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校园春秋》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七年级拟定者: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科学、社会教育与积极乐观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来。
2、了解我国各民族间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3、初步接触国外音乐作品,拓宽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感知音乐以及表现音乐的能力。
4、结合音乐作品赏析,了解旋律的初步知识(比如旋律的方式、特点和一般表现意义,进一步增强情感体验。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加以理解与把握。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3、对中国民间民族音乐进行赏析。
4、欣赏外国作品难点:1、准确表达作品的感情。
2、了解戏曲伴奏的乐器、角色还有唱法等。
3、了解不同民族不同的节奏、乐器以及表达方式等。
4、能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音乐,认识基础的西洋乐器。
四、教材浅析第一单元《爱我中华》,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爱国主义的歌曲,培养爱国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知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从思想层面来说,爱国主义高于一切。
它通过本单元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了解本单元歌曲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本单元主要学习欣赏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独奏歌曲,初步对歌曲进行分段解读。
初步接受学习乐器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认知。
第三单元《脍炙人口的歌》,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基础乐理知识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认识四四拍。
学习基础音符能够基本掌握歌曲节奏型,以及是知道变化,拍子的击打法与指挥法,为后期独立识谱或者合唱时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单元《时代在奔驰》,赏析国外音乐作品,准确把握节奏、音准,认识及能分辨西洋管弦乐器,能分分辨不一样乐器的声音区别。
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展知识面。
第五单元《梨园奇葩》,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戏曲,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地方戏曲是民族智慧,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与内涵。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校园春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
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
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
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
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
花城版音乐教案七年级上册

花城版音乐教案七年级上册精选资料第一单元爱我中华第一课时音乐教案-爱我中华课题:《爱我中华》教材:花城版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3、能大胆地,有表情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并能背唱1—2首“爱祖国”的歌曲;4、能积极参与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班级演唱活动;5、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学会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可修改编辑精选资料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电视机、VCD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背景画面)师:我们的故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空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XXX:五十六个民族。
师:分别有哪些呢?(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XXX、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师:这五十六个民族因为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气、宗教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一定也不相同。
那么,什么是歌舞音乐呢?(课件)可修改编辑精选资料2、你们能举出所熟悉的其他赞美故国的歌曲吗?(我的中国心、中国人等)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起来研究一首新歌《爱我中华》。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教案音乐的教学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节奏感丰富大家的感情各位老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花城版七年级音乐教案请看:一、教学内容分析《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二、教学对象分析前面已分析这里略三、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4、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歌曲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旋律部分2、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五、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这个学期音乐课前的十分钟熟悉这两首歌曲的音乐七、课时安排1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师:这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我们一起学习好(二)教授新课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1)师生交流歌曲的历史背景及简介作曲家谷建芬(2)听赏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旋律的特点(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3)学唱歌曲A、听老师范唱歌曲师:找出表示停顿的符号体会其作用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来)B、学生跟随琴慢速轻唱两遍歌曲师: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生:歌词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也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了的社会景象C、全班同学跟多媒体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1)请一位同学简介歌曲的背景(2)老师弹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结构(3)学生聆听歌曲师:刚才大家听得那么投入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学生回答后明确: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师:一听我们就知道歌曲是描写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的快乐写照那这首歌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生: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4)学生演唱歌曲师: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新歌现在我们就用轻快活泼声音的跟老师的伴奏唱唱这首歌曲把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出来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投入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在课间都玩些游戏生:跳绳、跳皮筋、踢毽……(5)学生表现歌曲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课间的这些游戏(说明:以《哦十分钟》音乐为背景分小组按歌曲的节奏做跳绳、踢毽拍球等动作模拟表现课间的游戏)师:刚才我们都玩的很尽兴我想: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课间的十分钟我们也要珍惜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学习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两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同学们课外可以去收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同一首歌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同一首歌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案
第五单元校园春秋
第四组合同一首歌
一、教学内容分析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曲创作于80年代,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
本曲与《校园的早晨》属同一年代、同一类风格的歌曲。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这类歌曲像春风吹进校园一样给校园中的学子们一股清新的空气,很快便流行在年轻一代的歌声中,传唱至今,仍令人感到作品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使人振奋激动。
歌曲为F大调,3/4、4/4、2/4多种拍子构成了音乐轻松的自由性。
八分、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以轻快跳跃的效果贯穿全曲,使人感到轻快兴奋。
B段的六度跳跃以明朗亲切的感觉与A段的轻松、活泼形成呼应。
结束句长音显示出青年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音乐对比产生的情感变化使整首歌曲充满了一种青春的活力。
多年来一直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喜爱。
其美妙的音乐感染、影响了许多人,是传唱至今的原因。
《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是本世纪初党中央提出建设有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全国各族人民同一条心、同一个目标进行建设富裕的小康生活的历史背景下,由陈哲、胡迎东作词,孟卫东作曲的一首脍炙人口而寓意深刻的通俗歌曲。
它以深情、诚挚、优美、感人的旋律感动了千百万人,人们不约而同地唱出了心中向往美好未来、奔向美好明天、踏上金光大道奋勇向前的共同理想。
歌曲的名字本身意味深长,加上动人的旋律、感人的歌词,使的这首歌曲已在中国大地回响,现代人对它非常的熟悉,常常在会议、仪式或晚会。
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

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花城版初一音乐教案【篇一:花城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歌曲《伟人-孙中山》、粤曲《荔枝颂》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让学生了解我国伟人孙中山,并启发学生爱伟人,爱珠江,爱祖国的情怀。
2、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唱歌曲《伟人——孙中山》,二声部合唱练习,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孙中山的相关事迹。
三拍子感觉的巩固与复习。
3、通过欣赏粤曲《荔枝颂》,让学生初步感知广东粤曲的特点,萌发对粤曲的兴趣和对粤曲艺术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
4、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用体态动作去尝试粤曲表演。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歌曲《伟人-孙中山》引入:世上有三种人:一为先行者、二是墨守中道的人、三是落后者,而先行者往往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但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的一位先行者——孙中山。
2006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那我们就通过此课一起走进这位时代的伟人。
看视频,学生简介孙中山人生历程:立志求学、致力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变、巨星陨落。
以孙中山先生的3大历史时段,概括总结孙中山历史轨迹。
1、听中设问。
播放歌曲《伟人-孙中山》旋律。
提问:这首旋律美不美?教师讲解:美的音乐有其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讲故事。
教师播放课件《伟人-孙中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方式讲述孙中山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及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孙中山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粤教花城版七上 第六单元《校园的早晨》教案

《校园的早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正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的换气作用和切分音的演唱,并能与同学完整的合作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能够感受和体验反映校园生活的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并用正确的情感完整的演唱《校园的早晨》。
教学难点:正确的体验和把握歌曲中休止符的换气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看一看这是哪里呢?(教师播放课件)师:熟悉吗?这是一组来自哪里的图片呢?生:这是一组来自校园的图片。
师:说得很好。
师:图片中描绘了校园什么时候的情景呢?生:校园早晨或者清晨的情景。
这位同学观察的很仔细。
是的,这是一组来自校园早晨的图片。
师:校园的早晨相信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能与分享一下你们清晨来到校园时的情境或者是心情吗?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经典的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二、感受歌曲(一)初听歌曲:师:首先我们通过聆听来感受《校园的早晨》,在聆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课件上的问题:歌曲中描述了校园早晨怎样的情景?(校园清晨的景色和校园中晨读的情景)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欢快、活泼;优美抒情)(三)再次聆听:师:下面我们再聆听一次,请同学们带着歌谱聆听,同时,思考歌曲的第一段反复了几次?生:反复了一次。
师:说的很好,老师把第一段歌谱列出来,请同学们课件,歌谱中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使第一段反复了一次?生: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了反复记号。
师:是什么反复记号呢?生:段落反复。
师:回答的很正确。
三、学唱歌曲(一)初次哼唱1、师: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校园的早晨》,请同学们随着范唱用“啦”轻声哼唱。
师;同学们,歌曲的旋律是这么的欢快、活泼、跳跃。
那么歌曲中大量的运用了什么符号使得旋律如此欢快、跳跃的呢?生:(休止符)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这两个谱例中都含有休止符,对吗?生:对的。
【配套K12】[学习]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校园的早晨》教案1 花城版
![【配套K12】[学习]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6单元《校园的早晨》教案1 花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ba9432c5da50e2534d7f1c.png)
第6单元《校园的早晨》1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正确掌握歌曲前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
2、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了解校园歌曲积极向上的特征,喜爱这一类体裁的歌曲。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音乐常识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对歌曲情绪的表达能有一定的表现能力。
在歌曲的演唱中能根据歌曲要求表达歌曲。
得到提升。
3重点难点能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衔接。
正确掌握歌曲中的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正确掌握歌曲前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
2、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了解校园歌曲积极向上的特征,喜爱这一类体裁的歌曲。
4.1.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音乐常识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对歌曲情绪的表达能有一定的表现能力。
在歌曲的演唱中能根据歌曲要求表达歌曲。
得到提升。
4.1.3重难点能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衔接。
正确掌握歌曲中的半拍休止和切分节奏,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节奏律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音乐节奏律动一、组织教学1、多媒体播放校园图片若干幅,配背景音乐。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学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活动2【讲授】欣赏与学唱二、新歌教学导语:我们对我们的校园都有着很深的感情,我想现在有一首歌曲最能够表达我们的心情。
1、初听歌曲介绍体裁:校园歌曲师:这首歌曲是一首经典的校园歌曲,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音乐人高枫作词完成的作品。
设问: 歌曲给你什么感觉?(从情绪上去分析)2、复听歌曲注:老师提示四四拍和四二拍交替。
设问:歌曲的调式、拍子、节奏、速度是怎样的?3、学习歌曲节奏师:这是一首四四拍和四二拍混合的变换节拍。
那么在歌曲哪里进行变化了呢?生:第二行末尾,第三行。
4、学唱歌曲歌谱先跟老师清唱,把握音准,再跟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校园春秋》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
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
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
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
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4、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歌曲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旋律部分。
2、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五、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这个学期音乐课前的十分钟熟悉这两首歌曲的音乐七、课时安排1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我们一起学习好吗?(二)教授新课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1)师生交流歌曲的历史背景及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听赏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旋律的特点。
(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
半部分优美连贯)(3)学唱歌曲A、听老师范唱歌曲师:找出表示停顿的符号,体会其作用。
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来)B、学生跟随琴慢速轻唱两遍歌曲。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生:歌词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也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了的社会景象。
C、全班同学跟多媒体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1)请一位同学简介歌曲的背景。
(2)老师弹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结构。
(3)学生聆听歌曲师:刚才大家听得那么投入,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后明确:生动活泼,轻快优美。
师:一听我们就知道歌曲是描写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的快乐写照,那这首歌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生: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4)学生演唱歌曲师: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新歌,现在我们就用轻快活泼声音的跟老师的伴奏唱唱这首歌曲,把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投入,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在课间都玩哪些游戏?生:跳绳、跳皮筋、踢毽……(5)学生表现歌曲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课间的这些游戏。
(说明:以《哦,十分钟》音乐为背景,分小组按歌曲的节奏做跳绳、踢毽拍球等动作模拟表现课间的游戏)师:刚才我们都玩的很尽兴,我想: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课间的十分钟,我们也要珍惜。
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学习。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两首好听的校园歌曲。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
《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同学们课外可以去收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