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非语言沟通及书面语言沟通

合集下载

浅谈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摘要:目的通过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使献血者放松心情,解除顾虑。

方法学习如何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沟通。

结果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做好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确实能降低献血者的紧张情绪。

结论血站作为采供血的专业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血站的外在形象,关系社会对血站的信任感,只有更好的提升服务和自身素质,才能保证血站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多方面,多形式的,它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二者各有其优缺点,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沟通交流,传达情感和信息的作用。

血站作为采供血的专业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血站的外在形象,关系社会对血站的信任感。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提高服务水平,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素质,仅从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语言沟通运用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称为语言沟通。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感情,进行彼此沟通交流并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血站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献血者,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从告知献血量,间隔献血时间,嘱咐献血后注意事项等来和献血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言为心声”,语言也常常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庄重,严谨,热情,幽默的言语,可使献血者产生安全,信赖和充满希望,降低献血者恐惧感的心理安慰作用,语言沟通在心理护理中有以下作用。

1.采血前的心理宣教用不同形式向前来献血的献血者宣传有关的献血生理知识和社会公德,使献血者了解合理的献血(每年2次,每次不超过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及正常工作,并通过宣传提高对义务献血的荣誉感,消除恐惧和顾虑心理。

2.工作人员要注意仪表言行采血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

举止不文雅,表情冷漠,语言生硬都会使献血者产生不信任感而加重紧张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稳重,态度和蔼可亲,语言丰富朴实。

护士常用的沟通技巧

护士常用的沟通技巧

护士常用的沟通技巧
1. 倾听技巧:护士应当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积极示意理解并回应,展示出真正关心患者的态度。

2. 非语言沟通:护士应当使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例如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接触,以传达关心和支持的信息。

3. 非指责性语言:护士需要使用温和、支持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尽量避免指责和批评。

例如,使用“我们可以试试……”而不是“你应该……”。

4. 清晰简明的语言:护士应当通过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懂的医学术语。

5. 鼓励性语言:护士应当使用鼓励性语言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使用“你正在做得很好!”来赞扬患者的努力。

6. 探索性问题:护士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例如“你现在感觉如何?”或“你对治疗计划有何想法?”
7. 建立信任的关系:护士应当与患者建立互信的关系,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决策,并保持信息的私密性。

8. 积极回应:护士应当积极回应患者的请求和关注,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9. 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例如轻拍患者的肩膀或握手,可以传递出温暖和关心的信息。

10. 重复和确认:为了避免误解,护士应当重复患者的问题或需求,并确认自己已经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护士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

护士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

护士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对护理工作来说,良好的语言沟通和交流是一切医疗行为的前提,作为一名护士,掌握了沟通交流的原则并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才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护理行为的实施。

护士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1非语言沟通护士与患者之间应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信息。

护患交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言语形式的交流,即利用语言来传递信息;另一种是非语言交流,即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等。

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如果交流时不注意上述特点和形式,将产生交流障碍或不足。

面带微笑地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

护士在工作中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沉着、机敏、果断,操作中稳、准、轻、快,这样可以消除病人疑虑,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可缩短护患间距离,可使患者产生安全和被尊重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们可以通过目光沟通情感,表达信息。

护士可以通过目光表示倾听患者叙述和对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使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

2语言交流语言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主要工具,与患者沟通主要用的是语言性交流。

亲切、美好的语言,给患者带来愉快感,诚恳体贴的语言,对患者来说犹如一剂良药。

若语言运用不当,则可能是导致疾病发作或加重的因素,因此护士应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提高对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根据谈话的对象和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谈话内容,使不同的谈话对象均有所收益,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上升。

2.1入院时的沟通入院时,护士应为患者作详细、认真的入院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但在进行介绍时,不宜开始就说:“现在我来向你介绍一下住院规则。

”显得机械而呆板,使患者有“受训”的感觉,而应首先向患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及管床医生情况,然后根据患者是否住过院、病情、感觉等具体情况,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再有选择性地介绍一些病区环境,必要的作息时间及住院规则等,使患者在愉悦的心境中接受护士的介绍。

医护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医护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医护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医护沟通是医生和护士与患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在医护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医护沟通能够建立信任、传递信息和提供关怀,对于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医护沟通的方法和技巧:1. 倾听和尊重:医护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问题。

通过关注患者的话语和行为,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2. 清晰和简洁的语言:医护人员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可以使用具体明确的词语和简洁的句子。

3. 避免使用威胁或恐吓性语言: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避免使用恐吓、威胁或挑衅的语言。

这样可以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使患者感到安全和舒适。

4. 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交流外,医护人员还可以利用非语言沟通方式与患者交流,如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接触等。

这些非语言信号可以传达出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友善,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

5. 口头和书面交流:医护人员应充分利用口头和书面交流工具,确保患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医疗建议和治疗计划。

可以使用图表、图片、实物模型等辅助工具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

6. 情绪管理:医护人员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与患者交谈时。

他们需要保持冷静、耐心和友善,以便更好地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

7. 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是医护沟通成功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他们的权益,并确保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得到认真对待。

8. 确认理解: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及时反馈信息并确认理解。

他们可以通过重述患者的问题、给予确认和回答疑问来确保双方的理解一致。

9. 患者参与决策: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偏好。

这种共同决策可以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0. 患者教育:医护人员应该提供患者教育,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疾病和治疗。

[医学]医患沟通之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

[医学]医患沟通之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
向病人说明本次交谈的目的和大约所需的时间; 告诉病人在交谈过程中,希望他随时提问和澄清问题。
引导交谈
1、提出问题
2、给予一定的反应、引导、鼓励病人表达他 的思想和感受
3、养成慢语速的好习惯。 4、善用职业性口语
结束交谈
按时结束 内容小结 约定下次交谈的时间和内容
2、关于提问:
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获取病人的各种信息 有利于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倾听 40%
书写 9%
阅读 16%
交谈 35%
倾听者禁忌
•用心不专; •急于发言; •排斥异议:比如炫富; •心理定势:首因效应、晕轮效因、近因效应; •倦怠:职业倦怠,主观武断病人将要说的话; •消极的身体语言:转笔、看表、看下一个患者等。
医患沟通之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
沟通概述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有效沟通
技巧 态度 情绪 姿势 文化、背景 氛围、环境
沟通的分类(信息载体的异同)
沟通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书面
口头
身体语 副语言 物体的 言沟通 沟 通 操 纵
纸质 email
身体动 服饰
空间
重音、 声调
作姿态 仪态 位置
沟通的结构
语言沟通20~35%
非语言沟通65~80%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人无法只 靠一句话来沟通,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怎样达到医患顺利沟通
巧+

1、交谈过程
开始交谈
引导交谈
结束交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做好记录
开始交谈
相互认识的语言: 门诊——打招呼,明确患者姓名、称呼,再开始交谈。 住院部——打招呼,自我介绍,再开始交谈。

护士用语规范

护士用语规范

护士用语规范引言概述: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们需要与患者、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避免误解,护士用语的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护士用语规范的五个方面。

一、尊重和友善1.1 使用尊称: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使用尊称,如“先生”、“女士”等,以示尊重。

1.2 避免贬低性词语:护士应避免使用贬低性的词语,如“病人”、“病号”等,而应使用更友善的称谓,如“患者”、“就诊者”等。

1.3 注意语气和表情: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保持友善的语气和表情,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舒适感。

二、准确和清晰2.1 使用专业术语:护士在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交流时,应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2.2 避免模糊词语: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如“可能”、“也许”等,而应使用明确的表达方式,如“需要”、“必须”等。

2.3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护士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患者交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语,以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三、遵循隐私和保密原则3.1 尊重患者隐私: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避免在公共场合或与他人交流时透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3.2 保护患者隐私:护士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如加密电子文件、限制访问权限等,以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3.3 妥善处理敏感信息:护士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应谨慎对待,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四、有效沟通4.1 倾听和理解: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理解其病情和需求,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4.2 清晰表达: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

4.3 非语言沟通:护士应注意自己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姿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以增加沟通的效果和信任感。

五、团队合作5.1 尊重他人意见:护士在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交流时,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

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的区别

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语言沟通的区别

.一、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沟通,又可细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三种形式。

1、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最灵活、最直接的一种沟通形式。

口头沟通最大的优点是快速、简便和即时反馈。

在这种沟通方式下,信息可以直截了当快速传递并当场得到对方的反应,若有疑问或曲解,当即澄清。

此外,口头沟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附以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或声调、语气等副语言,加强沟通的效果。

口头沟通也有其缺陷。

信息以口头方式经过多个层次传递时,信息衰减和失真严重。

2、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比较正规的沟通形式,包括备忘录、协议书、信函、布告、通知、报刊、文件等以书面文字或符号进行信息传递的形式。

书面沟通的优点是有形有据、可保存、可核对。

此外,书面语言在正式发表之前,可以反复琢磨修改,因此,一般比较周密、逻辑性强,较好地表达作者所要发表的信息。

书面沟通也有自己的缺陷。

主要是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不能即时反馈。

在相同的时间内,口头要比书面所传达的信息多得多。

口头沟通可以当场核实对方对信息的理解是否符合发信者的原意,但书面沟通做不到这一点。

3、电子媒介沟通电子媒介沟通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而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包括传真、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等。

电子媒介沟通除了具备书面沟通的某些优点外,还具有传递快捷、信息容量大、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

一份信函要从国内寄往国外,恐怕要数天才能到达收信者的手中,而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可即时收到。

电子媒介沟通的缺点是看不到对方的表情。

在网络上的某些交流中,甚至搞不清对方的真实身份。

二、非语言沟通就人际沟通而言,非语言沟通主要是指身体语言沟通和副语言沟通两大类。

所谓身体语言沟通,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姿势等传达不同的态度、感情和思想。

身体语言的含义丰富、复杂,不能过于简单理解。

不同类型的人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体态动作所表示的含义可能会有某些差别,我们必须根据以往的经验并结合当前的具体对象和背景去判断,以免造成误解。

护患沟通的主要形式

护患沟通的主要形式

护患沟通的主要形式护患沟通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患者获得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因素。

在护患沟通中,沟通的形式有很多种,本文将详细介绍护患沟通的主要形式。

一、口头沟通口头沟通是最常见的一种沟通形式。

护士通过口头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包括询问患者病情、解释治疗方案、传达医嘱等。

在口头沟通中,护士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适当性,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难懂的语句,以便患者能够听懂并理解。

二、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指护士通过书面文件与患者进行交流,包括病历记录、医嘱单、护理计划等。

书面沟通具有记录性和便于查阅性的特点,可以方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也可以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三、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指护士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

非语言沟通具有直观性和表达感情的特点,可以增强沟通的亲密性和信任度。

在非语言沟通中,护士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患者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四、技术沟通技术沟通是指护士通过各种医疗技术手段与患者进行交流,包括检查、治疗、护理等。

技术沟通具有操作性和效果性的特点,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在技术沟通中,护士需要掌握专业技能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家属沟通家属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

家属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在家属沟通中,护士需要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总之,护患沟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掌握多种沟通形式和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顺畅性。

同时,护士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病人以尊重 (2)病床与病床之间用屏风相隔 (3)给病人以信息说明 (4)关注病人的隐私和需要,在进行检查
治疗时,尽量避免暴露患者的身体。
二、人际距离与沟通
(一)亲密距离<50cm 环境所迫的亲密距离应遵守的规则: ①不说话②不与他人目光接触③脸上面无
表情④避免不必要的身体动作 (二)个人距离50cm~1.2m (三)社会距离1.3m~4m (四)公众距离>4m
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广泛性 (二)连续性 (三)真实性 (四)简约性(生动性) (五)模糊性 (六)保密性 (七)通用性 (八)民族性 (九)组合性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四、体态语言与言语交际:
区别:1.语言沟通是“分离性”的;

2.言语交际是线性的,单通道传播;
三、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
(一)空间位置与身份地位有关 (二)空间位置与空间影响力有关 (三)空间位置与沟通关系有关
四、人际距离的调整
(一)根据交往对象调整 (二)根据交际场合调整 (三)根据交际内容调整


甲 乙②
乙①

乙③ 乙④
第六章 护士的书面语言沟通
第一节 护士书面语言沟通的含义及行为方式 一、护士书面语言沟通的含义特点 1、可扩大交流范围 2、可保证信息沟通的正确性 3、可传递难以启齿之言 4、可长期保存信息 缺点:1、时效性差2、适应性差
面部表情图
三、目光的功用
(一)表达心绪 (二)调节互动 (三)确定关系
四、目光的运用
(一)注意目光接触的向度 1、关注型注视 2、公务型注视 3、社交型注视 4、近亲密型注视 5、远亲密型注视 6、随意型注视
(二) 注意目光接触的角度
PAC三要素 Parents Adult Children
(二)现代体态语变化的特点
1、从“人为束缚”走向“自由发展” 2、从“繁琐复杂” 走向“快捷简便” 3、从 “孤芳自赏”走向“百花齐放”
第四节 表情目光
一、表情的特性 (一)表情反应心理 (二)表情展示气质 (三)表情的掩饰性
二、表情的组成
(一)脸色 (二)面肌 (三)眉毛
端治疗盘 持病例夹 推车行进 持交班本
(7)持物
2、禁忌的手姿
(1)不卫生的手姿 (2)不稳重的手姿 (3)不礼貌的手姿
点头 摇头 昂头 低头 歪头 晃头
(六)首语
脚语
轻、重、缓、急、稳、沉、乱
三、体态语的进展
(一)现代体态语 1、“OK”手势 2、“V”形手势 3、“打电话”手势 4、“发短信”手势 5、“打车”手势 6、耸肩 7、摊手 8、飞吻 9、”过电” 10、扣指礼
第五章 护士的非语言沟通
教学目标: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能解释仪表修饰、表情、目光的作用; 能说出仪表修饰的基本原则,按照护理人员仪表修饰
的要求规范自身的仪表; 能模仿正确的护理人员的姿势动作,并在今后的护理
操作中予以应用巩固; 能叙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怎样正确控制表情和目
第五节 体触
一、体触的意义 (一)体触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二)体触有利于密切人际关系 (三)体触可传递信息 1、表示亲近、关系密切 2、表示关怀或服务 3、表示爱意
二、护理专业性触摸
(一)体触的分类 1、常规性体触 2、关爱性体触 3、保护性体触
(二)触摸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节 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姿容,包括人的服饰、 仪容、姿态、风度。
仪表是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以及社会 地位、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
一、仪表服饰的功能
(一)实用功能:服装最初为御寒和遮羞 (二)美化功能:掩暇扬喻 (三)表达功能: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身体健康状况、文化、个性、习惯和爱好以 及宗教信仰 (四)角色区别功能:特殊的行业和职业 (五)印象形成功能:第一印象的产生84% 是基于对方的外表 (六)改变自我概念功能:
光; 能简述护理专业性触摸的意义及应用; 能应用人际空间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第五章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及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而以
人的仪表、服饰、姿态、动作、神情等作为 沟通媒介(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
洗手间,故称洗手间姿势,它不够文雅 (4)下蹲式低头、弯背,或弯上身,翘臀部,
特别是女性穿短裙时,这种姿势十分不雅。
(五)手势
指示手势 情意手势 象形手势 象征手势
1、护理人员的基本手势
(1)垂放 (2)背手 (3)鼓掌 (4)夸奖 (5)指示 (6)握手 (7)持物
二、仪表修饰的基本原则
(一)TPO原则 1、time原则 2、place原则 3、occasion原则
1、time原则
(1)注意时代的变化 (2)注意季节的差异 (3)注意时间的差异
2、place原则
(1)着装要与地点相适应 (2)着装要与环境相适应
3、occasion原则
首先是色彩效果的协调统一 其次还要全方位的考虑妆饰、着装和佩饰
在款式、造型、质感档次、格调意趣等方 面的协调统一
(四)适度性原则
1、适度的饰品数量 2、适当的修饰程度 3、适宜的修饰技巧
(五)合理性原则
合乎习俗 勿当众化妆修饰 不可在异性或患者面前化妆 勿借用他人的化妆品或评价他人的妆饰
站立姿态的训练方法
1、靠墙法 2、背靠背法
(二)坐姿
1、护理人员的坐姿 (1)注意顺序 (2)先挪后坐 (3)左进左出 (4)落座无声 (5)入座得法 (6)坐姿端正 (7)离坐谨慎
2、禁忌的坐姿
(1)头部 (2)躯干 (3)双手 (4)腿脚 (5)腰部
非语言行为又称体态语、身势语、身体语 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等
信息接受的全部效果=
语言(7%)+表情(55%)+语调(38%)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二、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心理学家把非语言沟通分为四个系统:
1.视—动觉系统: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运 行 2.超语词—额外语词:音质、音调、速度、 咳嗽、哭笑 3.时空维度:准时、迟到、朝向、距离 4.视觉交往:目光接触
二、书面语言沟通的行为方式
(一)书写 (二)阅读
传递信息 接收信息
第二节 书面语言沟通在护理工 作中的运用
(一)护理纪录 1、护理表格 2、一般护理记录 (二)护理管理应用文 (三)护理论文
四、护理书面语言沟通的作用
(一)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二)在科研中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在法律中的作用 (五)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姿势
一、姿势的主要类别 姿势主要指人体在空间的活动变化的样式 姿势是人体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构成 (一)静态的姿势 立、坐、蹲、卧 (二)动态的姿势 走姿,头、手、脚、腿、脚以及人的躯干各部分
的姿态。
二、姿势的功用
在一定程度上透漏人的内心活动、情绪状 态、健康状况、自我概念
(三)行姿
1、护理人员的走姿 (1)步态轻盈 (2)步幅适中 (3)步位直平 (4)步韵轻快
2、禁忌的行姿
行走时左摇右晃、重心不稳; 弯腰驼背、瞻前顾后; 内八字或外八字脚; 背手、插兜、抱肘、叉腰; 在病房重步急奔,慌张紧迫,或婀娜而行,
步履摇曳。
(1)工作场合的着装 (2)庄重场合的着装 (3)喜庆场合的着装 (4)悲伤场合的着装 (5)休闲场合的着装
(二)适体性原则
1、与性别、年龄相适应 2、与容貌肤色相适应 3、与身体造型相适应 4、与个性气质相适应 5、与职业身份相适应
(三)整体性原则
方式。
第六节 人际距离
一、人际空间需要 (一)人际空间的含义 “生物安全圈” (二)人际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民族和文
化传统,以及不同的场合。
(三) 人际空间的意义
1、人际空间的大小,反映了彼此关系的疏 密程度
2、理解人际空间,有助于人际交往
(四理人员姿势的基本要求
(一)立姿 (二)坐姿 (三)行姿 (四)蹲姿 (五)手势 (六)首语 (七)脚语
(一)立姿
1、护理人员的立姿 挺 直 高 稳
2、禁忌的立姿
(1)全身不够端正 (2)手脚随意乱动 (3)手脚随意活动 (4)表现自由散漫
常见的饰物及其戴法
(一)戒指 (二)耳环 (三)项链 (四)胸针 (五)围巾 (六)手链或手镯 (七)手表 (八)领带
三、护理人员的仪表修饰
(一)护理人员仪表修饰的要求 1、整齐清洁 2、简约端庄 3、与环境协调
(二)护理人员仪表修饰的要点
1、帽 2、衣 3、鞋袜 4、其他 (1)不留长指甲 (2)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不带饰物

3.非语言沟通的信息更可靠;
联系: 1.替代言语交际

2.辅佐言语交际

3.调节言语交际

4.适应言语交际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有声的
无声的
有声的语言符号 (说的言语)
有声的非语言符号 (尖叫、呻吟等)
无声的语言符号 (写的言语)
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姿势、手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