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基础知识
变速箱基础知识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齿轮总厂自动变速箱基础知识讲义编著:2002年9月§1 绪论1.概述一、AT类型二、液力传动的发展历史三、HMTAT基本构造发展历史四、AT控制技术的发展五、HMTAAT发展历程2.AT和MT的分析比较一、AT的优点二、AT存在的问题和进行的改进方向三、汽车传动系技术发展趋势3.AMT技术发展动向一、概述二、AMT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三、AMT和HMT分析比较4.CVT技术发展动向一、概述二、CVT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分析三、CVT和HMT的比较5.其他第一章绪论§1 概述一、自动变速箱(AT automatic transmission)的类型AT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液力机械AT-AMT(Hydrodynam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广泛应用于轿车、公共汽车、重型车辆和商用车上,它是目前AT的主流。
(二)机械式AT-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在机械式变速箱基础上加上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操纵换档机构,目前仅在局部卡车上运用。
(三)无级式AT-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又有三种形式:1、机械式:有不少形式。
目前所谓的CVT是指推块金属V型带式电子控制AT,在轿车上已开始批量试用。
2、静压式:(Hydrostatic Transmission HST)在工程车辆和农业机械上已应用,但存在效率、噪声、重量和速度限制等问题,在汽车上没有应用。
3、电力式:用于电动汽车(EV Electric Vehicle)。
二、液力传动的发展历史图1 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于1905年由德国Dr.Fottinger盖尔曼·费丁格创造,作为蒸汽发动机减速器。
1928年英国人Sinclair和Vickers一起成功地创造了液力偶合器并实用化。
汽车功能介绍基础知识

汽车功能介绍基础知识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形式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和功能,使得汽车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和安全。
本文将从汽车的基本功能入手,介绍汽车的一些基础知识。
1.引擎系统汽车的引擎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根据不同的燃料类型,引擎可分为汽油引擎、柴油引擎和电动引擎等。
引擎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效率。
2.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汽车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主要包括变速箱、传动轴和差速器等。
变速箱可以根据车速和转速的需求,调整齿轮比,使车辆实现加速、减速和匀速行驶。
传动轴将引擎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而差速器可以让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保证转向的稳定性。
3.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刹车盘、刹车片和制动液等。
当车辆需要减速或停车时,司机通过踩刹车踏板,使刹车盘和刹车片摩擦产生阻力,从而让车辆减速或停车。
制动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4.悬挂系统悬挂系统是汽车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减震器、弹簧和悬挂支架等。
减震器可以减小车身的震动,提高驾驶舒适性,而弹簧可以支撑车身重量,保持车身高度稳定。
悬挂支架连接轮胎和车身,使车辆能够平稳行驶,并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
5.安全系统安全系统是汽车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重要装置,主要包括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等。
安全气囊在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减小乘客受伤风险。
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效果。
ESP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及时调整车辆的悬挂系统,保持车辆稳定行驶。
总结汽车的各个系统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汽车。
通过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功能,为日常的驾驶和维护提供参考。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汽车,提升对汽车的认识和理解。
汽车基础知识大全

汽车基础知识大全1. 汽车分类: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商用车、越野车,按驱动方式分为前驱车、后驱车、四驱车,按长度分类分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2. 发动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源泉,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种。
3. 排量:指发动机的活塞在每一次上下摆动时,所排放气体被压缩的体积大小,单位为毫升(ml)。
4. 马力:指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大小,单位为马力(hp),一马力大约等于745.7瓦特(W)。
5. 变速箱: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递到车轮上,共分为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两种。
6. 悬挂系统:汽车重量压迫到悬挂系统上,同时也避免了车身与路面的直接接触,保证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7. 制动系统:让车辆减速或停止的系统,包括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刹车液等组成的。
8. 燃油系统:提供汽车动力所需的燃料,包括燃油箱、燃油管路、燃油滤清器、燃油泵等。
9. 电气系统:提供电力给汽车的各种零部件,包括电瓶、发电机、电动机、线束、保险丝等。
10. 轮胎:直接接触地面的部件,为汽车提供承重、缓震、牵引力等。
根据车型和用途的不同,分为不同规格和花纹的轮胎。
11. 灯光系统:提供车辆照明和信号指示,包括前、后、位置、刹车等不同种类的车灯。
12. 安全气囊: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快速填充气体,减少乘客受伤的设备。
13.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当车轮即将锁死时,自动调节制动压力的系统,能够避免车轮封锁而导致的失控情况发生。
14. 车身结构:车轮、车轴、车架、车门、车窗、车座等组成的整体结构。
15. 空气滤清器:过滤引入发动机的空气,保证发动机燃烧的是纯净的空气,提高燃油效率,保护发动机。
上海通用手动和自动变速箱基础知识

缺点: ① 结构复杂,造价高,传动效率低。
三、自动变速箱(6T40E)
3、型号识别
GF6:通用全球前轮驱动6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
6T40E
6个前进挡 变速箱承载扭矩 横置变速箱
5L40E
纵置变速箱
电控变速箱
横置变速箱
纵置变速箱 (一般用于后驱车)
三、自动变速箱(6T40E)
3、档位识别
P — 驻车
空档
这是 几档?
看图识别
2 3 4 5 6
71Leabharlann 158 14 13 12 11 10 9
二、手动变速箱(D16)
3、组成
5档拨叉
5档齿轮 5档结合套
二、手动变速箱(D16)
3、组成
差速器的作用: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 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 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发动机
二、手动变速箱(D16)
2、特点 手动变速箱的优点: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成本 低,燃油经济性也比一般的自动挡车型要好
缺点:操作复杂,而且恶劣的交通状况下驾驶起来比较累人
二、手动变速箱(D16)
3、组成
1、倒档拨叉与齿轮 2、倒档轴
3、1档输入齿轮
4、倒档输入齿轮 5、2档输入齿轮 6、3档输入齿轮 7、4档输入齿轮
2、不管发动还是熄 火都无法都无法从某 一个档位换到空档, 此现象一般为换档控 制壳体内部故障。
问题1:配备手动变速箱的车辆 挂进3挡后无法退回空档,应该 怎样处理?
三、自动变速箱(6T40E)
1、分类
自动变速箱 (上海通用)
自动变速箱 (AT)
7速双离合自动 变速箱(DCG) 半自动变速箱 (EMT) 无极变速箱 (CVT)
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大纲及计划

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大纲及计划第一部分: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1. 汽车结构及基本原理- 汽车的结构组成- 发动机工作原理- 变速箱及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 冷却系统- 电气系统1.2. 日常维护保养- 机油更换及滤清器更换- 轮胎检查及气压调节- 刹车片更换- 灯泡更换- 蓄电池维护1.3. 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故障代码读取- 故障诊断流程- 常见故障排除技巧- 故障维修案例分析第二部分:高级车辆维修技术2.1. 发动机维修及调整- 全面了解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拆装与维修- 发动机调试与性能优化2.2. 自动变速箱维修技术- 自动变速箱原理与维护- 变速箱故障诊断与维修- 变速箱油更换及调整2.3. 车辆电气系统维修- 电路原理及故障排除- 电气设备维修与更换- 电子控制单元编程与调试第三部分:车辆安全及环保知识3.1. 工作安全常识- 汽车维修相关安全规范- 使用安全装备及工具-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意识3.2. 车辆安全检测- 制动系统检测- 悬挂系统检测- 安全气囊系统检测3.3. 环保知识- 环保法规与政策- 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节能减排技术培训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 学员将在最初的阶段学习汽车的基础知识,包括发动机原理、车辆结构和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训练,以帮助学员建立起对汽车维修的基本了解。
第二阶段:高级车辆维修技术学习- 学员将在第二阶段学习更具体的高级车辆维修技术,包括发动机维修调整、变速箱维修技术和车辆电气系统维修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学员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车辆维修实训,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阶段:车辆安全及环保知识学习- 学员将在最后的阶段学习车辆的安全及环保知识,包括工作安全常识、车辆安全检测和环保知识等内容。
这一阶段的学习将帮助学员建立起对车辆安全和环保的基本认识,提高他们的工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卡车基本构造知识

后反射器 后组合灯:包括后位置灯、后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后雾灯、牌照灯 后雾灯
驾驶室后侧部分:
蓄电池总成
蓄电池
雨刮、洗涤系统总布置图
D
C
A
B
空调系统底盘组件总布置图
空调压缩机总成
冷凝器带风扇总成
组合仪表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
电子电器系统
该系统包括汽车仪表、所有的照明系统、信号装置、防盗装置、蓄电池、风窗刮水器 及风窗洗涤器、空调系统等等
照明系统由保险杠部分、车身部分、驾驶室后侧三部分灯具组成。 保险杠部分: 前照灯:包括远近光灯、单远光灯和前位置灯。 1、前转向灯 2、前雾灯 3、辅助远光灯 1
驾驶室部分:
1、示廓灯 2、车速灯(车速20、40、60) 室内灯 踏步灯 侧转向/标志组合灯
离合器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用来切断或接合动力的传递。
便于启动发动机。
使汽车起步和加速平稳。
离合器的作用
它的作用如下:
离合器及操纵机构
离合器操纵机构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三种。按照分离离合器时的能量来源,分为人力式操纵、助力式操纵和动力操纵三种。
卡车离合器操纵机构采用液压助力式操纵机构,这种操纵机构由离合器踏板、液压主缸、贮液室、气助力工作缸及油管组成。
作用: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可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可靠的停驻。 它包括前后轮制动器、控制装置(如ABS控制器)、供能装置(真空助力器)和传动装置(制动管路,拉索等)
驻车制动器
驻车拉线
驻车手柄
四通道ABS
前桥盘式制动器
真空罐总成
真空助力器及主缸总成
踏板总成
后盘式制动器
变速箱知识介绍范文

变速箱知识介绍范文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要求,通过改变传动比来调整车轮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以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车辆需求。
在汽车上使用的常见变速箱有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两种。
手动变速箱是指驾驶员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手动调整变速器中各个齿轮的咬合,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
手动变速箱的结构相对简单,由离合器、换挡杆、齿轮轴等组成。
离合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箱的组件,它通过踩下和松开离合器踏板来实现与发动机的连接和断开。
换挡杆用于控制齿轮的位置,改变齿轮轴的咬合状态。
不同的齿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不同车速和扭矩输出的需求。
自动变速箱是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来自动调整传动比的一种变速装置。
相比于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更加方便易用,省却了驾驶员频繁换挡的操作。
它通过感应车速和发动机转速,通过液压控制和离合器来实现自动换挡。
自动变速箱按照结构可分为液力式自动变速箱、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
其中,液力式自动变速箱利用液压传递动力,并通过离合器和扭力转换器来实现传动比的调整。
机械式自动变速箱通过齿轮组合的方式实现传动比的变化。
双离合变速箱则结合了液力式和机械式的优点,实现了更快速的换挡和更高的传动效率。
变速箱的选择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驾驶习惯来决定。
手动变速箱适合追求驾驶操控乐趣和燃油经济性的驾驶者。
它的操作相对简单,维护成本低。
而对于那些对驾驶舒适度和便利性有更高要求的驾驶者来说,自动变速箱则更适合。
自动变速箱在换挡平顺度和驾驶舒适度上更胜一筹,但其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总结来说,变速箱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改变传动比来调整车轮的转速和扭矩输出。
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是常见的两种变速器类型。
手动变速箱通过驾驶员操控,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自动变速箱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自动调整传动比。
根据车辆用途和驾驶习惯,选择适合的变速箱类型可以提升驾驶体验和经济性。
货车变速箱工作原理

货车变速箱工作原理
货车变速箱是一个重要的传动装置,可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输出,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
货车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轴:发动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给变速箱的输入轴。
离合器可以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分离,以实现换挡和静止起步。
2. 变速齿轮:变速箱内部含有多个齿轮组成的齿轮系列。
每个齿轮都有不同的尺寸和齿数,通过换挡杆的操作,可以选择不同的齿轮来改变扭矩和速度输出。
3. 输出轴:通过选定不同的齿轮,输入轴的动力会在变速箱内转移到输出轴上。
输出轴连接到车辆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4. 液力变矩器(部分车型):一些货车变速箱还配备了液力变矩器,它利用液体的压力和流动来传递动力。
液力变矩器可以平稳地起步和换挡,并提供额外的扭矩放大。
5. 换挡系统:货车变速箱配有换挡系统,可以手动或自动地选择不同的齿轮。
手动换挡通常由驾驶员通过换挡杆操作完成,而自动换挡则由变速箱控制器根据车辆当前行驶状态和驾驶模式自动完成。
总的来说,货车变速箱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和液力传递来改变扭矩和速度输出,以实现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速度要求的目的。
这样,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高扭矩的低挡用于爬坡和起步,或选择高速的高挡用于平坦道路和高速巡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培训中心教材变速箱基础知识(第一版)变速箱设计部主编JAC出版社前言伴随着这些年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变速箱箱新产品新结构层出不穷,新技术、新概念的变速箱产品也在积极的孕育之中。
变速箱是汽车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汽车设计人员掌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书将重点讲述变速箱的任务、基本组成、结构原理、参数的选择等知识,提供给有关同志参考。
目录第一章传动系的主要任务、组成及传动比 (2)第一节汽车的行驶条件 (2)第二节传动系的基本任务和组成 (3)第二章手动变速器的设计 (5)第一节变速箱档位和各档传动比的关系 (5)第二节变速箱换档原理与操作 (6)第三节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7)第四节变速箱的故障及排除 (7)第三章 AMT的基本知识 (8)第一节自动变速箱分类 (8)第二节AMT的基本概念........................... (8)第三节AMT的结构 (9)第四节AMT的工作原理 (10)第四章AT的基本知识 (11)第一节AT的基本概念 (11)第二节自动变速器结构 (11)第五章其他自动变速箱 (14)第一节CVT的基本知识 (14)第二节DCT的基本知识 (15)第三节总结 (16)第一章传动系的主要任务、组成及传动比第一节汽车的行驶条件汽车行驶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如牵引力和行驶阻力的矛盾、高速行驶和行车安全的矛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矛盾等,其中牵引力和行驶阻力这对矛盾决定着汽车的行驶状态,所以是汽车行驶中的主要矛盾。
●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和阻力汽车所以能够行驶,是依靠本身发动机的动力,经过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产生牵引力克服行驶阻力而行驶的,如图所示,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扭矩为kT,车轮的工作半径为kr,则车轮外缘的切向力为F:kkrTF=由图可知,P为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称为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则kkk rTFF==如果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为e M ,传动系传递效率为m η,传动系的总传动比为总i ,那么:km e k r i T F 总η=汽车行驶的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f F 、空气阻力w F (俗称风阻)、上坡阻力i F 、加速阻力j F 四种,下面主要介绍前两种阻力:滚动阻力f F 主要是由于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变形引起的,汽车的自重越大、轮胎和路面的变形越大,则滚动阻力越大,表述为:f G F f ∙=f 为滚动阻力系数,其具体数值与路面、轮胎、车速等具体状态有关,所以不同的情况f 值是不一样的。
如果汽车行驶在坡路上则表述为:αcos ∙∙=f G F f空气阻力主要是因为迎面受空气流的压力、车后受空气压力降低形成的旋涡影响、同时车身周围空气粒子对车身的摩擦力影响而形成的,其大小主要与车辆行驶速度、迎风面积、及车身造型结构有关,表述为:132KSv F w =● 汽车行驶的条件以下,我们将讨论各种条件下汽车行驶的条件。
汽车平地(上/下坡)起步条件,这时由于车辆的速度很小,我们可以忽略风阻的影响,所以行驶条件为:平地:j f k F F F +≥上/下坡:i j f k F F F F ±+≥汽车速等速行驶时,此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可能包含上述四种阻力的影响,所以其行驶条件为:i j w f k F F F F F ±±+≥上述方程式也称为牵引平衡方程式。
以上方程式虽然从牵引力和阻力两方面表述汽车行驶的条件,但却忽略了汽车本身的附着力ϕF 。
所以汽车能够行驶的条件有二:①牵引力必须大于等于行驶阻力之和;②牵引力必须小于附着力;以上称为汽车牵引的附着条件,其方程式表述为:i j w f k F F F F F F ±±+≥≥ϕ第二节 传动系的基本任务和组成传动系的基本任务是:将发动机提供的扭矩提供给驱动车轮,同时为适应驾驶条件,适当地改变扭矩。
● 发动机与汽车牵引条件的矛盾大家都知道,现代发动机具有扭矩小、转速高、扭矩变化范围小、发动机不能反转、不能带负荷启等特点,所以,上述特性与汽车的正常工作对牵引力的要求存在一些矛盾,具体表现为下述五对矛盾:第一,是扭矩小的问题,例如一台2吨的汽车,发动机所能提供的最大扭矩为250Nm ,最高转速为5500rpm ,轮胎半径为0.35m ,静摩擦系数为0.05,平地起步,除滚动阻力外忽略其他阻力的影响,那么该车启动所需的扭矩为:m N .34305.035.08.92000=⨯⨯⨯第二,发动机不能直接提供343Nm 的扭矩。
其次,发动机的高转速对驱动轮来说又是不必要的,假如直接将发动机连接到驱动轮,并且能进行行使那么汽车的速度为:h Km /34.725100060550014.3235.0=⨯⨯⨯⨯该速度显然不可能出现在日常的驾驶中。
第三,发动机扭矩变化范围小,不能应付如上坡、加速、起步或者其他困难条件下的行驶。
第四,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不仅需要前进,有时也但发动机不能反转。
第五,发动机不能带负荷启动,所以在发动机启动时必须要有动力中断装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五对矛盾,汽车传动系中必须要出现相应的系统来解决,对于第一、二两对矛盾,我们在汽车中加入主减速器,它的作用是将输入转速与输入扭矩进行变换后再行输出,通常它对转速和扭矩的变换比率为一常数,我们称为主减速比主i :主输入输出i T T ⨯=主输入输出i ϖϖ=为了解决第三、四对矛盾,我们在汽车中加入变速箱,它的作用是将输入扭矩与输入转速进行多选择的转换,有时,还能根据需要输出与发动机转速相反的转速和扭矩,从而实现倒车功能。
为解决第五点矛盾,我们在传动系中加入离合器系统(或液力变矩器系统),从而实现在汽车启动和选换档时的扭矩中断。
除了以上三个系统外,传动系还包括前左/右半轴、传动轴及万向节、差速器、后左/右半轴、分动器(四驱车)等,● 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主减速比和最大传动比的设计最小传动比min 总i 的设计与整车的最高车速max V 关系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设定整车的最大车速后,再根据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设定整车的min 总i ,整车传动比总i 与整车V 的关系为:h km i i nr h km i i n r s m i i n r n r V k e k k e k k e k k k /377.0/6026.3/602602000⋅⋅=⋅⋅=⋅==πππk i 表示变速箱速比;0i 表示主减速比;e n 表示发动机转速;k r 表示轮胎半径;k n 表示轮胎转速,其中0i i i k ⋅=总,所以min 总i 为:maxmax min /377.0V hkm n r i e k ⋅=总一般情况下,在设计时考虑到发动机的储备功率,min 总i 的设计值通常比理论植小。
同时,由于变速箱通常有直接档和超速档,故主减速比0i 通常设计为略等于min 总i ,即0i ≈min 总i最大传动比max 总i 的设计通常和整车的最大爬坡度有关,一般情况下轿车的最大爬坡度设计为30%~80%,SRV 的最大爬坡度设计为30%~60%,以下为最大爬坡度的牵引力附着条件:ϕηψ后后总总m G r i M G k e ≤≤/max max max各参数定义:总G ——整车满载载荷 后G ——平路后轴承载载荷max ψ——道路最大阻力max e M ——发动机最大扭矩 η——传动系机械效率后m ——后轴载荷再分配系数 ϕ——附着系数由上式可得知:ηϕηψmax max max max max ;e k e kM r m G i M r G i ⋅≤≥后后总总总同时 根据上述条件,在设定好主减速比0i 的基础上,通过以上关系方程式,我们可得到max 总i ,再由常识我们可以知道,在传动系传动比最大的时候,是整车挂1档工作的时候,所以,我们由此可以设定1档的传动比1i ,即0max1i i i 总=第二章 手动变速器的设计第一节 变速箱档位和各档传动比的关系变速箱是为了适应行驶阻力的变化,改变驱动车轮的扭矩而设置的。
就动力性而言,档位数越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与爬坡能力。
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档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所以增加档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档数的多少还影响到档与档之间的传动比比值。
比值过大会造成换档困难。
一般认为比值不宜大于1.7~1.8。
因此,如最大传动比与最小传动比之比值越大,档位数也应越多。
轿车的行驶车速高,比功率大,最高档的后备功率也大,即相对而言最高档的驱动力与I 档驱动力间的范围小,即i tmax /i tmin 小,但为了节省燃油,普遍采用5档变速箱,也有采用6档变速箱或者更高的档位数。
如下图所示,驾驶员用I 档起步,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也随之增加。
当发动机转速达到n2时,驾驶员开始换档,假设换档过程中车速没有降低,则换上Ⅱ档时,发动机转速应将到n1,离合器才能平顺无冲击的接合。
若每次发动机都是提高到转速n2换档,只要发动机都降到同一低转速n1,离合器就能无冲击的接合。
就是说,换档过程中,发动机总在同一转速范围n1~n2内工作,这样,驾驶员在起步加速时操作就方便得多了。
不过,按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的主要目的还在于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当汽车需要大功率(如全力加速或上坡)时,若排挡选择恰当,具有等比级数分配传动比的变速箱,能够使发动机经常在接近外特性最大功率P emax处的大功率范围内运转,从而增加了汽车的后备功率,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
第二节变速箱换档原理与操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频繁的换档,对换档的要求,就是减小换档对齿轮的冲击,以免缩短齿轮的寿命,同时要求换档过程必须迅速完成,力求汽车的行驶惯性损失最小。
以JAC的LC5T86变速箱为例。
如下图所示。
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共有五对正常啮合的齿轮,他们各自代表五个不同的前进档,在空挡状态下,他们不提供动力的有效传输,只有在挂档状态下,同步器与其中一个齿轮啮合,才能进行动力的有效传输。
倒档通过倒档齿轮(直接轮)的移动进行直接啮合进行动力的有效传输。
选档时,换档轴轴向移动,使其换档头对准与所选档位相应的拨块,然后是换档轴沿轴向转动,带动换档头推动拨叉轴及拨叉向前养或向后移动,即可实现挂档。
以1档换3档为例。
首先踩下离合器踏板,中断发动机与变速箱间的动力传输,再将手柄从1档移到3档,在这过程中,选换档轴通过换档头将1/R拨叉轴移到中间位置,带动同步器脱离与1档齿轮的啮合,1档齿轮与输出轴间的动力传输随之断开,操纵手柄带动选换档轴以及换档头移到3/4拨块位置,换档头推动拨块移动,带动拨叉和同步器移到3档位置,3档齿轮与同步器啮合,构成变速箱内部新的动力传输路线,松开离合器踏板,发动机与变速箱以及整车间的动力传输恢复,发动机以新的传动比向整车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