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应该走进大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论文]

科学教学应该走进大自然

内容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开发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对于身在山里的孩子来说,大山里的一草一木、一鱼一虫,莫过于是他们最熟悉的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通过这些学生已知的知识,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去发现,把课本知识生活化,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去解决课本中的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把握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更好的认识自然,更好的学习科学。关键词:自然知识科学教学利用

鹦鸽镇地处秦岭腹地,是陕西省太白县的东大门。山高水长、地广人稀,有着天然迷人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在其中。这儿山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珍稀植物,有着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河道源远流长,有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石头,孩子们对这儿已再熟悉不过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把它应用到科学教学当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自然知识解决《科学》课本中的知识,整合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不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吗?

一、让课堂,走出去

“让课堂回归生活”,是教育的必由之路,那么对于实践性极强的小学科学课如何让它回归生活呢?科学课堂虽然可以进行实验,但实验毕

竟是有条件限制的,学生不易很直观的去认识,不能很全面的了解课本知识。如何由课堂去认识更广的世界呢?最好的办法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我们这儿的河道源远流长,成群的卵石布满了河道。在进行《卵石的形成》一课教学时,学生可能会提问:为什么卵石的大小不一样呢?卵石真的就上游大下游小吗?课堂上我们只能给学生在脑中形成比较肤浅的认识。为此,我们可以带学生到河边亲自看一看,教师只需要当好导游,边走边讲。这样对于卵石大小及卵石形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学生是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来学习的,学习兴趣也会是十分浓厚的。

二、把自然,引进来

科学课需要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大自然,课堂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堂的范围又是非常狭小的,要让学生认识大自然,只有将大自然引入课堂。在教学不同种类岩石的时候,只靠书上的图例很难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那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前亲自去山上、河道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岩石。在课堂上教师讲授时,学生会很关注自己找到的岩石的种类,便会集中注意力去鉴别自己石头的种类,然后教师再将每位学生探求的结果综合到一起,课本内容也就讲得差不多了。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各种岩石,而且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乐何而不为呢?

三、交实践,给学生

科学课需要实践,需要动手操作,大量的实践活动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科学课中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小实

验。比如采集捕捞活动,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因此,科学课应尽可能地把大量的实践交给学生去完成。鹦鸽镇的沃土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学习植物叶子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山上采集树叶制作标本,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不同植物的叶子,而且了解了更多的植物;学习了昆虫,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山里去走一走,让学生亲自去捕捉一些昆虫,让学生亲自去看一下,去认识一下,这样学生不仅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课本知识,而且对自己的家乡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四、让学生,去游戏

好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莫过于游戏了。山里孩子的游戏更有大山的味道。课余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山上采蘑菇、扑蝴蝶、捉昆虫制作标本、滑冰等。这些游戏其实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自然知识在里面:采蘑菇时学生会问哪儿才会有蘑菇?学生就知道了蘑菇喜欢生活在背阴的地方;这只蝴蝶为什么和别的蝴蝶不一样呢?学生就可能认识更多种类的蝴蝶;滑冰时学生会问为什么人在冰上可以滑很远?这样一来学生就可能对摩擦力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师只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游戏;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游戏中自己寻找原因,也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又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扩展,而且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一箭双雕吗?

科学课的实践性,就体现在学生课内外对大自然的认识上,把大自

然融进课堂,又让课堂走进大自然,这就是大山里的孩子的得天独厚之处。让课堂回归大自然,回归生活,这是科学课教学对我们的迫切要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把大自然带进课堂,让学生在科学课中动起来,让学生插上翅膀在大自然中遨游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