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电气安全是指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

掌握电气安全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电气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1.电气事故的原因及分类电气事故常常是由电气设备的故障、电气线路的短路、漏电和电器安装不规范等因素引起的。

根据电气事故的后果,可以将电气事故分为电击事故、电火灾事故和电气爆炸事故等。

电击事故是指人体接触电流导体而导致的伤害,电火灾事故是指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电弧、电火花而引发的火灾,电气爆炸事故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发生爆炸。

2.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电气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和全员参与。

安全第一是指在电气使用中,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应放在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采取综合的手段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电气安全隐患。

依法管理是指遵守电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全员参与是指每个人都要对电气安全负起责任,积极参与电气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3.电气安全的常见措施为了保障电气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再次,要加强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保护,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防止电气设备过载、短路和漏电等情况,以避免电火灾的发生。

此外,电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应了解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4.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电气安全隐患,如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电缆绝缘损坏、电气设备短路等。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1.常见的电气事故有哪几种?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和电气装置事故。

(1)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1)电击。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

通常所说的触电指的就是电击。

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前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后者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2)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分为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性损伤、电光性眼炎等伤害。

电烧伤是最常见的电伤,分为电弧烧伤和电流灼伤。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2)雷击事故。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放电现象。

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

其能量释放出来可能形成极大的破坏力。

(3)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由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中产生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

(4)电磁辐射事故。

电磁辐射事故是指电磁波形式的能量辐射而造成的事故。

辐射电磁波指频率100千赫以上的电磁波。

在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波照射下,人体所受到的伤害主要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者除祌经衰弱症状加重外,还伴有心血管系统症状。

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有滞后性,并可能通过遗传因子影响到后代。

(5)电气装置故障及事故。

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

◉事故案例案例1: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儿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大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合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该职工没有仔细看,结果导致修理工当场身亡。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

电气安全基本常识电气安全是指在使用电力设备、工具和设施时,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电击、火灾和其他电气故障所造成的伤害。

电气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以下是一些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

1. 查看电源插头和插座:在使用电器之前,需要检查插头和插座是否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破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2. 避免电源过载:电气设备和用电器具的功率不应超过插座的额定功率。

插座上部分会标有额定功率,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插入过多的插头,以免电源过载引发火灾。

3. 使用合适的电源线:使用电器时应选择适配电器功率的电源线,线材不应过长,以免电流损失。

同时,线材应保持完好无损,避免出现磨损或损坏的情况。

4. 插拔电器时先关闭电源:在插拔电气设备时,务必先关闭电源开关。

尤其是在插拔大功率的电气设备时,更要先关闭主电源,以避免触电风险。

5. 避免水与电接触:电器设备和水是不相容的。

在接触水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时,需特别小心。

尽量避免电器设备进水,以免引起短路和电流泄露。

6. 防止线缆过热:高功率的电气设备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注意不要让电源线过热,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以免引发火灾。

7. 不乱拉乱拽电源线:在使用电器时,不要任意拉拽电源线,尤其是在拔掉插头时。

这样做容易造成线材脱落或线路损坏,增加触电风险。

8.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电线、插头和插座,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检查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设备是良好接地的,以减少电击风险。

9. 注意防雷措施:在雷雨天气中,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避免在雷雨中使用电气设备和接通电源。

在雷雨天气中,应尽量避免接地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

10. 学习急救知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电气伤害的处理方法。

如果发生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急救。

总结起来,电气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合理使用电气设备,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

电气的安全知识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电气安全知识,供大家参阅。

电气安全知识(一)安全电压人体与电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组织(如皮肤、心脏、呼吸器官和神经系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叫做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

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

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点不同的地表面各点上呈现不同电位,电位的高低与离开接地点距离有关,距离愈远电位愈低。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

如果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合拢双脚跳离接地处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相间触电所谓相间触电,就是在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时候,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的相线或人体同时接触电气设备不同相的两个带电部分时,这时电流由一根相线经过人体到另一个相线,形成闭合回路。

这种情形称为相间触电,此时人体直接处在线电压作用之下,比单相触电的危险性更大。

致命电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在电流不超过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或窒息造成的。

因此,可以认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即为致命电流。

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相关因素人体触电时的危险性与以下各因素有关:(1)人体触电时,致命的因素是通过人体的电流,而不是电压,但是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因此,人体触及到带电体的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

但不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触电都是危险。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电击伤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

电气安全知识有哪些

电气安全知识有哪些

电气安全知识有哪些电气是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电工装备制造等学科或工程领域的统称。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电气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气安全知识一、基本原则1、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工、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工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其他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安装、维修和拆除。

2、建筑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五线制系统。

3、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

4、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开关箱,专用开关箱内必须设置独立的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5、严禁在高压线下方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至少6m的水平距离,达不到上述距离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6、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电炉、电热杯等较大功率电器。

如需使用,应由项目部安排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电器的电气线路和控制器。

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的电炉、电热棒等。

7、严禁在宿舍内乱拉乱接电源,非专职电工不准乱接或更换熔丝,不准以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保险)丝。

8、严禁在电线上凉衣服和挂其他东西等。

9、搬运较长的金属物体,如钢筋、钢管等材料时,应注意不要碰触到电线。

10、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

11、移动金属梯子和操作平台时,要观察高处输电线路与移动物体的距离,确认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进行作业。

12、在地面或楼面上运送材料时,不要踏在电线上;停放手推车、堆放钢模板、跳板、钢筋时不要压在电线上。

13、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如电焊机、水泵、小型木工机械等,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

然而,由于电气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电气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因此,了解和掌握电气安全技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电气安全技术知识,以提高我们对电气安全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一、电压和电流1.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中电动势或电势差的物理量,单位为伏特(V)。

通常,电压高的区域会产生较强的电场,带有较大的电击危险。

2.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流过大可能导致电器过载、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1. 接地保护: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良好接地。

良好的接地能够将异常电流迅速传导到地面,减少触电的危险。

2. 电气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线、插座、开关等部件是否完好,防止其因老化或损坏引发安全问题。

3. 防水防潮措施: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气设备时,应注意防水防潮,以免导致电气短路或触电。

三、常见电气事故及预防措施1. 触电事故: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首先应注意使用绝缘手套、穿戴绝缘鞋,并禁止将插头直接接触身体。

同时,避免操作电气设备时手部潮湿或有水分。

2. 电气火灾: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电气设备过载,并定期检查电线等设备,能有效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3. 电击事故: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应注意避免使用损坏的电线和设备,并不将金属物体插入电器插座。

四、电气事故应急处理当电气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

请记住以下步骤:1. 切断电源:立即切断电源以停止电流传导。

2. 寻求帮助:拨打紧急电话,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专业救援。

3. 施救:如果受害者意识清醒,可以通过非导电工具或救生绳进行救援。

但在没有专业知识和工具的情况下,不建议直接接触受害者。

总结:电气安全技术知识涵盖了电压、电流、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常见电气事故等方面的内容。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01.触电定义及对人体危害
触电定义及电流大小、时间影响:
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为20毫安时,人手就很难摆脱带电体。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毫安时,短时间内人就会窒息致死。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时,对人将是致命的。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这主要是 因为: (1) 能量积累。电流持续时间愈长,能量积累愈多,心室颤动电流减小,使危险性 增加。 (2) 与易损期重合的可能性增大。在心脏周期中,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2S的T波这 一特 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被称为易损期,电流持续时间愈长,与易损期重合的可 能性就愈大,电击的危险性就愈大。 (3) 人体电阻下降。电流持续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使通过人 体的 电流进一步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不会出现触电现象,如图1所示。
图 1图1单:相单触项电触的电理理想想情情况况
图2:单项触电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时,触电者会死的很惨。多数情图况2下单,相强触大电的的实触际情电况电 流会将人体烧焦。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02.触电事故种类、方式及规律
100-200微安 男1.1MA女0.7MA
对人身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引起麻的感觉(感知电流)
不超过10MA时
人尚可摆脱电源(摆脱电流)
超过30MA时
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超过100MA时
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箱匣等把带电体同 外界隔离开来。分永久性屏护装置和临时性 屏护装置。
⒈作用:预防触电、电弧伤人、预防弧光短 路、便利检修工作。
⒉基本要求:
• ①、变配电设备,采用网眼遮栏高度不应低 于1.7米,下部边沿离地不应超出0.1米,网 眼不应不小于40×40平方毫米;
二、电流对人体旳危害
电流经过人体是具有伤害作用旳,其伤害旳 程度与下列因有关:
1、电流旳大小:电流越大,致命旳危险越大。将人体对电流
旳反应分为:
直流(DC)
交流(AC)
感知电流
2mA
0.5mA
摆脱电流
50mA
10mA
最大忍受电流 80mA
30mA
致命电流
300mA以上
50mA
2、电流连续时间:电流经过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 ①、TN-S系统: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即保 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完全分开。
• ②、TN-C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 完全共用旳系统。
• ③、TN-C-S系统:干线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 零线前部共用(PEN线),后部分开旳系统。
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方式
3、反复接地:TN系统中,保护中性导体上一
仰,一只手掰开触电者旳嘴。另一只手捏住 其鼻子。 • (2)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将嘴紧贴触电者旳 嘴,手捏住其鼻子大口吹气。时间2秒,吹气 量800-1200毫升 • (3)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旳嘴,同步 迅速松开鼻孔,让气体从触电者旳肺部排出, 时间3秒。 • (4)反复操作,每分钟12次,直到触电者清 醒为止 • 注意:触电者为小朋友,只可小口吹气,以 免肺泡破裂
带电体与大地、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及带电体与 带电体之间应保持一定旳电气安全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安全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防止人身触电,有人触电如何进行触电急救
安全用电主要是防止人身触电。

根据实践经验,只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
1.一般不要带电操作。

安装或维修电路时,应该先切断电源,应单手操作,并注意对地绝缘。

2.防止绝缘部分损坏和潮湿。

导线外部的绝缘皮容易磨破,开关、插座等的绝缘壳容易碰破。

电器设备不要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

不要使电器的绝缘部分受潮,不要用潮湿的手去接触开关和用电器。

3.防止导线跟其他导体接触。

户外的输电线一般是裸线,并且电压较高。

因此,其他导体(如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的天线和晾衣服的铁丝等)要远离输电线,免得万一导线断落在这些导体上,使它们带电而引起触电。

4.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要把它的外壳接地。

一旦出了触电事故,我们首先要拉下电源开关,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离电源开关较远,则应用绝缘物将触电者身上的导线弄断或挑开。

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应根据触电者的状态进行抢救。

当触电者昏迷不醒时,要一面进行人工呼吸,一面迅速与医院取得联系。

切忌采用泼水、灌药、打强心针等不合理的抢救方法。

2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哪些电器灭火的方法及要注意什么
1.短路。

造成电气回路短路成灾的原因主要有:①电气线路陈旧破损,绝缘被击穿。

②电气线路敷设不合规范,设备安装不合理。

③私接乱拉电气线路和设备。

2.电热器和灯其使用不当。

其主要原因:①违规使用电热器,如在禁用区域偷用,使用时无人看管,将其置于易燃、可燃物附近等;②在使用过程中遇突然停电,人员外出时忘记切断电源
3.过负荷。

当导线或设备的电流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使得导线或者设备的温度超过其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

4.接触电阻过大。

导致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①金属导线接点处发生氧化反应变形;②在铜铝导线混接时、潮湿条件下铜铝导线间发生极化现象产生电势,在该电势长期作用下使导线腐蚀引起接触电阻过大
此外,火花电弧、漏电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由于导线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所致。

如果是家庭电气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注意要断电,防止灭火过程中触电。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电气火灾,应准确选择灭火剂或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对大型带电设备火灾,应在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效实施断电灭火或带电灭火的战术措施,
防止触电而造成人员伤亡。

1、火情侦察
(1)了解起火部位,了解火场内是否有人触电或受火势威胁、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

(2)查清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及闸阀开关的位置。

(3)了解固定灭火装置的启动情况。

(4)掌握火势蔓延的途径、燃烧物质性质、火灾范围、进攻路线及堵截阵地的设置位置。

2、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3、断电灭火。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迅速(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

(1)对地电压在250V 以下的电源,可穿戴绝缘手套,用绝缘电剪将电线剪断。

(2)在切断用磁力开关启动的带电设备时,应先(按钮停电)关闭设备电源,然后再断开闸刀。

(3)在配电室断电时,应首先断开主开关。

4、带电灭火
(1)运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具扑救初期的带电设备、线路火灾。

3说明雷电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人身防雷的方法。

一、雷电的主要特点:
1、冲击电流大。

2、时间短。

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

4、冲击电压高。

二、雷电的危害
1、直击雷破坏。

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2、感应雷破坏。

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

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3、静电感应雷。

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

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

4、雷电波引入的破坏。

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

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一)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四)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六)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七)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八)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九)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十)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4使用家用电器时,如何防止触电
1、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电器
2、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判断家用电器是否漏电,在手边无验电笔时,要用手的背面接触家用电器的外壳,若漏电,则手因条件反射而弯曲,而弯曲的方向又恰好是脱离家用电器的方向,这样,触电的时间很短,不会有危险;家用电器停用时,拔掉电源插头;不带电修理家中的线路或电器;搬动家用电器前,应关上开关并拔去插头,并避免磕碰。

3、要有两级防触电技术措施
国家安全用电标准要求,采用两级保护,即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基础上安装漏电保护器。

形成防触电的双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4、避免旧家用电器超期服役
家用电器超过使用寿命后,电器元件会老化,电器内部绝缘不良,电器随时可能发生外壳带电现象,给使用者人身安全带来伤害。

5、家庭尽量避免临时用电、杜绝私扯乱接
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购买家用电器后,因插座不够用,自己私扯乱接,安装临时插座使用。

有些用户安装的插座不固定,随意乱放,哪里方便就放在那里,对家中的老人、孩子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家庭应尽量避免临时用电、杜绝私扯乱接。

5通过本选修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本课的教学有什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