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组装知识

合集下载

手动变速器分解与组装指导书

手动变速器分解与组装指导书

手动变速器实训指导书------ 桑塔纳2000系列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桑塔纳2000系列车用变速器的拆装2、掌握对桑塔纳2000系列车用变速器的维护及保养3、掌握对桑塔纳2000些列车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4、对桑塔纳2000系列车用变速器的维修教学内容、一、变速器的分解1、车车上拆卸变速器总成2、总成的分解从车上拆下变速器,首先要将油防控。

然后拆下变速器后盖,输入轴后轴承、变速器轴承座。

输入轴总成、输出轴总成的顺序进行分解、(1)变速器后盖的分解A 拆下后轴承盖B 拆下输入轴的固定螺栓C 取下后盖(2)输入轴后轴承的分解A 拆下后盖内换挡杆的密封圈和衬套,取下档油圈B 取下后轴承外当权,拆下输入轴后轴承(3)变速器齿轮箱体的分解A 拆下一、二档拨叉的缩小,接着把拨叉向右转动,挂入二档,变转边拿出拨叉轴,并拆下一、二档的拨叉去除锁销B 取下二档齿环,同步器锁环和输入轴的五档齿轮及同步器总成C 去除五档齿轮的滚针轴承的内圈和固定垫圈D 挂入一档,锁住输出轴,取下输出轴的五档齿轮禁锢螺母并取下输出轴五档齿轮E 分开导向锁,从变速器前壳三取下变速器壳体F 取下三四档拨叉的缩小和拨叉轴及倒当自锁装置和倒档拨叉轴G 拆下输入轴,处处周(同时取下处处周的外后轴)卸下倒档轴和齿轮去除倒档传动臂H 取下拨叉轴衬套及互锁销,自锁弹簧(4)输入轴的分解从四档齿轮锁环轴取下四档齿轮同步器和滚针轴承。

拆下同步器挡圈,取下三四档同步器总成看,同步环,三档齿轮和担当齿轮滚针轴承。

压出输入轴中间轴承内圈(5)处处周的分解A 拆下输出轴后轴承,取下一档齿轮及滚针轴承和一档同步器,二档齿轮及二档滚针轴承B 拆下三档齿轮的挡圈,取下三档齿轮C 拆下四档齿轮的挡圈,取下四档齿轮D 拆下输出轴前轴承(二)变速器的装配(应按阶梯的相反顺序进行)(三)变速器常见的故障机判断桑塔纳2000型轿车变速器在工作负荷的作用下,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内部各零件的磨损,变形也随之加大,引起个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变坏,出现异常响声发热跳档乱档和漏油等各种故障1变速器的异常响声,变速器内把生不正当的响声,这主要由于轴承磨损松矿和齿轮件不正常啮合而引起的噪声(1)挂档时发响现象:发动机怠速运转,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时有异响,踏下离合器踏板时响声消失原因:A 变速器去防冻剂安装时曲轴与变速器第一轴中心线不同心B 第二轴前轴前轴承磨损污垢起毛C 常啮合齿轮磨损发出均匀的噪声,个别牙齿碎裂,则发出有规律的间隙撞击声D 常啮合齿轮修理时未成对更换,啮合不良E 你一周轴承损坏F 旧齿轮换用了新轴承,在此之前易造成齿面不均匀磨损,换用新轴承后齿面啮合位置改变(2)挂档后发响A 变速器挂入挡位后发响时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在运转时有转机和变速器空腔的共鸣作用而引起的B 当汽车以40km/h以上车速行驶时,发出一种不正常的响声,且车速越快,响声越高,而当滑行或低速时响声减小或消失原因:A 齿轮更换不当,轴或轴承更换后破坏了齿轮正常的啮合B 差速齿轮或半轴齿轮键槽磨损松矿C 主从动锥齿轮配合间隙过大D 从动锥齿轮螺栓松动(3)判断变速器产生响声的过程是由于齿轮和轴振动与其他生源开始,然后扩散到变速器壳壁产生共振而发响,轴承磨损松矿生可以用下列方法判断部位A 变速器处处周后轴承响,在发动机启动后尚未挂档可以听到B 变速器输出轴欠揍正响,必在汽车运行中和变化车速时才响C 轴承磨损东宽厚引起齿轮的发响,将随车速的改变显著D 也可将前驱动车轮假期,启动发动机并挂上空挡,然后急剧改变车速,听出变速器响声来源,以判断故障所在部位学生操作:学生独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当出现困难时及请教老师。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任务引入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任务分析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任务中三轴变速器是齿轮减速器。齿轮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 独立的闭式齿轮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当 出现故障时需要维修人员进行拆卸后修理。如何选用合适工具进行拆卸与装 配是本任务的核心内容。
相关知识
齿轮减速器如图5-31所示,其主要由直齿 圆柱齿轮、角接触轴承、支架、轴、端盖、 键等组成。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相关知识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2.输入轴的安装 将两个角接触轴承(按背靠背的装配方法)安装在输入轴上,轴承中间加轴承 内外圈套筒。安装轴承座套和轴承透盖,安装好齿轮和轴套后,轴承座套固定在箱 体上,挤压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把轴承安装在轴上,装上轴承闷盖,套上轴承内圈预 紧轴套,最后通过调整圆螺母来调整两个角接触轴承的预紧力。输入轴如图5-33所 示。 扩展阅读:观看微课学习【变速器拆卸与装配精度检测】
相关知识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相关知识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5.轴承端透盖安装 (1)固定端透盖的安装。把固定端透盖的4颗螺钉预紧,用塞尺检测透盖与轴 承室的间隙(见图5-36),选择一种厚度最接近间隙大小的青稞纸垫片,涂上黄油 (见图5-37),安装在透盖和轴承室之间。 (2)动端透盖的安装。选择0.3 mm厚度的青稞纸垫片,涂上黄油,装在透盖 和变速箱侧板之间。 6.调整齿侧间隙 通过杠杆百分表来调整两个直齿圆柱齿轮的齿侧间隙,如图5-38所示。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任务四 变速器装配
知识目标
◆学会识图。 ◆了解装配工艺,重视装配工艺方法。 ◆掌握齿轮减速器的装配方法,能够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按工艺过程进行装 配,并达到技术要求。 ◆掌握齿轮减速器设备空运转试验方法。 ◆掌握轴承的装配方法和装配步骤。

变速箱装配工艺流程

变速箱装配工艺流程

变速箱装配工艺流程变速箱装配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艺,涉及多个零部件的组装和调整。

下面是一份变速箱装配的工艺流程,以供参考:1.零部件准备准备所有需要使用的零部件,包括齿轮、轴承、离合器片等。

对每个零部件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2.齿轮组装将齿轮按照设计要求组装在主轴上,并确保每个齿轮的位置和配合度正确。

进行齿轮的啮合测试,确保齿轮间的传动顺畅且无异常噪音。

3.轴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安装轴承,确保其与齿轮和轴之间的配合精确。

使用专用工具将轴承安装到规定的位置,确保其稳固和正确的摩擦力。

4.离合器装配将离合器片和压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并进行调整和校正。

安装离合器装置,确保其能够正确地与齿轮和轴进行联动和分离。

5.润滑系统安装安装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管和油箱等。

进行润滑系统的测试和调整,确保其能够正常供油和维持适当的油压。

6.装配外壳和密封件将变速箱外壳与内部组件进行配合,并使用螺栓和紧固件进行固定。

安装密封件和垫圈,确保变速箱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能。

7.动力传动装置安装安装动力传动装置,如驱动轴和传动链条等。

进行传动装置的调整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确地传递动力和扭矩。

8.调试和测试对已完成的变速箱进行调试和测试,检查其各项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

进行负载测试和实际工况模拟测试,以验证变速箱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清洁和包装清洁已经装配好的变速箱,确保其外观干净无污染。

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对变速箱进行包装和保护,以确保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工艺流程仅为一般性指导,具体的装配工艺可能会因不同的变速箱类型和制造商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工艺流程制定,并与专业工程师和生产人员进行合作,以确保装配质量和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变速器的安装调整》PPT课件

《变速器的安装调整》PPT课件
调整前变速器”L”螺丝,顺时针方向 旋转1/2圈
顺时针调整前变速线的微调螺丝,每次 旋转1/2圈,直到至小齿盘变变速顺 畅
固定后变速线须由内向外固定
检查变速内外线是否因生锈 检查变速内外线是否折到
需h 先调整chain Gap(后变速器导轮与飞8 轮的间隙须等于6mm
变速器使用注意注意事项
•建议骑乘者在骑乘变速车时尽量使用 1、前大齿盘时搭配后飞轮小片的三盘 2、前中齿盘时搭配后飞轮中片的三盘 3、前小齿盘时搭配后飞轮大片的三盘
h
10
h
9
后速器使用注意事項
• 为使变速车在使用时能有更好的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请在使用变速车时请 注意以下状况:
1. 在上坡变速时请提早变速,不让变速器及链条造成强烈扭扯,而影响变速齿 数的搭配
2. 请依不同的路况采取不同的速别,避免一个速别或单一齿片用到底 3. 不同的变速器有不同的强度限制 ,例如TY系列就不适合在登山路况ALIVI,
• 若使用大齿盘对大飞轮时,或是前小齿盘对后小 飞轮,会使链条的角度形成最大的状态,除了造 成齿尖及链条因角度的变化造成较大的磨损也会 使骑乘效率降低,因此我们也不建议使用
•事实上大齿轮对大片飞轮 42齿/34齿 ,所形成的 齿比为1.235 而中齿盘对中片飞轮34齿/27齿, 所形成的齿比也同于1.235,因此, 大齿轮对大 片飞轮,实在是没有必要用到的.建议骑乘者在骑 乘变速车时尽量使用上面的三种搭配
在上坡变速时请提早变速不让变速器及链条造成强烈扭扯而影响变速齿数的搭配不同的变速器有不同的强度限制例如ty系列就不适合在登山路况aliviaceraaltus就不适合在剧烈的路况骑乘变速器为一精密及脆弱机构须避免遭压迫及撞击链条及变速器太多油污会造成变速器不顺畅请定期清洁变速器在大角度变速时某些齿位会有接触声请将链条移动至其它档位及可避免此声变速线在长期使用后会有稍微变松的状况若变速时发现链条爬升速度较慢可透过逆时针旋转变速线微调螺丝1412圈将线稍微拉紧10

变速器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变速器装配基础知识培训

轴的振动过大
总结词
轴的振动过大是变速器装配中的另一个常见 问题,可能影响变速器的稳定性和寿命。
详细描述
轴的振动过大可能是由于轴的加工精度不足 、轴承损坏、轴上零件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检查轴和轴承的 加工精度和装配情况,确保轴上零件的平衡 性。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轴承的工作状况, 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
功能性测试
检查变速器的换挡功能、 锁止功能是否正常。
耐久性测试
模拟变速器在恶劣工况下 的运行,检测其持久性和 可靠性。
振动和噪声检测
检测变速器运行时的振动 和噪声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内。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制定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
明确各项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培训员工
确保员工具备质量意识和相关技能,能够 执行质量检测。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齿轮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中的齿轮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 改变车辆的行驶速度。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利用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通过改变传动比来改变车 辆的行驶速度。
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组由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等组成,通过行星轮的转动来 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变速效果。
标卡尺等。
齿轮和轴的装配
检查齿轮和轴的配合尺寸
确保齿轮和轴的配合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涂抹润滑剂
在接触面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小摩擦力 。
清洁零件
用清洗剂清洗齿轮和轴,确保无杂质。
装配到位
将齿轮和轴按照正确的方向装配到位,并确 保紧固。
润滑系统的装配
检查润滑系统部件
确保润滑泵、润滑管路、润滑 油道等部件无泄漏、无堵塞。
齿轮的啮合要求包括齿面接触斑点、齿侧间隙和齿轮跳动等。齿面接触斑点要求达到70%以上,以保证良好的传 递扭矩能力;齿侧间隙要求在规定范围内,以防止齿轮卡滞或过度磨损;齿轮跳动要求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 保齿轮平稳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变速箱总成装配注意事项

变速箱总成装配注意事项

变速箱总成装配注意事项1. 变速箱总成的组成部分变速箱总成是汽车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包括变速器、离合器、传动轴、换挡杆、齿轮、主轴、副轴、信封壳体等。

这些组件的调整和安装都非常重要,以确保变速箱总成的有效性和顺畅工作。

2. 装配过程注意事项组装变速箱总成的过程很重要,下面列出了一些必须注意的事项。

2.1 注意零件的清洁度和配对性在组装变速箱总成之前,必须确保所有组件和零件都是清洁无尘的。

所有的零件都必须正确配对,并且相互之间兼容。

如果发现任何不兼容或不匹配的零件,都必须及时更换或进行修整。

2.2 仔细检查配件状态在组装之前,务必仔细检查变速器的所有部分和配件状态。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则必须及时更换。

任何损坏的部件都可能影响变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2.3 严格按照装配顺序进行组装在组装变速器时,必须遵循正确的顺序。

否则,可能会导致工作不正常。

该顺序必须严格遵循制造商的要求,以确保成功地安装变速器。

2.4 坚持安装规范在组装变速箱总成之前,必须熟悉制造商的规范和要求。

所有检查、调整和安装的工作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 维持手动技能组装变速箱总成要求技巧和手动技能。

必须仔细处理所有零件,并且需要外部力量。

这可能需要耐心,并在完成组装后再仔细检查变速器的功能。

3. 总结变速箱总成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在组装变速箱时必须注意许多事项。

安装时间应根据规范及时可靠,组件必须正确配对和兼容。

在组装过程中,应仔细检查零件和配件的状态,根据既定顺序进行组装,并遵循制造商的规范和要求。

二轴式变速器拆装顺序和注意事项

二轴式变速器拆装顺序和注意事项

二轴式变速器拆装顺序和注意事项二轴式变速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变速器,常用于汽车、摩托车等车辆中。

拆装二轴式变速器,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问题。

拆装顺序: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车辆停靠在平坦地面上,然后将车辆置于停车状态,关闭引擎,并且拔掉车辆电源,以防止发生电击。

然后需要将变速器连接的部分解除,如传动系、飞轮等。

2.二轴式变速器拆卸:拆下变速器前,需要将对应区域的油液全部排出。

拆下变速器时,先拆下固定螺丝,然后将变速器轻轻移动,直到能够从车辆下面取出变速器。

3.变速器的分解:将取下的变速器放在清洁的工作台上,将变速器外壳打开,然后将变速器齿轮、轴承、主轴分离出来进行清洗。

4.变速器的检查:变速器分离出来后,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检查,看是否有齿轮断裂、轴承磨损严重等问题。

如果存在以上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5.变速器的组装:如果检查无误后,则需要将变速器进行组装。

将清洗干净的齿轮、轴承、主轴、螺丝等重新组合起来,并在每一个接口处涂上油脂,以增加变速器寿命。

6.二轴式变速器安装:组装好变速器后,需要将二轴式变速器重新安装回车辆中。

安装时,需将变速器轴与引擎连接好,紧固扭矩要根据车辆型号来进行设置。

注意事项:1.当拆卸和更换变速器时,被毁了的零部件一定要立即更换。

2.在拆卸时必须十分小心,不要让摆件会因为手法不当而发生毁坏。

3.在清洗变速器之前,将油液全部排干,以免发生污染。

4.要严格按照拆卸的顺序组装好变速器,并按照车辆的扭矩标准进行紧固。

5.在拆卸过程中,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放到相应的位置上,方便组装时对应。

总之,二轴式变速器是车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需要在日常护理中进行保养和维修,在较长的寿命内使用。

拆装二轴式变速器时,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安全和规范,以达到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的效果。

变速箱总成的组装

变速箱总成的组装

1 K3K4离合器总成1固定环2针轴承1外密封圈2内密封圈1压力油表面2摩擦衬里1.将滚针轴承敲入离合器轴承孔并安装固定环。

注意:组装前,清洁所有部件。

2.将密封圈安装到活塞槽中,并将活塞组件安装到离合器缸中。

注意:安装密封圈时,密封圈的密封面应朝向压力油面。

1导向环2压力弹簧3导环1导环2固定环1离合器弹簧拆卸和装配工具(29380017591)(29380017601)3.将导向环和压力弹簧放入离合器缸中。

4.将导环和固定环放入离合器缸中。

5.将弹簧拆卸和组装工具安装到离合器上。

1固定环2卡环钳6.拧紧工具上的螺母并按下离合器弹簧。

7.用卡环钳将卡环安装到离合器缸夹槽中。

8.取下离合器弹簧拆卸和组装工具。

1外部摩擦衬里1内部摩擦衬里1轴承板9.首先,将外部摩擦衬片放入K3离合器中。

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离合器外摩擦片磨损,摩擦片花纹槽的2/3以上磨损,应及时更换。

10.将内部摩擦衬片放入K3离合器。

注意:首先,将外摩擦片放入K3离合器中,然后依次放置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包括10个外摩擦片和9个内摩擦片。

11.将支撑板放入K3离合器。

1弹性卡环1千分表1固定环2针轴承12.将弹性固定环安装到K3离合器中。

13.用螺丝刀将K3离合器摩擦片向上轻推至上限位置; 记录由千分表测量的离合器活塞行程,并完成K3离合器的组装。

注意:将百分表触点按压在支承板上,并至少为三次测量选择不同的位置。

百分表读数为K3离合器活塞行程。

选择不同厚度的内摩擦片,确保活塞行程为1.8mm〜2.2mm。

14.将K4离合器滚针轴承敲入离合器轴承孔并安装固定环。

1密封圈2密封圈1导向环2压力弹簧3导环15.将密封圈安装到K4离合器活塞凹槽中。

注意:安装密封圈时,密封圈的密封面应朝向压力油面。

16.将K4离合器活塞装入离合器。

17.将导向环和压力弹簧安装到离合器缸中。

1导环2个固定环1离合器弹簧拆卸和组装工具(29380017591)(29380017601)18.安装导向环和固定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器组装知识1对象:变速器设计人员目标:了解变速器在组装方法,并反向延伸找出它的设计原理。

2二、变速器的结构与特点三、变速器的组装及调整四、变速器使用注意事项五、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课程提要一、引言一、引言变速器的组装是变速器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之一。

很多用CKD件组装的总成都达不到原装变速器的水平就是因为没有完全掌握该变速器的组装技术(环境清洁度、在线检测配装、压装力控制、温度控制、焊接、铆接控制等)。

组装,不仅是工艺和制造人员要关注的事,它同样也是设计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设计人员不仅要知道变速器要怎样组装,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装配。

下面就重点以我们项目组新开发的MT变速器为例从设计、工艺、制造多个角度谈一下组装过程中的知识点。

二、变速器的结构与特点这是一款前置前驱(FF) 五速手动档变速器。

组成部分如下图。

主体结构分3段,离壳、变壳、后盖。

其中,离壳是装配的主基体。

档位各档传动比一档 3.545二档 1.905三档 1.31四档0.97五档0.816倒档 3.25主减速比 4.13◆成熟产品速比多为系列化,装配时需注意区分标记三、变速器的组装及调整51.组装时一般注意事项⑴加工部位在搬运、组装时,不许有磕碰。

◆磕碰就是废品,是造成异音、漏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⑵为防止粉尘、切屑混入,组装前要清洗干净。

◆经验值:组装后残留异物量在100mg以下。

◆油封等橡胶类制品因膨胀不能清洗。

⑶拧紧作业按规定力矩拧紧。

◆参考数据:表1 各螺栓的拧紧力矩一览表⑷为了防止运转初期烧伤,在滑动面、旋转面、端面及同步器锥面等必须涂抹指定的齿轮油或润滑脂。

⑸组装后要转动一下输入轴,确认啮合状态正常。

6⑹弹性销、轴用挡圈、油封等为易损件,不能重复使用。

⑺弹性销组装时注意方向⑻不论是过渡、过盈配合,组装时都应避免用冲击方法装配,应采用热装或压装。

以免产生磕碰或震坏其他部位⑼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外圈使用同一厂家的制品。

⑽轴用挡圈有选装要求时,应按要求正确选择厚度,用专用工具装入规定位置,确认已完全进入槽中。

⑾装油封时,先确认油封的组装方向,用压力机压至规定位置,并注意组装其他部件时不能划伤油封。

◆油封唇部的划伤及油封的装配倾斜是造成漏油的原因。

7⑿多数部件都有组装方向,应特别注意。

如拨叉、齿轮、齿套、齿毂、轴承等。

⒀组装完毕后,按规定油量加足润滑油。

◆在无油量测定仪器时,加油至加油口下端0~5mm为宜。

因为加油口下缘位置通常为设计油面高度位置。

⒁组装后,变速器总成油中含水量0.02%以下。

◆这是润滑油正常工作的要求,通常在试装时就已测定好,量产组装时可不进行专门控制。

8离合器壳体×拉索支架11.3±3.4 N.m 离合器壳体×分离拨叉支钉36.8±7.4 N.m 离合器壳体×导油板11.3±3.4 N.m 离合器壳×输出轴滚子轴承压板11.3±3.4 N.m 变速器壳×锁球螺塞24.5±3.4 N.m 拨叉轴×拨叉(拨块)15.7±3.1 N.m 离合器壳×锁球螺塞24.5±3.4 N.m 离合器壳×倒档摇臂支架组件17.2±3.4 N.m 变速器壳×空档定位座29.4±5.9 N.m 变速器壳×倒档锁螺塞12.7±3.4 N.m 变速器壳×输入(出)轴导油板17.2±3.4 N.m 变速器壳×倒档定位座合件39.2±11.7N.m 变速器壳×倒车灯开关40.2±12 N.m 变速器壳×加/放油螺塞39.2±11.7N.m变速器壳×离合器壳.m31.0~59.0N.m 32.0~61.0N.m 31.0~59.0N.m9.0~17.0N.m 32.0~53.0N.m 9.0~17.0N.m 15.0~24.5N.m 25.0~42.0N.m 10.0~19.0N.m 15.0~24.5N.m 9.0~17.0N.m 22.0~34.0N.m 13.7~22.4N.m 22.0~34.0N.m 21121211检查力矩1拧紧力矩数量(个)311241702560-0011702435-0011701014-0011701013-0011702550-001螺栓代号使用部位1706124-0011701027-0011601013-001Q14208121702583-0011702115-0011702583-0011702574-0011701021-001表1 各螺栓拧紧力矩一览表9变速器壳×倒车灯开关40.2±12 N.m变速器壳×加/放油螺塞39.2±11.7N.m变速器壳×离合器壳29.4±5.9 N.m变速器壳×离合器壳29.4±5.9 N.m变速器壳×后体18.1±3.4 N.m变速器壳×选档摇臂支架24.5±3.4 N.m变速器壳×操纵盖组件19.6±3.4 N.m变速器壳×操纵盖组件变速器壳×轴承压板27.4±5.9 N.m变速器壳×倒档惰轮轴29.4±8.8 N.m输出轴×输出轴锁紧螺母118 ±7.4 N.m选档摇臂支架×选档摇臂合件11.8±2.4 N.m差速器壳×差速器齿圈77.4±7.4 N.m离合器壳体×分离泵总成11.8±2.4 N.m10.0~17.0N.m23.0~44.0N.m111.0~160.0N.m10.0~17.0N.m72.0~106.0N.m1817.0~28.0N.m23.5~40.0N.m31.0~59.0N.m25.5~44.0N.m25.5~44.0N.m16.0~26.0N.m22.0~34.0N.m17.0~28.0N.m25211213392219.6±3.4 N.m1701013-0011701022-001Q1421030Q18408451701253-0012303110-0011609021-001Q1420820Q1841025TF2Q14210251701030-0011701493-0011703113-001◆考虑到预紧力的释放及弹性、塑性变形,检查力矩一般不等于拧紧力矩。

二者之间存在经验算法。

◆螺栓拧紧力矩许用值与螺栓直径有关,二者有一定规律的。

2.组装顺序(与本次样箱相同或相近结构的变速器)10 组装顺序概况1.离合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2.差速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3.差速器轴承间隙的调整4.输出轴的组装5.输入轴的组装6.与离合器壳的组装7.操纵部分的组装①8.变速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9.后体部分的组装116.与离合器壳的组装7.操纵部分的组装①8.变速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9.后体部分的组装10.操纵部分的组装②11.壳体周围部件的组装12.分离轴承及分离拨叉的组装变速器总成(注) 虚线表示使用启动力矩及垫调整时12下面就以部分典型组装工序为例介绍一下组装过程中关注的要点131. 离合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润滑油孔AA15.8±0.2(油封压入深度)导油嘴润滑油孔朝向输出轴圆柱滚子轴承润滑供油孔⑴离合器相关件组装(基体)压装时此处要有辅助支撑压装时此处要有辅助支撑!油封的润滑如何实现?!轴心润滑油从何而来?14(注) 油封、轴承外圈压装时,以壳体的接合面为支撑面,垂直压入。

A1.9±0.3(油封压入深度)导油嘴润滑油孔朝向输出轴圆柱滚子轴承润滑供油孔压装时面支撑15装,铆接差速器壳(注)铆后脱出载荷在980N 以上⑵差速器壳体相关件的组装◆高强度螺栓:拧紧力矩参考值77.4 ±7.4N.m 。

计算得来,与齿轮传扭及螺栓所能承受的预紧力、接触面摩擦系数、螺栓剪切强度有关◆球面垫:属于滑动轴承的一种,避免漏装,保持清洁,装配时涂齿轮油。

◆平垫:分组调整锥齿间隙。

兼起滑动轴承作用。

锥齿间隙越小越好,爱信控制0.05-0.2mm ;三菱有些产品设计为过渡配合,但装配困难。

需专用工具压装。

◆热装:100℃±10 ℃。

多用于过渡配合和小过盈配合。

也可压装◆铆接:控制圆柱销脱出载荷在980N 以上。

拆时反向打出。

16拧紧力矩NT=77.4±7.4N.m 差速器齿圈也可不加热组装速器壳结合面上不许有油大倒角(注意组装方◆倒角的作用:1、防磕碰2、避免装配干涉3、用作标识4、安全,防扎手5、减重,省材料!差速器大齿圈图示部位为什么要设计大倒角?17调整垫的选取(自动选取装置与用工具选取)(图1)TaA旋转启动力矩的调整或拧上螺栓外圈压入反力外圈压入测量⑶差速器总成在变速器中的组装!为什么要控制启动扭矩?18要点说明:◆启动力矩参考值:0.78-1.57N.m(新轴承)0.49-0.98N.m(磨合后轴承)◆启动力矩数值的设定与锥轴承预紧力有关,锥轴承预紧是为了保证轴承在受载状态下能够无隙运转。

数值的确定要通过轴承滚子承载能力计算和系统过盈量的计算来确定,小了不能保证无隙运转,大了会导致轴承早期损伤失效。

◆锥轴承预紧力通常通过调整垫片实现。

故此,在生产线设计时为提高效率,经常要引入在线测量系统。

19⑷输出轴的组装91052136784121516171819131114压装力2-5t 压装力2-5t 压装力1-4t◆花键压装力控制值参见上图,以压力机上的压力表显示控制◆控制压装力是为了保证各花键无隙配合,运转准确平稳◆控制压装力还可以发现制造过程的不良(如压装力超差)!为什么要控制压装力?2091052136784121516171819131114轴向间隙径向间隙后备量◆后备量是为保证同步器寿命而设定,设计参考值1.2±0.4mm ;使用中,一般后备量小于0.3mm 时,需更换同步器齿环。

◆轴向、径向间隙是为了预留热膨胀量和润滑油空间,避免烧伤而设定,参考值:轴向间隙0.1-0.4mm 。

径向间隙0.015-0.06mm 。

具体值根据运转速度,润滑充分与否做局部调整。

◆卡环间隙是由制造误差产生,参考值:0-0.1mm卡环间隙⑸输入轴的组装21◆说明要点同输出轴22(1)把离合器壳体如图放置(与发动机安装的部位向下)装上差速器分总成。

(注) 注意不要划伤差速器侧的轴承。

⑹与离合器壳体的组装◆避免磕碰和划伤差速器两端的轴承23注⑺把啮合好的输入轴分总成和输出轴分总成装入离合器壳体◆避免磕碰和划伤输入轴油封24⑻倒档惰轮组装倒档惰轮组件与倒档惰轮轴的组装离合器壳①1701492-001倒档止推垫②1701411-001倒档惰轮组件③1701491-001倒档惰轮轴132装配标记B A◆根据装配标记按正确的方向装配倒档惰轮轴25与换档拨叉的组装2541789631110121413⑼拨叉、叉轴的组装◆注意控制拨叉定位螺栓的拧紧力矩⑽倒档摇臂支架组件的组装261227(11)离合器壳与变速器渴合箱步骤:涂胶→对正销孔→合箱→拧紧螺栓◆涂胶注意事项:1、结合面清洁,无油污、粉尘;2、涂抹位置,在结合面中央,有螺栓处,在孔内侧中央;3、涂抹量,胶线连续均匀,直径约φ1.2mm;4、涂胶后,10分钟内拧紧螺栓;5、密封胶在17-40℃性能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