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清洁生产技术在工业中应用
清洁生产技术概述
清洁生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技术、工 艺和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领域
清洁生产技术在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有 效降低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 术,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加强污染源控制,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挑战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03 城市化进程对水循环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水循环
1 2
城市化增加不透水面积
07 总结与展望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总结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通过修建水库、调水工程等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改变了水循环的自然过程。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面积增加、绿地减少,导致地表径 流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城市水循环过程。
工业污染与排放
随着城市扩张,大量自然地表被建筑物、道路等 不透水表面替代,减少雨水下渗,加速地表径流 形成。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区域温度高于周边地区,导致大气对流增强, 促进云层和降水形成,进一步影响水循环过程。
3
人为排放热量和水分
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和废水,排放 到大气和地表水体中,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城市化导致水文环境变化
水污染严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 大量的农药、化肥除被
农作物吸收、挥发、分
解之外,大部分残留在

农田的土壤和水中,随

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进

入水体,造成危害。


农田排水实际上是非点 源(面源)污染。天然水
体中的有机物、植物营
养物(如氮、磷等)、农
药等,主要来源于农田
排水。
城市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一般呈弱碱
他 性,pH约为7.2- -7.8。
森林能防止土壤侵蚀。流经林区的河流通常含沙量低,水质好。 森林砍伐后河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沙量、有机物等增加
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
污染物来源
水质恶化特点
对地下水的影响
水体污染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水体的生产或生活活动,使水体水质变坏,降低了水 体的使用价值。 污染物质
引起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物质,称为污染物质。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方式,分为:
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
电力。
水库上游淤积的大量泥沙(每年6千万方)在水库入 口处形成了三角州,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 容明显下降。
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 下降。为保证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肥,每 年多花费上亿美元。
修建大坝导致土壤盐碱化。由于盐碱化,2/3的 新开垦农田丧失,抵消了3/4的灌溉农田产量。
02 农业水文效应
坝上游库区水位由高流速逐渐减缓,泥沙淤积, 水体由河流变成了人工湖泊,水的流动状态改为 波浪
下游河流径流完全在人为的控制之中,下游河道 中的径流几乎完全失去了洪峰。坝下游清水下泄, 常使河床发生冲刷
大水库周围气温变得冬暖夏凉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1课《人对环境的影响》|冀教版 (共9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1课《人对环境的影响》|冀教版 (共9张PPT)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92021/8/9August 9,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十一课 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 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 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 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
1.说出人类的活动对某种生物的生存会造成哪些影响。 2.通过角色扮演(换位思考)去体会人类对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水循环》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水循环》PPT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B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河流补给 | 地下水
1. 为什么在汛期,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在枯水期, 河流水位又低于潜水位?
大气水
湖泊水
冰川水
A B
地下水
图3.2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读图思考
1.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 几种水体?
大气水——大气降水(雨水)
冰川水——冰雪融水
湖泊水、地下水
2. 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 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 关系。
河流水位高
河流汛期(丰水期)
图例:
河流
潜水
河流枯水期 潜水位(地下水位)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_降__水__量__的 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即汛期在_雨___季。
2. 我国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_东___部__季__风__区____。 汛期主要在_夏___秋__季,流量的季节变化_大___。
雨水花园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版]高 中地理 教材《 水循环 》PPT全 文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2.[2019·吉林市第三次调研]吉林省白城市进行了“海绵城
市”建设,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料3】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这一数值已 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 要原因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水泥的生 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 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25
总量/10亿全球公顷
20
讨论3: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 生态承载力?
④防治措施: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B.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主要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2)水资源短缺
①形成原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少,人口剧增和人类活动加剧了水资源污染。 ②危害: 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 ③防治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加强管理,杜绝污水直接排放。
臭氧层 氟氯烃等化合物使用 空洞
无机污染 水中富含N、P等无机营养
使大气中臭氧含量下降,地表紫外 线增强。
浮游藻类繁殖,水体缺氧,生物大 量死亡。
有机污染 水中富含有机物
异养生物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
重金属 农药污染
重金属、农药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
通过生物富集,高营养级生物体 内浓度高。
二、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主要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二、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主要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4)土地荒漠化
①形成原因: 人类活动使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②危害: 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甚至完全荒漠化,
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③防治措施: 保护草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二、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 1、主要的全球性生态问题
是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揭示 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人 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价 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保护环境课件ppt

保护环境课件ppt
企业应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 ,将废弃物变为资源,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降低能源消耗
企业应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 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个人层面的环境保护方法
提高环保意识
个人应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节约资源
个人应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减少 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保护环境课件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 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 • 低碳生活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法规和道德规范 • 环保实践与案例分析
目录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定义和背景
环境保护的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护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
环境保护的背景
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
政府层面的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环保政策和法规
政府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和法规 ,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
,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强化环境监管
政府通过加强环境监管,确保 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法规,及 时发现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
推动绿色发展
政府鼓励和支持绿色生产技术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
企业环保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可口可乐公司的水资源管理
案例二
耐克公司的可持续材料使用
案例三
谷歌公司的数据中心节能
个人环保实践案例分享
01
02
03
案例一
一位居民的垃圾分类与回 收实践
案例二
一位学生的环保志愿服务 经历
案例三
一位骑行爱好者的低碳出 行体验
感谢观看
THANKS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管理和 政策建议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人类生存: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维护生态平衡: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重要支撑 应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水资 源规划、水资源配置、水资 源保护等
水危机影响:水危机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 施加以解决。
水危机应对措施
节约用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广节 水技术和设备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 合理分配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防止水污染 和水生态破坏
跨区域调水:建设跨区域调水工程,缓 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节水、 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监 测等
水资源管理法规:包括水资 源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水资源管理机构:包括水利 部、环保部、地方政府等
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资源规划、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实践经验:包括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管理技术、水资源管理模式等 方面 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环 境等方面
海水淡化: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增加淡 水供应
雨水收集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保护和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 全球性问题
水资源污染对生态 环境和人类健康造 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是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居民
过度利用水资 源:导致水资 源短缺,影响 农业、工业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化的水循环实例:例如,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导致雨水不能及时排入河道, 造成城市内涝;城市地面硬化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增加径流污染。
应对措施: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增加城市绿地、采用透水性铺装等 措施,改善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灌溉:通过灌溉增加 土壤湿度,促进植物 生长,可能导致地表 水和地下水减少。
常进行。
农业活动:农业 活动中大量使用 农药和化肥,这 些物质会随着雨 水流入河流湖泊 中,对水循环造
成影响。
城市化进程:城 市化进程中,城 市地面硬化、建 筑物的建设等会 导致地面渗水能 力下降,影响水 循环的正常进行。
交通工具:交通 工具的使用会产 生大量的尾气和 废气,这些物质 会随着雨水流入 河流湖泊中,对 水循环造成影响。
土壤侵蚀:人 类活动导致的 土地破坏,使 土壤流失,影
响水循环
土壤盐碱化: 过度灌溉、化 肥使用等导致 土壤盐分积累, 影响水分吸收
和释放
土壤结构变化: 不合理的土地 利用导致土壤 结构破坏,影 响水分渗透和
排水
土壤污染:工 业废水、农药 残留等污染物 质进入土壤, 影响水分质量
农业活动:改变土 地覆盖和地表水流, 影响蒸发蒸腾量
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水循环。 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和城市化,影响地表水分循环过程。 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污染,影响云雾形成和降水过程。 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如水库建设和水污染,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影响地表水吸收和蒸发的过程 植被覆盖率的减少,影响土壤保水能力,进而影响地下水补给 人类活动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绿地面积减少,影响水循环过程 植被分布的改变,影响气候和降水分布,进一步影响水循环
植树造林,增加植 被覆盖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水文效应
• 森林对蒸发、降水、径流等水平衡要素及
河流、地下水、泥沙等水文情势的影响。
一、森林拦洪作用
• 林地由于林冠 枯枝落
叶层的截留和增大土 壤渗蓄能力而起到拦 洪作用。
森林最大截留量实测资料
森林 橡 种类 树
最大 20 截留 量
说明 四
川 凯 江
松树 杉树 幼 松
17 20 15
四川 湖南 黑 凯江 肖溪 龙
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温要素的 影响
• 人们在与陆地上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斗
争中,通常采取拦河筑坝建水库、跨流域 远距离调水等水利工程措施,以调节和调 剂水源不住的季节和地区的用水问题。这 就是河道中原来的自然水文状态改变为人 工控制的水文状态,导致水循环和水量平 衡发生重大的变化。
•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产流、汇流条件及蒸发和下渗的条件而反映的。农 业措施水文效应的性质和大小,因农业措施的不同 而异。如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蒸腾量,需水量差别 也很大;不同的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具有不同的耗 水量,垦荒耕种以及深耕、土壤保墒措施等都能改 变土壤的下渗能力;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有防止水土 流失、增加降水下渗的作用;修筑梯田还会改变坡 面汇流条件,延缓汇流过程等。但水土保持措施的 水文效应取决于措施的设计标准,当降雨量超过水 土保持标准的情况下便会使措施失去保水保土的功 能。从水文效应的大小来看,在设计标准内它与降 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水土保持的效应随降雨量的 增加而减小。
水库水文效应
• 狭义的指水库与其水文因素和它们变化过程之间
的相互影响。广义的是指水库蓄水体与其周围环 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首先是水库拦蓄地表径流 、减少入海流量,从而
改变流域内水量平和要素的对比关系。
• 其次筑坝拦水后,坝上游库区水位壅高,使流速
逐渐减慢,引起泥沙淤积,水体有河流变成了人 工湖泊,水的流动状态改为波浪,湖流及异重流 等,坝下游河流径流完全在人为的控制中,洪水 拦蓄,以防洪蓄水,枯水期泄水,增大流量,以 利于灌溉航运。
山江 宾 县
苹果 洋槐 油松 白杨 树 23 21 20 16
河北 河北 河北 河北 易县 易县 易县 易县
二、森林对流域蒸散发影响
• 林地蒸发市值被截留蒸发 植被散发和土壤蒸发的
总和。
• 林冠枝叶截留的雨量最终消耗于蒸发,它与散发
量(通过根、茎、叶向大气逸散的水量)、林内 地面蒸发量共同构成林地蒸散发。林地蒸散发中 散发量占很大比重,地面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 有充沛水分供给蒸发的地区,森林对流域的蒸散 发影响不大;气候干燥,水分供应不足的地区, 林区蒸散发比非林区大。
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
• 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为了改变水的地区
分布,将湿润地区的部分水量调到较干旱 缺水的地区,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首先是改变水循环的路径,此外还会破坏 原来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的状态。
• 跨流域调水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大体可归纳为如下的
模式:调水→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变化。跨流域调水的水文效应可分3个 影响区来分析:水量输出区主要是由于水量减少,从 而于枯水季节在引水口以下会导致泥沙的沉积,河道 特性改变,河水自净能力减低,河口海水入侵加剧等; 输水通过区的水文效应,是由输水环境效应、渗水环 境效应、阻水环境效应和蓄水环境效应等一系列水文 环境效应引起的,调水后将抬高输水线两侧和蓄水体 周围的地下水位,加重土壤盐碱化,并给水质、湖泊 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水量输入区的 永文效应是由外水大量引入造成的,可能导致地下水 位升高,水溶盐的积累,蒸发量增加,土壤次生盐渍 化和农田小气候的变化等。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
素的影响
二.森林水文效应 三.城市水文效应
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 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 称为水文效应。这里所谈的水文效应,主要使指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这种效应大多仍遵循水与 环境关系中固有的自然规律。
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 响何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使指人类活动使水循环 要素的量或质、时空分布直接发生变化,如兴建 水库、跨流域引水工程、作物灌溉、城市引水等, 均直接使水循环和水资源的量、质发生改变;间 接影响使指人类通过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局地气 候,以间接方式影响水循环要素,例如植树造林、 发展农业、城市化。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
• 同一地区林地蒸散发比无林地土壤蒸发量大,温
湿的低纬度地带森林对蒸发影响大,寒冷干燥的 高纬度地带影响小。
三、森林对降水影响
• 一般认为大面积森林由于增加列蒸散发,
促进了水分循环,而使降水增加。由于林 冠大量蒸腾,林区上空水汽含量增多,湿 度大;大气中水平气流经森林阻碍被迫抬 升等,都有利于降水;林区内多水平降水。
四、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
• 他与地质、 地貌、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 • 一般认为山区森林下渗的水量对地下水补
给有利;平原森林对地下水影响随气候条 件不同而异。
小型农田水利措施水文效应
• 包括灌溉、排水措施 、山区梯田谷坊措施 、平原迂区的
控制措施等
• 农田灌溉主要通过修建蓄水塘坝或提水工程 输配水系统
等措施,以满足田间灌溉的蓄水要求。这些蓄 堤 引 输水 工程一旦实施运转,就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流量过程及水量 的空间分布。
• 地表或地下水排水效应主要是加速地下水消退,降低地下
水位,减少潜水蒸发,从而加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 是水流量增加。
• 山区修筑水田 谷坊 鱼鳞坑等,主要是改变坡面和河流的
坡降及糙率,拦蓄和延缓了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作用。
农业措施的水文效应
• 农业措施影响水文过程,主要是通过改变径流的
• 水库除了该改变流域原有水循环系统外,还会使地
区热量平衡发生变化(比热容大)
• 水库坝上游水位的太高,同时也抬高了上游地区的
地下水位,增加了水库邻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 这样也常常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 此外,水库建成后往往会给周围自然环境带来一些
不利的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诱发地震)和生态系 统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