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类影响环境PPT教学课件 (2)

合集下载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人教版生物)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人教版生物)

(南美洲)薇甘菊 → (我国南方沿海)薇甘菊 → 破坏生态环境
地中海实蝇(制止从疫区进水果 )→未破坏我国生态环境
地中海实蝇
薇甘菊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看了这个标题,你也许会问:不是要保护生物 吗?生物怎么又成了入侵者呢?请看下面的事例。 100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 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兔流窜 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 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 度繁育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 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 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 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分的条件下迅速蔓延 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 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 侵者茂盛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 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 破坏。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西藏)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西 北部)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甘肃) 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 哈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新疆)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广东)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江苏)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云南 )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河南)
课堂小结
分析 人类 活动 对生 态环 境的 影响
人口增长及其 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 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破坏生态 环境事例
1、乱砍滥伐 2、工业废气排放
3、水华和赤潮
4、乱捕滥杀
5、生物入侵
改良生态 环境作为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2)生态足迹的换算
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 一个人排出的CO2量
生产粮食的耕地面积 吸收CO2的森林、草地或农田面积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3)生态足迹的构成
思考讨论: 1、人类的生态足迹越大说明什 么? 2、生态足迹的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一个人只吃素和只吃肉 所占用的生态足迹是否相同? 为什么?
可引起农作物减产;不毒害“人体”的废气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4.亚洲象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据
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西双版纳地区共有228-279头亚洲象,但它们分 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请你分析导致隔离的原因。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⑥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⑥环境污染 水体污染
海洋赤潮
淡水水华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⑥环境污染 土壤污染
哪些生活方式可 以缩小生态足迹、 减少环境污染?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应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践行经济、 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四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讨 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
省茶卡盐湖旅游,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 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 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 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 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思考讨论 研究表明,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
02 学习目标检测 XUE XI MU BIAO JIAN CE
03 重点题型突破 ZHONG DIAN TI XING TU PO
04 课后课时作业 KE HOU KE SHI ZUO YE
01
知 识 自 主 梳 理
ZHI SHI ZI ZHU SHU LI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1.生态足迹 (1)概念:又叫 01生__态__占__用___,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 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 02 _生__产__资__源__ 和吸纳废物的 03 _土__地__及__水__域______的面积。 (2)内容:碳足迹、林地、草地、耕地,渔业用地、建设用地。
解析
3.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 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 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大 B.若全球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C.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答案
解析 人口增长还要受到国家政策、经济、政治的影响,生物种群 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B错误;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污 染物排放过多和环境的破坏,因此环境污染与人口的过度增长有密切的 联系,C正确;科技进步也不能完全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 缺问题,因为有些资源的再生速度很慢,有些资源不可再生,D错误。
答案
[例4] 下列有关生态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关注与合作 B.臭氧层被破坏会使人患皮肤癌和白化病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CO2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D.植被大量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961 1967 1974 1981 1987 1994 2001 2007 2014 生产和消费体系等等。
? 思考·讨论(课本第84页)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3 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有大约0.028%,而2016年 ,这一数值已经超过0.0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 对 化石燃 料的使用、水泥的生产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 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
“天涯若比邻”!国与国之间有边界,但是生态环境问题却不会终 止于国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自学指导2:阅读P85-87页,思考以下问题,限时4分钟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原因是?危害有?如何防治? 3、水资源短缺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4、臭氧层破坏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5、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6、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7、环境污染的分类有哪些?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8、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浪费食物,节约用水、用电,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不必 要的消费等等。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讨论3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 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活动 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3显 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
? 思考·讨论(课本第84页)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资料4 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
危害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达到7585204179。
为什么人口持续增长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呢?
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任务1:】 阅读教材P82-83,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态足迹? 2.生态足迹如何进行换算?(以一个人粮 食消费量和一个人排放的CO2总量为例) 3.生态足迹包括哪些内容? 4.生态足迹的特点?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任务2:】 阅读教材P85-87,思考以下问题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原因是?危害有?如何防治? 3.水资源短缺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4.臭氧层破坏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5.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6.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7.环境污染的分类有哪些?形成原因?危害有?如何防治? 8.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全球气候变化
(1)形成原因: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2)危害: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3)防治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针对训练2
C 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降低太阳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 C.限制SO2和氟氯烃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常见的环境污染
塞罕坝今昔
林地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 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渔业用地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6.环境污染
(1)分类
_大_气_污_染_、_水_体_污因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
过多。
水华
(3)危害
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 发。
思考·讨论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
1.上述环境问题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个人的行为习 惯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有怎样的关系呢?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 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不同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足迹的数值不同 C.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 和海洋面积 D.人类采取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 同
即时巩固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思考·讨论
1.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原因 是什么?
①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增大了建 设用地;
②吸收尾气需要更多林地面积,增大了碳足迹。 2.为什么食用牛肉会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 要大?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 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 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即时巩固
3.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丨草地丨 表示生产肉、奶、 毛、皮等畜牧产品 所需的草地面积。
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4.生态足迹的内容
水 产 品 所 需 水 域 : 渔业用地 农产品所需农田:耕 地 畜牧产品所需草地:草 地 林木产品所需林地:林 地 基础设施占用土地:建设用地
某一人口单位
所需资源 吸纳废物 碳足迹
吸收化石燃料 排放的CO2所 需的森林面积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二、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5)生物多样性丧失: ①形成原因: 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 ②危害: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③防治措施: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离世
二、关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6)环境污染: ①分类: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②形成原因: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③危害: 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 ④防治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因为生态足迹的大小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生态生产力 等因素,发达国家虽然人口增长慢,但经济发展快,物质生活水平较高,技术 条件高,而这些方面都可能会增大他们的人均生态足迹。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问题探讨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 盐湖旅游,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 湖水清澈、大 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 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 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 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资料4】 2010年,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为2.2全球公顷,约为世界人均值的85%,却是 我国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倍多。而且,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球人 均水平,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球人均值的1/3;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球人均值的 1/4,等等。
讨论 思考·讨论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讨论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茶卡盐湖
协调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经济不能与保护环境对立起来, 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上课课件第4章-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上课课件第4章-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生态赤字 / 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
差额小于零,则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则称为生态盈余。
典型例题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 / 盈余”。
(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 / 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
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
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
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
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 • 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4,缺水的
农村和城市多。
• 3.对能源的压力 •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
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 足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 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 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于森林,造成 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 烧会释放出大量的 CO 2 ,打破了生 物圈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 CO 2 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①正确; 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会引起臭 氧层破坏,②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 原因是污染大气的 SO 2 等气体排放 过多,使雨水的酸性增强,③错误; 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 是水体中 N、P 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 的,④错误。 【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水俣病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 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 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 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 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 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 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 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 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 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 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 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 其中1004人死亡。
133.8
1.39 754.9
2.50
1.64
1.47
247.2
209.6
566.0
人均水资源量/m2 2292
30599
98462
9413
42975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曲线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年份 1850 1962 1987 1999
年份
人口数量
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
学习目标: ➢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 环境的关系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 不良影响
人类
人口数量 人类行为
事实:
1、近几百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至2000年已达到近13亿人。在未来的 30~40年内,人口总数仍会不断增加。因 此,在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方面,我国人均 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的 基本国情之一,也是我国面临着一系列社会、 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亿)
年代(公元) 2
740 1393 1578 1764 1849
数量 0.55 0.48 0.60 0.60 2.00 4.10
年代(公元) 1928 1949 1989 1995 2000 -
数量 4.70 5.40 11.00 12.00 12.95
-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亿)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洛杉矶市 250万辆汽车燃烧的1100吨汽油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 气体,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 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1955年和 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该类事件,分别有400多人死 亡和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4、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 的烟雾事件。1952年12月那一次,伦敦大雾,燃煤排 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无法散去。迫使所有飞机停飞,汽车 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 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 多人死去。
土地资源丧失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主要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 害物质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 扩散、迁移、转化,使生态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 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饑餓的蘇丹》九四年普立茲新聞特寫攝影獎的作品, 作者在拍完照片后将鹰赶走,但人们问起这个小孩时, 作者则不知其现状。后作者由于良心的谴责而自杀。
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到5日,比利时马斯 河谷工业区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 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许多牲畜 死亡。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 法尼亚州多诺拉城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 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 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燃料需求增加
耕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开垦土地
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开垦土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开垦土地
人口继续增加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
生存空间、 资源减少
再增长
资源紧张
人类不 恰当活 动
土地资源压力 水资源压力 能源危机 环境污染
破坏生态平 衡,威胁人 类生存
水资源危机
森林破坏
年 份
1800
1850
1930 1962
1975 1987 1990
1999
2000

口 数
8.5
10.0 20.0 30.0 40.0 50.0 53.0 60.0 62.0

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部分自然资源 状况的比较
中国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巴西
人均“成熟土地” 面积/hm2
0.21
森林总面积 /104K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