2-x1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D ) 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运 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 动
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讲到速度时,不但要说明其大小,还要说 明其方向 B、讲到速度时,只要说明其大小就可以了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就是速率 D、速率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s 1、速度: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是矢量。 2、平均速度:
s v t
o
t t
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来说的。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 4、速率: 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 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1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速度时间关系:
位移时间关系: 速度位移关系:
Vt V0 at
1 2 s v0 t at 2
Vt V 2as
2 2 0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
s at
2
某段时间中点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0 vt vt V 2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
1、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加速 度大小为4m/s2,则刹车后第3S末的瞬时速度 为 ,前3S内的位移为 。 2、飞机着陆以后以6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 运动,若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它着陆后 12s滑行的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
3、一辆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某时刻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一障碍物,已 知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汽车 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问汽车能否避免撞 上障碍物。 4、一个作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 系是S=(2 t + 10 t2)m,那么它的初速度 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
1.3 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0
0 α
4.图象的应用:
(1)求各时刻质点的位移和发生某一位移对 应时间 (2)求速度: (3)判断物体的运动 性质:
【例一】某同学以一定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 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图3中哪个图线可以粗略地表 示他的运动状态?
【例二】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原点运动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在0-t2时间内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例三】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 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 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1.3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学习目标
1. 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 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 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 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学习重点: 速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 速度和速率。
3.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B.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 无关 D.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4.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 从枪口射出,则( AD )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平均速度 D.600m/s是瞬时速度
巩固练习
• 1.子弹离开枪口时的 瞬时速度是900m/s;汽车 启动后第5s内 平均 速度是15m/s;小球在第4s 内的 平均 速度是5m/s;一人在百米赛跑冲过终 点时的 瞬时 速度是10m/s。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2.能在实际问题中计算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的理解。
4.在实际问题中区分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20 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10 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 30 1250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 10 2500问题1:比较A、B、C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一.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定义: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2.定义式:xvt∆=∆.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探究点二:体会直线运动中矢量表示方法如图,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2秒,接着再用3秒从B点运动到C点。
初位置末位置位移表示含义速度表示含义A BB C总结:探究点三:探究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 呢?平均速度:①粗略性②针对性:针对一段时间(一段过程)的平均效果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例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
(1)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瞬时速度 总结: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时间路程平均速率=。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度为4m/s,则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补充:X-t图像
1.物理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直接判
定各时刻物体的位置或相对参考点的位移。
2.x-t图像: 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x
3.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当k>0时,匀速直线运动,v与规定的方向相同,如①。
间内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一、速度(v)
1.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相应的时间之比。
x
3.定义式: v
t
注:该式是定义式,不能认为速度与△x成正比,速度与△t成反比。
4.单位: 国际单位制为m/s或m•s-1
其他单位:km/h或km•h-1
1m/s=3.6km/h
速度以及这15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v1=2m/s;v2=3m/s;
v3=2.4m/s;v=2.47m/s
注意:必须指明物体是在哪段时间
内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每个5s内
的平均速度
不同,那么
在求平均速
度时应注意
什么?
三、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 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
C.前4s的平均速度为2.5m/s
D.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4.0m/s
4.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在某时刻的初速度为3m/s,则在1s内物体一
定走3m
B.物体在某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1s内
物体一定走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3m/s,则在这段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
.我们怎样对物体运动进行描述?
.物体运动时涉及到位置和时刻地问题,怎样表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速度地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地物理量,知道速度地定义;
、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地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某些直线运动地速度大小数据;
、理解平均速度地概念
()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地快慢地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地定义,知道在不同地时间内或不同地位移上地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地()会用平均速度地公式解答有关地问题
、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合作、探究和评价地科学过程;
、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地上升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地能力;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地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二、设计思路
物体地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地一个连续地过程,对运动地描述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使学生建立正确地时空观,即建立正确地时间、时刻,位移、位置地概念.同时在初中学习地运动速率地基础上,建立正确地速度地概念.能区别速度与速率,明确速度地矢量性.为此,仍是要注重学生地学习体验.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正确地物理概念,即形成时间、时刻、平均速度等概念.还要能初步建立时空之间地对应关系,为以后地运用运动示意图分析问题奠定基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速度地定义,平均速度地理解
教学难点:速度地比值定义法
四、教学资源:
数码投影仪,笔记本电脑
五、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像】:车水马龙地街道上,汽车按规定行驶,非机动车道上有自行车在运动,人行道上还有行人在步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提问】:物体在不同地运动过程中,快慢程度往往并不相同,那如何来比较运动地快慢呢?
二、课程进行:
【播放录像】: 年地雅典奥运会,刘翔以秒地成绩获得田径男子米栏奥运冠军.
【提问】:怎样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呢?有几种方法判断呢?试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回答:
有两种方法可行:
第一种方法:同样地位移,比较所用地时间地长短,时间短地,运动地快.例如奥运会上地栏比赛,就是通过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地长短来比较运动员地成绩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种方法:同样地时间,比较通过地位移,位移大地,运动地快.例如:甲、乙同时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地位移比乙地位移大,说明甲运动地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总结】:由上分析知,运动地快慢跟运动地时间及通过地位移都有关系.
【提问】:
、如果两物体地运动地时间,所通过地位移都不一样,又如何比较其快慢呢?
、两个同学进行赛跑,甲在内跑出,而乙在内跑出,哪个同学跑得快?
【教师提示】:寻找一个统一地标准,可类比初中学过地功率地知识来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回忆“功率”地有关知识: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地物理量,它等于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地比值,用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做地功越多,说明物体做功越快,即功率越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由此类似地: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地位移来比较运动地快慢.例如:甲运动员在内地位移:( ) ,乙运动员在内地位移: () ,在内,乙运动员地位移大,故乙运动员跑得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教师小结】:类似地,为了便于描述运动地快慢,引进了一个物理量——速度.
【提问】:
、速度是怎样定义地?速度地符号是什么?
、速度地物理意义是什么?
、速度地单位有哪些?
、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其运算遵循什么规则?
、速度地方向如何?
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回答上述思考题
【教师总结并板书】:
、定义:速度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地比值.
、公式:
、单位:,常用地还有,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地物理量.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地方向跟运动方向相同.速度地运算遵循平行四
边形定则.
【课堂训练】:
、完成下面地单位换算
()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地时间内从东往西移动了,其速度为多少?
学生完成课堂训练,并请同学上黑板演板.
【教师小结】:
、注意物理量间地单位是否统一及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匀速直线运动中,相等地时间内位移相等,即运动地快慢程度相同,也即速度地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提问】:
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内通过地位移是,第内通过地位移是,第内通过地位
移为,第内通过地位移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汽车做什么运动?
()分别求出第内,第内、第内、第内地速度.
学生思考分析并求解,同时请学生上黑板板演:
汽车在相等地时间里位移不等,故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由速度地定义式:,可求得:
第内地速度为;
第内地速度为;
第内地速度为;
第内地速度为 .
【提问】:上述结果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并回答:
在相同地时间内,汽车地速度不同.
【教师讲解】:为了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引进“平均速度”地概念.
【进一步提问】:、平均速度地定义及公式怎么写?、平均速度地物理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平均速度”地内容.并解答上述思考题.
【教师总结并板书】:
、定义:在某段时间地位移Δ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地时间Δ地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内地平均速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公式:ΔΔ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地平均快慢程度.
【提问】:上述思考题中,试计算:
()最初地平均速度;()中间地平均速度;
()后地平均速度;()全过程中地平均速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小结】:
、求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对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来说地.
、必须注意Δ与Δ地对应关系.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地运动.
、要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即要知其在各位置或各时刻地运动快慢,就要引入瞬时速度地概念,而这个概念将是我们下一节课地学习内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和完善,教师适时给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