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7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篇1设计意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而“恐龙”是学生非常感爱好的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好奇心。
因此,在设计中,我抓住这一学习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收集资料,以自主学习唤起学生浓厚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教学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在设计中,我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反复诵读,在语言实践中体会说明文中用词的正确生动,并在这过程中感悟积累语言、培育语感。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描绘、灵敏、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能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爱好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课件中包含相关的原始恐龙图片影像、恐龙化石、文字解说、课文重要句段等。
2、学生准备:课前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恐龙相关资料,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材料。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沟通资料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
(板书:恐龙)看到“恐龙”这个词语,你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的恐龙(笨拙的;庞大的;凶猛的……)2、你了解恐龙吗?根据查阅的资料进行沟通。
2、补充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笨重恐龙怎么可能飞向蓝天的?恐龙和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样的吗?他们之间有联系吗?……)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有关恐龙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二、板书课题、解题飞向蓝天的恐龙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⑴认读字:钝凌。
⑵书写字: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新词: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第【2】篇〗目标分析:1、体会科普文用词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家的辛苦研究的过程。
3、读准凶猛、笨重、迟钝、凌空、不仅、顿时、描绘、鸽子等词语。
区分顿钝的写法,明白凌空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科学家的辛苦研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体会科普文用词准确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辨析导入1、出示恐龙和鸟的,说起恐龙,说起鸟类,你想到了什么?2、科学家告诉我们,齐读出示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你读懂科学家的话了吗?一位朋友转述了科学家的话,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10)一、学习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探究其演化的科学依据,从而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我们需要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观点,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来阐述恐龙演化的复杂过程,以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激发对恐龙和古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之一是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这需要我们深入探究恐龙演化的科学依据,理解其从陆地生物逐渐演化成具有飞行能力的鸟类的复杂过程,这对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科学概念也是学习难点。
我们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准确理解并掌握这些术语和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如何将恐龙演化的科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
这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一个_______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多次的_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最早的恐龙大约出现在_______年前,它们和狗一般大小,并且_______。
3.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_______;而另一支则演化成了飞向蓝天的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恐龙飞向蓝天演化的证据?()A. 恐龙骨骼的变化B. 恐龙蛋化石的发现C. 鸟类和恐龙的DNA对比D. 鸟类羽毛的化石2. 课文中提到,恐龙演化的原因是()A. 地球气候的变化B. 食物短缺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类活动的影响三、简答题1. 请简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中,哪些特点或变化使得恐龙最终能够飞行?2. 你认为恐龙演化的过程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有哪些启示?四、中心思想《飞向蓝天的恐龙》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并强调这一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部编四下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笨拙、迟钝、毫不相干、隧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自主预习】
一、预习四步曲: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我能把本课的生字写正确、规范
3.我能做到流利朗读五遍课文,不错字,不漏字,不改字。
4.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后的生字。
想一想:如果给这些生字分类,你会怎么分呢?你会用什么有趣的方法记住给本课的生字呢?
二、预习自测:
1.下面的词语应该怎样读?
笨重漫长欣喜若狂凶猛异常
轻灵鸟翼五彩斑斓毫不相干
骨骼结构点睛之笔凌空翱翔
后裔滑翔茹毛饮血形态各异【自主检测】
一.补充词语
()彩斑斓欣喜()狂凌()翱翔
形态()异天之()子茹毛()血
二、按意思写词语。
1.反应慢,不灵活。
()
2.动作等迅速灵敏。
()
3.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拓展延伸】
通过阅读书籍、查阅资料更好地了解恐龙的进化演变。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通用5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1【教材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4、读题、解题: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⑴读词语比赛,出示生字词屏: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⑵猜词语比赛,出示字屏: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 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15个常用字,积累“五彩斑斓、点睛之笔”等词语。
2.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交流中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问题,尝试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3. 初步体会本文的严谨表达,尝试运用这种表达简明扼要地介绍关键部分。
【教学重难点】1.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2.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简明扼要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出示,引入课题【课件出示2】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1.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2.读课题质疑(1)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
(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2)质疑师: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说说你的疑问。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一一记录在黑板上,重点标注有价值的问题,在之后的教学中一旦得到解答便做上已答标记)3.【课件出示3】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教师展示化石的师:在刚才的提问中,很多同学比较关注这项研究的进展,大家看,这就是目前文中说到的重要证据——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让我们带着这个重大发现和各种奇妙问题,一起走进课文吧!【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记录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出示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5】迟钝不仅描绘隧道繁衍十吨公斤脑颅膨大敏捷树栖开辟崭新笨重谈起鸽子毫不相关描绘末期形态各异前肢鸟翼2.【课件出示6】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
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课件出示7】注意读准平舌音“隧”,翘舌音“崭肢”等。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5.指导书写【课件出示8】重点指导“隧、翼”的书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第【1】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目标:1.认识“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3.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研究科学的热情、探索求知的兴趣。
4.体会课文句子表达的准确性,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知道,我们班有很多男生喜欢恐龙,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知道的恐龙(学生交流)2.恐龙简介:“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是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命名的。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
恐龙家族的成员种类很多,形体大小各异。
大的,庞大笨重的身躯可超过大象;小的,轻盈灵活的身体酷似雄鸡。
恐龙在中生代末期突然全部灭绝,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我们现在知道的恐龙,是根据发掘出的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3.欣赏恐龙。
看了这些,恐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通过预习,谁能帮助同学解决疑问2.认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3.重点指导“隧、翼”的写法:“隧”字最后写“辶”;“翼”分为上下两部分,写时注意紧凑,“共”的第二横较长。
4.理解词语意思。
(互相交流)5.把你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们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
)2.简要概括课文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06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6飞向蓝天的恐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等词语。
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中生代末大绝灭:现在我们知道,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
而且在那个时候,不仅统治了地球达一亿多年的各种恐龙全部绝灭了,同样悲惨的命运还同时降临在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生活的很多种其他生物。
在这次灾难中灭绝的还有颈龙等海洋爬行动物,有翼龙等会飞的爬行动物,菊石、箭石等海洋无脊椎动物。
经过这场大劫难,当时地球上大约50%的生物属和几乎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真是一场大绝灭、大空难。
大绝灭的结果使得在距今6500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
这场大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生代。
一、自学合作交流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把生字、字词读准,读通句子。
霸王迟钝骨骼五彩斑斓赫胥黎不仅恐龙欣喜若狂隧道鸵鸟繁衍轻盈脑颅膨大毋庸置疑吨位羽翼茹毛饮血温顺可爱3.我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茹毛饮血:毋庸置疑:4.再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句子分析A、“辽西的发现向世俗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B、“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研读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段落中的“一支”和“漫长”两个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7.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段落中的“一些”和“应该”用在这里表示什么?8.研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恐龙的演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文中的语句表达的很准确,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我们的体会。
再读一读,体味怎样读更能表达出语句的准确。
四、拓展延伸
1.欣赏恐龙的世界
2.课后搜集资Βιβλιοθήκη ,开“恐龙知识会”。【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鸟 猎食性恐龙
↑
? 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
恐龙 第一代
一、编制学案,课前预习
二、复习旧知,引出探索发现之旅。
1、恐龙和鸟类二者似乎毫不想干,科学家们为什么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恐龙后裔呢”?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后呢?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主题活动一】
1、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研读第4自然段。
(1)自读第4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恐龙的演化过程。
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件。
2、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学 案
导案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
①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②将生字注音、组词。
③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小组讨论。
①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并读一读。
②恐龙和鸟类二者似乎毫不想干,科学家们为什么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恐龙后裔呢”?
③理解第二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
二、展示
1、展示生字新词。
2、展示预习部分。
3、积累文中的四个字、词语。
4、找出你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句子,有感情地赏读。
三、总结反馈
(2)小组合作,根据标画内容填写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族
繁衍生息情况
它们的特点
作者说明的角度
第一代
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从生活习性上
从身体形态上
从性情上
猎食性恐龙
从体态、习性、体表的不断变化上
2、交流汇报。
【主题活动二】
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合理的、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体会恐龙演变的过程,进行复述。
二、自主合作,互动交流:
1、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展示
三、情景导入,复习旧知
四、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精讲释疑,引导点拨
六、当堂练习,反馈矫正
五、课后反思,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霸王龙()的马门溪龙()的鸽子
( )的孔雀()的演化()的鸟儿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恐龙。(图片展示)恐龙灭绝这个谜还不能完全解开。对我们而言,恐龙充满神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2、学生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盘龙二小语文导学案
年级:四年级课型:新授课时数:2课时执教:赵红梅
课 题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准确地读写词语。
2、理解一支恐龙深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一说。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