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习题集

合集下载

2020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2020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离线考核《中国现代文学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以上列名为发起人)、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

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指1921年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和《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

文学研究会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文学研究会成员多,有许多著名作家,对中国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第三种人以苏汶为代表“第三种人”作家群体是20世纪前期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他们的文艺思想既异于现代评论派的自由文艺思想,又有别于林语堂、周作人自由文艺观。

他们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重心是艺术真实论,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关注文学的高品位,其观点有合理性。

即使有些主张存在偏颇,但这种偏颇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其价值不应简单否定。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分析《日出》中陈白露复杂的思想性格。

答:(1)陈白露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游戏人生,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

(2)陈白露良知犹存,虽强颜为欢,但对潘月亭等为富不仁的剥削阶级充满嘲讽、戏谑和仇恨。

2、闻一多称田间为"时代的鼓手",试谈你对这个评语的理解。

答:(1)“时代的鼓手”简洁而又形象地概括了田间的诗在思想和艺术上的特点。

(2)田间的诗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强烈的政治鼓动性,表现了高昂的时代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是曹禺的《雷雨》。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2. “左联”是“五四”以来第一个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是第一个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核心。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3.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4. 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5. 陈二妹是郁达夫的小说《薄奠》中的主要人物。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6. 《血字》是最能代表殷夫诗风的一首红色鼓动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7. 被称为“归来诗人”的是艾青,他创作了《小草在歌唱》一诗。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8. 被称为“战士诗人”的是贺敬之,他创作了诗歌《将军三部曲》。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9. 刘世吾这一形象出自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0. 《雷锋之歌》的作者是郭小川。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1. 《五奎桥》、《青龙潭》、《咖啡店之一夜》的作者都是洪深。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2. 1917年胡适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A 、正确B 、错误答案:错误13. 现代诗坛上最早出现的新诗个人专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4.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召开。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5.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刻画彭德怀形象的长篇小说。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6. 《黑骏马》的作者是张承志。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17. 闻一多关于诗歌“三美”的主张包括:“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

()A 、正确B 、错误答案:正确二、填空题1. 陈白尘把他的讽刺喜剧()称为“怒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与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与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答案一、填空:1.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章士钊3.《抗战文艺》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进化论6.《牧羊哀话》7.《腐蚀》8.觉新9.《在其香居茶馆里》10.《风萧萧》11.《玉梨魂》12.钱玄同13.《原野》14.《文化偏至论》15."平和冲淡"16.《倪焕之》17.《还魂草》1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樊家树20.《放下你的鞭子》21.1917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22.陈独秀《新青年》23.《文学改良刍议》2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5.《终身大事》二、单向选择:1.D 2.D 3.B 4.D 5.B 6.A 7.B 8.D 9.B 10.C11.C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19.B 20.D21.C 22.A 23.A 24.C 25.C三、多项选择:1.ACE 2.BCD 3.AB 4.ABCE 5.ABCE 6.BE 7.BD 8.ACDE 9.ABCE 10.ACD 1l.ACD 12.ABC 13.ABCD 14.ABCD 15.ABD16.BC 17.ACD 18.ABD 19.ABC 20.ABCD 21.ABCD 22.ACD 23.AD 24.AC 25.ABD四、简答题:1、《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

1915年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

《新青年》同仁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青年》对我国现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胡适的新诗,多发表于《新青年》。

2、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以上列名为发起人)、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2、“创造社”3、鸳鸯蝴蝶派4、京派作家5、七月派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新月派”诗歌的创作特色2.沈从文小说的艺术特色3.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念的时代意义4.“海派小说”的艺术成就5.“延安文学”的得失三、论述题(25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思想。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期末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京后,《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思想: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鲜明提出“人权、平等、自由”。

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就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

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二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表明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响应。

钱玄同是语言文字学家,他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角度说明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势在必行,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态度甚为激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A.鲁迅B.胡适C.郭沫若D.茅盾2、下列哪一部小说不属于老舍的作品?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子夜》3、下列哪一位诗人不是现代派诗人?A.戴望舒B.何其芳C.卞之琳D.郭沫若二、简答题4、请简述《围城》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41、请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流派。

411、请谈谈你对鲁迅的看法,包括他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

4111、请简述老舍的创作风格和文学观念。

请谈谈你对现代派诗歌的看法,包括其特点、影响等。

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考察,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一、引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方面。

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掌握重要作家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文学现象的分析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今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方法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

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

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一、填空题1、 90 年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三点:、、。

2、 90 年代文坛掀起“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三架马车”是、、。

3、新时期歌颂“张志新”的代表诗作有:雷抒雁的《》、公刘的《》。

4、刘心武的《》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是蒋子龙的《》。

5、新时期“人物专题式报告文学”的代表作有:徐迟《》、黄宗英《》。

6、“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有:宗福先的《》、崔德志的《》。

7、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 _______ 《》、 _______ 《》。

8、“第三代诗歌”两个代表性群落是:、。

二、搭配题(用线条将作者和作品连起来)王朔《有关大雁塔》王安忆《虚构》贾平凹《顽主》马原《腊月正月》韩东《小鲍庄》三、名词解释1、朦胧诗:2、中国式现代派小说:3、探索剧4、京味剧四、简答题:1、简述余秋雨散文的特色2、简述马原小说的意义五、论述题1、试析莫言《红高粱》的意义及特色2、试析“新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第一次文代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一、填空题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 ________ 的作品《》。

2、徐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塑造了科学家的形象,掀起了一股“科学家热”。

3、新时期歌颂“张志新”的代表诗作有:雷抒雁的《》、公刘的《》。

4、“伤痕小说”、“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分别是刘心武的《》、 _______ 的《乔厂长上任记》。

5、荒诞川剧《潘金莲》是 __________ 的代表作。

6、戏剧《茶馆》采用了 ________ 的结构手法。

7、戏剧《曹操与杨修》的深刻主题是。

8、 90 年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三点:、、。

9、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 _______ 《》、 _______ 《》。

10 、巴金的《》选自散文集《》是一篇怀念亡妻的至情悼文。

二、搭配题(用线条将作者和作品连起来)马原《活着》刘恒《商州初录》贾平凹《青衣》毕飞宇《伏羲伏羲》余华《冈底斯的诱惑》三、名词解释1、阿城的《棋王》2、改革文学3、新写实小说4、新生代诗四、简答题1、简述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复习习题集(含答案)[1]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复习习题集(含答案)[1]

欢迎阅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学期复习习题集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鸳鸯蝴蝶派的主流是言情小说,还有一个坏的支流,就是黑幕小说。

专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钱玄同、周作人曾撰文加以批判。

3."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女神》便是它喷发出来的璀璨珠玉。

4.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升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

5.1921年成立的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

6.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27.贯穿闻一多唯一两部诗集《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他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28.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29、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30、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31、茅盾说:“要是有人问道:第一个‘十年’中反映着小市民智识分子的灰色生活的,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是叶绍钧!”32、与文学研究会并峙的着名文学社团是创造社,它于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33.湖畔诗社是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他们以“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为特色。

34.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35、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36.废名是一位风格独特,以抒情见长的作家,其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

2.封建复古派甲寅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

3.(《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史最久的刊物。

4.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5.(进化论 )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6.郭沫若的小说创作始于1919年,最早发表的小说是(《牧羊哀话》)。

7.茅盾创作于四十年代的小说(《腐蚀》 )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8.在《激流三部曲》中,( 觉新)是巴金塑造的第一个含有复杂感情的、现实生活中活生生存在着的小人物。

9.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标志着沙汀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

10.徐讦的长篇小说(《风萧萧》)以浪漫主义的激情编织了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生动故事,以想象化的方式营构了中、美、日三国间谍之间的明争暗斗。

11.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

12.文学革命中,(钱玄同)曾斥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

13.曹禺的(《原野》)是30年代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

1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思想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主张。

15.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分为"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二体。

16.叶绍钧的(《倪焕之》)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

17.以1942年发表的小说(《还魂草》)为标志,巴金的创作风格分为前后两期。

18.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描写了华北地区开展土地革命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

19.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一个以(樊家树 )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习题集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基本知识填空1、的兴起凝结和统一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著书立说和书函往来的单向而又有限的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方式。

2、在晚清就出现过等呼吁提倡白话文。

3、晚清以来的文学,在维新运动的直接影响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的“ 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提高的“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

4、“诗界革命”始于1895年秋冬之际,倡导者为夏曾佑、、。

5、晚清以降的和为现代文学的发生准备了语言工具和部分思想资源。

6、1898年8月,()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首次高张“”的大旗,将“文言”与“白话”置于二元对立的格局。

7、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和拥护(科学)。

9、在《新青年》阵地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行思想启蒙运动,一是重新评判孔子,倡导思想自由;二是。

10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提出“一时代应有()”,“今日之文学应以()为正宗”。

11、()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年9月易名为《新青年》。

12、()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

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胡适认为文学改良须从“”入手。

同年()月,陈独秀又在《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上书文学革命的“”,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

13、为了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演了一场著名的“双簧戏”。

14、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

15、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提出以为文学之本。

16、文学革命的先驱们把批判“黑幕派”和“”以及旧戏曲,作为一场硬仗来打。

17、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主张要建设一种()文学、()文学、()文学,这显示着新文学与()的关系、与()的关系、与()的关系。

18、新文学运动中先后有()、“学衡派”()、“甲寅派”()等守旧派与新文学较量。

19、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9月在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

20、《甲寅》由主编,1914年创刊于日本东京。

21、文学研究会,()年1月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如周作人、()、()、叶绍钧等。

会刊《小说月报》,宗旨是联络感情,增进知识,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

认为不能将文学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要将文学当作于人生很切要的工作来做,表现社会问题,反映现实文学研究会同人认为“将文学当作(),现在已经过去了。

”他们相信文学也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

称“为人生派”。

有“”和“” 这两种小说形式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比较流行。

文学研究会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写法上倾向于( )。

22、创造社于()年()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田汉、张资平等。

前后两期。

会刊《创造季刊》。

以浪漫抒情为主要创作特色。

称“为艺术而文学”的新文学流派。

主要倾向于,有浪漫抒情的“自叙传”小说。

23、1926年《》创刊后,创造社进入了它的后期,成为一个革命文学团体。

24、胡适在《论新诗》中提出过“”说,认为新诗要摆脱旧诗词曲的束缚,不但要用白话,还应不拘格律,向自由诗发展。

25、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来概括新文学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26、1918年底到20年代初,周作人先后发表了《》、《思想革命》、《平民文学》等文章与论著,主张新文学要以人道主义为本, 1923年,周作人出版了评论集《》进而要尊重作家的创作个性。

27、现代文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的现代化;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焦点集中在( )上。

28、1921年,周作人发表题为《》的文章,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二、名词解释:1、《新青年》2、“五四”新文化运动3、“五四”文学革命4、三大主义与八事5、“学衡派”和“甲寅派”6、文学研究会7、创造社8、新月社9、湖畔诗社10、语丝社三、选择1、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A、《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A、《文学改良刍议》B、《文学革命论》C、《我之文学改良观》 D.、《论古文白话之消长》3、现代最早发表的白话新诗集是《尝试集》,它的作者是()?A、郭沫若B、鲁迅C、俞平伯D、胡适4、胡适在()提出“八不主义”A、《文学革命论》B、《人的文学》C、《论新诗》D、《文学改良刍议》5、文学研究会成立于()A、1919年B、1921年C、1922年 D、1924年6、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

A、《创造日》B、《创造周报》C、《创造月刊》D、《创造季刊》7、“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A、湖畔诗社B、创造社C、浅草社 D、新月社8、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A、茅盾B、鲁迅C、李大钊 D、胡适9、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古主义流派是()A、甲寅派B、学衡派C、国粹派D、礼拜六派10、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A、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 D、林纾11、在新文化运动进入高潮时,有两篇文言小说《荆生》和《妖梦》用影射的手法向新文化运动进行攻击,这两篇小说的作者是()?A、章士钊B、林纾C、梅光迪 D、吴宓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有过一次发生在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间的著名论争,即“问题与主义”之争,这场论争主要发生在()?A、胡适与陈独秀之间 B、鲁迅与陈独秀之间C、李大钊和胡适之间D、鲁迅与李大钊之间13、创造社活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它以哪一年为界线?()A、1925年B、1926年C、1928年 D、1924年四、简答:1、中国现代文学是怎样发生的?2、近代诗文界革命为何不能产生如“五四”文学革命那样的影响?3、《新青年》阵营有哪两方面的思想启蒙实践?4、《新青年》杂志的出现为什么成为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的重要标志?5、“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6、“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进行过哪些文艺论争?7、文学革命有什么实绩和意义?8、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9、白话文学(中国现代新文学)早期的理论建设有哪三方面的内容?10、试说胡适、周作人新文学观的异同。

11、20世纪中国文学怎样分期?12、简要说明“五四”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第十七章鲁迅一、基本知识填空1、鲁迅生于,卒于,鲁迅原名____________。

()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

2、鲁迅在《》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重要思想。

3、()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第一篇白话小说,“颇激动了()。

它以、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4、《故事新编》中共收入历史小说()篇。

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补天》的原名是“”。

5、鲁迅杂文创作始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写()至1936年,共有杂文集()本。

6、《朝花夕拾》共()篇散文,原题为《》。

7、鲁迅有三本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8、爱姑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9、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____________》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小说《风波》以____________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____________》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____________》中的陈士成等。

13、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____________》。

14、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____________》。

15、《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____________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16、鲁迅自己曾经用“____________”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7、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____________》有精彩的描写。

18、除了多种文学样式的创造外,鲁迅一生最为重要的贡献还在于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精神和现实的优秀传统。

19、鲁迅开创了表现与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

20、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有两大类,即和。

21、鲁迅《祝福》控诉了封建社会父权、、、这“四条极大的绳索”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二、选择1、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这个比喻出自()。

A、《孤独者》B、《在酒楼上》C、《孔乙己》D、《伤逝》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

这些小说后结集为()。

A、《呐喊》B、《彷徨》C、《热风》D、《故事新编》3、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4、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特点的作品是()。

A、《伤逝》B、《风波》C、《故乡》D、《明天》5、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 + 才子”的批评家是()。

A、茅盾B、田汉C、鲁迅 D、夏衍6、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A、《野草》B、《随感录》C、《热风》D、《坟》7、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

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8、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发抒了叛逆反抗之声。

这篇小说是()。

A、《故乡》B、《孤独者》C、《祝福》D、《长明灯》9、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