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学校姓名年班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 3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蓊.郁wěnɡ 流岚.lán 颓圮.qǐ 跫.音qiónɡB. 灰烬.jìn 彳.亍chì 静谧.mì 涮.羊肉shuàiC. 缱绻.juǎn 打夯.hānɡ 饿殍.piǎo 阻遏.èD. 戕.害qiānɡ 符箓.lù 慰藉.jiè 通衢.q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竿,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C.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D. 当我们的来复枪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 12 年。

B.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

C. 济南市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各项工作开展的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这是需要警惕的。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二十四节气的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

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

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

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

(摘编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学校姓名年班一、现代文阅读(24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作为教师“祖师爷”,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尊师的传统,但这一传统并不始于孔子。

孔子孜孜矻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高尚的人格、好学的精神、博通的学识,不仅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赢得了全社会和后世的尊重和礼敬。

在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国语》和《晋语》中,有这样的文字:“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这里已经将君、父、师并提。

战国末期的荀子,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

在他看来,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师是政治的根本。

缺少了这三者之一,就不会有社会的秩序、人民的安宁,更谈不上生活的幸福。

所以,礼仪就是用来敬祀天地、尊重祖先、推崇君师,用来树立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和权威的。

高度尊崇礼法的荀子,认为教师是礼法的守望者。

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师,世人就不懂得礼法,只能是偏离正道,流于匪辟,遭致灾难和祸害;相反,人有了教师、懂了法度,就会通达事理,明辨是非。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荀子看来,是否尊重教师,是一个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

他指出:“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先秦诸子在很多重大的问题上观点冲突,相互争鸣,但在尊师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一致。

道家的《道德经》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墨家的《墨子》也说:“夫为弟子,后生其师,必修其言,法其行。

”法家的《管子》中,收录有《弟子职》一篇,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对教师各方面恭敬的态度和服侍的礼仪。

杂家的《吕氏春秋》不仅说明了尊师的必要,而且指出了尊师的具体方法。

主张“生则谨养”,“死则敬祭”。

此外,学生能够勤奋学习,虚心求教,也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敬。

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合肥一中高一年级2020学年第一学期部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余燕审核:王晓平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胆怯.(què)侮.辱(wǔ)伺.机(sì)怨声载.道(zài)B、纤.细(xiān)谄.媚(chǎn)给.养(jǐ)强.词夺理(qiǎng)C、执拗.(niù)粗犷.(kuàng)土坯.(pī)数.见不鲜(shuò)D、颓.圮(tuí)淬.火(cù)堕.入(duò)呕心沥血.(xu 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泥淖勘误扭怩大相径庭B、佝偻暇想绯闻瞋目结舌C、殉私羁绊谛听摇尾乞怜D、谩骂喝彩怅惋一筹莫展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目眦..尽裂(眼眶)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殒身不恤.(顾虑)C、沛公则置.车骑(放置)出离..愤怒(超出)D、何辞为.(做、干)(带工的)手面..和财产(排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2020年“超级女声”大赛中,厉娜、尚雯婕、艾梦萌、谭维维、许飞、刘力扬等个个风光,歌声动人。

②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都是我们自己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从里到外都是中国设计的。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A、十足自主大事B、实足自主大肆C、十足单独大肆D、实足单独大事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公众人物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的不刊之论....。

B、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C、但历史依然对命运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一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

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

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

古调绝响,无从谈起。

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

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

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

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

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

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

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

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①经典。

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

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

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省合肥三中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安徽省合肥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B. 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C.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D. 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一个播音员要想在直播中做到准确流畅的表述,靠的不仅是扎实的基本功,而且是丰厚的学养和多方面的人生积累才能做得到.B. 5G 时代将是物联网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毕竟,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加智能、便利地生活.C. 我国在农业品牌化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农业品牌产品,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大亮点.D. 众多的准妈妈赴港待产,引起了媒体关注,主流观点多从基本保障的角度来评论这一现象,也有媒体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B. .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薄酒..,敬请各位光临C. .情景对话:“令尊贵庚..?”“家父今年54岁.”D. 求教用语:您之大作已拜读,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大千世界,在感叹宇宙的广阔之后,慷慨激昂,又发出了这样的追问“______,______?”(2)《沁园春•长沙》中体现词人和他的同学经常书写宏文华章,评论时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了众宾客为荆轲送行时的神态,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题号得分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学校姓名年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博物馆的文化产品,是指以博物馆资源为依托,通过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来实现价值的各类文化产品。

它既包括博物馆的展览,把独立文物或艺术品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以商品形式出现的博物馆产品,如博物馆指南、图书、图片等。

被称为“最后一个展厅”的博物馆商店,其中的“展品”——文化创意产品的精彩程度,也影响着观众了解博物馆文化的程度。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文化的呈现方式之一,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除了要具备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外,还要具备收藏价值及一定的文化附加价值。

每件文创产品都应做到为大众带来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这才是博物馆推出文创产品的真正意义。

XXX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尝试将喜庆生动的年画嫁接于新的载体上,赋予了杨柳青木版年画新的内涵,使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瑰宝散发出特有的光芒。

杨柳青木版年画剪纸册,用剪纸的形式将杨柳青木版年画还原出来,一个载体承托了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堪称巧妙。

在该博物馆商店,观众可以把“年画瓷瓶”“年画内画壶”“年画折扇”等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的商品带回家。

而一系列价格亲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例如以木版年画为主题的扑克牌、丝巾、风筝、钱包、明信片、牙签盒等,也颇受大家欢迎。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上,有专家指出,产品设计肯定要围绕博物馆主题文化,能够为博物馆主题文化展览起到促进作用。

大众在参观完整个博物馆后,来到售卖区,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缉.拿jí横亘.gèng 租赁.lìn 流言蜚.语fēiB.弄.堂nòng 沼.泽zhāo 芳菲.fēi 徘徊.不前huáiC.拘泥.nì威慑.shè旗帜.zhì锲.而不舍qièD.拗.断niǔ蓟.北jì侮.辱wū殒身不恤.x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霄夜翌日喝采相濡以沫 B.栅栏掩映漫骂砥犊情深C.雏菊间谍营利骇人听闻 D.欧打蹒跚嵩山敝帚自珍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B.这个新奇的创意,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实践,但屡试不爽....,最终不得不放弃。

C.他借了我的两本名著,已经快满一年了,久假不归....,我真拿他没办法。

D.这些玩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之类的本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教育部公布,“汉语能力测试”研制工作已经完成,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等地试点。

B.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C.考试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圆规、直尺和准考证等文具,都应集中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

D.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

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1)如果你有困难,我一定会________相助。

(2)能力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_知识。

(3)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爱的嫩芽是细弱的,________长起来的时候,它_______强大无比,所以必须精心呵护。

A.鼎力增值只有/才B.大力增加只有/才C.大力增值只要/就D.鼎力增加只要/就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刺C.素.善留侯张良素:一向D.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7.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政通人和,百废.俱兴B.又前.而为歌曰其妻献疑.曰C.吾得兄.事之则秦未可亲.也D.群臣怪.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客何为者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之.所知也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以.其无礼于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C.拔剑切而.啖之图穷而.匕首见D.亚父者.,范增也群臣侍殿上者.二、(19分)10.翻译(7分)(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既是对僧濬琴声的实指,又暗用了伯牙善弹的典故。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4分)(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句)。

(4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长沙》)(2)揉碎在浮藻间,(《再别康桥》)(3)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4)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5)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16分)盲人看毕淑敏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

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

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

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

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叫人听了只想快快远离。

他面前盛着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

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一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

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来。

原来这一片突然停电,连路灯都灭了。

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

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

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滋滋地觉得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

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荧火虫尾巴。

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住,我……不知道……蜡烛光……该有多大。

荧火虫的尾巴……是多亮。

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只知道……黑了,难受。

我呆住了。

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

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

后来,我很长时间没到他的摊子买东西。

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

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

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

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

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

您放心。

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到过假钱。

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先就瞎了。

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

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

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目的姑娘,成了亲。

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

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

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人有些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

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盲夫很肯定他说,我看过。

常来看的。

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得一些滑稽。

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指,沿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

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那一瞬,我凛地一惊。

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

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

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

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

慢慢胆子壮大,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

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

他拉着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

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的前行,脚步抬得很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

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13.文中多处写到“我”。

纵观全文,试简析写“我”的作用。

(4分)14.请从修辞角度对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15.盲人用手捉了盲妻的手指抚摸树皮树叶,并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盲人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16.作者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

”(见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四、语言运用(7分)17.仿照下面两个句子,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好比,它;时间如同,它。

18.根据下面新闻的导语,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3分)(标题)(新华网伊斯坦布尔10月28日电)在一场事关小组出线权的生死战中,中国选手李娜被澳大利亚选手斯托瑟以6:1、6:0横扫,无缘自己首个WTA年终总决赛四强,同时也是连续第六次不敌对手。

五、作文。

(40分)19.以“生命的色彩...800字。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合肥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年 级 语 文 答 题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二、(19分) 10.翻译(共7分)(1) (4分) (2) (3分) 11.诗歌鉴赏(8分)(1) (4分) (2) (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句)。

(4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揉碎在浮藻间, 。

(3)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4)大行不顾细谨, 。

(5)沉默呵,沉默呵! ,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阅读理解(16分)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座位号13.(4分)14.(4分)15.(4分)16.(4分)四、语言运用(7分)17.仿写(4分)时间好比,它;时间如同,它。

18.拟写新闻标题(3分)五、作文(40分)合肥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 (A“缉”读jī,“亘”应读gèn;B“弄”应读lòng,“沼”应读zhǎo;D“拗”应读ǎo,“侮”读wǔ)2.C(A“霄”应为“宵”,“采”应为“彩”;B“砥”应为“舐”;D“欧”应为“殴”)3.B(“屡试不爽”,试了很多次都没有差错;A“流连忘返”指被美好的景物吸引而不愿离去;C“久假不归”,指长久借用,而不归还;D“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符合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