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中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ANSYS在土建结构中的应用分析

ANSYS在土建结构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ANSYS软件在预应力结构中的应用,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论证了ANSYS软件可以替代具体实验,进行结构性能分析。
关键词:有限元;ANSYS;预应力;无粘结前言长期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是用线弹性理论来研究的应力或内力,显然,这是不太合理的,特别是混凝土,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行为。
而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结构都能通过试验来取得数据的,所以有限元分析软件便在研究中显示出了优越性。
ANSYS是当今国际主流的有限元分析工具,本文详细介绍了ANSYS在土建结构中的应用。
1 试验内容1.1 试件梁的截面为矩形,尺寸为200mm×400mm,跨长3000mm,折线布筋形式,钢管抽芯成孔。
混凝土强度为C40。
1.2 主要测试内容为了了解预制预应力连续梁的内力重分布,主要测量支座反力,支座位移和跨中挠度、混凝土的应变变化、截面曲率变化等。
采用逐级加载。
2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具体建模过程2.1 单元类型的定义及实常数定义SOLID65单元模拟混凝土,LINK8单元模仿预应力筋,SOLID65单元中的自定义配筋模拟普通钢筋,COMBIN39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
接触单元模拟支座端面与梁端面接缝关系,面与面接触形式,Conta174为接触面单元,Targe170为目标单元。
2.2 本模型所采用的本构关系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为单轴应力-应变关系。
预应力钢筋本构模型采用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其包括弹性斜率和塑性斜率。
2.3 混凝土建模混凝土模型采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创建。
2.4 普通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建模为方便建模和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筋采用单独实体建模,用SOLID65自带的自定义配筋方式为普通钢筋和箍筋进行弥散式配筋。
2.5 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间关系的建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之间关系采用双弹簧单元来模拟,把预应力钢筋节点和与对应的最近的混凝土节点连接起来,分别设置成切向和法向的弹簧即双弹簧,耦合另一方向节点自由度。
ANSYS--理论基础(混凝土及钢筋单元)

ANSYS 理论基础一、钢筋混凝土模型1、Solid65单元——模拟混凝土和岩石等抗压能力远大于抗拉能力的非均匀材料开发的单元,可以模拟混凝土中的加强钢筋(或玻璃纤维、型钢等);普通8节点三维等参元,增加针对混凝土材料参数和整体式钢筋模型;基本属性:——可以定义3种不同的加固材料;——混凝土具有开裂、压碎、塑性变形和蠕变的能力;—-加强材料只能受拉压,不能承受剪切力。
三种模型:分离式模型——把混凝土和钢筋作为不同的单元来处理,各自划分单元,或钢筋视为线单元(杆件link-spar8或管件pipe16,20);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可以插入粘结单元来模拟界面的粘结和滑移;整体式模型——将钢筋分布于整个单元中,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并把单元视为连续均匀材料;组合式模型—-分层组合式:在横截面上分成许多混凝土层和若干钢筋层,并对截面的应变作出某些假设(如应变沿截面高度为直线);或采用带钢筋膜的等参单元。
2、本构模型线性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等;强度理论——Tresca、V on Mises、Druck —Prager等;3、破坏准则单轴破坏(Hongnested等)、双轴破坏(修正的莫尔库仑等)、三轴破坏(最大剪应力、Druck—Prager等),三参数、五参数模型;混凝土开裂前,采用Druck—Prager屈服面模型模拟塑性行为;开裂失效准则,采用William-Warnke五参数强度模型.4、基本数据输入混凝土:ShrCf-Op—张开裂缝的剪切传递系数,0~1ShrCf—Ol—闭合裂缝的剪切传递系数,0。
9~1UnTensSt—抗拉强度,UnCompSt—单轴抗压强度,(若取-1,则以下不必要)BiCompSt—双轴抗压强度,HydroPrs—静水压力,BiCompSt—静水压力下的双轴抗压强度,UnCompSt-静水压力下的单轴抗压强度,TenCrFac—拉应力衰减因子。
加固材料(材料号、体积率、方向角)二、其他材料模型在Ansys中,可在Help菜单中查阅各种不同单元的特性.例1、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板在中心点处作用-2mm的位移,分析板的受力、变形、开裂(采用整体模型分析法).材料性能如下:1、混凝土弹性模量E=24GPa,泊松比ν=0。
混凝土应力应变模型在ansys中的分析

(1)线弹性理论模型特点:是一种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力学模型,线弹性材料本构关系服从广义虎克定律,即应力应变在加卸载时呈线性关系,卸载后材料无残余应变。
当混凝土材料的应力水平较低时,按该模型计算应力应变关系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2)非线性弹性模型特点:本构关系中应力和应变不再保持正比,但在满足一定要求的条件下仍有一一对应关系。
卸载后没有残余变形,应力状态唯一取决于应变状态,而与加载历史无关。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在单调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概念简单、形式简明,计算选用参数源自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度较高等优点。
(3)弹塑性模型特点:反映材料的塑性变形。
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应力一应变下降段(软化)曲线,建立了应变空间的塑性本构关系,并构造了不同的混凝土应变松弛面(相对于应力空间的破坏包络面)和相应的势能函数,以反映混凝土卸载的残余应变、刚度退化等特性。
(4)内时理论模型特点:采用非弹性变形逐渐积累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所谓“内蕴时(intrinsic time)”或“变形”作为一个内变量来建立本构关系。
(5)断裂力学模型特点:是具有切口敏感性需要存在初始宏观裂纹,且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超过断裂韧度时就会迅速失稳扩展造成破坏。
混凝土裂缝尖端呈梨型树状破碎区,并影响裂纹前缘附近区域的应力、应变分布。
(6)损伤力学模型特点: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缺陷会不断扩展和合并,形成宏观裂纹。
裂纹继续扩展,最终可能导致构件或结构的断裂破坏。
(7)组合模型特点:根据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其结构特征与受力特点,其可能发生的应力应变状态,从以上六种模型中合理地选用一种或几种本构关系进行模拟计算。
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技巧及实例详解

0 前言利用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其有限元模型主要有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模型。
这里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工作特性,从模型建立到非线性计算再到结果分析的全过程讲述了利用ANSYS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并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为例,采用分离式有限元模型,说明其具体应用。
1 单元选取与材料性质1. 1 混凝土单元ANSYS中提供了上百种计算单元类型,其中Solid65单元是专门用于模拟混凝土材料的三维实体单元。
该单元是八节点六面体单元,每个节点具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 UX , UY , UZ) 。
在普通八节点线弹性单元Solid45 的基础上,该单元增加了针对于混凝土的材性参数和组合式钢筋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包括塑性和徐变引起的材料非线性、大位移引起的几何非线性、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引起的非线性等多种混凝土的材料特性。
使用Solid65 单元时,一般需要为其提供如下数据:1)、实常数(Real Constants) :定义弥散在混凝土中的最多三种钢筋的材料属性,配筋率和配筋角度。
对于墙板等配筋较密集且均匀的构件,一般使用这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模型。
如果采用分离式配筋,那么此处则不需要填写钢筋实常数。
2)、材料模型(Material Model) :在输入钢筋和混凝土的非线性材料属性之前,首先必须定义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在线弹性阶段分析所需的基本材料信息,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
3)、数据表(Data Table) :利用数据表进一步定义钢筋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对于钢筋材料,一般只需要给定一个应力应变关系的数据表就可以了,譬如双折线等强硬化(bilinear isotropic hardening)或随动硬化模型( 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等。
而对于混凝土模型,除需要定义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外,还需要定义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
在ANSYS中,常用于定义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模型有:1)多线性等效强化模型(Multilinear isotropic hardening plas2ticity ,MISO模型),MISO模型可包括20条不同温度曲线,每条曲线可以有最多100个不同的应力-应变点;2)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Multilinear kinematic hardening plas2ticity ,MKIN 模型),MKIN 模型最多允许5个应力-应变数据点;3)Drucker2Prager plasticity(DP)模型。
ANSYS混凝土问题分析

ANSYS混凝土问题分析1.关于模型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根据钢筋的处理方式分为三种:分离式、整体式和组合式模型◆分离式模型:把混凝土和钢筋作为不同的单元来处理,即混凝土和钢筋各自被划分为足够小的单元,两者的刚度矩阵是是分开来求解的,考虑到钢筋是一种细长的材料,通常可以忽略起横向抗剪强度,因此可以将钢筋作为线单元处理。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可以插入粘结单元来模拟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
一般钢筋混凝土是存在裂缝的,而开裂必然导致钢筋和混凝土变形的不协调,也就是说要发生粘结的失效与滑移,所以此种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
◆整体式模型:将钢筋分布与整个单元中,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并把单元视为连续均匀材料,与分离式模型不同的是,它求出的是综合了混凝土与钢筋单元的整体刚度矩阵;与组合式不同之点在于它不是先分别求出混凝土与钢筋对单元刚度的贡献然后再组合,而是一次求得综合的刚度矩阵。
◆组合式模型组合式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层组合式,在横截面上分成许多混凝土层和若干钢筋层,并对截面的应变作出某些假设,这种组合方式在钢筋混凝土板、壳结构中应用较广;另一种组合方法是采用带钢筋膜的等参单元。
当不考虑混凝土和钢筋二者之间的滑移,三种模型都可以。
分离式和整体式模型使用于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
就ANSYS而言,可以考虑分离式模型:混凝土(SOLID65)+钢筋(LINK单元或PIPE单元),认为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
如要考虑粘结和滑移,则可引入弹簧单元进行模拟,如果比较困难也可以采用整体式模型(带筋的SOLID65)。
2.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本构关系混凝土本构关系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有重大影响。
混凝土的本构就是表示在各种外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的响应关系。
在建立混凝土本构关系时一般都是基于现有的连续介质力学的本构理论,在结合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确定甚至调整本构关系中各种所需的材料参数。
通常,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性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他力学理论等四类。
ANSYS混凝土收缩徐变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ANSYS和MIDAS混凝土徐变模拟比较简述:本文主要对比ANSYS和MIDAS这两种有限元软件在模拟混凝土收缩徐变上的差异,包括计算精度、计算方式、计算时间等方面。
计算模型为10m长的C50方形柱顶施加1kN1m1m。
的集中力,柱截面为1.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徐变是混凝土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混凝土中产生的应变变化目前尚未对混凝土徐变有比较统一的说法,在此不去讨论具体有何说法,关键在于理解混凝土徐变与应力是有关系的。
而通常我们计算结构时大部分是按照线性徐变处理的。
2.混凝土徐变本构关系2.1老化理论本构关系即=1)(至根据迪辛格尔法可知徐变函数可定义为在t时刻作用于混凝土的单位应力t00的第一种定义,则可表示为:时刻t所产生的总应变。
如采用徐变系数如采用第二种定义,则可表示为:3.ANSYS立柱计算模型由于ANSYS并没有专门板块来混凝土徐变模拟,故而需要借助金属蠕变的计算机理来等效模拟混凝土徐变效应。
ANSYS提供两种方法计算徐变:显式计算和隐式计算。
显式计算需要细分较多的时间步长,计算时间长;隐式计算计算精度高,计算时间短。
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涉及到单元生死情况时,隐式计算可能出现异常现象。
下面将会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比较。
3.1ANSYS显式计算显式计算对时间步长是有要求的,尤其是在徐变系数曲线变化剧烈的时间段需要细分子步以减小误差和帮助收敛。
因而,时间步长的划分方式、时间点的数目对计算结果都会有较大的影响。
(1)等间距时间步长和对数时间步长假设混凝土的龄期是7天,徐变变化速率为0.005,考虑收缩徐变10年(3650天),若3650天时刻的徐变系数为1,那么按照等间距时间步长划分,则时间步长间距,(3650-7)页眉内容.共享知识分享快乐/500=7.286。
按照对数时间步长划分,若采用30个数据点,具体数据如下所示。
表1 对数时间步长数据表(2)徐变变化速率徐变变化速率影响着徐变变化曲线的陡缓,将会对不同徐变变化速率值进行比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10。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

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Ansys 钢筋混凝土建模在现代工程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极为广泛,从高楼大厦到桥梁隧道,从水利设施到工业厂房,无一不见其身影。
为了确保这些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对其进行准确的力学分析至关重要。
Ansys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为钢筋混凝土建模提供了高效且精确的解决方案。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共同作用的复合材料。
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而钢筋则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在实际结构中,两者协同工作,共同承受外力。
因此,在Ansys 中进行钢筋混凝土建模时,需要准确地模拟这两种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混凝土的建模。
在 Ansys 中,混凝土通常可以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
对于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如经典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 Model)。
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混凝土在受压和受拉时的非线性行为,包括混凝土的开裂、压碎等现象。
在定义混凝土的材料参数时,需要输入诸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准确取值对于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或者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获取这些参数。
接下来是钢筋的建模。
钢筋在 Ansys 中有多种建模方法,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杆单元(Link Element)来模拟钢筋,另一种是将钢筋嵌入到混凝土实体单元中(Embedded Element)。
使用杆单元模拟钢筋时,需要定义钢筋的截面积、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
这种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对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行为模拟不够精确。
将钢筋嵌入到混凝土实体单元中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计算量相对较大。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确保钢筋单元与混凝土单元之间的节点协调。
在钢筋混凝土建模中,还需要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
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应力-应变曲线:描述了混凝土和钢筋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能量吸收能力,显示 了结构的塑性变形和损伤演化过程。
参考内容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其非线性行为对结构性能影响 显著。因此,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于预测结构响应、优化 结构设计具有实际意义。本次演示将根据输入的关键词和内容,建立钢筋混凝土 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详细描述分析过程、结果及结论。
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基本内容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其非线性力学行为 对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精确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真 实行为,需要借助先进的数值计算方法,如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NSYS作为一种 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对于钢筋混凝土,其非线性行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钢 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来描 述这些行为。例如,可以采用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来描述钢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 该模型可以捕捉到材料在不同主应力方向上的不同响应。
二、ANSYS中混凝土本构关系研 究
在进行荷载试验时,通过施加不同大小和方向的荷载,检测结构的变形和破 坏过程。采用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两种方式,分别模拟实际结构在不同 荷载条件下的响应。在试验过程中,记录各阶段的位移、应变和荷载数据。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采用ANSY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模拟分析。首先进行 模态分解,了解结构的基本振动特性。随后进行屈曲分析,预测结构的失稳趋势。 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和网格划分,对比分析不同方案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为结构 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模型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根据钢筋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即分离式、分布式和组合式模型。
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则采用引入粘结单元的分离式模型;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不考虑二者之间的滑移,则三种模型都可以;分离式和分布式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结构分析,后者对杆系结构分析比较适用。
裂缝的处理方式有离散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断裂力学模型,后者目前尚处研究之中,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
离散裂缝模型和分布裂缝模型各有特点,可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使用。
随着计算速度和网格自动划分的快速实现,离散裂缝模型又有被推广使用的趋势。
就ANSYS而言,她可以考虑分离式模型(solid65+link8,认为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如要考虑粘结和滑移,则可引入弹簧单元进行模拟,比较困难!),也可采用分布式模型(带筋的solid65)。
而其裂缝的处理方式则为分布裂缝模型。
二、关于本构关系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它力学理论等四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其中不乏实用者。
混凝土破坏准则从单参数到五参数模型达数十个模型,或借用古典强度理论或基于试验结果等,各个破坏准则的表达方式和繁简程度各异,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差别也比较大,给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就ANSYS而言,其问题比较复杂些。
1 ANSYS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与屈服准则是如何定义的?
采用tb,concr,matnum则定义了W-W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而非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
W-W破坏准则是用于检查混凝土开裂和压碎用的,而混凝土的塑性可以另外考虑(当然是在开裂和压碎之前)。
理论上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和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是不同的,例如在高静水压力下会发生相当的塑性变形,表现为屈服,但没有破坏。
而工程上又常将二者等同,其原因是工程结构不容许有很大的塑性变形,且混凝土等材料的屈服点不够明确,但破坏点非常明确。
定义tb,concr matnum后仅仅是定义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缺省的本构关系,即W—W破坏准则、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前均为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开裂和压碎后采用其给出的本构关系。
但屈服准则尚可另外定义(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如tb,MKIN,则定义的屈服准则是Von Mises,流动法则、硬化法则也就确定了)。
2 定义tb,concr后可否定义其它的应力应变关系
当然是可以的,并且只有在定义tb,concr后,有些问题才好解决。
例如可以定义tb,miso,输入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多折线实现),这样也就将屈服准则、流动法则、硬化法则等确定了。
这里可能存在一点疑问,即ANSYS中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拉压相等的,而混凝土材料显然不是这样的。
是的,因为混凝土受拉段非常短,认为拉压相同影响很小,且由于定义的tb,concr 中确定了开裂强度,所以尽管定义的是一条大曲线,但应用于受拉部分的很小。
三、具体的系数及公式
1 定义tb,concr时候的两个系数如何确定?
一般的参考书中,其值建议先取为0.3~0.5(江见鲸),原话是“在没有更仔细的数据时,不妨先取0.3~0.5进行计算”,足见此0.3~0.5值的可用程度。
根据我的经验和理由,建议此值取大些,即开裂的剪力传递系数取0.5,(定要>0.2)闭合的剪力传递系数取1.0。
支持此说法的还有
现行铁路桥规的抗剪计算理论,以及原公路桥规的容许应力法的抗计剪计算。
2 定义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单向应力应变曲线很多,常用的可参考国标混凝土结构规范,其中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二次曲线+直线的下降段,其参数的设置按规范确定即可。
当然如有实测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了。
四、关于收敛的问题
ANSYS混凝土计算收敛(数值)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网格密度、子步数、收敛准则等,这里讨论如下。
1 网格密度:网格密度适当能够收敛。
不是网格越密越好,当然太稀也不行,这仅仅是就收敛而言的,不考虑计算费用问题。
但是究竟多少合适,没有找到规律,只能靠自己针对情况慢慢试算。
2 子步数:NSUBST的设置很重要,设置太大或太小都不能达到正常收敛。
这点可以从收敛过程图看出,如果F范数曲线在[F]曲线上面走形的很长,可考虑增大nsubst。
或者根据经验慢慢调正试算。
3 收敛精度:实际上收敛精度的调正并不能彻底解决收敛的问题,但可以放宽收敛条件以加速吧。
一般不超过5%(缺省是0.5%),且使用力收敛条件即可。
4 混凝土压碎的设置:不考虑压碎时,计算相对容易收敛;而考虑压碎则比较难收敛,即便是没有达到压碎应力时。
如果是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计算,建议关掉压碎选项;如果是极限计算,建议使用concr+MISO且关闭压碎检查;如果必设压碎检查,则要通过大量的试算(设置不同的网格密度、NSUBST)以达到目的,但也很困难。
5 其他选项:如线性搜索、预测等项也可以打开,以加速收敛,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6 计算结果:仅设置concr,不管是否设置压碎,其一般P-F曲线接近二折线;采用concr+miso 则P-F曲线与二折线有差别,其曲线形状明显是曲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